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人教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自己之歌(节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1D/wKhkFmafOLiAd5ppAAH_05n4Vr8150.jpg)
![教案 人教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自己之歌(节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1D/wKhkFmafOLiAd5ppAAH_05n4Vr81502.jpg)
![教案 人教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自己之歌(节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1D/wKhkFmafOLiAd5ppAAH_05n4Vr81503.jpg)
![教案 人教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自己之歌(节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1D/wKhkFmafOLiAd5ppAAH_05n4Vr81504.jpg)
![教案 人教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自己之歌(节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1D/wKhkFmafOLiAd5ppAAH_05n4Vr815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己之歌(节选)》教案
【教材定位】
《自己之歌(节选)》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
第三篇文章。这首诗歌的作者是美国诗人惠特曼。郭沫若曾盛赞惠特曼是一位
犹如“太平洋一样”广阔的诗人。惠特曼的诗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有一种
质朴而明朗的力量。
在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要注意感受其中涌动的旺盛的生命之力和诗中凸
显出的那个宏大的自我。体会惠特曼在诗歌中赋予自然事物的诗意。
【素养目标】
1.了解惠特曼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鉴赏诗歌选取的独特意象,以及诗歌开阔宏大的意境。
3.领悟诗歌中旺盛的生命之力以及“自我”的独特含义。
【教学重难点】
鉴赏意象,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强大生命之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你曾经歌颂过什么?你会歌颂什么?是太阳,是大海,还是高山?那么,
你可曾想过歌颂自己?咏叹那不一样的生命之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惠特
曼的《自己之歌(节选)》。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排字工、
教师、报纸编辑。主要诗集《草叶集》在1855年初版,以后多次重版,每版都有
新诗补充。创作可分三期:南北战争(1861—1865)以前,诗作《软骨头之歌》《我
歌唱带电的肉体》《自己之歌》等,主要揭露奴隶主和种植园主的压迫,对黑人和
印第安人表示同情,歌颂自由的理想;《欧罗巴》欢呼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斧
头之歌》歌颂人民的创造性劳动。
南北战争时期,组诗《梓鼓集》号召人民参加反奴隶制的战斗,歌颂战士们
的英雄气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悼
念被杀害的林肯总统。南北战争结束后,诗作《不,今天别向我提到那重大的耻
辱》及政论《民主的远景》等,认为真正的民主还没有在美国出现;《哦,法兰西
的星!》《神秘的号手》歌颂欧洲的革命运动和巴黎公社。其诗作热情奔放,不受
传统格律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民主思想,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表示强烈抗
议,对美国和欧洲自由诗的发展很有影响。
2.相关背景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
地位。至于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则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与
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验主义者提倡个性
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
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
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
境和美国”,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他们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惠特
曼的诗体现了美国的民主理想,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的重大史实。他站在
进步的、正义的立场上,热情呼唤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衷心赞美劳动和劳动
者,强烈谴责反动的农奴制度,猛力抨击封建宗教的禁欲主义,热切向往光明和未
来,憧憬着一个“世界乐园”的出现。
3.解题
①自己,诗歌歌颂的对象、中心。
②歌,赞颂之歌。
4.关于《草叶集》
《草叶集》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美国民
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诗集。它开创了一代诗风,对美国诗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草叶集》共收有诗歌300余首,首次出版于1855年。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
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中的作品奔腾壮阔,大
气飞扬,汪洋恣肆,豪放不羁;使用朴实粗犷的语言,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自由体,
近于口语,节奏鲜明。《草叶集》选材广泛,内容丰富,里面既有对美国民主自
由的歌颂、对农奴制度的抨击,也有对美国壮丽河山和普通民众的热情赞美。
三、初读感悟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鹏鹦(jiaolido)藤蔓(wdn)啮草(niG)
薛苔(xidntai)召来(zhao)畏怯(qie)罅隙(xid)
2.解释词语。
造物者:特指创造万物的神;大自然。
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二)初读课文。
【思考1】根据诗歌内容,绘制逻辑框架图。
明确
四、文本研究
【思考1】分析意象,理解内容和情感
1.在意象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选取:诗人笔触细腻,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写起,选取自
然界中的草叶、蚂蚁、鹏鹦的卵、雨蛙、黑莓、母牛、小鼠、鹰雕、蝮蛇、麋鹿、
海燕等生物作为诗歌的意象,这些鲜活的生命充满了灵性和神圣的色彩。
情感:诗人对这些自然界中的事物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之情。在他的眼里,自然界
中的任何一分子,无论巨大和纤小,都折射出无限的神性,从看似细小的景物里抒
发伟大的情感,从而赞美万物的神圣性。
2.惠特曼《自己之歌》这首诗选取的意象众多,但似乎与一般诗歌中的意象有
很大区别,这种区别是什么?诗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意象?
