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豇豆节水滴灌秋冬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设施豇豆节水滴灌秋冬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设施豇豆节水滴灌秋冬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设施豇豆节水滴灌秋冬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设施豇豆节水滴灌秋冬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XXXX—XXXX

设施豇豆节水滴灌秋冬茬栽培技术规程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蔬菜办公室、平舆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平舆县农业机械化学校、遂平

县种子管理站、汝南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上蔡县大路李乡农业服务中心、遂平县农业农村局、汝南县

植物保护检疫站、汝南县老君庙镇农业服务中心、汝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驿城区蚁蜂镇农业农村服务

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苗保朝、赵小美、胡峰、郑锋、张华、张勋臣、沈丽、李广磊、罗大林、杨静、

邱洪亮、张毛。

I

DB4117/TXXXX—XXXX

设施豇豆节水滴灌秋冬茬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豇豆节水滴灌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采收与分级、包装储存及运输、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驻马店市辖区设施豇豆节水滴灌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用灌溉水质标准

GB13735-2017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

GB/T19791-2005温室防虫网设计安装规范

GB23416.7-2009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豆类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748绿色食品豆类蔬菜

NY/T884生物有机肥

NY/T965-2006豇豆

NY/T1202-2020豆类蔬菜储藏保鲜技术规程

NY/T2619-2014瓜菜类种子豆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设施大棚

豇豆栽培的设施大棚即塑料大棚,南北走向,要求宽6m以上,脊高3m以上,肩高1.5m,南端留进

出口,南北两侧距地面0.8m留出高0.6m的放风口,脊部立窗式通风口高0.8m,进出口及放风口均安装

50目的防虫网。

3.2节水滴灌

2

DB4117/TXXXX—XXXX

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毛孔或滴头送到植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3.3春提前

设施大棚多层覆盖栽培,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或播种,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上市。

3.4秋延后

设施大棚栽培,7月中下旬播种,9月上旬~10月下旬上市。

4产地环境

应选择连续3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PH6.0~7.0,以土

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宜;前茬用过除草剂甲咪唑烟酸的花生茬、玉农乐(烟嘧磺

隆)、莠去津的玉米茬均不能种植豇豆。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5培育壮苗

5.1品种选择

设施豇豆栽培选择长蔓型品种。种子质量符合NY/T2619-2014的要求。

5.2播种量

2.5kg/667㎡~3.0kg/667㎡。

5.3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晒种1h,再用50℃~55℃温水浸种10min,水面浸过种子为宜,期间不停搅拌,然后

加冷水降温,水温达到30℃时继续浸种1h~3h,捞出种子,用干毛巾擦干种子表面水渍,用湿水拧

干后的毛巾包裹,置于30℃~32℃环境催芽,每隔1d~2d用清水清洗1次。经2d~3d,种子出芽

后即可播种。

5.4基质消毒

育苗基质按泥炭:珍珠岩:蛭石=1:1:1(体积比)进行配制。基质消毒可分为日光消毒和化学药剂

消毒。日光消毒:将配制好的基质放置于混凝土地面上,摊薄摊平,暴嗮7d。化学药剂消毒:40%福尔

马林液250mL~350mL兑水25kg~30kg后,均匀喷洒在1000kg基质中,充分拌匀后覆盖薄膜48h~

72h,气味散尽后使用。

5.5播种

苗床宽度1.2m左右,长度(10~15)m,苗床的电热线铺成回针型,功率80W/m2~100W/m2,

用72孔的标准塑料穴盘,装入消毒后的育苗基质,每穴播3粒,盖土1cm~2cm。

5.6苗床管理

3

DB4117/TXXXX—XXXX

出苗期间白天保持25℃~30℃,夜间不低于15℃;出苗后白天20℃~25℃,夜间12℃~

15℃;床土应保持半干半湿状态,一般不浇水、不施肥。第一对初生叶平展时定植。

5.7壮苗标准

苗龄20d~25d,第1片复叶展开、第2片复叶出现,无枯叶,无病株,植株颜色。

6田间管理

6.1定植前准备

6.1.1设施消毒

应在播种或定植前15d进行。每立方米用硫磺5g、木屑10g混匀,放在容器内燃烧,密闭熏烟24h。

6.1.2施肥整地

667㎡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kg、生物有机肥200kg、N~P~K含量各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35kg、均匀

撒施后深耕25㎝~30㎝并耙平。

有机肥要符合NY/T525、复合肥要符合GB15063、生物有机肥要符合NY/T884标准。

6.1.3打畦铺滴灌管

起垄前667㎡撒施N~P~K含量各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3%噻虫嗪颗粒剂4㎏后起垄,垄高15

㎝~20㎝,垄宽90㎝,沟宽30㎝。起垄后每垄铺一根滴灌管。

6.1.4铺地膜

早春栽培定植前10天铺厚0.01㎜,宽100㎝的黑白地膜。地膜的选用要符合GB13735-2017的要求。

6.2定植(播种)时间及密度

地膜覆盖+小拱棚+大棚多层覆盖早春定植及播种时间为2月下旬或3月上旬,夏秋播种时间为7月

中下旬,株行距40㎝×120㎝,每穴3株~5株,播种时每穴4粒~5粒种子。

6.3药剂蘸根

用富氧根生物制剂配成1000倍或碧护2g+70%甲托可湿性粉剂30g+水15kg的水溶液蘸根,将穴

盘直接浸入水溶液中1-2min,注意不要把豇豆苗整株浸入水中,使植株充分吸足水分。

6.4定植方法

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挖定植穴后,将豇豆穴盘苗放入定植穴中,育苗基质顶部与畦面基本持平,封土

