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4(共364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4(共364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4(共364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4(共364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4(共36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4(共9套)(共364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1、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B、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宗法制度形成了统治阶级森严的等级秩序,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但是政治等级要高于宗法关系。故B项正确。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众多城市(邑)群的兴起,我国城市由过去城堡、都城的发展阶段跨入了真正的“城市”阶段,这一变化被有的学者称为“城市革命”。此时的“城市革命”客观上反映了()A、国家注重工商业的发展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C、各国争霸战争日趋激烈D、农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据材料中“城市(邑)群的兴起”“真正的‘城市’”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兴起的城市工商业特点显著,说明工商业者群体壮大,这些工商业者不进行农业生产而要消费粮食,说明当时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剩余粮食来满足这些工商业者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不能说明当时国家注重发展工商业,且春秋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排除A、B项;材料中“真正的‘城市’”由过去的城堡、都城发展而来,说明新兴城市并非适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且材料也不能说明当时战争日趋激烈,C项不符合题意。3、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有学者说,汉代儒学的神学化是“借助非现实的力量,或者用非现实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社会现象”。这说明汉代儒学()A、改变了先秦儒学的基本主张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继承了先秦儒学的君本思想D、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据《唐会要》记载,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规定:“两京市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各听用(停止使用)寻常一样偏厢。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反映出当时()A、政府注重加强市场管理B、商品贸易打破了空间限制C、政府严厉执行抑商政策D、大量劣质商品充斥着市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材料中的“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说明政府严禁工商业者私自拓展商铺和以不符合规格的物品欺骗消费者,这是对市场秩序管理加强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打破了空间限制,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体现的是规范市场秩序,而不是压制商业发展,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数量庞大的劣质商品充斥着市场,排除D项。6、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各个选项的意思。A项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向山要田、向海要田,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B项反映的是当时城市的繁荣景象;C项中的“草市”是指在农村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D项反映的是当时瓷器的发展情况。7、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材料“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流转行使”可知,该拓片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也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有利于货币的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但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该拓片一定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故选B。8、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农民阶级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天朝田亩制度》是其建国纲领,以下关于《天朝田亩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B、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C、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具体实施D、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①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古代契丹建立政权后,曾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这两种制度得以推行的共同原因是()A、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B、有利于推广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C、能够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D、有利于适应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适应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11、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公元前5世纪,雅典城邦中存在着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平民在反对奴隶主旧贵族的斗争中,获得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迫使奴隶主旧贵族不得不变革,给予平民一定的权利,故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新兴工商业者力量的壮大。A项是斗争的方式;B项与史实不符合;C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选D。12、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弊病,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19世纪中期世界主要思潮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851年……宣布资本主义死刑”和所学可知,该事件指的是1848年2月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并迅速蔓延。故选A。13、英国的圈地运动与美国的西进运动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是()A、开拓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B、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导致农村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劳动力条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西进运动使得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并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劳动力条件,而圈地运动使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因此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影响,故选D。14、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承担的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享受全球化便利,不需要承担风险B、风险和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一样C、风险要大于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D、风险要小于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历史、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要大于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15、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③联合国成立④不结盟运动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材料“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苏由盟友反目成仇,为了争霸进行了冷战,政治上表现为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选A。16、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A、俾斯麦B、威廉一世C、兴登堡D、威廉二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被称为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是俾斯麦。俾斯麦曾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在其执政期间,开展灵活多变的外交活动,并通过三次王朝战争逐渐实现德意志的统一。17、“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之地。”这一变化()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③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从材料中的“1500年”这一时间可知,此时正值新航路开辟之际,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这对于美洲和非洲的原住民来说意味着灾难。而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由此排除③。故选C。