明确区别:诗中的意象是极为平常且普通的事物,似乎缺乏一般诗歌意象的
“美感”和“诗意”。无论是独立或游走于人类生活之外的自然物,如草叶、
蚂蚁、沙粒、鹏鹑的卵、雨蛙、黑莓、低头啮草的母牛、小鼠、火成岩、爬
虫、蝮蛇等,还是参与到人类生活之中的自然物,如片麻石、煤、薛苔、水
果、谷粒、菜根等,都是一般诗歌中极为少见的意象,看起来似乎与诗歌这种
具有高雅之美的文体不太相符。
原因:①诗人出身于农民,是当时美国最广大的社会底层民众中的一员;而诗
中这些具有自然属性的、平常的意象,也正是大自然中的普通事物。诗人选择
的这些意象与他的生活相吻合。②诗歌抒发的情感,代表的是美国广大社会底
层民众的情感,这样的意象使诗歌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气息,使广大民
众对诗中的“我”产生自然的代入感,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并
产生共鸣,唤醒他们内心的生命激情,引导他们追求民主、自由,推动时代发
展。
3.第一节中,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诗人选取了蚂蚁、沙、鹏鹦、雨蛙、藤蔓、黑莓、母牛、小鼠等传统诗
歌中少有的自然事物,表达了自然界中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诗人自由的理想
和自我张扬的意识。
4.第一人称“我”是作者本人吗?
明确观点一:我认为是作者本人。诗人自己,即惠特曼本人,他在诗中有种种
自白,谈到自己的情况和经历,这是读者最先认出的。而《自己之歌》作为惠特曼
的代表作,作为《草叶集》的缩影,它的产生背景就是《草叶集》的背景,其主题
思想也就是《草叶集》的中心思想。因此,诗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
观点二:我认为不是作者本人。作为一个一般的人、一个人的象征的“我”,他可
以代替各种各样的人发言、感受、行动等等。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当时提倡个性
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
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
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境
和美国”,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他们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那个
“我”是当时美国人的代表,是一位能象征领土迅速扩张、生产蓬勃发展的美国
的人物。
观点三:我认为有作者本人的影子,但不完全是他本人。在某些情况下则是宇宙万
物乃至宇宙本身的“我”,它是一种泛神论生命力的人格化。诗中那个“我”,由
内而外、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的发展,逐步与集体、国家、全人类乃至永恒世界
相结合,最后形成一支歌唱民主精神和宇宙一统的狂想曲,作为民主的最高榜样,
他身上的“健康、力量、活力、信心一一所有这些特质都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
民主,为每个抱有同一理想的人所共享”。
【思考2】赏析诗歌的手法
1.从这首诗的第一节来看,作者是如何感知大自然的?
明确作者对自然界的土地、山川、草木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之情,在他的眼里,
自然和宇宙都蕴涵着上帝的存在,因此,在自然界中的任何一分子,无论巨大还
是纤小,都折射出无限的神性。作者笔触细腻,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
从看似细小的景物里抒发伟大的情感。
2.从诗歌的二、三节来看,作者是怎样来塑造“自我”的?
明确作者将自己赋予超人的神力,“全身装饰着飞鸟和走兽”,可以”将任何
东西召来”,可以“快速地跟随着”“升到了绝岩上的罅隙中的巢穴”,可以飞
越大地,任意东西,不受时空限制,甚至和宇宙融为一种,表现出一种“惠特曼
式”的乐观精神。
3.这首诗的第三节连用九个“徒然的”,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节诗运用意象组合的方式,让九个“徒然的”一气呵成,情感炽热,气
势恢宏。作者大声歌唱,尽情狂欢,张扬个性,重塑自我,表达出对自我的肯定
和对未来的憧憬。诗歌的节拍来自于生活,充满活力,富于幻想,表现出生活的
情调和生活的真理。
4.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自己”形象的?
