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教师,同学,我精
心汇总,好好利用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0题及解析(三)(101〜150题)
101.AA'8'C'是△ABC在平面a上的射影,那么NA'B'C'和NABC的大小关系是()
(A)ZA'B'C'<ZABC(B)ZA'B'C'>ZABC
(C)ZA'B'C'^ZABC(D)不能确定
解析:D
一个直角,当有一条直角边平行于平面时,则射影角可以等于原角大小,但一般情况不等.
102.已知:如图,AABC中,NACB=90。,CZXL平面a,和平面a所成的角分别为30。
和45°,CD=h,求:。点到直线AB的距离。
解析:1、先找出点。到直线AB的距离,即过。点作DE1AB,从图形以及条件可知,若
把OE放在△ABO中不易求解。
2、由于C3J•平面a,把OE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求解,从而转化为先求OE在平面a内的
射影长。
解:连AC,BC,过。作DE1AB,连CE,则DE为D到直线AB的距离。
VCDla
;.AC,BC分别是在a内的射影。
ADAC,ZDBC分别是AD和BD与平面a所成的角
/.ZDAC=30°,ZDBC=45°
在Rt/\ACD中,
VCD=h,ND4C=30°
:.AC=Mh
在RtABCD中
*:CD=h,ZDBC=45°
:.BC=h
\'CD±a,DE1AB
:.CE1AB
在RtAACZ?中
AB=7AC2+BC2=2h
S=-ACxBC=-AB*CE
22
ACxBC
CE=里
AB2h2
.•.在RtADCE中,
DE=y/DC2+CE2
万
.•.点D到直线AB的距离为业人。
2
103.已知心b、c是平面a内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而直线/和a相交,并且和“、b、
c三条直线成等角.
求证:l±a
证法■:分别在a、b、c上取点A、B、C并使AO=BO=C。.设/经过。,在/上取一点P,
在△POA、△FOB、△P0C中,
,?P0公用,A0=80=CO,NP0A=NP0B=NP0C,
:.△POA丝△P08丝△尸OC
/.PA=PB=PC.取A8中点。.连结0。、PD,OD1AB,PD±AB,
PDC\OD=D
:.AB_L平面POD
•/POu平面POD
POA.AB.
同理可证PO.LBC
':ABua,BCua,AB^}BC=B
:.POA.a,即l±a
若/不经过。时,可经过。作/'〃/.用上述方法证明
l±a.
证法二:采用反证法
假设/不和a垂直,贝心和a斜交于0.
同证法一,得至ijPA=P8=PC.
过P作只9'_1。于0',则AO'=3O'=CO',。是△ABC的外心.因为。也是△ABC的外
心,这样,△ABC有两个外心,这是不可能的.
假设/不和a垂直是不成立的.
Zl«
若/不经过。点时,过。作/'〃/,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证/'_La,
/±«
评述:(1)证明线面垂直时,一般都采用直接证法(如证法一),有时也采用反证法(如
证法二)或同一法.
104.P是AABC所在平面外一点,。是点P在平面a上的射影.
(1)若PA=尸8=PC,则0是AABC的心.
(2)若点P到△ABC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则。是△ABC心.
(3)若PA、PB、PC两两垂直,则。是△ABC心.
(4)若44次:是直角三角形,且PA=P8=PC则O是△ABC的心.
(5)若△ABC是等腰三角形,且PA=PB=PC,则0是aABC的心.
(6)若以、PB、PC与平面4BC所成的角相等,则。是△48C的心;
解析:(1)外心.:PA=PB=PC,:.OA=OB=OC,:.。是△ABC的外心.
(2)内心(或旁心).作。。_LA8于。,0E上BC于E,OFLACF,连结尸。、PE、
PF.,:PO_L平面ABC,,OD、OE、OF分别为P。、PE、PF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PDLAB,PELBC,PF1AC.由已知PZ)=PE=尸尸,WOD=OE=OF,
:.。是△ABC的内心.(如图答9-23)
(3)垂心.
(4)外心.(5)外心
(6)外心.必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次0,在△B4。、△PB。、△PC。中,P。是公共
边,NP0A=/POB=NP0C=9Q°,NPAO=NPBO=/PCO,:./\PAO^/\PBO^/\PCO,
:.OA=OB=OC,:.。为△ABC的外心.