18、下图是:1952年刊登在前苏联某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或领地),右上角的CCCP是前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关于该漫画理解不正确的是()A、美苏冷战局面形成B、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C、美苏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D、美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的理解。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故选B。19、“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巴黎圣母院》一书将美与丑融为一体,讴歌了人类美好的心灵,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该书的作者是()A、雪莱B、雨果C、薄伽丘D、莎士比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他通过塑造敲钟人、主教等强烈对比的角色,将美与丑融为一体,讴歌了人类美好的心灵。20、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进化理论()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④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关知识。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主张,而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①项错;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思想渊源不可能是进化论,③项错。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汴京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它的面积34平方千米,比唐长安城要小,但是人口总数却达到140万左右,密度之高非常惊人。城内有8万多名各类工匠以及2万多家商店。流传至今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生动而细致的笔触定格了当时的繁荣景象。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1998年,美国出现29年来的首次财政盈余;2000年,财政盈余达到1310亿美元。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问题:2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促进汴京商业繁荣的政策性因素。标准答案:坊市制度被打破;取消了对商业时间、地点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标准答案: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体现在: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影响: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东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美国的“新经济”现象。标准答案: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受高新技术的推动而出现;使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失业率,使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十年左右的持续增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8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罗斯福开始把注意力投向欧洲,把德国作为主要敌人,并着手制订欧亚两线作战的计划。罗斯福认为,德国在轴心国中军事力量最强、野心最大,它不仅要征服全欧洲,而且最终要征服全世界,因而对美国和世界的威胁也特别大。日本虽然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但凭其自身力量尚不足以危及美国生存。基于这种认识。1939年夏季美国陆海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一致认为,美国的直接威胁不是来自日本,而是来自德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报告一致要求集中力量加强太平洋的防守态势。罗斯福对此表示同意,初步肯定了“先欧后亚”战略。——摘编自黄光耀《二战中罗斯福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问题:2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标准答案:原因:美国的主要经济利益在欧洲;美国认为德国的威胁超过日本;二战爆发前德国法西斯势力发展较快。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先欧后亚”战略对二战进程的影响。标准答案:影响:使美国集中力量援助欧洲,加速了欧洲战场进程;推动了欧洲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但延缓了亚洲战场的进程;客观上加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负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论述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6、试述如何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标准答案:①从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实施三维目标。②从设置教学悬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人手,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施三维目标。③从运用语言激励,尊重学生过程体验的导向人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三维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备课有什么不同?标准答案:传统教学的备课主要包括:研读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阅读参考书;然后确定教学要求、重难点,考虑选用的教学方法,制定课堂教学程序;最后准备教具,编写教案等。这种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存在着经验性和随意性等一些问题,表现为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一些决策,往往凭个人的经验或个人的主观意向,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教学理论指导。且这种教学设计主要关心的是“教”的过程,而不是学生“学”的结果。它以课堂“讲授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为基本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媒体主要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格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我们在传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其目标是力图克服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局限,将课堂教学设计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诸如认知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方法论等;用教学传播研究和多媒体研究,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策略、方法、技术;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实验事实的支撑和理论框架;学情的预测与分析、“课标”的研读、开放性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教学媒体的选用等,为因材施教铺设平台。它更注重“课标”要求,体现“教”与“学”的设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汤因比认为:文明的生长过程是一连串的挑战和应战,这一出戏之所以会一幕接一幕地演下去,是因为应战不仅解决了挑战所提出的问题,而且还在它每一次胜利地解决了一个挑战或者问题之后,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联系背景知识,就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发展道路上的理论与实践的史实及启示评论上述观点。要求:语言流畅,条理清楚,史论结合,字迹工整。标准答案:汤因比挑战和应战的理论,充分说明了我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性。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进行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也证明了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是不能使国家走向富强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掀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使我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两次运动的先后失败使我们认识到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改良、革命的道路在我国也行不通。在革命运动中逐渐强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接过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先后经过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综合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快下课了,又到了布置作业的时间。外面已是嘈杂一片,学生们也已心不在焉。我大声宣布道:“今天老师不留作业了。”“真的吗?太好了!”下面一片欢呼。“但要求每位同学围绕今天所学的有关内容给老师留一道作业题,请拿出你最精彩的问题,到下节课时考一考老师,让老师也尝一尝做作业的滋味,记住要附答案。”学生们又是一片雀跃。于是在课下,学生们对这一教材中的重难点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钻研思考,相互磋商,几乎每人都为我布置了一道“高难度”的作业题。又上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第一个“考问”我,“老师肯定回答不出同学们留的所有作业,又不可能在这十几分钟内(其他时间还要讲新课)回答出同学们的全部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你们组内最难的、最有特色的作业来考老师,但答案不许有错误,好吗?”“好!”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学生们开始分组讨论,有的窃窃私语,唯恐被我听见;有的则争执得面红耳赤:“你的问题我都会,怎么能难倒老师?不行。”“你的答案不完整,还要补充……”“要是先问这道题,肯定会难倒老师……”可以看出他们课后真是下工夫思考了,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如果没有深入研究探讨是提不出来的。“同学们留的作业都很好,但我要先回答最难的问题,你们认为哪道题最难?”下面一片争论。最后大家把意见集中在上面所列的第二道问题上,并拭目以待我是怎样出丑的。