明确①诗的第一节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突出“自己”的形象。诗人选取了草
叶等渺小的事物来类比“自己”,又以“草叶”等小事物与“星星”等大事物进
行对比,以突出“自己”虽小却与大的事物同样完美。②第二节通过描写来烘托
“自己”的形象。这一节中说“我”与片麻石、煤等混合在一起,“并且全身装
饰着飞鸟和走兽”,从而使“自己”的形象更为鲜明。③第三节以“自己”面对
的各种逆境反衬“自己”的形象,写“自己”在各种逆境面前都不会退缩,从而
突出“自己”的精神与尊严。
5.惠特曼的诗歌,往往由一组松散的句子构成,不仅没有严格的韵脚,而且也
打破了一般的诗歌形式,开创了一种近乎口语的散文化的自由诗体。分析本文
是如何体现这种“自由”的特征。
明确①句子的排列长短交替,非常疏散。最长的句子多达近三十个字,如
“我看出我是和片麻石、煤、薛苔、水果、谷粒、可食的菜根混合在一起”,
最短的句子才十几个字,”并且全身装饰着飞鸟和走兽”。
②诗歌形式疏散之中有整齐的诗歌韵律。节选部分第三节列举了一系列“徒然
的”举动,有传统诗歌的形式之美。
③诗人使用的语言也平白如话,这种“自由”使得诗歌的展开,也顺乎自然,
保持原始的活力。“虽然有很好的理由远离了过去的一切,但需要的时候我又
可以将任何东西召来”,语言直白率真,张扬着个性。
6.这首诗有哪些突出的艺术特色?
明确①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吟诵,情感奔放自由;②诗中词汇丰富,诗人在诗
中引入大量的意象,以此来烘托“我”的形象;③诗行的节奏和用词造句与散文
十分相近,没有用规律的韵脚,语言朴实无华;④诗中运用大量排比句安排节奏,
笔力纵横,充满激情。
【思考3】《草叶集》问世后,评论家们议论纷纷,毁誉参半,争论的焦点就是
其中的《自己之歌》。虽然当时美国文坛的领袖爱默生独具慧眼,读完诗集以后
赞赏有加,并写信给惠特曼,称赞“它是美国出版过的最出色的,富有才智和
智慧的诗篇”,但是,它的独特风格还是受到了绝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的猛烈
抨击,请结合课文,谈一谈为什么。
明确观点一:《自己之歌》过于强调自我。《自己之歌》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自
信,惠特曼一方面决心要代表他的民族,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被平等地对
待,惠特曼的自信洋溢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在诗中,歌唱一个人的自我,强调
自己的无所不能,包罗万象,这是一种对于自我的极端表现,注定从一开始就
不能被当时的人们接受。
观点二:《自己之歌》打破了当时的诗歌形式。当时美国的文学主要跟随欧洲
的文学潮流。然而,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的激进派民主主义者,在艺术上表现
出积极的追求和革新精神,在《自己之歌》里,惠特曼在借鉴欧洲传统诗史的
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开创了“自由体”的
诗歌形式。新事物的出现,必会在开始时遭到一些人的批判,这也属于正常现
象。
【思考4】对《自己之歌》这首诗歌的艺术价值,有人认为以思想性见长,全
诗充满了劝导的说教意味;有人认为以抒情性见长,注重以意象和意境的营造
感染人。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
明确观点一:以思想性见长,劝导说教意味浓厚。
①第一节重点写大自然的神奇,诗人以“我相信”领起各种意象,不仅为了引
导人们热爱大自然,而且意在劝说人们,不要小看这些毫不起眼的“低等”事
物的存在,它们在大自然中同样神奇,应具有平等的地位。
②第二节的说教意味更浓。前两行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人类其实和自然万
物没有多大不同,如果缺乏诗意与激情,何谈感染力?后两行更是以“虽
然……但……”的句式向人们揭示一种道理“我”(我们)拥有非凡的力量。
这些内容是以说教的方式呈现的,注重的是思想、道理的揭示和劝导。
③第三节,诗人展示自然生物的自由状态的“逃跑或畏怯”形态,意象选择缺
乏美感,句式运用单调而缺少变化,但这不妨碍诗人向读者揭示一种道理:自
由是美好的,万物是自由的,“我”是自由而又富有力量和激情的。感染力不
能说没有,但其作用和力量是明显逊于劝导和说教的。