(此外心又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高线上).
105.将矩形ABC。沿对角线3。折起来,使点C的新位置U在面A8C上的射影E恰在A3
上.
求证:ACLBC
分析:欲证ACU8C',只须证BC'与AC'所在平面AC'。垂直;而要证BC',平面AC'。,
只须证3C'_LC'D且3C'J_A。.因此,如何利用三垂线定理证明线线垂直就成为关键步骤
T.
证明:由题意,BC1CD,又斜线BC'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BA,
BALAD,由三垂线定理,得C'B_LAO,C'D^}DA=D.
BCmeAD,而C'Au平面C'A。
BC±AC
106.已知异面直线/|和/2,/山2,MN是/|和/2的公垂线,MN=4,AGli,B^h,AM=BN
=2,。是MN中点.①求/i与OB的成角.②求A点到0B距离.
分析:本题若将条件放入立方体的“原型”中,抓住“一个平面四条线”的图形特征及“直
线平面垂直”的关键性条件,问题就显得简单明了.
解析:(1)如图,画两个相连的正方体,将题目条件一一
标在图中.
0B在底面上射影NBLCQ,由三垂线定理,OBLCD,又
CD//MA,
:.0BLMA即0B与71成90°
(2)连结30并延长交上底面于E点.
ME=BN"
ME=2,又ON=2
:.OB=OE=2应.
作AQ_L8E,连结MQ.
对于平面EM0而言,AM.AQ,MQ分别为垂线、斜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由三垂线
逆定理得MQVEO.
+C人一LCr+,X。ME•MO2x2r-
在RtAMEO中,MQ=-----------=—尸=V2.
EO2V2
评述:又在RtZ\4W。中,
AQ=y]AM2+MQ2=J4+2=屈,本题通过补形法
使较困难的问题变得明显易解;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仍
然是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关键条件,抓住“一个面四条线”的图形特征来解决的.
107.已知各棱长均为〃的正四面体ABCQ,E是AQ边的中点,连结CE.求CE与底面3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作A4J_底面BCD,垂足H是正△BCD中心,
连。H延长交BC于F,则平面AHOJL平面BCD
作EO_L”。于。,连结EC,
则NECO是EC与底面BCD所成的角
贝ijEOJ_底面BCD.
22
HD=-DF=-x理”且a
23
EO=—AH=-x旦a=CE=2
22
V2
sinZECO=——
EC
108.已知四面体S-ABC中,S4_L底面ABC,AABC是锐角三角形,H是点A在面SBC上
的射影.求证:“不可能是ASBC的垂心.
分析:本题因不易直接证明,故采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是△SBC的垂心,连结8H,并延长交5c于。点,则B,J_SC
,/AH_L平面SBC,
班/是AB在平面SBC内的射影
…—A―/
又:SA,底面ABC,AC是SC在面内的射影
AB1,AC(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ABC是Rt△与已知△ABC是锐角三角形相矛盾,于是假设不成立.
故“不可能是ASBC的垂心.
109.已知A8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分别是A8、40的中点,GC垂直于A8C力所在
的平面,且GC=2.求点8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析:如图,连结EG、FG、EF、BD、AC、EF、BL>分别交AC于H、0.因为A8C£)是正
方形,E、F分别为A8和4。的中点,i^EF//BD,H为AO的中点.
8。不在平面EFG上.否则,平面EFG和平面A8CZ)重合,从而点G在平面的488上,与
题设矛盾.
由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2。〃平面EFG,所以3。和平面EFG的距离就是点B到平
面EFG的距
离.
-4分
BDLAC,
:.EF1HC.
,/GC_L平面ABCO,
EFLGC,
:.EFJ_平面”CG.
平面EFG,平面"CG,“G是这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6分
作0KL//G交HG于点K,由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0K,平面EFG,所以线段0K的长就
是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8分
,/正方形ABC。的边长为4,GC=2,
:.AC=4五,H0=41,HC=3&.
:.在RtzXHCG中,/7G=V(3V2)2+22=V22.