“对不起,老师真的回答不出来,我们还是请命题人解释一下答案吧。"我有点“抱歉"地又把球踢了回去,大家立刻转向“命题人”,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待那位同学回答完后,我追问道:“大家分析他的答案完整吗,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于是学生们又开始了激烈地讨论,我因势利导启发大家:“要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后来实施情况去分析。”结果学生们提出了一些令我意想不到颇具创造性的答案,我也从中大大受益,真是教学相长。我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笑着问:“下面三题还要老师回答吗?”“不需要了。”“为什么?”“我们都懂了。”学生们恍然大悟,明白了我留题的意图,个个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又到了下课时间,我刚开口:“今天课后……”学生们马上接口:“我们还得给您留作业。"教室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期待着下次自己的作业被选为最佳作业。问题:29、分析该教学片段,你认为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哪几个基本问题?标准答案: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②设计出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推进教学过程。③课堂教学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上述教学过程中,在贯彻新课程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上,你认为有哪些成功之处,还存在哪些不足?标准答案:成功之处:新课程理念提出要改变课堂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给老师留作业”的新颖方式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历史问题,形成对历史内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历史课程的喜爱之情。不足之处:历史课堂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该老师采取的“给老师留作业”的教学活动,虽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突出优势,但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当,很容易使课堂的宝贵时间浪费在究竟让老师回答哪一个问题的讨论上。除此之外,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不同认知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没有体现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0分,共30分。)1、右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图片中“年”字的上部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B、D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属于耕作方式。3、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关键信息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内容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4、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我国的选官制度:秦时主要按军功授爵,汉时主要按品行实行察举制,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主要是依据门第族望选拔官员,隋唐时科举考试主要看成绩。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所以皇权不可能削弱,故排除A和C。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又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唐中宗改用斜封及用墨笔,都体现了三省六部制这一机制对皇帝的制约,而不能说明具有民主性质,排除B。故选D。6、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材料大意是说,扩大科举取士,有利于让人民把精力用于科举考试,从而把对封建王朝不满甚至反抗的潜在因素,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进而维护社会稳定,故D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也有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面,故A项错误;“社会各阶层”的说法言过其实,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科举制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故C项错误。7、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8、下表为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该表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图表中白银使用量逐渐增加,宝钞使用逐渐减少,后期甚至不用,生活资料只提到布和稻谷,并非所有种类,所以通过对图表的解读,选A。9、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C、D选项只是表述了六部的部分权力,不够完善,A选项的权力归皇帝所有。10、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使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致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使官员唯命是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11、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分析题干“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作者强调了失败后的改革和探索,B项符合题意。12、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该文中所说的“事件”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场“强大的革命”的推动因素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其表现形式有宗教的、王朝的、民族的,结合所学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中“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的信息不符。13、“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以上《天津条约》的内容表明()。A、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C、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D、列强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材料中的“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严办“越礼欺藐”的地方官可知,英国要与中国取得平等的地位。故C是正确答案。14、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B、传统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D、民国政府维护男尊女卑的传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材料中的严阿苏与梁海的婚姻自由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A项不正确:B项错在“开始”;材料中官的言论“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说明当时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项正确;材料中的“清末”表明民国政府还未建立,故D项错误。答案为C。15、清末新政中曾出台《大清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该规定最重要的时代意义是()。A、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财产私有权C、表明近代人权意识的影响扩大D、体现民主自由原则的法律认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材料“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体现了“一人犯法。自己受罚”的原则,不得株连他人,反映了当时法律对个人权利的尊重。16、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报纸刊发秋瑾相关文章的历史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说明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故B项正确;报刊具有教化功能,但题干中的历史现象并没有反映这一点,故A项排除;题干并没有反映报纸事业的发展,故C项排除;D项与报纸刊发的相关报道矛盾。17、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设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材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A、受斯大林模式影响颇大B、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右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材料中“1930年”“以为不要城市工人……都是行不通的。”“没有城市领导,乡村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可以看出在革命道路选择上党内存在分歧。故选B,排除C、D。A项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题干不符。18、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与这一规定相关的背景是()。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材料中“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说明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故选择A项。B、C时间都是1937年,D是1939年,时间不符合。19、1967年1月,出现“一月风暴”的是()。A、上海B、北京C、广州D、武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一月风暴”是指上海造反派组织的夺权活动。20、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周恩来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C、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题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周恩来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是在1972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5年,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题词是20世纪80年代。