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劝学》课堂教学实录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二《劝学》课堂教学实录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二《劝学》课堂教学实录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二《劝学》课堂教学实录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二《劝学》课堂教学实录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劝学》课堂教学实录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设喻与整句艺术的逻辑奥秘(与再思考)——《劝学》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

教学意图:带着学生重读经典、训练思维。《劝学》铺陈又不失简约的文风深受人们喜欢,但铺陈和简约间的关系人们却不去揣摩。《劝学》连环设喻和排偶句艺术发挥得令人叹为观止,但连环喻体间的关联、本体喻体间的关系人们却不去探究。《劝学》气势如虹的心理流动感深深地感染了无数读者,但心理流动背后的逻辑支撑和逻辑瑕疵人们却并无感知。《劝学》一直被后世顶礼膜拜,其劝说智慧滋养着后世的人们,其逻辑瑕疵在全文光彩的掩盖下也影响着后世。学习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瑕疵,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教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瑕疵的过程恰好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课堂讨论的任务,是学习《劝学》的说理智慧,发现《劝学》中的逻辑瑕疵,进而提高思维水平。《劝学》设喻与排偶句艺术的充分运用,是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特点,因此课堂通过设喻和整句艺术的讨论,来实现训练意图。

学情评估:高一某班,学习基础好,学习热情高,已经学习了本课,具备了进行上述思维训练的基本条件。《劝学》课堂教学,历来是只欣赏不质疑。若欣赏也只是修辞层面的品味,而不会从逻辑层面领略作者的智慧;即使质疑也找不到质疑的切口,也不会将质疑指向逻辑问题。因此本课应有更多探讨的空间。

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问题与讨论问题,均突出对比方法。面对神作般的经典,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既受阻于膜拜的态度,也受阻于一味认同的思维习惯,因此本课的讨论具有改造学生思维的预期。《劝学》具有典型的“对比体质”,可对比的地方比比皆是。对比方法使用是否充分,将决定着对文章认识的深度,将决定着讨论的质量,决定着思维能到达的边界。

教学实录

师:上课!请同学们背诵一遍《劝学》。

生齐:(熟练地背诵《劝学》全文。)

师:这篇文章,你喜欢,老师喜欢,父母喜欢,我们的前人都喜欢。这篇文章真了不起,哪里了不起?读得顺溜,读着来劲是不是?荀子在劝学,我们学他如何劝学。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小侄子小外甥要学习,你怎么劝?在荀子这里你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又会碰到什么问题?

师:我们先看第二段,假如让你压成一句话,你愿意选择留哪句话?

生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这么说前面那些话可以省略掉了,为什么可以省略掉呢?

生齐:比喻。

师:比喻就省掉,非比喻都留下?为什么比喻可以省掉呢?

生1:前面的比喻都是为了引出后面的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前面的可以省略,留下结论就可以了。

师:好,比喻只不过是个手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才是目的。那么你更喜欢留下这句话,还是删掉的话?

生齐:喜欢删掉的。

师:嘿!你把喜欢的删掉了,不喜欢的留下了。

师:好几个比方中,最容易删掉的是哪个比方?

生2:我认为最容易删掉的是第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为了引出后面“木直中绳”的比喻,它只是一个比较浅显的引子而已,后面的比方比较深刻,而且更加直接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结论。

师:好!哪位同学有不同看法?

生3:我觉得最应该删掉的是“金就砺则利”。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它与“木受绳则直"是一样的。

师:意思重复,有点多余?

生3:对!前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木受绳则直"不可以删掉。它们意思不一样。青来自于兰草颜色更深了,是程度改变了;木头变成轮变成圆形,是本质改变了。

师:怎么理解本质在改变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在一个整体中提取出一小部分,人使用这一小部分;而“木直中绳"是改变了形态和功能,人使用的是木的整体。功能改变则意味着本质改变了。还有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4:我觉得应该删除的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师:你这是把一句话截断了?

生4:我觉得删掉任何一句话,都不会影响最后一句话的说服力。

师:任何一句?还有哪句话还没说来着?

生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这句被大伙保留下来了。可转念一想“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最该删掉的。

生齐:为什么?

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如果和后天学习联系起来,这个“取”是人的动作行为,类似于学习。“木直中绳"金就砺则利”都有人的行为、人的作用。而只有“冰,水为之"是纯自然现象,和人的行为没关系,与学习距离最远。

师:这就涉及到更有意义的问题:哪个比喻离最后一句那个目的靠得最近?

