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命题校:东港市第二中学第二命题校:东港市第二中学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总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都城规模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C.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2.某学者认为,它们提出的不同精神方向并不因为大一统帝国的出现而消失,反而融铸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塑造了一个支配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意识形态,并成为后代中国智慧发展的永恒基础和源泉。这里的“它们”出现在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3.北魏孝文帝时期,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并颁布《考课法》,规定: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根据结果决定官员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据此可知,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B.改革官员选拔制度C.打击门阀土族势力 D.提升国家治理效能4.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扩大了官吏来源 B.得到了不断完善C.提升了人才素质 D.解决了考试弊端5.宋代文献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南宋学者叶绍翁也提到当时“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当时,即使是寡妇,若携带的奁产丰厚,娶之者仍旧趋之若鹜。这一现象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结果C.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体现了社会门第观念的弱化6.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图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向以人丁为主转变B.缴纳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C.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呈现进一步减弱的趋势D.赋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7.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李赞——提出“存天理,灭人欲”B.黄宗羲——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C.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D.王夫之——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贵焉耳矣”8.1900年代,中国的科幻小说兴起,这些带有明显乌托邦色彩的小说,其名称多以“新”为开头,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吴趼人的《新石头记》、陆士谔的《新中国》等。这一现象的出现A.意在营造维新变法氛围 B.契合了救亡的时代主题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浪潮 D.体现了实业救国的理念9.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以象征汉族十八省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为国旗。1911年12月,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临时参议院会议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这一变化表明辛亥革命A.践行了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思想 B.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C.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D.实现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型10.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不仅涉及、影响了当时中国各个阶层之社会公众,而且五四精神旨趣也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点上,它既关照了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愿望,又辐射、触及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全部课题。这揭示出五四运动A.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诉求 B.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C.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D.从根本上改造了中国社会11.20世纪初期,“求进步的中国人”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逐渐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这说明A.对中医学的认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B.中医具有经验主义医学的局限C.中医学进步必须学习西医学 D.中医学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12.20世纪30年代,我国兴起了“国货年”运动,至1937年前上海市商会先后发起了“妇女国货年”“学生国货年”“市民国货年”“公务员国货年”等运动。这些“国货年”运动A.推动民族著名品牌兴盛 B.反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C.反映政府倡导实业救国 D.有助于国民民族意识的培养1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为了实现人民政权的巩固,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土地改革②稳定物价③抗美援朝④三大改造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到1978年,中国在联合国主要机构和专业性机构的席位大多被恢复。此外,中国与其他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联系也得到不断加强,如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13个。这些外交成就A.得益于中美已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为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创造条件C.说明中国正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成果显著15.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A.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B.追求按需分配的原则C.开拓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52分。17.(14分)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明]于慎行《读史漫录》(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明史》(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是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什么?具体的政治制度有哪些?隋唐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又指的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中朝、明朝阁臣、清朝军机大臣的职权。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8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辽西夏对峙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还有草市定期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1)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事件重大事件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1883一1885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88—1889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19世纪90年代1900—1901年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1840—1842年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6分)20.(12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大事表时间大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1—1952年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1953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合作化发展道路。1956年12月全国96.3%农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国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藏药药物分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传统文化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医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豫章师范学院《物联网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书法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汜水高中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18周物理试题考试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宣汉县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原创模拟卷(六)含解析
-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置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香料香精生产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 正文新毒品形势下对农村禁毒教育宣传策略的探讨
- 砂石筛校验方法
-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课堂PPT)
- 不干胶基础知识
- FZ15—100型(C2型)翻车机压车梁故障分析
- 常用建筑材料容重表
- 智慧树知到《求职那点儿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答案
- 土方工程投标文件
- 酒店流水单模版
- XR-WS1600型乳化液箱随机图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