21、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名言:“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材料很明显是认为男人就应该参政。男性奴隶就没有参政权,排除A;雅典民主政治当然不可能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也不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奴隶。B、D两项错误。22、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B、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实际上是分析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时代掠夺的原始资本外流的原因——西班牙没有将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是用于享乐。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23、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C、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图片反映的四次思潮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和新文化运动,这里既有资产阶级的思想,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因此可以排除A、B。《共产党宣言》在推动近代自然科学方面的影响不大。四次思潮都打破了旧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4、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A、使农民失去土地B、增加了农民负担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余粮收集制是对农民的剥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后来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照顾了国家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5、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B、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所学,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是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是由盲目生产、无序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美国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另有大量的农产品被销毁或被当作燃料烧掉。本题选B项。26、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引文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7、二战后,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为此,阿登纳()。A、积极谋求两德统一B、主动推动欧洲联合C、协同美国发动冷战D、挑战美国经济霸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据材料“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可以看出阿登纳认为作为德国人也要为欧洲做出自己的贡献,故正确答案只能选B,阿登纳主动推动欧洲联合。28、如果把发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东欧剧变”比喻为“多米诺骨牌效应”,那么第一块“骨牌”就是()。A、波兰B、南斯拉夫C、民主德国D、罗马尼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最早发生剧变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波兰。29、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同时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晴雨表。1991年4月17日,首破3000点,然后持续10年一路涨到2000年1月14日11723点。影响这一时期道琼斯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时期”B、证券市场失去管制,股票投机猖獗C、“新经济”持续增长D、“9.11”事件的刺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道琼斯指数的增长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产物,而所谓“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有文章认为,美国目前这种“新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30、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犹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作者认为,从军事上说当今国际局势呈现的是美国单极世界,而从经济上看则是多极化趋势,因此C正确。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有所削弱,美国的经济优势有所下降,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A、B、D不准确。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材料二3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标准答案: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于国家管理,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西方民主政治出现了什么发展趋势。标准答案:西方民主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如英国议会改革;民主政治范围不断向其他地区扩展,如德国通过立宪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表中所缺内容。标准答案:①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④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材料一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请回答:34、17—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四项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成就?上述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成果最多出现于哪一个国家?试从该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其原因。标准答案:成就:经典力学体系;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或量子论。国家:英国。原因:政治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议会改革使其社会长期稳定。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思想文化上,英国新教地位的确立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4个)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什么?标准答案:成果:电灯、电话或电报、汽车等。变化: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6、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科技革命分别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标准答案:影响:①蒸汽机的使用促进煤炭大量使用,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②内燃机的创制、使用推动石油(煤炭等)的使用;③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核能的使用,以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使用下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材料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钢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大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成康.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2012年10期《看历史》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材料三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对农村而言,它缓解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分解传统的大家庭,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又有农村劳动力缺乏与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这几乎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普遍问题。——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请回答:37、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准答案: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8、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标准答案: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9、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标准答案:从以下三个维度答题:第一维度: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第二维度: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如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三维度: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综合分析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40、情境创设,过去也叫新课“导人”,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有重要意义。请根据课程标准,参照教科书,给“明治维新”一节设计两种不同风格的教学导入。标准答案:(1)从现实热点中导入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出现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从地理环境上来看,日本可以说是“上帝的弃儿”。