生5:我觉得是“木直中绳”的比方。它说“輮以为轮”,就是通过学习让它“其曲中规”,后面还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进一步强调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知明”,这个“知明"的效果具有长期性不可改变的功效。”

师:说得好!那么我们按由远及近来给这几个比喻排个序。

生6:由远及近的是“冰"青”“木"三个比方。

师:说得好。那“金”的比方呢?

生6:我说的是“故"前的比方,“金”的比方在“故"后了。

师:在“故”后就不管了?它是和“木受绳则直"配对出现的。

师:其实“木”的比方比“金"的比方更接近学习,因此由远及近的应是“冰”“青"金”“木"四个比方。

上面的讨论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在连续设喻中,须遵循与本体关系由远及近的顺序,也就是由生动到有力的顺序。

师: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们讨论“故"字的前后关联。

师:“故”紧承前面哪句话?

生齐:“木直中绳,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师:对!这说明“故”承前只到“木直中绳”,没管“青”“冰"两个比方。

师:那么“故”字应该管到哪儿呢?

生7:“故"字后面一直到最后,中间都是用逗号连接,所以“故”是管到底的。

师:好,你有没有想过标点符号是后人加上去的,这个断句是后人断成这样的。

生7:“故"后面的话是递进关系,不管有无标点都不影响。

师:“故”最终的目标肯定指向最后一句,可是眼下它只能和谁联系?

生齐:“木受绳则直"。

师:对,只能跟“木受绳则直”关联。“木直……然也"可以推出“木受绳则直”,可是敢推出“金就砺则利"吗?

生齐:不敢。

师:不敢,也不能。“金就砺则利”无“故"而来。同一喻体内部可以形成因果关联,但不同的喻体间无法形成因果关联。当我们用关联词进行推理的时候,那必须要逻辑严密。“金就砺则利”影响了逻辑的严密性。

师:作者为什么加上“金就砺则利"呢?

生8:因为前面虽然只说了“木受绳则直”,但是最终要落到人的身上,所以,由木到金再到君子,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递进的过程。

师:说得非常好,由特殊到一般,这也是由喻体到什么?

生齐:由喻体到本体的过程。

师:那么喻体和本体之间,能用表因果的关联词吗?

生齐:啊?

师:一般不能。尤其在比喻表述中不能,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间一般不存在因果关联。只有在成熟的类比关系中,即本体和喻体是同类或近类时,才可以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因果关联,但也不可直接用表因果的关联词进行连接。

生9:照这么说,“木"的设喻不仅不能推出“金就砺则利”,而且不能推出目的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是的。老祖先爱用类比,但还做不到今天的科学类比。老祖先一开始唱歌,然后写诗,最后才写散文,写散文的时候才开始讲逻辑,但毕竟跟今天的逻辑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师:但是“金就砺则利”的去留,依然值得探讨:我们试着把“金就砺则利"删掉,读一下。

生齐读:“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这么读意思很通畅,但总觉得又少了点什么。少了点像“沉舟侧畔千帆过"与“病树前头万木春”放在一起的感觉?不同的现象,放在一起却暗示了共同的规律。“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三句,像不像“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逻辑关联?毫无关联的几句话,放在一起就有了规律感。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故"的问题总结一下。断句,你支持哪一个?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生齐:(诵读。)

师:荀子是选了1还是2?

生齐:2。

师:是2。我们删掉“故”重新读一遍本段。

生齐:(诵读。)

师:是不是删掉“故"就把强加逻辑的缺陷给避免了,但是读起来不来劲了?加个“故”读得特别来劲。同学们会想,难道“故"就是表达因果关联的吗?它有没有可能是纯粹的语气助词啊?有,我们就把它当成语气词继续诵读,既保留下原有的语言气势,又消除了原有的逻辑瑕疵。

生齐:(诵读。)

师:我们再看第三段。第三段打了几个比方?

生齐:四个比方。

师:这四个比方是不是一组一组的,还有些相近。哪几个比方相近呢?

生齐:“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相近;“假舆马者”和“假舟楫者"相近。

师:相近就删一个行不行?