由于RtZXHKO和RtZ\"CG有一个锐角是公共的,故RtZ\HKOs^,CG.
."HOGCV2x22vH
HGV2211
,/I1
即点8到平面EFG的距离为‘一.一一10分
11
注:未证明“8。不在平面EFG上"不扣分.
110.已知:AB与CO为异面直线,AC=BC,AD=BD.
求证:ABLCD.
说明:(1)应用判定定理,掌握线线垂直的一般思路.
(2)思路:欲证线线垂直,只需证线面垂直,再证线线垂直,而由已知构造线线垂直是关
键.
(3)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构造图形,找到证明方法.
证明:如图,取A8中点E,连结CE、DE
':AC=BC,E为AB中点.
D
w
:.CE±AB
一
同理。E_L4B,又CECDE=E,
c
且CEu平面CDE,DEu平面CDE.
D
平面CDE/\a
又C£>u平面CDE
:.AB±CD.
111.两个相交平面a、尸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7一定和第三个平面垂直.
证明:在y内取一点P,过P作PA垂直a与
7的交线;过P作PB垂直力与y的交线.
■/aA-y且尸J_y
p
a
zL
P
PA±aSiPBLa
aLy
112.在立体图形P—ABCD中,底面A8CO是正方形,P4_L底面ABC。,PA=AB,Q是PC
中点.
AC,8。交于。点.
(I)求二面角Q-BZ)-C的大小:
(II)求二面角B-QD-C的大小.
解析:(I)解:连QO,贝IJQO//PA且。。=
'''2
1
=-AB
2
•.*PA±®ABCD
:.QO_L面ABC。
面QBD过QO,
ffiQBDABCD
故二面角Q-BO—C等于90°.
(H)解:过O作OHLQD,垂足为H,连CH.
':面
又:COLBD
CO±®QBD
C4在面QBD内的射影是OH
':OHVQD
CHLQD
于是NO〃C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正方形ABCO边长2,
则OQ=1,0D=叵,Q£)=VL
OH-QD=OQ•OD
V2
0H=
XOC=V2
0c
在RtACOW中:tanZOHC=——=41--==^
OH6
:.NOHC=60°
故二面角8—QO—C等于60°.
113.如图在AABC中,AD1BC,ED=2AE,过E作FG〃BC,且将AAFG沿FG折起,
使NA'ED=60°,求证:A£_L平面ABC
解析:弄清折叠前后,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
位置关系。
解:VFG/7BC,AD±BC
.•.A'E±FG
.\A'E±BC
设A'E=a,则ED=2a
由余弦定理得:
A'D2=A'E2+ED2-2»A'E•EDcos60°
=3a2
.'.EDM'D^A'E2
/.A'DiA'E
.\AE_L平面A'BC
114.a、夕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如〃是平面a及£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
mLn,②a,/?,③〃,夕,®m±a.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并证明它.
解析:/M±«,n邛,a±/f=>/n±/i(或m±a,邛)
证明如下:过不在a、夕内的任一点P,作PM〃m,PN//n
过PM、PN作平面r交a于MQ,交.0于NQ.
mA.a
y=>PMLa=>PM±MQ,
PMUm
同理PN±NQ.
因此NMPN+/MQN=180°,
故/MQN=90°O/MPN=90°
即a_L4<=>
115.已知:a[\(3-a,a±y,pi.y,b//a,b//p.
求证:a±/且b±y.
解析:在。上任取一点P,过P作尸
,/卬,PQu0,
,:air,:.PQcza,
PQ与a重合,故
过b和点P作平面S,
则S和a交于PQi,S和“交于PQi,
,/b//a,b//p
:.b//PQ\,§.b//PQ2.
于是PQi和PQ与。重合,
故b"a,而a_Lr,bVr.
116.已知PA_L矩形ABC。所在平面,且AB=3,BC=4,PA=3,求点P到CD和B。的
距离.
解析::PA±nABCD,AD1CD,且COu平面ABCD\
22
PO_LC7)(三垂线定理).在RtAPAD中,PD=-JPA+ADB'
=-J32+42—5.
又作P4_LB£>于H,连结AH,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有这里,P"为点尸到BO的距离.
