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_第1页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_第2页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_第3页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_第4页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训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学生版)

1.官职沿革(53题)2.教育科举(53题)3.姓名称谓(43题)4.行

政区划(39题)

5.礼仪习俗(59题)6.典章制度(32题)7.天文地理(56题)8.衣

食住行(25题)

9.历法乐律(35题)10.宫室建筑(17题)11.文化典籍(12题)(共

计435题)

1.官职沿革(53题)

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

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

官为侍郎。()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

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

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

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

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

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

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

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

务和阅卷取士之责。()

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

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

高行政长官。()

12.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

务。有时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13.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

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

14.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

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

15.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

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16.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

称“宰执”。()

17.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

之官。()

18.巡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

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

1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刺

探、拷问”之意,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20.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

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21.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的主要佐吏。该官职除掌

人事外,还参与管理一郡的政务。()

22.经略使,唐始设,是边防军事长官,宋代置于沿边各路,常兼安抚史。

()

23.提辖是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水浒

传》中的鲁智深曾任此官。()

24.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负责参谋的佐吏。()

25.爵,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等

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6.唐代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不能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

()

27.万户是古代侯爵最高的一等,食邑万户,号称“万户侯”,后来泛指高

官贵爵。()

28.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

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

色,从《琵琶行并序》“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

29.“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担任官职;“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

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30.“移病”指为官者因生病而上书请求退职。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

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

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31.“迁谪”谓官吏因罪被降职并被流放。其中“迁”指官职调动,有升有

降,但“左迁”是升职。()

32.“出”在古代一般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并序》

中“予出官二年”。()

33.“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

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34.“署”表示授予官职,“领”“行”均表示兼任官职,“权”“守”表

示暂代官职。()

35.“加官”指在担任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例如汉朝的侍中,

即为列侯、将军等的加官。“加官”亦指官职的晋升。()

36.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廉颇蔺相如

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7.“超”指升迁、提拔,“超擢”“超迂”“超拔”均指破格或越级提升。

()

38.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罢、黜、兔、夺”等,表示升职的词语有“升、

擢、拔、晋”等。()

39.“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

臣下的召见。“近幸”指帝王宠爱的妃子。()

40.“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

41.赠官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立功后或死后,追授给大臣

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42.“振恤”意思是赈济与抚恤,即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做出相应的反应

和对策。()

43.中国古代的弹劾制度创立于秦汉,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

是谏议大夫最重要的权力。()

44.优诏,指由皇帝颁发的表示褒美嘉奖的诏书。()

45.“夺情”指古代官员服丧期满后而被朝廷征用。()

46.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同义用语还有很多,如践作、践极、践统、

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

47.“台阁”在东汉时期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

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48.“股”本义为大腿,“肱”本义为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指

辅佐帝王的重臣,现也喻为十分亲切且办事得力的人。()

49.起复,封建时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

时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叫作“起复”。()

50.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和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

下等称为“最”。()

51.“休沐”,即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

每五天一次的例行休假。()

52.“秩”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官职、品级。“符”是古代朝廷

传达命令或征调诸侯用的凭证。()

53.“笏”是古代大臣上朝面君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所有的笏形制相同,

在上面可以记录君命或旨意。()

2.教育科举(53题)

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

的场所。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

以“庠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业。()

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

学,或两者同设。()

3.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

学;乡学则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

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律学、书学、算学。()

5.国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

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

6.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术机构。()

7.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学府没有任何

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8.成均相传为西周的大学,或谓西周前已有。唐高宗时,曾改国子监为成

均监,故后人亦有称国子监为成均者。()

9.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学政、教授、

教习、监生、诸生等。()

10.教授是古代的一种学官,主管学校课试、学规等方面的具体事务。

()

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

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

的老师。()

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

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

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

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

县学均置教授。()

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

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17.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

生或萌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

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

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縻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

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

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人才。

()

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

官吏的制度。()

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

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

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

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

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

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

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

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

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

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

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

考取就可授予官职。()

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

“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

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

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

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

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

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

称春闱。()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

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

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

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

()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

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

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

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

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

位相同。()

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

42.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

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榜眼”。()

43.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

三月,录取名单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

()

44.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被称为“连中三元”。()

4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46.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

当知县的机会。()

47.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

才观之。”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48.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

故而被称为“黄榜”“黄甲”“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

榜题名”。()

49.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

人”。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才”。可见唐

代进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世不同。()

50.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51.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52.举人参加会试,考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53.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