④用第一人称拉近读者和诗人之间的距离,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面对面地倾
诉和劝导,强化了诗歌的说教意味。
观点二:以抒情性见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①诗人灵活运用大自然中的生命作为意象,营造了轻松唯美的意境,将深刻的
思想寓于其中,用情感的感染力来打动读者。第一、三节以极为平凡的意象,
营造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意境,让人们通过这些意象和意境,感受到
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平等与自由,含蓄地表达了“我”渴望自
由、追求平等的思想情感,富有感染力。
②运用象征手法,巧妙传递情感,表达主旨。诗歌中的意象多种多样,“海
洋”“鹰雕”“麋鹿”“海燕”等意象可视为自由的象征,诗人将现实和自己
的思想相结合,将无形的自由形象化,这种美好的形象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
着读者,唤起读者心中对自由的渴望。
③本诗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
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第三节除
尾行外,相同的句式形成一组气势磅礴的排比句,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将诗人
心中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赞美,将歌颂生机勃勃的祖国的激情宣泄出来,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
【思考5】郭沫若曾盛赞惠特曼是一位犹如“太平洋一样”广阔的诗人。惠特
曼的诗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有一种质朴而明朗的力量,本课选的这一节
《自己之歌》,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特点。诗中列举的许多自然事物,在传统的诗
歌中很少出现,那么,惠特曼是如何赋予这些事物以诗意的?
明确《自己之歌》是惠特曼最有代表性的长诗,歌唱了自我、生命和大自
然。这首诗以浓烈的抒情气氛冲淡哲理的枯燥。节选部分采用诗人典型的“列
举法”,使诗歌随着恣肆的想象形成诗人自己的旋律。惠特曼对自然万物情有
独钟。他认为,自然蕴含了自我追求的人类价值。自然界无所不在的自由、活
力和创造力都令他身心振奋。一片草叶,一样具有那种茂盛、强壮、渴盼扩
张、也能够扩张的生命精神和灵魂升腾。因此,他尽力歌唱大地,歌唱自然,
歌唱这源源不断为人的灵魂输送生命灵性和活力的精神源泉。
【思考6】拓展阅读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美)惠特曼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我们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
我们的船渡过了每一个难关,我们追求的锦标已经得到,
港口就在前面,我已经听见钟声,听见了人们的欢呼,
千万只眼睛在望着我们的船,它坚定,威严而且勇敢;
只是,啊,心哟!心哟!心哟!
啊,鲜红的血滴,
就在那甲板上,我的船长躺下了,
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起来听听这钟声,
起来吧,---旌旗正为你招展,----号角为你长鸣,
为你,人们准备了无数的花束和花环,一一为你,人群挤满了海岸,
为你,这晃动着的群众在欢呼,转动着他们殷切的脸面;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哟!
让你的头枕着我的手臂吧!
在甲板上,这真是一场梦一一
你已经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
我的船长不回答我的话,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
我的父亲,不感觉到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也没有了生命,
我们的船已经安全地下锚了,它的航程已经终了,
从可怕的旅程归来,这胜利的船,目的已经达到;
啊,欢呼吧,海岸,鸣响吧,钟声!