在川△ABD中,AH=--------=—
BD5
117.点P在平面ABC的射影为0,且PA、PB、PC两两垂直,那么。是△人8。的()
(A)内心(B)外心
(C)垂心(D)重心
解析:由于PCJ_PA,PC±PB,所以PC_L平面PAB,
PC1AB.P
又P在平面ABC的射影为0,连CO,则CO是PC在平面48c/,\
的射影,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COLAB,c弋#一7^>B
同理可证AO_LBC,。是△A8C的垂心,答案选C.\
118.如图02,在长方体ABC。一AIBICQI中,P、Q、R分别是棱AA、BBi、8c上的点,
PQ//AB,CiQLPR,求证:/DiQR=90°.
91tutor自助家教网
证明::PQ//AB,A3,平面BG,
PQL平面8。,QR是尸R在平面BG的射影.
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由CiQLPR得GQLQ?.
又因"GL平面8G,则Ci。是在平面BC的射影,根据三垂线定理,由CiQLQR
得QRJ_AQ.
ZDtQR=90°
119.在空间四边形A3CZ)中,已知AC_LBZ),AD1BC,求证:A8_LCD。
解析:1、条件ACJLB2AO1BC,可以看作斜线AQ,AC与平面BCD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从而联想到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证明命题。
2、如何找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显然是过A点作直线垂直于平面BCD这样斜线与直
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射影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定。
证明:过A点作A0垂直于平面BCD于0
连BO,CO,DO
:AOJ_平面BCD,ACYBD
:.COA.BD
:.DOLBC
二0为△BCO的垂心
J.BOVCD
:.ABYCD
120.如图,在空间四边形SABC中,S4L平面ABC,ZA8C=90。,4V1SB于MAKLSC于M。
求证:®AN1BC;②SCJ_平面ANM
解析:①要证ANLBC,转证,BCL平面SAB.
②要证SCL平面4NM,转证,SC垂直于平面AM0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即证SCL4MseL4M
要证SCLAN,转证AML平面SBC,就可以了。
证明:
①;SAJ■平面ABC
:.SA1BC
又YBCl/W,且A8口SA=4
,8C_L平面SAB
:ANu平面SAB
:.ANA.BC
②ANLBC,AN,SB,且SBDBC=8
.♦.AML平面SBC
:SCC平面SBC
:.AN1SC
又.;AM_LSC,且AMDAN=A
,SCL平面ANM
121.已知如图,P史平面ABC,PA=PB=PC,ZAPB=ZAPC=60°,ZBPC=900求证:平面ABC
_L平面PBC
解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只要在其呈平面内找一条线,然后证
明直线与另一平面垂直即可。显然BC中点D,证明AD垂直平PBC即可
证明:取BC中点D连结AD、PD
VPA=PB;ZAPB=60°
二APAB为正三角形
同理APAC为正三角形
设PA=a
在RTABPC中,PB=PC=a
BC-42a
V2
;.PD=a
2
在AABC中
AD=7AB2-B£>2
6
=---a
2
也叵
•/AD2+PD2=---aY+---ay
2J2/
=a2=AP2
/.AAPD为直角三角形
即AD±DP
又:AD_LBC
.\AD_L平面PBC
平面ABC_L平面PBC
122.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已知:P±a,y±a,PAY=a
求证:a±a
解析: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证明:设anB=AB,anY=CD
在平面B内作L11AB,
在平面Y内作LILCD,
:a_LB.\L1±a
同理L2J.a
AL1//L2
AL1//P
ALI//a
.'.a±a
113.已知SA、SB、SC是共点于S的且不共面的三条射线,Z
BSA=ZASC=45",ZBSC=60",求证:平面BSA_L平面SAC
解析:先作二面角B-SA-C的平面角,根据给定的条件,在棱S
上取一点P,分别是在两个平面内作直线与棱垂直
证明:在SA上取一点P
过P作PR_LSA交SC于R
过P作PQJ_SA交SB于Q
/.ZQPR为二面角B-SA-C的平面角设PS=a
VZPSQ=45°,ZSPQ=90"
