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1(共154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1(共154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1(共154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1(共154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1(共15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1(共6套)(共154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第1套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1、数学课程与语文课程不同,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九年的数学学习时间划分为()个学段.A、2B、3C、4D、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课程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其中,小学阶段是分为两个学段,而不是三个学段,这与不少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科目不同,需特别注意.2、下列不属于数学课程内容所要反映和符合的是().A、社会的需要B、数学的特点C、学生的认知规律D、教师的教学规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下列词语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与“了解”是同等要求程度的是().A、认识B、知道C、能D、感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的描述除了行为动词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词语,了解这些词语所表达的要求程度,对更好地理解新课标,把握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这些词语在新课标的附录1中均有介绍.其中,“知道”是“了解”的同类词,“认识”是“理解”的同类词,“能”是“掌握”的同类词,“感受”是“经历”的同类词.“了解”与“理解”的同类词容易混淆,本题容易错选A,考生需注意.本题选B.4、()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A、推理能力B、模型思想C、应用意识D、数据分析观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中对课程内容的表述可得到答案,也可根据题干进行推测,提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只可能是选B或C项,而C项强调的是怎样把数学应用到现实世界,而不是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故本题选B.5、下列数学课程目标属于第二学段的是().A、感受轴对称现象B、理解有理数C、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D、了解负数的意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第二学段是指小学4~6年级,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段目标的表述,本题选D.A项,是第一学段的目标,与之对应的第二学段的目标是“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B项,不是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均属于有理数,但并未提出有理数的概念,更未要求理解;C项,也是第一学段的目标,与之对应的第二学段的目标是“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故本题选D.6、“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这是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课程在()方面的内容要求.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段目标的表述,本题应选C.从数学学科分类的角度也可以推得答案,“平均数”是统计学中一个基本的统计量,所以本题选C.7、下列评价内容既属于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也属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是().A、主动参与学习活动B、独立思考问题C、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D、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情感态度评价包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他人合作,与同伴和老师交流,等等;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与他人合作交流,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等.结合题目选项可知,本题应选A.另外,A项中的“主动”说明了一种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是一种过程,所以同时符合两个方面评价的内容.8、“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A、一B、二C、三D、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综合与实践”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9、“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属于总目标中的哪一方面?()A、知识技能B、数学思考C、问题解决D、情感态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是问题解决方面的要求.10、下列不是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的是().A、过程B、方法C、直观D、直接经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理念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要重视直观;要重视直接经验.11、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之一是().A、确定学生应进入的学校B、确定学生应重点学习数学科目C、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D、选拔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基本理念中学习评价的表述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可知,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12、下列行为动词是描述过程目标的是().A、理解B、经历C、运用D、证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理解和掌握行为动词,对教学目标的概括和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附录1中对其有详细的阐述.数学学科中常使用的行为动词有两类: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而D项的“证明”是运用的同类词,故本题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3、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多样性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可得到答案.14、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_______、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FORMTEXT标准答案:自主探索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关于教学活动的表述可得到答案,也可从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入手,推测出答案.15、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_______、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FORMTEXT标准答案:问题解决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可得到答案.新课改要求课程的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建立,题干中已直观地表述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方面,说明要填的内容是从“过程与方法”中衍生出来的,数学解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新课改也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故可以进行答案的推测.16、新课标为小学数学课程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其中,“_______”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FORMTEXT标准答案:综合与实践知识点解析:新课标为小学数学课程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根据内容表述可知,应填“综合与实践”.另外,也可根据题干中对目的的表述概括出答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说明要综合,“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说明要实践,所以应是“综合与实践”.17、“_______”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其他目标的载体.FORMTEXT标准答案:知识技能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学实施建议的内容可获得答案.而且对于一门课程的目标来说,其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目标,在实现它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18、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可得到答案.19、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因材施教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关于教学活动的表述可得到答案.对课程标准不熟悉的考生可以从前文的叙述中推出,教学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就是说要因人而异,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即因材施教.20、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_______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FORMTEXT标准答案:教与学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表述可以得到答案.对此部分内容不熟悉的考生也可以根据前后文的内容进行推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能改进的自然是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但有的考生可能会忽略其中一个方面,考生可以再结合题干中的前后句子进行分析,第一、二句表述的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而第三句和最后一句则是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由此可推测出答案.三、论述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1、简述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总目标.标准答案:(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标准答案:(1)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推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学生思考的条理性,不要过分强调推理的形式.(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如何进行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标准答案:(1)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教师还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2)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对于整数乘法计算,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对于尺规作图,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要能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地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试论述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设置“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标准答案:“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1)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与实践”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模型思想等.