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历史一轮复习课件_第1页
高三中国历史一轮复习课件_第2页
高三中国历史一轮复习课件_第3页
高三中国历史一轮复习课件_第4页
高三中国历史一轮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前170万年-前771年)原始社会:

1、旧石器(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

2、新石器(约1万年前-前2070年)

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距今约5000年)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前2070年-前771年)

(夏朝形成,商朝发展,西周繁荣)

1原始社会1(前170万年-前2070年)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①采集渔猎;②用火;③群居;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前2070年)多元一体起源①磨制石器;②原始农业;③使用陶器(彩、蛋壳);④养畜业;⑤村落;⑥定居。

5000年以前:母系氏族(仰韶);

5000年以后:父系氏族(龙山红山良渚)

*三皇五帝(传说):炎黄始祖;尧舜“禅让”,“万邦时代”(城邦)考点1:起源特征:多元一体:多元(多个源头)

一体(各地交流;中原辐射)例:(2023年全国卷模拟)“考古中国”在2001年3月发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发现。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特点,另一部分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具有古蜀文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古蜀文化代表中原文化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各地经济的平衡发展

D.青铜铸造世界领先

1原始社会2(前170万年-前2070年)考点2:5000年前母系:平等(仰韶文化,彩陶)

5000年后父系:贫富,阶级、城市国家出现(龙山黑陶、红山、良渚古城)例1、(2023年全国卷模拟)陶寺遗址,其绝对年代为公无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它是中国黄河中洲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陶寺遗址中的各类器具在大中型墓,尤其在大型墓中成套出现,如漆木器与陶器或互为配套,并在墓中有大致固定的位置。随墓主身份不同,器物的使用有着相当严格的限制。这表明(

A.当时手工业与已农业完全分离B.陶寺时期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

C.陶寺遗址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D.早期国家的等级分化较为严重例2、(2023年新课标2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2早期国家-奴隶制时代(前2070年-前770年)

夏朝:王位世袭制开始;聚族而居(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可能遗存)

商朝:内外服;王权有神秘色彩西周:分封制(天子封地、诸侯义务)、宗法制(血缘嫡庶);礼乐制(礼数)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主要为石器)

特征:神化王权;尚未集权;贵族政治;家国一体;等级森严;青铜铸造;工商食官考点: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的含义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例2:(2021年全国乙卷)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1(前770年-前221年)必备:春秋战国:大变革(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由分裂向统一;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生产力:铁器牛耕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形成、私商出现;重农抑商(农本商末)上层建筑:

分封宗法礼乐制井田崩溃(周天子地位下降,争霸兼并战争);

封建制确立(变法运动:法治集权、小家庭、军功爵制、奖励耕织)

阶层改变:士阶层崛起、新兴地主阶级壮大、平民大量增加

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局面打破、平民阶层入学。

百家争鸣:针对社会变革、分裂提出解决方案(各有特点又互相吸收)

华夏认同:四夷(戎蛮夷狄)对中原华夏制度、文化的认同(同源共祖)

春秋战国时期2(前770年-前221年)常考点1:分封宗法礼乐井田制崩溃(2020年全国一卷)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常考点2:华夏认同:四夷(戎蛮夷狄)对中原华夏制度、文化的认同(同源共祖)(2023年全国模拟卷)据《左传》记载,孔子曾感叹“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孔子所说这一状况(

A.导致天子失势诸侯争霸B.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

C.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出现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2(前770年-前221年)考点3:百家争鸣(针对社会变革、分裂提出解决方案,各有特点又互相吸收)

儒家:仁尊卑民本;道家:道辩证无为;法家:法治集权

墨家:平民兼爱非攻例1:(2021年山东卷)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例2:(2023年新课标2卷)荀子是战国时期者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一)秦的统一:

条件:客观(人民、经济),主观(秦国地理、统治、变法)

进程:秦国统一六国---秦朝征越族(桂林、南海、象郡)---击匈奴(收河套)(二)秦朝的治理:@***@!!!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庭议制利于避免政策失误;具有家国同构色彩。

郡县制:全国推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集权)

上计制:考核官员。文书制:传递官方政令、信息(小篆、道路、驿站)

经济:统一货币(秦半两钱)、度量衡(客观上利于经济交流发展);

思想:焚书坑儒(法家)(实为思想专制);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隶书);(三)秦的灭亡:秦的暴政(根);严刑峻法(直);刘邦项羽起义(前207年)(四)楚汉之争(前206年-公元202年):争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利用分封制)三、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前221年-前202年)