只是我以悲痛的步履,漫步在甲板上,那里我的船长躺着,
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
(有删改)
(注)本诗是惠特曼为悼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
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
隶。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
问题:全诗共三节,诗人在称呼“船长”时,人称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①第一节中,诗人称呼“船长”时,使用的是第三人称“他”。而第二
节中,称呼“船长”时,使用的是第二人称“你”。第三节中,对“船长”的
称呼又用回第三人称“他”。
②第一节中,使用第三人称“他”,表达了诗人不得不接受船长已经逝去这一
事实的无奈、遗憾之情。第二节中,反复称呼“你”,似与船长直接对话,显
得亲切自然,表现了由开始热切企盼船长醒来到后来逐渐接受他无法醒来这一
事实的过程,是一个由满怀希望到陷入绝望的情感转变过程。第三节中,再次
使用第三人称“他”,在表达诗人独自悲痛难抑的同时,也倾吐了其对船长的
崇敬怀念之情。
五、技法点拨一第一人称
【技法指引】第一人称,是叙述人称之一。在语法上是指表达者一方,在文学
作品中是指叙事视角之一,在言语(书面或口头)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
为第一人称。
【作用分析】
(一)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二)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三)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
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
(四)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五)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迁移运用】
想象自己是冬日原野上的一棵树,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一段文字,表达对寒
冷、干燥的感受。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②不少于100个字。
明确原野的朔风将我吹得簌簌发抖,毫不留情地带走了我最后的几片黄叶。
脚下的土地正在缓慢冻结,我的身体慢慢失去水分,皮肤破裂,皱纹丛生。我
知道,考验再一次降临,日子会变得艰难;但我也知道,迎春花很快就会舞动
它黄色的丝带,江河将再次涌起银色的波浪。
六、明晰主旨
《自己之歌(节选)》列举了许多自然事物,赋予其诗意,渲染了大自然旺
盛的生命力,凸显出宏大的自我,体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个体价值的思
考。作者向世人宣布了他创作诗歌的主旨一一抛却世俗,自由放歌。
七、拓展阅读
常青的草叶
(孙震)
花儿已经开得相当尽兴,相当热烈的时候,我的梦境里却常常只是一片纯
情无涯的绿。我知道,38年前那个盛夏的热风,掠过惠特曼那些极具个性的蕨
蕤草叶们,无可阻挡地又追上来了。
那个炎热的暑假,我在图书馆、书店里浸泡得实在惬意。当年的书店,实
行开架售书。置身书架前,可以随意取阅。读不完的书,第二天可以继续,只
要记住中止过的页码。当然,书店说不上欢迎站成一颗树“揩油”读书的我,
但我确实没有遭受过拒读的驱逐。我尽可安心地站读,一天又一天,而我心里
时时涌动着一个念头:有钱了的时候,一定把自己喜爱的书都抱回家去。
有钱的日子总也不来,买书只是隐伏于心底的一个又甜又酸的奢望,那时
候,我尤为钟情于诗,凡是搜捡到的诗集,我几乎概莫例外地全都生吞活剥
了。在吸吮过了为数不算少的诗集之后,隐隐总有点不过瘾的缺憾。那时我说
不清什么道理,只是感觉诗人本应一泻千里的激情,是被通用的豆腐块形式过
多地拘禁着了。诗人,难道正被一种什么流行病感染着吗?
然而,这位大洋彼岸的惠特曼与众不同。他的诗与他的相貌竟是如此的恣
肆、率真,如同来来去去无须打招呼的田野上的风。我端详着扉页上惠特曼的
画像,他那满脸满腮不守秩序的如同野草一样芜蔓的胡子,和宽沿帽下那对自
信得可以穿透所有雾障的眼睛,就满有理由地想:只有这样的汉子,才能写出
这样的诗。《自己之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斧头之歌》等犹如排山倒海的
波涛,滚滚而来。我捧着这本题名为《草叶集选》的书,当时是真正体验到
“爱不释手”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滋味了。但是不忍“释”也得“释”,当一眼
看清此书封底1元1角的定价,就乖乖把它放回书架上了,我身上1分钱也没
有。
从没读过一天书的母亲,倒是很能体谅儿子爱书的痴心。当我委婉地向她
诉说了自己的喜爱之后,她沉吟片刻,还是把钱1分不多地给了我。母亲没说
一句为难的话,但我知道这1元1角钱,在她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买卖佣金合同范本
- ppp机场项目合同范本
- 保姆用工双方合同范本
- 农民耕地出售合同范本
- 个人山林土地合同范本
- 乔木养护合同范本
- 与工厂正式合同范本
- 农村彩钢瓦施工合同范本
- 上海临时用工合同范本
- 云南品牌化工原料合同范本
-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和心肺复苏-3
-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数学摸底试卷
- (正式版)JBT 14787-2024 可同步限矩型液力耦合器
- 流行音乐(中国)
- 《标准字体设计》课件
- 2023年6月浙江高考政治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课件)
- 销售部廉政培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1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 常见症状-黄疸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
- 节后复工安全培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