生10:不能删。第一组“登高而招”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而“顺风而呼"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视听结合会使论证更加充分。第二组“假舆马者”是在陆地上的行走,而“假舟楫者"是在江河上行走,二者结合使论证更加充分。

生:(齐鼓掌。)

师:大伙说她第一组讲得漂亮,还是第二组讲得漂亮?

生齐:第一组。

师:为什么?

生11:可能是因为她说第一组的时候从两个角度出发。

师:她说第二组的时候不是从两个角度吗?

生11:她说陆地和江海都是方位。

师:好,说得非常好。第一组理由讲得好,视觉和听觉是大类的区别,视野开阔概括力强。第二组陆地和水上形不成大类的差异,视野较小概括力弱。谁还有什么想法?

生12:我觉得第一组理由讲得好还有个原因,“臂加长”不可以做到,但是“声加疾"可以做到,这是一个客观和主观的区别。

师:好!也是可为与不可为的区别。还有什么理由?

生13:第二组,“至千里”和“绝江河"有达到目的的差异。

师:说得好!“假舆马者”以至千里,那至九百里行不行啊?当然行,都是不错的成绩。“假舟楫者"绝江河,过去就是过去,没过去就是没过去,差一尺都不行。于是我们发现这两个比方最大的差异是什么?“至千里”是描述量的,“绝江河"是描述质的。这两组比方看似各自雷同,实则都指向了更开阔的空间,实现了论证的互补性。让看似铺陈的排偶句,之间的意义却有本质差异,铺陈但不失简约,简约到来了力量。

师:好,我们给最后一段划分一下层次,用关键词概括。用哪些关键词概括呢?

生齐:积累、坚持、专一。

师:这三个内容可以互换位置吗?

生14:没想过这个问题,但直觉告诉我不能换位置。

师:为什么要先“积累”再“坚持"最后“专一”?不能先“坚持"再“积累”吗?我活到老学到老,我最后还在“积累"啊,难道这不妥吗?“积累”,不管目前有用没用,我大面积撒网积累。“坚持”,有了方向,其他的就可以靠边了,我就顺着自己方向走下去。“专一”,比“坚持"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说“积累”是个面,那么“坚持"是什么?

生15:线。

师:“专一”呢?

生齐:点。

师:对,面—线—点。为啥不可以先点,后线,再面呀?本科啥都学,到了研究生就专某一大方向了,到了博士就专某一小方向,越到最后越要盯住某个点上。积累不好,有风险,坚持不好,风险更大,专一不好,风险最大。前两年我上这个课的时候,一位学生打了个比方,说这个积累坚持专一不能换顺序,就像一个小伙找女朋友,先海选,然后奔着几个拼命地追,最后确定婚姻关系后就不能有其他想法了。一旦做不好,越往后风险越大。看来学习越往后越不能松懈,越往后越要发挥主观约束性。

师:下面总结一下今天讨论的心得。

师:首先看论证结构:第一段表达立场和倾向,是学习的态度。第二段是什么?“知明而行无过"日参省乎己”,是学习的目标。第三段“登高而招"顺风而呼”那一组的设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啊?“善假于物也”,就是学习的作用。第四段呢?我们说的积累、坚持、专一,这是什么?是学习的方法。态度、目标、作用、做法,高调开启、务实转承、一气呵成。

师:我们再看论证方法。设喻论证,即用比喻和类比进行论证。本体喻体类别很远的是比喻,本体喻体是近类或同类的是类比。比喻让论证更生动,类比让论证更有力。本文比喻多于类比。比喻不来则已,一来则组团前行。单个比喻是生动,组团的比喻则寻求力量、揭示规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个毫无关联“积累"排在一起,竟然有了气势感规律感。“登高之博见”“驽马十驾"的设喻更靠近类比,它们和学习有很多的相似。如登高和学习都是人的行为,都是向上的努力,都需要花费力气,都能开阔眼界。本文的论证方法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设喻中用比喻和类比指向同一个本体,那么先比喻后类比。博喻之间力求体现不同设喻间的互补性。

师:但是,我们也发现了论证不严密的现象,在本体喻体间用“故”强行建立因果关系。只有“故"理解为一个语气词,才可一定程度加以纠正。类似于这个“故”字句结论的外溢现象,需要警惕。某一结论搭车到一个合理的推理后冒充合理,需要警惕。

师:我们看语言特点。大量使用对比、对偶、排比。强化了语言的节律感,强化了语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