四、大一统发展的两汉(前202年-公元220年)(二)汉初:无为而治,稳定政权

1、政治:郡国并行制(利于汉初政权稳固,但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景帝部分解决诸侯王问题(诸侯国的行政任免权收归中央)。

2、经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3、思想:黄老“无为”(道家)。

4、民族关系:匈奴问题,由武力转向和亲。(三)汉武帝时期:积极有为,昂扬奋进***!!!***

1、面临问题:相权重、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商业膨胀、思想不统一、匈奴犯边

2、巩固大一统措施:

政治:强化皇权(设置内朝;重用外戚);强化中央集权(推恩令、设刺史);察举(德行)

经济:①盐铁酒官营;②官铸五铢钱;③抑制土地兼并;④均输平准;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兼采百家),儒学正统、文化主流;

民族:征匈奴,出使西域;(前60年西域都护府,东汉班超任西域都护)(四)东汉时期:地方割据,思想多元

政治:置尚书台加强皇权;宦官外戚专权;州郡县三级制形成(刺史成州牧,形成割据势力)

经济:田庄经济(豪强地主,大量使用奴婢,自给自足)

思想:儒佛道并存(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道教在东汉末年产生)

大一统发展的西汉与东汉(前202年-公元220年)

常考点:汉武帝时期的统治(与汉初、之后的对比)例1、(2022山东卷)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例2、(2021年山东卷)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例3:(2022湖南卷)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

.体现以农为本

B

.服务于汉初战事

C

.意在藏富于民

D

.解决了财政危机例4:(2023年新课标2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大一统发展的西汉与东汉(前202年-公元220年)

政治:门阀政治(士族政治,经学士大夫起家;政治特权、广占田地、门第等级)九品中正制(品评选官;后以门第为依据,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三省制形成(尚书台发展为尚书省,又出现中书省、门下省)

经济:寺院、庄园经济盛行;南方开发,南北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思想:佛、道盛行,三教出现相融(玄学),儒家正统受到冲击(但仍然稳固)。

民族: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汉化(语言、服饰、通婚、门阀制;均田、租调)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北方经济恢复,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

文化:文艺繁荣(书法、绘画理论“以形写意”,佛教石窟),地理地图学。例:(2023年模拟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土,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

A.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

C.佛道两家发展为时代主旋律 D.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分裂动荡融合迁徙的魏晋南北朝(前220年-公元589年)

1、制度创新:(1)科举制意义:统治基础、阶层流动、文化素质、文化教育、公平公正、寒门庶族(2)三省六部制特点:宰相三分(群宰)、节制君权、程序决策、效率提高(3)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前提、以户为对象、利于保证农时(4)两税法:均田制破坏、以土地、资产为对象(人身依附松弛)

客观推动唐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土地兼并(5)节度使:唐朝中后期为加强边防而设置。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但延续了唐朝统治。2、经济:曲辕犁定型;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市舶贸易;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思想:儒、佛、道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合归于儒);韩愈复兴儒学;4、开明民族政策:方式灵活(军事、机构、和亲、会盟、册封)因俗而治(羁縻府州)5、对外开放政策:海陆交通、双向交流、全面影响,中华文化圈形成。6、中华法系:《唐律疏议》(儒法相融)7、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妇女活动、各阶层活动)六、全面强盛繁荣的隋唐(581-907年)

考点1:三省六部制的变化(2020年山东卷)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全面强盛繁荣的隋唐(581-907年)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全面强盛繁荣的隋唐(581-907年)

考点3、书法、唐诗成就(讲求法度)例:(2022全国乙卷)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考点4、开放的社会风气:妇女活动、涉及阶层广泛例:(2023年全国模拟)打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运动。唐时,从贵族到平民,从宫廷到军队,从男人到女人,从接待外客到集会庆贺,该运动风靡全社会。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局势长期稳定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商品经济高度发展D.马球运动与时代相契合全面强盛繁荣的隋唐(581-907年)

1、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教训

控制地方:

①行政文官任知州;②财政转运使;③军事组禁军(强干弱枝);

分化事权:

中央:参知政事参与行政,文官枢密使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御史台独立监察

地方:路级四监司、州级通判共同监督知州重文轻武: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科举规模扩大;文官与士人地位提高2、守内虚外:募兵、养兵制;以钱物换取边防安定;