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3.姓名称谓(43题)

1.古代有姓和氏之分,三代(夏、商、周)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为

姓之本,姓由氏所出。()

2.在古代,姓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姓,而贱者有名无姓。氏同而姓不同,

可通婚姻;姓同而氏不同,不可通婚姻。()

3.古人常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莺,独畏廉将军哉”;有时也直称所

厌恶的人的名,而不称其字。()

4.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

代男女皆为20岁取字。()

5.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者尊辈一

般称字,如“苏东坡”。()

6.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往往用字来解释名。有些人的字广

为人知,本名反而隐没于世,称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不详(一说名

浩),字浩然。()

7.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裕小名寄奴。()

8.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

尊长取写;号由自己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

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

赞美性的称号叫谥号。如明崇祯帝谥号为“庄烈”,陶渊明谥号为“靖节”。

()

10.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

11.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如某祖、

某宗等。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后继者称“宗”。()

12.隋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例,只有文治武功和

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宋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13.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加,或

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被视为谥号。()

14.对皇帝的称呼,有庙号、年号和谥号等,庙号起于商朝,谥号起于周,

年号自汉武帝始。()

15.“髯齿匕”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代指童年。白居易《观儿戏》目:“髯

齿匕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16.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17.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一种发型,将头发梳成两个发髻,

形如两个羊角。后代用以称少年时代,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8.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到了十六岁会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

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后称女子待嫁为“待字”。()

19.“而立”“不惑”“知命”都出自《论语•为政》,分别指三十岁、四

十岁、六十岁。()

20.“古稀”指七十岁;“耋”指七八十岁;“耄”指八九十岁,古代有''耄

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期颐”指一百岁。()

21.“六亲”,历代说法不一,有的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有的则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22.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

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

23.古代男子对妻子的称谓有夫人、娘子、拙荆、外子等,女子对丈夫的称

谓有丈人、官人、郎君等。()

24.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夫妇。()

25.东床指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坦腹

东床”的传说。()

26.在中国古代,千金用于敬称富人家的女孩儿,今多用作对别人女儿的美

称。()

27.舅姑是古代妇女对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的称呼,“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翦姑”。()

28.绰号又叫外号或洋名,一般是他人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

而另起的“名字”,如唐代温庭筠因面貌丑陋而被称为“温钟旭”。()

29.在古代,可以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一个人,如称南宋诗人杨万里为诚斋

先生。也可以将一个人的官地名作为他的称谓,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

30.“郡望”意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南河阳人,但

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

昌黎”。()

31.绅是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缙绅就是把笏板插在大带间,指的是

在朝廷中做官之人。()

32.古代对百姓的常见称谓有布衣、青衫、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

苍生、黎元、氓等。()

33.古代称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名前加职业名,如庖丁。()

34.古人为表示谦逊的态度,常用'‘愚”“鄙”“敝”等词语自称,谦称自

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还用“卑”“窃”来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35.古代臣子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天子、陛下等,帝王的自谦之辞有寡人、

朕、不毂等。()

36.读书人的自谦之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

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不孝顺。()

37.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家”用于

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舍”用于谦称

自己的家或比自己小的亲属,如舍侄、舍弟。()

38.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为“在下”;

小可是自谦之辞,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39.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位和位

置,后来就成为臣僚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殿下”也是对皇帝的

尊称。()

40.阁下是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敬称,现在多用于外

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41.在古代,臣子常用“寡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用“寡小君”对别国

谦称本国国君夫人。如《秦晋靖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论语•季氏》:“称诸异邦日寡小君。”()

42.称谓前面加“先”,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经退位的

皇帝为先帝,称已经去世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去世的母亲为先慈或

先妣,称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43.称君主为独夫,称一般人为竖子、小子等,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

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孔雀东南飞并序》:“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4.行政区划(39题)

1.《尚书•禹贡》记载,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

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2.“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马嵬(其二)》],“死

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两诗中“九州”的含义

应该是一致的,都指中国。()

3.“十二州”之说起于《尚书•尧典》,它是在“九州”的基础上,增置

幽、并、营三州而成。()

4.县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有国

防作用。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5.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郡”。战国后期,郡县制已经在各国较为普遍地实行,说明郡县制在当时

已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

6.郡县制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

7.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为

36君隆贾谊《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其中的

“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个郡。()

为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南平百越后设置。

8,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长,万户以下称县令;唐代县分上、

中、下各级,管理县的人不再有令、长之分;宋代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称

知某县事;明清改称知县。()

