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模块质量检测(一)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模块质量检测(一)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模块质量检测(一)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模块质量检测(一)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模块质量检测(一)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3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摭拾(zhé)啮噬(shì) 偷觑(qù) 恪尽职守(kè)B.打夯(hānɡ) 甄别(zhēn) 屏窒(bǐnɡ) 麻痹大意(pì)C.静谧(mì) 槎桠(chá) 悠邈(miǎo) 难忘桑梓(zǐ)D.戕害(qiānɡ) 搭讪(shàn) 饿殍(piǎo) 按捺不住(nài)解析:A项,“摭”应读zhí;B项,“痹”应读bì;D项,“捺”应读nà。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勾销褪色按部就班良辰美景B.沉缅诙谐一如既往举棋不定C.狭隘灰尽怨天尤人真知卓见D.喧嚣掂念苟延残喘色彩斑斓解析:B项,缅—湎;C项,尽—烬,卓—灼;D项,项,项,掂—惦。答案:A3.依次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________。(2)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________,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3)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________你对“志愿”的选择,但我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A.领会陪衬干预B.领悟映衬干涉C.领会映衬干预D.领悟陪衬干涉解析:领悟:理解。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陪衬: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映衬:映照,衬托。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干预:过问别人的事。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广州恒大足球队在中超联赛中取得的辉煌战绩与俱乐部的高额资金投入息息相关,恒大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俱乐部望其项背。B.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地方政府上下其手调控房价,城市房价逐步回落,但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的基础仍然不够稳固。C.《金陵十三钗》《让子弹飞》《霸王别姬》等“傍小说”电影汗牛充栋,众多优秀的小说托起了电影的翅膀,成为了电影成功的基石。D.乔布斯缔造的“苹果”创造了许多奇迹,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他是全世界IT人的榜样,是名副其实的IT英雄。解析:A项,望其项背:指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得上。应该用“望尘莫及”。B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C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不合语境。应该用“俯拾即是”。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7·23”B.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建造航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C.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高校要抓紧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D.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解析:B项,残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把“才能够”放到“国家”后;C项,搭配不当,在“抓紧”后加“组织”;D项,结构混乱,去掉“是必不可少的”。答案:A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eq\b\lc\{(\a\vs4\al\co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木直中绳,以为轮中:合于))B.eq\b\lc\{(\a\vs4\al\co1(居是州,恒惴栗恒:一直,缘染溪,斫榛莽缘:沿着))C.eq\b\lc\{(\a\vs4\al\co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解释经书的著作,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D.eq\b\lc\{(\a\vs4\al\co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舍:停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快、速,引申为宏大))解析:恒:经常,常常。答案:B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eq\b\lc\{(\a\vs4\al\co1(①无以成江海,②愚人之所以为愚))eq\b\lc\{(\a\vs4\al\co1(③蟹六跪而二螯,④小学而大遗))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解析:①和“无”构成固定搭配,意思是“没有用来……的办法”。②和“所”构成固定搭配,表原因。③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转折。答案:D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麋鹿C.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D.稍稍宾客其父解析:“舞”为使动用法,其他为意动用法。答案:A9.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梦亦同趣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C.自余为僇人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A项“趣”同“趋”;C项“僇”同“戮”;D项“受”同“授”。答案:B10.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月出于东山之上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而今安在哉D.是岁,元和四年也解析:B项与例句同,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为疑问句,C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判断句。答案:B11.