(2)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综合与实践”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完整和系统地体会、理解、感悟数学知识.(3)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综合与实践”活动形式新颖,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持其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更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合作交流、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4)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问题的选择与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方面.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教师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和提升自身素养,优化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5)有助于课程的建设.“综合与实践”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以综合的形式出现,将知识系统化,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结构,能够帮助教师探索并创造新的教学模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5、“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部分教学内容,请分析这部分教材内容(如下),并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标准答案:(1)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平方千米”四部分.作为该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理解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原因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A.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B.培养观察、操作、概括能力.②过程与方法:A.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B.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引讲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第2套一、选择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A、计算能力B、推理能力C、记忆能力D、创新能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数学教育主要是“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题选D.2、下列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A、数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B、数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但在人文科学中的作用却不大C、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后,在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D、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非常重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的表述可知,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故B项说法错误,本题选B.3、下列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面向全体学生B、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C、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解题方法D、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理念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可知,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故C项错误.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A、B、D三项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其适用于各个学科,只有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要与课程内容整合,注重长效性B、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计算工具,使学生摆脱枯燥烦琐的计算工作C、展示信息技术中数学的重要性,为数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D、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学习资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D项正确.A项,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要注重实效性;B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不能完全推给现代科技产品,而一些不常用的或极困难的、不要求掌握的计算,可以适时利用信息技术予以解决;C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工具性的,而不是信息技术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不可本末倒置.故本题应选D.5、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这一含义的行为动词是().A、掌握B、运用C、体验D、探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表述的是行为动词“掌握”的含义.本题容易错选成“运用”,运用的含义是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另外,可从“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句推测出答案,因为根据行为动词所表达的含义的递进关系,“理解”的下一个层次是“掌握”,然后才是“运用".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A、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B、义务性、普及性和基础性C、基础性、发展性和创新性D、基础性、普及性和创新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课程性质的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故本题选A.7、“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课程()方面的课程目标.A、知识技能B、数学思考C、问题解决D、情感态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数学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包括: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故本题选A8、“初步形成数感"是第()学段的目标.A、一B、二C、三D、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段目标的表述,本题应选B,即小学4~6年级,而小学1~3年级主要是发展数感,起一个奠基作用,到4~6年级时才能够实现初步形成数感的目标.9、如图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采用上述例题进行教学,是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方面的内容.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涉及分类标准的确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包括统计的内容;又涉及图形特征的理解和多个图形共性的抽象,包括图形和几何的内容,故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另外,本题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也是一道实践性题目.故本题选D.10、下列关于对小学数学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B、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C、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D、应合理实施书面测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故本题选C.11、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小学数学课程可以分为().A、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B、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C、传授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小学数学课程,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按照课程实施的方式,可分为传授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按照课程的预期性,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照课程的开发和管理者的不同,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故答案选B.12、培养学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的能力,属于对学生()的培养.A、符号意识B、几何直观C、空间观念D、模型思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表述的是典型的空间观念,故本题应选C.本题选项中容易混淆的是B项,“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种更为抽象的方法运用能力,“空间观念"则是一种更为具体、直观的能力.13、在讲授“乘法交换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加法交换律”推出乘法的交换规律,这是利用了()的数学思想.A、对应B、假设C、类比D、转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对应思想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如直线上的点与表示具体的数一一对应;假设思想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做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而其本身大小不变的思想方法,如公式的变形等.故答案选C.1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①基础性②普及性③发展性④强制性⑤统一性⑥公益性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故答案选A.15、“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属于总目标中的哪一方面?()A、知识技能B、数学思考C、问题解决D、情感态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是问题解决方面的要求.16、下列不是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的是().A、过程B、方法C、直观D、直接经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理念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要重视直观;要重视直接经验.17、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之一是().A、确定学生应进入的学校B、确定学生应重点学习数学科目C、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D、选拔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基本理念中学习评价的表述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可知,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二、填空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18、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_________的科学.FORMTEXT标准答案:空间形式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第一句话得到答案.19、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__,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FORMTEXT标准答案:情感与态度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关于学习评价的表述可以得到答案.