,PQ=a,SQ=V2a
同理PR=a,SR=41a
VZPSQ=60°,SR=SQ=V2a
ARSQ为正三角形贝四=拒a
•.•PR)+PQJ2a2=QW
/.ZQPQ=90°
二面角B-SA-C为90°
.•.平面BSAJ_平面SAC
114.设S为AAJBC平面外的一点,SA=SB=SC,ZASB=2ot,Z.BSC=2/3,ZASC=2/1
若sin?a+sin?尸usin?y,求证:平面ASC_L平面ABC。
解析:(1)把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
(2)利用棱锥的性质(三棱锥的侧棱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外心)
证明:设D为AB的中点
\-SA=SB:.ZASD=ctsina="=坐
SA2SA
口m.BC.AC
同理sinBn=-----,siny=------
2SB2SC
;SA=SB=SC^sin?a+sin2=sin2/
AB2+BC2AC2
即AABC为且S在平面上的射影0为A43C的外心
则O在斜边AC的中点。
SO_L平面ABC
SOu平面SAC
,平面ASC_L平面ABC
115.两个正方形A8C£>和AB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AC和8F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作BP〃AC交OC延长线于P,则/尸8P(或补角)就是异面直线8尸和AC所成的角,
设正方形边长为mPF=娓a在ABPF中,由余弦定理得cos/EBP=,,异面直线AC
2
和M成60°角.
116.二面角a—a一万的值为外0。<"180。),直线L。,判断直线/与平面月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分两种情况,。=90。,,#90。.
当〃=90。时,/〃£或/u£,这个结论可用反证法证明;
当。W90。时,/必与£相交,也可用反证法证明.
117.已知平面平面£,交线为AB,CGa,DW。,A8=AC=5C=4g,E为
8c的中点,ACA.BD,BD=8.
①求证:8ZXL平面a;
②求证:平面AEQ_L平面BCD;
③求二面角B-AC-D的正切值.
解析:①AB是AC在平面£上的射影,由AC_L8。得AB_LBD;a_L£.二DBA.a.
②由A8=AC,且E是8c中点,得AE1.BC,又AEJ_£>8,故AE_L平面BCD,因此可证得
平面4E£>_L平面BCD.
③设厂是AC中点,连BF,DF.由于△ABC是正三角形,故BF_LAC.又由。B_L平面a,
则DF1AC,NBFD是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
在RtABFQ中,tgZBF£>=—
BF3
118.如图,△ABC和△Q8C所在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ZABC=
ZDBC=120°,求
(I)A、。连线和直线BC所成角的大小;
(2)二面角A—B。一C的大小
D
解析:在平面AOC内作A,J_8C,“是垂足,连”。.因为平面A8C_L平面8OC.所以A4
_L平面BQC.是AO在平面3DC的射影.依题设条件可证得“£>_L8C,由三垂线定理
得ACBC,即异面直线A。和8c形成的角为90°.
在平面BOC内作R是垂足,连AR.HR是AR在平面BQC的射影,,AR±BD,
NAR”是二面角A-BO-C的平面角的补角,设AB=a,可得,
V3
AH=aHR=—BH——a
224
AU
:.tg/ARH=——=2.
HR
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Jr—arctg2.
119.正方体A8C£>-48IGDI中,E、F分别是B8i,CG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和8尸所
成
角的大小.
解析:取。。।的中点G,可证四边形ABR7是平行四边形,得出8月〃AG,
则NGAE是异面直线AE与3b所成的角.连GF,设正方体棱长为
GE=AE=AG^—a.
112
在△AEG中,由余弦定理得
55c
AG1+AE2-GE2+-2.
cosZGAE=44=1
2-AGAE.V5V5-5
z,,--------,---------
22
ZGAE=arccos-.
5
120.矩形ABCD,AB=3,BC=4,沿对角线BD把AABD折起,使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A'
落在BC上,求二面角A-BD-C的大小的余弦值.
图4
.AB•AD3x412,,
略解:A0=————=—―=—,0A7=OE=B0♦tg/CBD,
BD55
=AB29/3,,,27
而BO=w=M,tg/8D=i,故OA,=—.