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5分)(1)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2)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积水成渊,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4)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5)__________________,游于是乎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答案:(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风雨兴焉蛟龙生焉(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女往辞晏子①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①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国相。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 贱:轻视B.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 崇:推重C.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 贼:盗贼D.公令趣罢守槐之役 罢:免除解析:贼:残害。答案:C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或师焉,或不焉C.不为禽兽伤人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作《师说》以贻之解析:A项“而”,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B项“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句末语气词。C项“为”,介词,因为;动词,成为。D项“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关系,来。答案:D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国君“以私恚害公法”的一项是()①使吏拘之,且加罪焉②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③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④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⑤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⑥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A.①②⑤ B.②④⑤C.③④⑥ D.①③⑥解析:②④两句是说明君的做法,⑤说国君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私欲的做法是贪婪残暴,这三句不属于国君“以私恚害公法”。答案: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醉酒碰撞了这棵树,遭到拘捕。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伤心事。C.女子向晏子陈述其父因醉酒而误撞槐树,她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当,是悖逆民心的做法,会被邻国非议。D.景公知错就改,虚心接受了晏子的劝谏,并废除了伤害槐树便治罪的法令,释放了因触犯槐树而被捕的囚犯。解析:C项,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当,是悖逆民心的做法”的不是女子,而是晏子劝谏景公时说的话。答案:C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难道是沉溺在美色中的人吗?为什么年老了还有女子投奔我呢?(4分。其:难道;淫:沉溺;见:我;奔:投奔)(2)“这样太过分了!我将替你向国君解说这件事。”派人送她回家。(3分。甚:过分;“言之于君”即“于君言之”;使人送之归:派人送她回家)(3)如果没有大夫您教诲我,我几乎要犯大错,从而危害到社稷。(3分。微:如果没有;几:几乎;累:危害)参考译文:景公有一株心爱的槐树,命令官吏们小心地守护着它,树旁立了一根木桩,上面悬挂着牌子,写着他的命令:“触碰槐树的人应受刑罚,损伤槐树的人应处死刑。”有一个人没有听说过这一命令,喝醉酒后误撞了这棵槐树。景公听说后说:“这是第一个触犯我命令的人。”派官吏拘捕了他,将要治他的罪。那个人的女儿前往晏子家中,托守门人传话说:“我是一个家背靠着外城居住的女子,有话请转达相国,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甘愿在相国的后庭里充一充数(做侍妾)。”晏子听了这话,笑着说:“我难道是沉溺在美色中的人吗?为什么年老了还有女子投奔我呢?虽然这么说,这件事一定有原因吧。”于是传令把那个女子带进来。那女子进了门,晏子远远望见她,说:“奇怪呀!从她脸色上看,心中一定有深深的忧伤。”于是上前问那女子说:“是什么事情让你忧伤呢?”女子回答说:“国君种了棵槐树,旁边悬挂着命令,触碰它的人判刑,伤害它的人处死。我的父亲迟钝愚昧,没有听到命令,喝醉酒后触碰了槐树,违犯了命令,官吏将要对他治罪。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设置政令,不随意削减俸禄,不私自增加刑罚,也不因为私怨而破坏国家颁布的法令。不因为保护禽兽而伤害人民,不因为保护草木而伤害禽兽,不因为保护野草而伤害禾苗。我们的国君因为要保护他所喜爱的树木,就要杀死我的父亲,让我成为孤儿。这个命令已经对人民实行,成为国家的法令了。虽然如此,但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勇敢之士不会凭着人多势强去欺凌孤单弱小的人,英明仁慈的君主更不会有违背正确的事理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就好比亲手烹饪鱼鳖的人那样,只要除去它们的腥臊部分就可以了(不应该把好肉也去掉)。现在国君向百姓发布的命令,如果有利于在国内建立良好的秩序,而且对后世也有好处,那么我父亲被处死也是应该的,我为他收尸也是合理的。但是现在的命令却不是这样,太过分了呀!因为碰了一下树木,就要治我父亲的罪,我担心这样做会伤害明察是非的官吏所执掌的法令,也会损害英明君主的道义。邻国要是听说出了这件事,都会说我们的国君喜爱树木而看轻人命,怎么可以这样呢?希望相国明察我的话,来正确裁决违反君主禁令的人。”晏子说:“这样太过分了!我将替你向国君解说这件事。”派人送她回家。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晏子向景公报告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贪欲,就叫做贪婪残暴;推重自己喜好玩赏的东西,把它们抬高到与君主的权威相似的地位,就叫做悖逆正道;随心所欲地处以重刑或死刑,罚不当罪,就叫做残忍暴虐。这三种行为,是治理国家的大祸患。现在国君耗尽人民的财力,来置办漂亮的饮酒膳食用具,准备了众多的钟鼓乐器,修建了极度豪华高大的宫室殿堂,推行这么大的暴政。您推重观赏玩乐的东西,为喜爱的槐树悬挂上特别保护的命令,乘车经过的人要加快车行速度,步行经过的人要快步离开,槐树的威严竟然和君主相当,这分明是悖逆民心的做法。触碰槐树的人要判刑,伤害槐树的人要处死,这分明是罪与刑不相当,轻罪或无罪却处以重刑或死刑,这是对人民最严重的残害。君主您享有国家,没有向人民展现出仁义道德的行为,可是暴、逆、贼这三种邪僻的行为在国内却很盛行,我担心这样做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爱护人民的!”景公说:“如果没有大夫您教诲我,我几乎要犯大错,从而危害到社稷。现在得到了大夫您的教导,真是国家的福气,我接受您的教诲了。”晏子退朝以后,景公下令立即免除看守槐树的差役,拔掉悬挂令牌的木桩,废除伤害槐树治罪的法令,释放因触碰槐树而被拘捕的囚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瓦尔登湖:一个人的风景维新16年前的春天,当我还是大二学生时,渴望“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明天的渴望成了永远的渴望。