至定植穴八成时浇水250-300ml,水下渗后再覆土且与畦面在一个平面,用土封严定植孔。

6.5定植后管理

6.5.1温度管理

设施内直播豇豆,出苗至2片复叶出现温度管理参照前面苗床管理部分;多层覆盖栽培,定植后缓

苗期,白天棚温保持在25℃~32℃,夜间15℃~20℃。缓苗后,白天棚温保持在20℃~28℃,夜

4

DB4117/TXXXX—XXXX

间15℃~20℃。开花结荚期,白天棚温保持在20℃~28℃,夜间13℃~18℃;秋延后设施栽培7

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要注意遮阳降温;行间覆草有降低地温。

6.5.2水肥一体化管理

6.5.2.1水分管理

苗期至开花前,浇齐苗水或定植水后,尽量控制浇水,如土壤墒情不足,可浇小水补充水分;初花

期严禁浇水,防止落花;第一花序座荚后,浇大水,此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保持田间湿润;土壤含

水量60%~70%,如遇大雨造成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水分过大造成落花;设施内空气湿度75%~

85%。

6.5.2.2肥料管理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第一次追肥:结荚初期;以后每隔7-10天追一次肥;每亩每次结合浇水冲施N~

P~K含量20%~5%~30%硫酸钾型水溶肥10kg~15kg,中后期可喷施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0.2%~

0.5%的硼、钼微肥保花保荚。

6.5.2.3节水滴灌

每次冲肥前,先打开滴灌系统补水,使垄土持水量达到50%后开始冲肥,冲肥后继续灌水,直到垄

土持水量达到80%~100%。

6.6植株调整

6.6.1吊蔓

豇豆植株开始甩蔓时吊蔓,吊蔓时吊绳下部系在豇豆基部,上系于距地面2m~2.5m的拉丝上,把豇

豆蔓逆时针缠绕在吊蔓绳上2次~3次,吊蔓宜在下午进行。

6.6.2摘心

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及时抹去,促使主蔓粗壮和提早开花结荚;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

枝留2~3叶摘心,促进侧蔓第一节形成花芽;主蔓中上部侧枝见到花芽后及时摘心;当主蔓生长到

2-2.3米高时(大棚栽培离棚膜25cm左右时)及时摘心,促进下部节位各花芽上副花芽的形成和发育(翻

花)。

7病虫害综合防治

7.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疫病、锈病、病毒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根腐病等。

主要虫害:蚜虫、豆荚螟、潜叶蝇、烟粉虱、甜菜夜蛾等。

7.2防治原则

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

辅的防治原则。防治方法要严格按照GB23416.7-2009的规定执行。

5

DB4117/TXXXX—XXXX

7.3农业防治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高抗多抗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冬季深耕晒垡,夏季高温

闷棚;采用测土平衡施肥,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适时增施磷钾肥;深沟高畦,科学灌溉,严防

积水;合理密植,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控制好环境温度和湿度,保证通风透光;及时清除落叶、落荚、

杂草以及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保持田园清洁。

7.4物理防治

田间悬挂黄板或黄板、蓝板混配,诱杀蚜虫、粉虱、蓟马、潜叶蝇等害虫;参照GB/T19791-2005标

准安装棚室防虫网,阻隔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成虫迁入;应用频振式灭虫灯诱杀豆荚螟、甜菜夜蛾

等蛾类成虫。

7.5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丽蚜小蜂等自然天敌;利用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豆荚螟等害虫成虫;使

用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害,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豆荚螟,阿维菌素防治潜叶蝇,多杀霉

素防治甜菜夜蛾,苦参碱防治蚜虫,菇类蛋白多糖防治病毒病等。

7.6化学防治

应严格执行NY/T393-2020的规定。防治方法参加附录A.

8采收与分级

8.1采收

豆荚长至50cm~70cm,荚果饱满,籽粒未明显鼓起时,应及时采收。采收初期2d~3d采一次,

盛果期1d~2d采收一次。

8.2分级

参照NY/T965标准执行。

9包装储存及运输

参照NY/T748标准执行。

10生产档案

整个生产季节,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如实记载种植品种、数量;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

用量以及使用、停用日期;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收获日期;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产品销售数量、

日期和去向等。并妥善保存档案2年。

6

DB4117/T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

豇豆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表A.1规定了豇豆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表A.1豇豆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立即喷银法利或富帅得或普力克等治疗性强的药剂以控制住发

疫病

病中心,以后每隔7d~10d喷施保护性药剂+治疗性药剂。

发病初期,用43%戊唑醇3000~4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2000~3000倍液喷雾

锈病

防治,交替使用,每10d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已唑醇2500~5000倍液;50%

白粉病

醚菌酯1800~2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

用16%咪鲜胺·异菌脲1000~12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灌

根腐病

根。

发病初期,可用50%腐霉·百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水

灰霉病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交替使用,7d~

10d1次,连续防治2~3次。

炭疽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