15JJJ4ZU
在RtZiAA'0中,NAA'0=90°,
所以cos/AOA」=A%O,=94,即所求的二面角A-BD-C的大小的
AO16
余弦值一为高9.
10
121.已知:如图12,P是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PD=a,AB=a.
求:平面APB与平面CPD相交所成较大的二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为了找到二面角及其平面角,必须依据题目的条件,找出两个平面的交线.
解:因为AB〃CD,CDU平面CPD,AB。平面CPD.
所以AB〃平面CPD.
又PG平面APB,且PC平面CPD,
因此平面APBCI平面CPD=1,且Pel.
所以二面角B-1-C就是平面APB和平面CPD相交所得到的一个二面角.
因为AB〃平面CPD,ABU平面APB,平面CPDC平面APB=1,
所以AB〃:L.
过P作PE_LAB,PEXCD.
因为1〃AB〃CD,
因此PE±LPF11,
所以ZEPF是二面角B-1-C的平面角.
因为PE是正三角形APB的一条高线,且AB=a,
所以PE=¥a.
73
同理P=
因为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所以EF=BC=a.
在AEPP中,
PE?+PF2-EF?1
cosZEPF=
2xPExPF3
所以平面APB和平面CPD相交所成较大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
122.在四面体4BCO中,AB=AO=BO=2,BC=OC=4,二面角A-BC-C的大小为60°,
求AC的长.
解析:作出二面角A—8。一C的平面角
在棱BO上选取恰当的点
AB^AD,BC=DC
解:取80中点E,连结AE,EC
,/AB=AD,BC=DC
:.AE1BD,ECLBD
/AEC为二面角A—8。一C的平面角
?.ZAEC=60°
':AD=2,£>C=4
AE=BEC=V15
据余弦定理得:AC=718-375.
123.河堤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为60°,堤面上有一条直道CD,它与堤角的水平线AB的夹
角为30°,沿着这条直道从堤角向上行走到10米时,人升高了多少(精确到0.1米)?
解析:已知所求
河堤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为60°E到地面的距离
利用E或G构造棱上一点/以EG为边构造三角形
解:取C£>上一点E,设CE=10m,过点E作直线A3所在的水平面的垂线EG,垂足为G,
则线段EG的长就是所求的高度.
在河堤斜面内,作垂足为R连接FG,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FGJ_A8.因
此,/EFG就是河堤斜面与水平面A2G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NEFG=60°.
由此得:
EG=EFsin60°
=C£sin30°sin600
1V3
=10X—X-----Ra4.3("?)
22
答:沿着直道向上行走到10米时,人升高了约4.3米.
124.二面角a—是120°的二面角,P是该角内的一点.P到a、/?的距离分别为小A求:
尸到棱a的距离.
解析:设尸4_1_6(于4PBL£于B.过PA与PB作平面r与a交于AO,与少交于08,
PALa,PBA-P,:.aLPA,且
a_L面r,alPO,PO的长为尸到棱a的距离.
且NAOB是二面角之平面角,NAOB=120°
ZAPS=60°,PA=a,PB=b.
2222
1AlB|=>]a+h—2aZ?cos60°=V«—ab+h
=\po\,
sinZAPS
|PO\=a~—ab+b~.
125.如图,正方体中,E、F分别为AB、CG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
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V3V21
(A)—(B)(C)-(D)
6
解析:选哪一点,如何作平行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显然在EF
图01
上选一点作AC的平行线要简单易行,观察图形,看出尸与4c确定的平面4CG恰是正方
体的对角面,在这个面内,只要找出4G的中点0,连结0F,这条平行线就作出了,这样,
NEF。即为异面直线4c与EF所成的角.容易算出这个角的余弦值是匚,答案选B.
3
126.在60°的二面角M-a-N内有一点P,P到平面M、平
面N的距离分别为1和2,求P点到直线a的距离.
解析:本题涉及点到平面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二面角的
平面角等概念,图中都没有表示,按怎样的顺序先后作出相应
的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可以有不同的作法,下面仅以一个
作法为例,说明这些概念的特点,分别作M是垂足,
PBLN,N是垂足,先作了两条垂线,找出尸点到两个平面的
距离,其余概念要通过推理得出:于是PA、PB确定平面。,设aRN=BC,c
Wa.由于PA_LM,则PA_La,同理PB_La,因此a_L平面。,得a_LPC.这样,NACB是
二面角的平面角,PC是P点到直线。的距离,下面只要在四边形ACB尸内,利用平面几何
的知识在4PAB中求出AB,再在AABC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外接圆直径2R=,即为
3
P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名近.