9.“齐人”“兽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

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中,南阳是郡名,西鄂是县名。()

10.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同姓七国”

(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后封“异姓九国”(楚、荆、代、齐、

赵、梁、淮阳、淮南、燕),实行了郡国并存制。()

11.中国行政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一级,始于西汉武帝。汉代设置9

个州,州的长官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

12.东汉设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单

位。全国的行政区划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

13.汉代“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州制的新时

期,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

()

14.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时期进入了道(路)制阶段。“道”和“路”最初

都是监察区的性质,而后转化为行政区。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

而是“路”;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道”。()

15.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的诗前小序里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

司马”,这说明当时九江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

序中的“同阳”“九江郡”用的是旧称。

16.唐太宗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

中来,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

17.汉至南北朝时期多称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为府。唐朝至清朝的行政

区划中,府比县高一级。府的长官叫作知府。()

18.“都护”一词为官名,“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

为“总监护”之意。到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朝廷在内地与边地设有安东、

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府,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

19.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所用的军事制

度变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而唐

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

20.宋初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宋代路下为府、州,府、州之下为县。

府与州同级,地位与州相等。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

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

21.“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

民政。宋代与唐代一样,“军”属军事系统。()

22.魏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州,在唐宋时期仍继续

沿用,不过变成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单位,隶属于道或路。()

23.行省制历经元、明、清三代。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的尚书省、中书

省直辖地方。元朝在地方设立若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

机构,后成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

24.明代将全国划分为两京和13个承宣布政使司,在布政使司之下设府和

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

25.明太祖朱元璋把国都所在的顺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改称直隶,也称京

师。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年间迂都应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改称直隶(即京

师),而原直隶改称南直隶,又称南京。()

26.康熙初,改布政使司为省。清朝的省区划分,为中国现代省的政区划分

奠定了基础。()

27.自春秋初至清末,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先后经历了萌芽时期、州制时期、

郡县制时期、道(路)制时期和省制时期五大阶段,历时两千多年。()

28.元末明初诗人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诗云:“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

无客不思家。”句中的“白下”指的是苏州。()

29.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句中的“洛城”即洛阳,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

()

30.宋代柳永《望海潮》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句中的“钱塘”指的是南京。()

3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广陵”指

的是南京。()

32.杜甫《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句中的“锦

官城”指的是重庆。()

33.南宋林升《题临安邸》诗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句中的“汴州”指的是北宋首都汴梁,即现在的安阳。()

3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35.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

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

辖陕北,合称“三秦”。()

36.“三辅”本指西汉时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

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37.京畿,唐朝将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

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

3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古以二十五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

家为闾,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39.“里”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明清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里,里的主管叫

里长。()

5.礼仪习俗(59题)

1.我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

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吉礼,合称“五礼”。()

2.吉礼是古代“五礼”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礼仪活动。如郊

天、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

禅等。()

3.《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

“牺牲”是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

如鸡、鸭、鹅。()

4.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为“少牢”。()

5.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

稷用少牢,诸侯祭祀社稷用太牢。()

6.“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如宋代陆游《示

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古代祭礼或行大礼前,要沐浴、更衣、独居,不喝酒,不吃肉,戒其嗜

欲,以示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8.祖道是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其中“祖”即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9.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后代的帝王登基、太后垂

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

10.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男子的父亲主持,并由

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

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利。()

11.男子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词,并给他起一个与其德行相当的美

“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

12.《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

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八岁行笄礼后也可结婚。婚礼、冠礼合

称为婚冠礼。()

13.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

14.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国交情好为“秦晋之

好”。()

15.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如《诗经•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归宁”指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归”则指已嫁女子回娘家后不再

回夫家。()

16.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是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历代常以乡饮酒礼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

17.鹿鸣宴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举人的“乡饮酒”宴会,起于汉代。饮宴

之中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诗以活跃气氛,故称。()

18.射礼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华夏先民寓德于射、寓礼于射、

寓教于射的珍贵的人文实践成果。周人射礼有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

射。()

19.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为祭祀择士而举行的射礼,宾射是接见宾客时

举行的射礼。()

20.燕射是地方官为荐举贤能之士而举行的射礼,乡射是天子与群臣宴饮之

时举行的射礼。()

21.燕飨之礼,是古时王室以酒肉款待宾客之礼,飨礼在太庙举行,虽设酒

肉,但并不真的吃喝,牛牲“半解其体”,也不煮熟,不能食用。()