对此部分内容不熟悉的考生也可以根据前后文的内容和新课改的理念进行推测,新课改要求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而题干中已经提及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方面,故所要填的内容一定是跟第三个方面有关的,另外,最后两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也属于情感与态度的范畴,由此可推出答案.20、数学课程的评价应以_________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FORMTEXT标准答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评价建议的内容可获得答案.本题可以有意义的理解,不必死记硬背,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提出都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而评价则是为了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果,所以评价必然也要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指导.另外,如果题干只出现第一句话,那么答案也可以是课程标准,但本题后面两句所表述的内容也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而且与第一句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填入更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更为恰当.2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_________(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FORMTEXT标准答案:自评和互评知识点解析:在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时候,称为学生评价,其又分为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而本题题干明显是让考生将两种学生评价方式均具体填入.三、案例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2、下面是“角的分类”一课的课堂教学片段,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画出四个大小不同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得又好又快!学生在卡片上画角.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组长工作.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地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向大家汇报分类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指导,做好记录.师:哪一组愿意汇报?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学生用三角尺验证.并贴出直角.师:同学们认为他们分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并补充.师:大家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学生起名.师: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作锐角.贴上“锐角".(钝角同上)师:同学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贴上“角的分类".问题:(1)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2)结合本材料,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标准答案:(1)意义: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③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探究的能力.④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2)实施:①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并采用“比比谁画得又快又好”的激励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②明确学习任务,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在给角分类之前,教师明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避免了盲目性.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学习任务落实到小组的每个成员身上,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强调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组长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讨论,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参与讨论.④及时交流评判,即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反馈信息并做出判断.教师鼓励小组代表主动汇报结果,让其他组的成员进行补充,并在最后做出总结,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论述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3、论述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答案:(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做到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标准答案:(1)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情况的评价,必须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中的要求,设计试题时也应符合这种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2)在设计试题时,应该关注并且体现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例如,为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阅读分析的问题;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设计探索规律的问题;为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4)在书面测验中,应该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标准答案: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第3套一、选择题(本题共14题,每题1.0分,共14分。)1、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A、计算能力B、推理能力C、记忆能力D、创新能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数学教育主要是“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题选D.2、下列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_A、数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B、数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但在人文科学中的作用却不大C、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后,在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D、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非常重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的表述可知,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故B项说法错误,本题选B.3、下列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面向全体学生B、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C、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解题方法D、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理念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可知,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故C项错误.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A、B、D三项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其适用于各个学科,只有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要与课程内容整合,注重长效性B、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计算工具,使学生摆脱枯燥烦琐的计算工作C、展示信息技术中数学的重要性,为数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D、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学习资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D项正确.A项,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要注重实效性;B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不能完全推给现代科技产品,而一些不常用的或极困难的、不要求掌握的计算,可以适时利用信息技术予以解决;C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工具性的,而不是信息技术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不可本末倒置.故本题应选D.5、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这一含义的行为动词是().A、掌握B、运用C、体验D、探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表述的是行为动词“掌握”的含义.本题容易错选成“运用”,运用的含义是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另外,可从“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句推测出答案,因为根据行为动词所表达的含义的递进关系,“理解”的下一个层次是“掌握”,然后才是“运用”.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A、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B、义务性、普及性和基础性C、基础性、发展性和创新性D、基础性、普及性和创新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课程性质的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故本题选A.7、“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课程()方面的课程目标.A、知识技能B、数学思考C、问题解决D、情感态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数学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包括: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故本题选A.8、“初步形成数感”是第()学段的目标.A、一B、二C、三D、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段目标的表述,本题应选B,即小学4~6年级,而小学1~3年级主要是发展数感,起一个奠基作用,到4~6年级时才能够实现初步形成数感的目标.9、如图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采用上述例题进行教学,是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方面的内容.