自然资源贫乏,地质灾害频发。但是从人文经济角度来衡量,亚洲第一个诺贝尔奖、第一届奥运会、第一届世博会、第一个最高建筑物都出现在日本,日本还是亚洲第一个债权国、第一个发达国家,日本简直是“上帝的宠儿”。那么。日本是如何从“上帝的弃儿”变为“上帝的宠儿”的,接下来我们就来探寻根源,学习由武士领导的明治维新。(2)通过与中国的对比导入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打败了清政府,曾经弱小的日本是怎么样摆脱民族危机并发展强大起来的?强大起来后对周边近邻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1、历史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有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活动一探究教学模式等,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指出其采用了何种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教学模式作简单的介绍。历史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有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活动一探究教学模式等,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指出其采用了何种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教学模式作简单的介绍。案例:教学内容:伟大的文艺复兴教学准备:(1)查找与文艺复兴有关的图片资料、书籍、音像制品、艺术作品。(2)总结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摘取其精华片断。(3)布置学生课前列出相应表格,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进行总结。教学步骤:(1)用幻灯片播放图片《蒙娜丽莎》,导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2)学生自由发言,扼要讲清所收集的资料。(3)根据学生课前的整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各小组选出最全面的总结展示给大家。(4)各小组进行比较,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5)教师归纳总结。标准答案:这一案例采用的是活动一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原则是: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模式有它自身的优缺点,其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缺点是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的教学片段: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生1:随着国际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师: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生2: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生3: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生4: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更提供了便利条件。问题:42、请对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做出评析。标准答案: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本案例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以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虽然体现了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但由于这些问题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回答时主要依据教材,并没有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3、结合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标准答案:在教学活动中,所有启发都是有条件的,需要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不会起到启发作用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涉及的具体教学内容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而且对学情有深入了解时,教师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时,既要在课前准备上下足功夫,还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题,每题1.0分,共60分。)1、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师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属于自己的职责,而且已经获得相应的报酬。教师如果借助教学活动谋取个人私利就违反了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C、全面普及中学教育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3、一般认为,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A、清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期D、辛亥革命以后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处于清朝末期。4、《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教学相长B、长善救失C、循序渐进D、启发诱导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所以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5、教师将自我的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写成自传,通过积极自我反思,从而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是()。A、教育叙事B、样本比较C、教育实验D、抽样调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生活叙事、自传叙事三种类型。自传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体验,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题干的表述符合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6、教师组织学生创办墙报,布置教室,设计班徽,以独特的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这种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情感陶冶法C、说服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因此,题干表述属于陶冶教育法。7、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条件。这种评价方式是()。A、形成性评价B、差异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之前,查看学生现有水平,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对新知识的适应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之中进行;终结性评价在大的教学阶段之后进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是()。A、学校教务处B、学校C、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D、司法部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所以本题选择C项。9、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A、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关B、教育具有自身规律,不会受政治制度的影响C、教育不受生产关系的制约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既体现为教育有质的规定性、有继承关系,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平衡的,教育可以超前,也可落后于政治、经济、文化。10、下列表述中属于社会本位论的是()。A、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C、社会要求会阻碍个体素质的发展D、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因此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B、D两项为个人本位论的观点。11、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有活动场地C、是否有具体活动内容D、是否有活动工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2、“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两句话所指的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两句话体现的是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的()。A、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C、经济功能D、政治功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14、195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布卢姆制定了目标分类系统,下列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共同构成三大教育目标的是()。A、思维目标B、态度目标C、价值观目标D、动作目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方面。15、教师模拟组织了一场话剧,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人物心理历程。该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实验法B、谈话交流法C、情境教学法D、读书指导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情境教学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模拟话剧即为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人物心理,符合情境教学法。16、“坚持真理,奖罚分明”体现了教师的()。A、职业良心B、公正意识C、教育义务D、专业荣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公正的内容是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罚分明。17、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是()。A、受教育者B、教育领导者C、教育方法D、教育内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即为教育中介)。