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吉林省扶余市一中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温铁军教授提到“中国不仅是通过土地革命战争的暴力革命建立政府,没收全部外国公司在华财产权益和前政府的官僚资本权益,而且还是一个因“去依附”而终于进入工业化的主权国家。”据此可知新中国A.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B.遗留了西方殖民的痕迹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D.移植了西方的生产方式2.马克恩指出:“仅就以上的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而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似乎并未谋得外交上的特权,不过是迫使清廷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承认了列强与清国的平等地位而已。其实大谬不然。”在这里,马克思意在强调《天津条约》A.确立了列强与中国的国家平等地位 B.适应了列强大规模商品输出的需求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实质上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3.据统计,1953年地质工作的工作量,比1952年分别增加10倍至23倍,钻探增加10倍,坑探增加20倍,槽探增加23倍,普查面积增加10倍,以后几年又逐年增多。这一举措A.促成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反映地质工作是中国工业化建设核心C.旨在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D.表明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急躁冒进4.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5.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D.国家“211工程”计划开始实施6.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shop),特零克帝(drinktea)有鸿儒。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据此可知A.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B.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C.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D.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7.下列资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原始农耕的一手材料是A.姜寨遗址中的磨制石器 B.魏国墓葬中的铁制农具C.殷墟遗址中的青铜器具 D.秦砖汉瓦中的画像石刻8.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经济)的需要,设计“笼"(计划)的大小,并不断地调整“笼”的尺寸,使“鸟”既能在“笼”中充分地飞翔,又不被"笼”因死。“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A.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 B.摆脱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9.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吕西斯特拉特》中曾记载了一种“透亮”的服装,称其为“阿摩戈斯服装”,美国学者瑞切特认为“阿摩戈斯织物”就是丝,并认为这种织物通过进口获得。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系统发掘了雅典的克拉米克斯公墓并发现被烧过的轻薄的纺织品残迹。60年代,德国科学家亨特及其科研团队对纺织品残迹进行了鉴定,认为这正是原产自中国的家蚕丝。诸多学者基千上述检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对古代中国丝绸西传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21世纪初,再次对克拉米克斯公墓出土的纺织品样品进行检测,此次采用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检测结果出乎意料——这些样品里面并没有丝的成分,科学家检测到了亚麻等四种纺织品的成分。当然,尽管此次重新检测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并未形成最终定论。这说明A.文献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才可信B.墓葬出土的文物并不能否认古希腊人使用丝的可能性C.现有科学技术的鉴定还无法满足弄清历史真相的要求D.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会让历史难以定论10.下图为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图(Ⅰ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Ⅱ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Ⅲ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据此可知A.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区域性特征B.文化分区取决于自然地理环境C.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D.黄河流域的稻作农业相对发达11.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对他的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经济危机是希特勒上台的唯一原因B.经济危机导致了右翼极端势力突起C.经济危机严重地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D.经济危机使各国都在传统资本主义模式外寻找新的出路12.1901到1902年,梁启超率先提出“史学革命”的口号。他批判旧史学在思想内容上存在“四弊”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强调要“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晚清时期的“史学革命”A.主要为重新研究中国古代史 B.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史学研究C.体现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D.是清朝末期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中后期,传统的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新的消费观不断涌现。这种社会风气从俭而奢的记载,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时南北各地所普遍存在的。既承认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展现出一股活泼、开朗、新鲜的时代气息,又指出“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对扩大再生产的负面影响。城市风气逐步由淳朴转为奢靡,商贾地主奢侈腐化,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江南城市的高消费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与乡村的低消费形成强烈的反差。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对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摘编自张邦建《明代中后期消费的特点及消费观的变化》材料二17、18世纪,社会各阶层奢侈消费经济逐渐兴起,随着贸易大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大量金钱被投入到时尚奢侈品消费当中。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这样描绘当时的英国社会:“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每个人都出手阔气。”与16世纪不同的是,17、18世纪英国消费竞争的主体主要是个人,消费竞争是为了展示个人的地位和荣誉。——摘编自吴冠中《现代消费社会的起源:17、18世纪英国消费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普遍存在社会奢侈消费风尚的原因,并简析其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和17、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风尚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差异,并简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乡里制度在清代有许多方面的变化。明代的保甲还未形成全国范围的乡里组织。到了清代,随着顺治至雍正、乾隆再至嘉庆诸帝的倡行和推动,以及李光型、包世臣、于成龙、袁枚等一大批保甲制度的热心者甚至力行者,使得保甲成为清代乡里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从而得以普遍实行。清代保甲对常住人口的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如在对乡里社会进行编甲后,“定更后,禁止夜行,如生产急病请稳延医之类,经保甲长验明给予夜行牌,方准放行,回时即将讲牌缴回”,若有造假、作弊,将予以定罪。对流动人口也严加约束,即便是乞丐也要实行编甲。--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材料二真正代表民国以来乡里制度民主制的最为突出的是陕甘宁边区。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里制度可分为乡镇、村二级制,“乡镇”一般设专门的行政机构,而“村”一切事情由村群众大会讨论处理。乡正式成为一级权力机关,人民成为它的主人。民众参与政治,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边区,“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政府倡导乡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保育儿童”“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乡里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乡里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材料中“没收全部外国公司在华财产权益和前政府的官僚资本”、“去依附”等信息可知,新中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A。2、D【解析】