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涉及分类标准的确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包括统计的内容;又涉及图形特征的理解和多个图形共性的抽象,包括图形和几何的内容,故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另外,本题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也是一道实践性题目.故本题选D.10、下列关于对小学数学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B、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C、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D、应合理实施书面测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故本题选C.11、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小学数学课程可以分为().A、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B、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C、传授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小学数学课程,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按照课程实施的方式,可分为传授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按照课程的预期性,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照课程的开发和管理者的不同,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故答案选B.12、培养学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的能力,属于对学生()的培养.A、符号意识B、几何直观C、空间观念D、模型思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表述的是典型的空间观念,故本题应选C.本题选项中容易混淆的是B项,“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种更为抽象的方法运用能力,“空间观念”则是一种更为具体、直观的能力.13、在讲授“乘法交换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加法交换律”推出乘法的交换规律,这是利用了()的数学思想.A、对应B、假设C、类比D、转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对应思想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如直线上的点与表示具体的数一一对应;假设思想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做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而其本身大小不变的思想方法,如公式的变形等.故答案选C.1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①基础性②普及性③发展性④强制性⑤统一性⑥公益性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故答案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15、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_______的科学.FORMTEXT标准答案:空间形式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第一句话得到答案.16、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FORMTEXT标准答案:情感与态度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关于学习评价的表述可以得到答案.对此部分内容不熟悉的考生也可以根据前后文的内容和新课改的理念进行推测,新课改要求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而题干中已经提及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方面,故所要填的内容一定是跟第三个方面有关的,另外,最后两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也属于情感与态度的范畴,由此可推出答案.17、数学课程的评价应以_______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FORMTEXT标准答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评价建议的内容可获得答案.本题可以有意义的理解,不必死记硬背,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提出都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而评价则是为了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果,所以评价必然也要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指导.另外,如果题干只出现第一句话,那么答案也可以是课程标准,但本题后面两句所表述的内容也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而且与第一句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填入更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更为恰当.18、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_______(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FORMTEXT标准答案:自评和互评知识点解析:在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时候,称为学生评价,其又分为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而本题题干明显是让考生将两种学生评价方式均具体填入.1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FORMTEXT标准答案: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20、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_______和学生的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主导作用主体地位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室教师教育学生学的统一,而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案例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1、下面是“角的分类”一课的课堂教学片段,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画出四个大小不同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得又好又快!学生在卡片上画角.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组长工作.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地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向大家汇报分类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指导,做好记录.师:哪一组愿意汇报?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学生用三角尺验证.并贴出直角.师:同学们认为他们分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并补充.师:大家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学生起名.师: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作锐角.贴上“锐角”.(钝角同上)师:同学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贴上“角的分类”.问题:(1)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2)结合本材料,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标准答案:(1)意义: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③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探究的能力.④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2)实施:①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并采用“比比谁画得又快又好”的激励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②明确学习任务,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在给角分类之前,教师明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避免了盲目性.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学习任务落实到小组的每个成员身上,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强调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组长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讨论,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参与讨论.④及时交流评判,即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反馈信息并做出判断.教师鼓励小组代表主动汇报结果,让其他组的成员进行补充,并在最后做出总结,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下面是“‘0’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案例,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一、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字?(认识了1、2、3、4、5)2.出示五幅图片,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师: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地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请学生找数字,并说明理由)3.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都没有.师:你们猜猜这幅图的后面藏着数字几呢?(让学生自由猜想,当有学生猜“0”的时候,询问理由)4.揭示题目——“0”的认识.二、寻找生活中的“0”,追寻数学的足迹1.师:“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让学生自由发挥)2.课件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三、情境引入,理解“0”的意义1.课件出示画面——小兔采蘑菇.师讲故事:兔子四兄弟一起去采蘑菇,大兔专心地采蘑菇,不一会儿采到了3个蘑菇,二弟采到了2个蘑菇,三弟也采到了1个蘑菇,而四弟做事三心二意,一会儿去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结果一个蘑菇也没采到.山羊伯伯说:“孩子,如果我们做事三心二意,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从那以后,四弟再也不贪玩了.师:从故事中大家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在学习上,我们是不是不能像四弟那样贪玩呀?(学生齐答)好,我们看今天哪位同学学习最认真.2.看图写数.(课件出示画面:小猴子吃桃)师:小猴子的桃吃完了,同学们还能用前面学过的5以内的数来表示吗?(学生齐答)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师:有同学说可以用“0”表示.那在刚:才的两个故事中,“0”都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像刚才故事中一样,表示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0”表示.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3.认识直尺上的“0”.(1)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着,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着,0到1是一段,用1表示;(2)接着找到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3)从0开始数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个数字?说明0到4之间有几段?(4段)(4)从0开始要数几段能数到57(数5段)(5)师:在直尺上数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0”是开始,是起点)四、写一写,评一评,指导书写“0”1.师:大家看这个“0”像什么?(学生展开联想,自由发言)2.师:大家认为写“0”的时候有什么地方应该注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3.