127.已知空间四边形ABC。中,AB=BC=CD=AD=BD=AC,E、尸分别为AB、CO的中
点,
(1)求证:EF为AB和CO的公垂线
(2)求异面直线AB和C。的距离
解析:构造等腰三角形证明EF与AB、CD垂直,然后在等腰三角形中求EF
解;①连接8。和AC,4尸和B尸,DECE
设四边形的边长为。
,:AO=C£>=AC=a
二△ABC为正三角形
:DF=FC
:.AWC且八方
同理BF=——A
2
:.BF=FA
即4AF3为等腰三角形
在aAFB中,
*.•AE=BE
:.FEIAB
同理在△OEC中
EFA.DC
:.EF为异面直线AB和CO的公垂线
②在△AFB中
EF1ABELAF=—a,AE=-AB=-a
a22
,EF=ylAF2-AE2=—a
2
EFLDC,EFLAB
EF为异面直线AB和CD的距离
•••AB和CO的距离为当。
128.正方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折线,把AABD折起,使二面角A'-BD-C为60°,求
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
解析:要求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先作出二面角的
平面角,抓住图形中A'B=BC,A'D=DC的关系,采用定
义法作出平面角NBED(E为AC的中点)然后利用余弦定
理求解
解:连BD、AC交于0点
则A'0"LBD,C0±BD
ZA'0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ZA'0C=60°
设正方形ABC!)的边长为a
•:A'0=0C=l/2AC=a
2
NA'0C=60°
/y
...△A'OC为正三角形则A'C=a
2
取A'C的中点,连DE、BE
,:A'B=BC
,\BE±A,C
同理DE_LA'C
NDEB为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在ABA'C中
BE=7BA2b_(曰a)2=--a
V14
同理DE=——a
4
在ABED中,BD=V2«
BE2+DE2-BD2
cosZBED=
2BE-DE
1
二-----
7
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为
7
129.如图平面SAC_L平面ACB,△SA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ACB为直角三角形,ZACB=90°,BC=4A/2,求二面角S-AB-C
的余弦值。
解析: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面面垂直可得线面垂直,作
SD_L平面ACB,然后利用三垂线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过S点作SDLAC于D,过D作DMLAB于M,连SM
:平面SAC_L平面ACB
;.SD_L平面ACB
.,.SM±AB
XVDMXAB
NDMS为二面角S-AB-C的平面角
在ASAC中SD=4X—=2A/3
2
在△ACB中过C作CH_LAB于H
;AC=4,BC=4V2
Z.AB=4V3
VS=1/2AB•CH=1/2AC•BC
.AC»BC4*4724V2
••CH----------------------------————,—■
AB473V3
,.•DM〃CH且AD=DC
2V2
.\DM=1/2CH=
•?SD_L平面ACBDMu平面ACB
.'.SD±DM
在RT△SDM中
SM=7S£)2+DA/2
DM
cosZDMS=----
SM
272
叵
HT
130.已知等腰A4BC中,AC=BC=2,N4CB=120。,A4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到三角
形三顶点的距离都等于4,求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解析: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41032-2021宇航用元器件结构分析通 用指南》
- 2024年汽车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4年各类顾问劳动合同范本
- 万科物业服务合同x2024年
- 中级经济法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2024年
- 新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41
- 北京申论模拟57
- 2024年软件购买合同范本
- 2009年7月12日西安市公务员面试真题
- 2024年光盘复制协议
-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创新手法和工具
- Unit 1 Assessing Your Progress P20高一英语新人教必修Book 1
- 2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校本教材(二)
- 热干面介绍课件
- 医疗器械代理居间协议书:免修版模板范本
- 文言文实虚词复习语文八年级上册
- 员工(车辆)外出申请单
-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数学】苏教六数第七单元制定旅游计划教案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