22.宾礼是古代“五礼”之一,是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宾礼共有八种,即

朝、宗、觐、遇、会、同、问、视。()

23.诸侯朝见天子,"秋见日朝,春见曰觐”,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

朝觐。这也是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一种礼制。()

24.《孟子•梁惠王下》:“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一般情况下,当时王畿之内的诸侯,一年朝觐四次;封于远方的诸侯则分为

“六服”,朝觐的时间因各自服数的不同而不同。()

25.朝觐是天子单独接见一方一服来朝诸侯,会同则是所有诸侯齐聚京师。

会同有大、小之分,天子诸侯各自派遣卿大夫参加的,称“小会同”,天子、

诸侯亲自参加的,称“大会同”。()

26.明代设会同四夷馆,负责接待藩国及外邦使节。使者除朝见皇帝外,还

要到东宫朝见皇太子。()

27.军礼,古代“五礼”之一,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西周时期,

依照四季的变化而划分了四种军礼,春天的叫作振旅,夏天的叫作拔舍,秋

天的叫作治兵,冬天的叫作大阅。()

28.《周礼》中,军礼按内容划分,包括大师之礼、大兵之礼、大田之礼、

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不同的形式。()

29.古代出征时,为了鼓舞士气,让士兵达到攻无不克的状态,在师旗之下,

将三牲(猪、牛、羊)的鲜血泼洒在地,以祭祀上天,求降福运,是为祭福。

这也是古代军礼的一种。()

30.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以及因田习兵、检阅车徒等,分别称为

春蒐、夏苗、秋狩、冬弥。()

31.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或大臣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

谓之“郊劳”。()

32.饮至之礼,属于“军礼”之“大封之礼”的范畴,是诸侯朝会盟伐完毕,

祭告宗庙并饮酒庆祝的典礼。后代指出征奏凯,到宗庙祭祀宴饮庆功之礼。

()

33.凶礼是我国古代“五礼”之一,即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包括丧礼、

荒礼、吊礼、棺礼、恤礼等。()

34.殓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是把死者放入棺中,大殓是将棺放入椁中。根

据礼仪制度规定,天子死后,小殓七天,诸侯五天,大夫四天,士三天;大

殓在小殓结束后的第二天进行。()

35.古人在丧葬的器具上,除使用棺外,还使用椁。椁是套在棺外的,在财

力许可的情况下所有人均可使用。()

36.丧服制度和丧礼紧密相关。按照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依次有大功、小功、

斩衰、齐衰、缎麻五种服期不等的丧服,其中大功关系最近,缰麻最远。

()

37.总体而言,凶礼都是在个人或国家遭受不好的事情后,对其表达同情或

慰问的礼仪。后世凶礼主要指丧葬、持服、封谥号等与死亡有关的礼仪。

()

38.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孟子非常重

视孝悌,他首先提出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

39.九拜,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包括稽首、顿首、空

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

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40.长揖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仪,指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该礼仪不分尊卑

贵贱都可使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41.《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其中“拱”是古代

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头顶相合,表示敬意。()

42.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该词也是常用于书信、表奏中的敬辞。()

43.稽首是古代的跪拜礼,为“九拜”中最轻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

所用。其形式为跪下并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地。()

44.古人跪时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贴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

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45.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古代的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其中“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示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

前挪一点,以免饮食污染座席而对人不敬。()

46.再拜指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开头也常用“再拜”,

以示敬意。()

47.膜拜是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

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48.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特有的习俗,起源于周朝。《礼记•曲礼上》

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49.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如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秀才为茂才;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圣贤,如避“丘”字;

四是长辈,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写“敏”字总是增减笔画。()

50.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将天子的死称为驾崩、山陵崩,将父母之

死称为晏驾、见背,将一般人的死称为物故、捐生。()

51.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

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52.元宵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该节日的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

猜灯谜等,到唐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53.寒食节严禁烟火,只能吃冷食。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吃冷

食的习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54.清明节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其习俗有

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节这一天要挂艾草和菖蒲、吃粽子、

拴五色丝线、挂香袋、避“五毒”、划龙舟等。()

56.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雄黄酒等习俗,与端

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57.重阳节时家族通常倾室而出,一起庆祝。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有出游

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58.腊日,古时腊祭的日子,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南北朝

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

59.除夕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大年三十,指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

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

至今。()

6.典章制度(32题)

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主管军事

的是兵部。()

2.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3.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