(利于国家统一稳定,但“三冗”,积贫、积弱)3、边疆统治封建化:

辽南(燕云十六州)北面官(因俗而治);夏一官双称;金双重管理。

元中书省(相权增大)、行省制(双重)、边疆内地一体化七、民族政权的并立--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考点1、宋代中央集权制的加强(2022年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2020年全国二卷)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C.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七、民族政权的并立--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3、社会经济的发展:(1)农业:稻麦复种,棉花在内地种植;不抑兼并,自耕农衰退(租佃);边疆农业(2)手工业:制瓷、矿冶、印刷;

(3)商品经济发展(“商业革命”):经济政策宽松,征收商税。

①交子纸币出现;②市坊时空格局打破;③城市经济功能增强;④对外贸易繁荣;

⑤工商业市镇兴起

。(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完成、元朝扩大)4、思想: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成理学;体系化(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哲学化、世俗化(乡约教化)。5、文化:文化重心南移(南北分卷);市民文化;市民价值观念(世俗娱乐)6、科技:四大发明及西传推动了西方近代化进程。7、社会:门第观念淡化;社会身份趋于平等;社会控制放松(金元有所逆转)。8、对外:三次蒙古西征(客观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市舶贸易繁荣(贸易税)七、民族政权的并立--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考点2、边疆的封建化(2022·海南卷)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隆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考点3、经济重心与土地政策的调整及商业的发展(2022年山东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异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民族政权的并立--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考点4、社会观念的改变:自由平等、世俗化(商业)、责任(理学)(2021全国甲卷)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2021全国乙卷)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勿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

.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

.

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

.

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

.

四民社会地位相同民族政权的并立--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八、盛世与危机并存的明清(1368年-1840年)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明:废宰相,设内阁(内侍票拟);司礼监;厂卫。

明成祖时设督抚(由临时到正式)。

清:军机处(简、低、速、密);奏折制(机密、快捷、信息);文字狱;

宣讲圣谕加强基层治理。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明:蒙古(迁都北京、长城、册封);西藏(机构、册封);东北(机构、册封)

清: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机构、册封、法律、改革)、平叛反侵;

疆域、行政区划奠定。社会:人地矛盾日益凸显;阶级矛盾日益对外:倭、葡荷英等侵扰(新航路开辟);

明清海禁、清朝闭关锁国(限制外商、严禁私商)

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广州十三行)(参与太平洋与印度洋贸易,出超)

盛世与危机并存的明清(1368年-1840年)考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2022年山东卷)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1368年-1840年)教学目标:1、归纳并掌握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变化2、理解明清时期思想、文学、科技的变化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认识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关联性教学重点: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阳明心学的理解

八、明清时的社会经济(1368年-1840年)明清农业发展变化: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

江南等地多种经营;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变化。材料一

崇祯15年(1642年)江苏《吴县志》卷29记载:“西番麦(注:玉米),形似稷而枝叶大……”。——曹树基《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材料二各地大体上在沿江沙地和地形高昂的大部分地区,以种植棉花、纺纱织布为主……在沿太湖地区……以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在属于吴县的太湖中的洞庭东西山,以蚕桑水果花木种植为主。……在苏州城郊,以花木蔬果为主。

——范金民《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的特色》材料三明朝苏州一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八、明清时的社会经济(1368年-1840年)明清手工业变化:

资本主义萌芽(雇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数量少)

补: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占主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变化材料:“机户出资,织工出力”……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材料: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经济带动了晚明的进出口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日益货币化。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明清商业变化:

农产品商品化、白银流入且货币化、集镇专业化、长途贩运、出现商帮

盛世与危机并存的明清(1368年-1840年)考点2:封建经济持续繁荣,但已落后世界并出现新的因素(2023年全国新课标2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八、明清时的思想文化(1368年-1840年)思想:传统思想僵化,出现新的思想

程朱理学日益僵化;天朝上国心理、华夷观念、重农抑商等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阳明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平等叛逆);李贽离经叛道(个性自由、蔑视权贵)

出现早期启蒙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社会责任;未超传统);

文学:世俗化中出现新观念(小说、戏曲;追求自由平等)科技:承古萌新

古典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

西学东渐(传教士)。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黄宗羲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放下)矣。