他身边遗留的四本书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9年前,《瓦尔登湖》的中文首译者徐迟先生,同样在“文化抑郁”中告别了尘世,不知他生命中还有多少渴望没有表现。我不知道他们与瓦尔登湖究竟有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瓦尔登湖是他们心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梦。3年前,来美国工作后,我想有一天一定要到那个安静的湖边去散散步。但随着时光的逝去,我与所有的都市人一样,在奔波的生活中竟然抽不出一天闲散的时间,我感觉瓦尔登湖也渐渐成了我心中一个不可实现的梦。今年6月里的一天,我终于推开了所有事情,从波士顿驱车前往瓦尔登湖,不仅是为了圆许久以前的梦,也是想要在繁忙的生活中给自己一天放松的时间来冥想生命。一个半小时后,我抵达了瓦尔登湖。当我真的踏上湖边那湿润的土地后,心情竟然久久难以平静。我不仅想到了梭罗,也想到了海子、徐迟,想他们真应该到瓦尔登湖来看看,那样他们也许就不会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哲人说,主动离开世界的人,大都在精神上不堪生活的重负,而在瓦尔登湖边,我感觉到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简单。150年前,28岁的梭罗摆脱生活中所有的羁绊,来到林木环抱少见人迹的瓦尔登湖畔,靠一柄借来的斧头,伐木造屋掘地种粮,过一种最朴素最简单的生活。他吃湖里钓上来的鱼和自己种出来的豆,不吸烟不饮酒。他精确计算出维持最基本生活所需的花费:造屋用去29元1角2分,生活一周需2角7分……推算下去,他发现一年中只需工作6星期就能挣足维持健康生活所需的金钱。他每天的日程是读书、思索和写作,用大量的时间享受自然。遥想梭罗的生活,我感到惭愧之极。这么多年,我从北京到上海,从纽约到波士顿,经多年打拼,在很多人眼中也渐渐算是成功人士了,有房有车,有不错的年收入,存款日益增多,但拥有这一切并没有使我的心灵真正安稳下来。我每天仍不停工作,想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站在瓦尔登湖边我真切地感悟到生活中的“更好”永远是彼岸,真的应该像梭罗一样简单生活在当下。梭罗在湖边生活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这段时间内,他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实验:遵循本性生活,确定什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他说:“身处发达的物质文明中却经营一种原始的流放式生活,这么做也许会有许多收获。”他离开这里的时候,写出了传世的不朽之作《瓦尔登湖》。这样心境下流淌出来的文字,自然平静深湛,如微风徐徐吹过的瓦尔登湖面。来到瓦尔登湖,怎能不去看那世界闻名的小木屋呢?小木屋离湖畔很近,顺蜿蜒的湖畔走半分钟就到了。眼前的小木屋显示出一种原始的感觉,斑驳的白桦木透出岁月的沧桑。推开散发古朴意味的木门,看到屋内只有一桌一床三把椅子,很难想像梭罗就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了两年,寻求一种极简朴的生活。他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生命体验,证明一个人的生存所需其实真的很少很少,并设想用自己的生命感悟去阻拦文明人迅速滑向奢侈的陷阱。在瓦尔登湖边散步,我渐渐安静下来,渐渐体验到当年梭罗接近自然、接近生活中最简单原则的生命感悟,我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升华。每一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那是一个梦,一个世外桃源,所以我们才一直苦苦追寻。其实,人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梭罗选择了简单和淳朴,选择了瓦尔登湖的平静。于是他看到了忙碌生活背后人们所忽略的美景,便悟出了张开怀抱真诚面对大自然的意义。他说:“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是生活会教给我而我却没有领悟到的,想知道假如我不到这里的话,当我临终时,会不会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毫无察觉。”(摘自《文摘周报》,命题时略有删改)17.从文中看,瓦尔登湖为什么“渐渐成了我心中一个不可实现的梦”?(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了物质追求,成年累月地打拼,国内国外地奔走,想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忘却了什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18.通过作者阐述的自我体悟,以及文中提到的海子、徐迟两位诗人看,“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简单”这句话实际上有两层含义。请分析这两层含义各是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含义一:物质上,“一个人的生存所需其实真的很少很少”,足够“维持健康生活所需”即可。含义二:精神上,要不断地对自己重新估价与定位,不必在心灵上极度失落、心理失衡。19.梭罗所说的“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请用文中短语回答。(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接近自然,接近生活中最简单原则。20.28岁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靠一柄借来的斧头,伐木造屋,掘地种粮,过一种最朴素最简单的生活。你对这种生活是什么态度?(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赞成,像梭罗一样投入大自然中去简单地生活。梭罗在物质文明时代,以原始的流放式生活来“收获”生命体悟,并启示人类:不应为追求自己的奢侈而无度地向自然索取,体现出深刻的生态伦理观。三、语言表达(15分)21.给下面一段以“大自然的作用”为中心的文字补写结尾。(5分)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正埋头于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方法,他曾用了几年时间,仍然无计可施。一天,他忽然发现碟子里的葡萄球菌几乎全死亡了,同时附近又长出了一团团青绿色的霉花,他想,也许是这些霉菌杀死了葡萄球菌吧!正是他这一重要观察和设想导致了青霉素的发现,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进而毫不夸张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参考答案:大自然告诉了人们灭菌的方法(必须以“大自然”为陈述对象,否则不给分)绝大多数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大自然教给我们的22.学了《十八岁和其他》,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十月孕育,一朝分娩”,你才有了生命。自从那一刻起,你成长的点点滴滴无不蕴藏着母亲的辛酸和爱怜。给母亲发一则手机短信,要求凸显“真情、感动”的感情基调。(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妈妈,我曾是你身边一只备受关怀的小鸟,今天为您衔来了一束芬芳的鲜花。祝您天天快乐!23.扩展下面一段话,使之情景更丰富,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6分)家乡的小河,奔流在村头,我的乡情就溶在那清清的河水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