依据材料中“大谬不然”等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天津条约》并非只是列强要求获得平等地位,也并非没有谋得外交特权,其实质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大谬不然”的表述,排除;B选项是损害中国利益的具体体现,包含于D选项中,排除;《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选项错误。故选D。3、C【解析】
材料表明1953年地质、钻探等工作的工作量比1952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结合当时的国家状况可知,地质等工作的工作量提高是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为了适应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改造,不涉及地质、钻探等工作,A错误;“地质工作是中国工业化建设核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错误;工作量的大幅度提高是工人为了工业化建设作出的努力,不是急躁冒进的行为,D错误。故选C。4、A【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38-1953年间,正是冷战期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数额比例明显增加,对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出口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应该是在冷战之后出现的状况,因此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A项正确;考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详解】5、B【解析】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是文革结束后开展的,故选B;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国家“211工程”计划开始实施,ACD时间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全国科学大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6、D【解析】题干中的“特零克帝(drinktea)有鸿孺”、“并坐谈心廉耻无”可以看出作者对在茶馆里喝茶的“鸿儒”和“痴男女”持批判态度,可以看出A与作者的态度相悖,故排除A而选D。B与题干现象不符,故排除;C这里面的材料信息与男尊女卑无关,故排除C。7、A【解析】
原始农耕开始于新石器时代,而姜寨遗址中的磨制石器是新石器的显著特点,A正确;铁器是传统农业的特点,B不符题意;原始农耕的主要工具是木器、石器、而青铜农具极少,C错误;秦汉时期是传统农业时期,D错误。8、A【解析】
陈云“鸟笼经济”指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减少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际是要在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否定计划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未澄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没认识到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不符合题意;只有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才科学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从《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到20世纪30年代对克拉米克斯公墓的发掘,到60年代对纺织品残迹鉴定再到21世纪初的更多技术鉴定均不能对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形成定论,故墓葬出土的文物均不能对《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进行印证,无法得出是否古希腊人使用丝,故B项符合题意;文献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并非全靠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历史真相探寻的作用,排除C项;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可以使历史定论证据更加可靠,排除D项。故选B。10、A【解析】由材料来看,我国西北大致是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华北大致是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而江南是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故选A;文化分区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排除B;材料反映中华文明的多元性,排除C;材料没有比较不同文化区的发展程度,排除D。11、D【解析】题干中材料强调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和世界局势的影响,面对危机,各国都在寻找新的出路以摆脱经济危机,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因此D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化,B、C不全面。12、C【解析】
材料体现了梁启超强调实学研究要注意“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社会责任”及“历史担当”,这体现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C正确;A、B与材料无关;D与材料时间不符。【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四弊”,考查的是学生对这“四弊”的理解,读取材料的能力。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意义:有利于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冲击封建传统观念,是对理学家禁欲主义的批判;一定程度促进民众思想解放,推动新思想出现;一定程度反映明朝市民阶层的觉醒。(2)差异:中国:城乡消费差异性,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地主、商人将资金用于购置田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英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推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刺激国内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原因:中国:明朝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理学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阻碍。英国:对外积极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思想盛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影响【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中“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结合所学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说明原因。意义:结合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有利于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冲击传统观念,批判禁欲主义、一定程度促进民众思想解放,推动新思想出现、一定程度反映明朝市民阶层的觉醒等角度简析其积极意义。(2)差异:中国:依据材料一中“……又指出‘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对扩大再生产的负面影响。”、“江南城市的高消费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与乡村的低消费形成强烈的反差。”等信息及材料二中信息结合明代中后期和17、18世纪英国的社会情况相关所学从城乡消费差异性限制了中国国内市场的发展、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推动了英国的社会转型和刺激了英国国内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等方面说明两者的差异。原因:中国:依据材料一中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封建制度及思想等角度说明明明代中后期社会奢侈消费风尚未能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英国:依据材料二中“随着贸易大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消费竞争是为了展示个人的地位和荣誉”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殖民扩张、经济发展、经济思想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