------顾炎武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

盛世与危机并存的明清(1368年-1840年)考点3:程朱理学日益僵化,出现体现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新思想(2020年月考卷)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2021年山东卷)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九、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晚清(1840-1901年)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自由主义阶段:商品输出为主,占领市场

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开端(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

二鸦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中外勾结、深入内地并扩展到沿海各省、清政府受到控制;2、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输出为主,瓜分世界

边疆危机:新疆(左宗堂)、东南(台湾)、西南(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狂潮;民族觉醒;学习西方制度;宗藩体系崩溃。

八联战争: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人的朝廷,禁止中国人反帝)

九、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晚清(1840-1901年)二、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1、学器物(技术):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徐姚):“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开眼看世界;维护清朝统治;传统观念浓厚;未进行实践

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李左):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中体西用思想;中国近代化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体现农民愿望;空想、落后)

《资政新篇》(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空想)2、学制度:早期维新派(19世纪60年代,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特点:依靠儒家思想传播新思想;依靠皇帝推行变法;实践低于宣传目标

九、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晚清(1840-1901年)三、经济变动: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纺织分离、织耕分离(东南沿海)、农副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洋务运动:

近代化开端(近代机器工业、西式教育、近代海军、近代外交)

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民用工业);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用工业)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60年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双重压迫、软弱)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

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想影响。

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晚清(1840-1901年)考点一、晚清外交观念的改变:被动学习,逐渐改变(2021全国甲卷)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考点二、维新思想的发展变化例1(2022全国乙卷)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晚清(1840-1901年)例2、(2021全国乙卷)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考点二、经济结构的变动(2022湖南卷)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

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十、社会变革的清末(1901-1912)1、清末“新政”(1901年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爆发提供了条件:

①鼓励兴办工商业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②推行教育改革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

③编练新军为革命的兴起提供了主要力量。

④1906年“预备立宪”为抵制革命,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清政府陷于政治孤立。2、辛亥革命:

1905年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内容完整但三部分都不彻底)。1911年武昌首义,各省响应(潜伏危机)

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因人设法,维护革命果实)。

影响: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但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补充:近代社会生活变迁:1、特点:先沿海后内陆;先城市后农村;先社会上层知识分子后社会底层民众;

2、总体特征:士洋并存,中西合璧;半殖民地化。

清末的社会变革(1901-1912)考点1、社会经济的发展(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I)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9所示。据图9可知,当时(

)图9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

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清末的社会变革(1901-1912)考点2、辛亥革命的特点(2019天津卷)《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清末的社会变革(1901-1912)考点1、民主思想的传播(2023年新课标全国2卷)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洛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咨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激。瑞激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B.谐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十一、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变动(1912-1927)

1、政治:袁世凯独裁、称帝(议会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日本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提出《二十一条》。

军阀混战(护法运动);1917年参加一战。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914--1918年);(原因?)

3、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儒家正统地位动摇)4、新民主义革命(1919年)

政治:五四运动:中华民族觉醒(阶层广泛、反思西方),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中共一大(纲领理论化),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失败(右倾错误)。

思想: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马克思主义并行

毛泽东开始关注农民问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变动(1912年-1927年)

考点:五四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变迁。例1、(2022全国乙卷)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变动(1912年-1927年)例2、(2020年山东卷)“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下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变动(1912年-1927年)例3、(2021年山东卷)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

B

C

D

十二、国民政府的统治与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开辟(1927年-1936年)1、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宁汉合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实行“训政”(名五权实专权);北伐(军阀争夺地盘);1928年底东北易帜形式统一全国;改订新约。

建立官僚资本主义(四大家族垄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1)1927年南昌起义独立领导革命、创建人民军队,揭开武装斗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2)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并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3)由城市到农村: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30年代“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4)战略转移: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进行长征(“左”倾错误)

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转折点);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

史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从1927年建立起,对内致力于消除军阀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应对共产党挑战,巩固国民党政权,发展经济,解决财政赤字。对外收回关税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从表面上看,一个进步的新的中国似乎正在崛起。但在进步的表象之下,存在着社会经济不公正和财政赤字严重等根本问题……——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危机。

史料一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摘编自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据史料一,国民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观点: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李立三主张城市中心论。

十三、

抗日战争的开始(局部抗战)(1931年-1936年)3、日本:

局部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

民族矛盾上升

(1)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调停。

(2)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

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主张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二九运动促进中华民族新觉醒,掀起救亡运动新高潮(1935年12月9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关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6年12月)。

11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2.(2021年全国乙卷)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