师示范书写,让学生先书空练习,然后再独立写在练习本上,评比“谁是写字能手”.五、探究有关“0”的计算1.出示小兔拔萝卜的故事.四弟不再偷懒了,它在辛勤地拔萝卜.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并说明各数字表示什么.2.出示青蛙图.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说说各数字表示什么?3.下面不看图,大家会算吗?思考:5-0=?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解释计算过程.六、练习与提高1.游戏:小猫钓鱼.七、总结与评价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在什么情况下它会出现呢?当数字们一起排队的时候,它要排在什么位置呢?2.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3.你能用“0”说一句话吗?问题:(1)上述材料是小学一年级某教师的教学案例,请以授课教师的身份对本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反思.(2)试述教学反思对教师的重要性.标准答案:(1)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童话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从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童话世界、生活里和游戏中也可学到许多数学知识.①创设童话情境,给数学插上五彩的双翼孩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在童话中,学生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神秘、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我设计了“小兔采蘑菇”“四弟拔萝卜”的故事,学生们激情投入.从“小兔采蘑菇”的故事中,他们初步感知“0”的存在,并让他们明白:如果像四弟那样做事三心二意就会“一无所获”,引导学生认识——如果学习不专心,便学不到知识.在探究有关“0”的计算时设计了“四弟拔萝卜”的故事,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究,并通过对具体事例的研究发现数学的内涵.同时进一步渗透思想教育:学习“四弟”知错能改的精神,及时调整学习状态.②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找生活中的“0”,然后利用课件出示生活片段,和大家一起寻找“0”的足迹.例如:有的同学在电话、遥控器、住房号码、计算机等上找到“0”,还有同学想到100元、50元、10元上也有“0”.学生身处现实情境,用数学的眼光体会生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毫无倦意.③创设游戏情境,让数学成为快乐的驿站一年级孩子刚入学,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创设游戏情境,重在激趣.因此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设计“猜数”游戏,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又可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实际上,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各种各样的,还有角色扮演情境、电脑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等等,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情境创设就会无处不在.(2)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也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等.①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②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③进行教学反思能促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自主性,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④进行教学反思既能够加深同事情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不断地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学人所长,补己之短,从中不断超越自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论述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3、论述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答案:(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做到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标准答案:(1)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情况的评价,必须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中的要求,设计试题时也应符合这种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2)在设计试题时,应该关注并且体现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例如,为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阅读分析的问题;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设计探索规律的问题;为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4)在书面测验中,应该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标准答案: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标准答案: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1)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2)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考查.(3)评价方式避免过于单一,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4)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评价结果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模拟试卷第4套一、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1、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A、计算能力B、推理能力C、记忆能力D、创新能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数学教育主要是“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题选D.2、下列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A、数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B、数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但在人文科学中的作用却不大C、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后,在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D、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非常重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的表述可知,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故B项说法错误,本题选B.3、下列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面向全体学生B、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C、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解题方法D、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理念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可知,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故C项错误.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A、B、D三项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其适用于各个学科,只有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要与课程内容整合,注重长效性B、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计算工具,使学生摆脱枯燥烦琐的计算工作C、展示信息技术中数学的重要性,为数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D、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学习资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D项正确.A项,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要注重实效性;B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不能完全推给现代科技产品,而一些不常用的或极困难的、不要求掌握的计算,可以适时利用信息技术予以解决;C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工具性的,而不是信息技术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不可本末倒置.故本题应选D.5、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这一含义的行为动词是().A、掌握B、运用C、体验D、探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表述的是行为动词“掌握”的含义.本题容易错选成“运用”,运用的含义是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另外,可从“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句推测出答案,因为根据行为动词所表达的含义的递进关系,“理解”的下一个层次是“掌握”,然后才是“运用”.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A、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B、义务性、普及性和基础性C、基础性、发展性和创新性D、基础性、普及性和创新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课程性质的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故本题选A.7、“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课程()方面的课程目标.A、知识技能B、数学思考C、问题解决D、情感态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数学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包括: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故本题选A.8、“初步形成数感”是第()学段的目标.A、一B、二C、三D、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段目标的表述,本题应选B,即小学4~6年级,而小学1~3年级主要是发展数感,起一个奠基作用,到4~6年级时才能够实现初步形成数感的目标.9、如图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采用上述例题进行教学,是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方面的内容.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涉及分类标准的确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包括统计的内容;又涉及图形特征的理解和多个图形共性的抽象,包括图形和几何的内容,故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另外,本题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也是一道实践性题目.故本题选D.10、下列关于对小学数学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B、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C、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D、应合理实施书面测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故本题选C.11、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小学数学课程可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