18、不健康的心理常来源于不健康的()。A、思想B、认知C、情感D、观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不健康的心理常常是由认知偏差造成的。19、张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慢”“漫”“谩”“幔”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差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张老师利用了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差异部分用彩色标出,有利于学生注意到几个字的不同点,便于区分和学习。因此,张老师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20、有些人在生病时又想病快点好,又不想吃苦药,这种冲突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对于一件事情,既想靠近又想回避的内心状态为趋避冲突。题干中想病快点好。所以得吃药.又不想吃苦药,所以属于趋避冲突。21、学生将《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禁止人民反抗,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建领事馆”浓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并用“前进宾馆”帮助自己记忆,该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自我提问法B、位置记忆法C、视觉联想法D、谐音联想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学生将《辛丑条约》的内容浓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为缩略词法。把“钱禁兵馆”四个字用“前进宾馆”帮助记忆,属于谐音联想法。22、“元素周期表”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负迁移D、逆向、正迁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后来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对先前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的影响为逆向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后学习的内容“深化’’了先前的学习内容.属于正向迁移。因此,这种迁移为逆向、正迁移。23、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称为()。A、扇贝现象B、蓄势现象C、高原现象D、掩蔽现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果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通常称为高原现象。24、教师期望效应又称为()。A、晕轮效应B、酸葡萄效应C、马太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种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教师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25、教师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到该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集中思维B、辐合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面对一种情况,该教师想出各种可能性,这种心理活动属于发散思维。26、“左手画圈.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A、广度B、分散C、分配D、转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注意的分配强调在同一时间完成两件以上的事情。题干中“左手画圈.右手画方,,为注意的分配。2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趋势是从无律阶段、他律阶段到()。A、超律阶段B、节律阶段C、纪律阶段D、自律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趋势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无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公正道德阶段。28、教师对学生期望的积极预言效应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马太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29、人们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相对较易,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相对较难,这说明情绪具有()。A、动机功能B、信号功能C、适应功能D、组织功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情绪的动机功能表现在其具有激励作用,指情绪对人的活动起发动、促进和调控的作用,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的完成任务。情绪的适应功能指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生存和发展。情绪的信号功能表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别人以影响他们。情绪的组织功能表现在对其他心理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等具有组织作用,也影响个体行为,一方面,积极情绪具有协调作用.而消极情绪具有破坏、瓦解作用。另一方面,情绪还支配个体的行为,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下,人容易注意到事物好的一面.倾向于和善、乐于助人;反之,则对他人变得冷漠、不关心.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30、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观是()。A、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B、教学以大量复制训练为主要途径C、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观上提倡,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因此.本题选择D。31、()是思维的“体操”。A、数学B、艺术C、科学D、语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地发展。32、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A、1年;3分B、2年;6分C、3年:12分D、4年:6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指出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33、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职业本质要求的一项是()。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C项是师德的灵魂;D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3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应享有的权利的一项是()。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C、直接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的规定,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所以.C项符合题意。35、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实践功能的一项是()。A、监督功能B、检查功能C、教育功能D、认识功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和行业保护功能。3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学校应把()放在首位。A、智育B、美育C、德育D、体育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37、下列教师的做法不属于合“关爱学生"的内容的是()。A、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B、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C、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D、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内容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的具体内容。3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是核心,“()”是灵魂。A、道德B、责任C、学识D、品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39、关于遗忘,主张“同化说”的是()。A、詹金斯B、巴甫洛夫C、奥苏伯尔D、弗洛伊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主张“干扰抑制说”;巴甫洛夫主张“记忆痕迹衰退说”:奥苏伯尔主张“同化说”;弗洛伊德主张“动机说”。40、()主张以往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A、巴甫洛夫B、詹金斯C、奥苏伯尔D、弗洛伊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学说观点是记忆痕迹衰退说,持该观点的是巴甫洛夫。故正确答案为A项。41、“(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古代官办手工作坊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材料“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主要反映了存在着自由劳动力市场和手工业领域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属于资本主义萌芽,故选B。42、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从材料“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可以看出顾炎武特别强调人的道德的作用,认为以无德之人讲学.与圣人相去甚远。故选D。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有学问的人应该有道德;B、C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治学问的方法问题。4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44、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是个体农户耕作这一生产经营形式。4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制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46、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关键信息是“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D项正确;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