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肥城市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肥城市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肥城市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肥城市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肥城市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这是因为当时()A.理学逐渐盛行 B.商品经济繁荣C.儒学受到冲击 D.中央集权加强2.《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二十一条”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3.建炎二年戊申科考,考生胡铨指责高宗的策问“听于天而不听于民”,文辞激越,剀切直陈,又说“臣而不言,是负陛下;使臣言不从,是陛下负臣”,最后也不用“昧死”等词,便以“臣谨对”结束了对策。这种把矛头直指当朝皇帝的,在殿试卷并不多见。而高宗不仅不恼怒,反视为奇文,欲擢胡为状元。由此可见A.科举制并非都培养奴才 B.宋代统治者具有民主风范C.当时的监察制度非常完善 D.士大夫具有独立的人格4.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认为应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依据研究出的“标准操作方法”制定生产规程及劳动定额;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实行差別工资制;实行职能式管理等。这一理论体系的推行A.不利于缓解劳资双方矛盾 B.使工人的生活得到根本改善C.提高了社会生产的计划性 D.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5.“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在这里均可受到热情招待。这里出现了一些由艳光四射且博学多才的名媛主持的聚会,作家、学者们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各种问题,参与者常因其口才和机智而声名大噪。”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希腊时代的雅典B.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兰C.宗教改革时期的伦敦D.启蒙运动时期的巴黎6.“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文中“这种危机”出现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20世纪70年代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世纪90年代7.工业革命期间社会立法关注对象依次为A.童工—女工—男工 B.女工—男工—童工C.男工—女工—童工 D.童工—男工—女工8.在元朝的某疆域示意图中,有一片区域标示为“宣政院辖地”,这片区域涉及今天的A.西藏、四川、新疆 B.西藏、四川、青海C.新疆、青海、甘肃 D.西藏、甘肃、蒙古9.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势以邻为壑B.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C.庄园制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D.奥斯曼帝国崛起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商业环境10.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材料折射出古代雅典A.少数政客左右了政局 B.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C.公民失去了政治热情 D.城邦至上对公民自由的约束11.下表列举了甲午战争前中国三类新式企业的资本构成(单位:万元),由此可知,下列企业属于表中丙类的是类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的资本一般商人资本甲931140——乙1088587526526丙——280560A.开平煤矿 B.发昌机器厂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12.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一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一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A.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C.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D.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13.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A.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C.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D.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14.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形成B.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C.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D.经济斗争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15.据记载,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此时,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C.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D.向中国社会介绍西方的文化16.如表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据此可知,这时期的中国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注:出口合计100)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丝茶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1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18.民歌《骂蒋匪》“一骂蒋中正,全国下通令,进攻鄂豫皖,围剿我红军。二骂蒋匪军,勾结土豪和乡绅,血腥残杀我红军,手段真残忍……”该民歌反映了A.国民大革命面临失败危机 B.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冲击C.红军主力转战于江南各省 D.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背景19.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调动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次大会A.完成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 B.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恢复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号召20.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材料这一现象A.表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客观反映了殖民扩张的血腥罪恶C.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D.促进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1.以欧阳修、苏洵等为代表的学者,开始怀疑经典现有版本的准确性甚至真实性;并开始对古物,尤其是青铜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些学者意在A.还原先秦历史 B.推动佛道传播 C.否定汉唐儒学 D.批判君主专制22.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A.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23.顺治十三年,清廷正式颁布“禁海令”,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A.海禁政策受到质疑 B.明清出现进步思想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24.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库存银数新收银数支出银数实存银数咸丰元年(1851年)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25.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A.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26.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文言文、汉字等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以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27.战国后期的《魏户律》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维护宗法制度 B.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树立法家思想权威28.“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一役”直接唤起了国民,催生了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29.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A.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B.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D.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30.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著作是A.《礼记》 B.《史记》 C.《梦溪笔谈》 D.《几何原本》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形成了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历代统治者都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灾荒、平抑粮价、调节丰歉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封建社会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国古代粮食流通思想围绕“政府还是市场”这一主题展开,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预,复到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以至于乾隆时期明确的市场主导,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过程。粮食安全的最基本含义就是降低农业灾害风险,保障粮食供应,在《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书”一节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粮食大量依赖进口,粮食安全无以维系。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制定《中国米麦自给计划》。其要点是:一为改进方针,以科学方法增加麦作产量、控制生产成本;改善交通、降低运费,便利各地小麦自由流通;严禁掺水、掺杂,实施品级鉴定,保证小麦品质;征收保护性关税,填补减免小麦杂捐后形成的税收缺额。二为实施要点,包括麦种改良及推广、施用适量化肥、防范病虫害、提倡水利事业、改良仓储运输及收割方式、实施关税保护等。整个计划限期10年完成。1935年,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但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任务没能完成。——摘编自郑宇等《民国粮食安全体系构建机制》材料三毛泽东历来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并确立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上。毛泽东提出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储粮备荒”“备战备荒为人民”等重要观点。——摘编自谢莲碧《简述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米麦自给计划》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构建粮食安全体系失败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茶馆是成都人休闲娱乐之地,无论是上层精英还是下层民众、富人还是穷人、闲人还是忙人,都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里活动: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或无所事事、观看街头行人,后来,有人在茶馆讨论时事、宣传演讲、发动民众。晚清以来,茶馆一直被地方政府批评为“秩序不良”之地,1903年,刚建立的成都警察公布了茶馆规则以约束茶馆。1916年警察制订新的控制条文,申明任何表演都不得有“淫荡”的语言和动作,否则将被禁止。茶馆虽经常藐视规章,但也力图改变面貌以迎合时尚.1912年陶然亭茶馆开张,特设有一球房,据称是要提倡西方“文明”、“健康”的娱乐,还提供电话、报纸和食品等服务。有些茶馆还把话剧引入成都舞台。如今,茶馆仍然是大多数市民最能接受的公共生活空间。——摘编自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材料二1650年,牛津开设了英格兰第一家咖啡馆,之后,咖啡馆吸引了贵族、文人、学者、科学家、商人等不同群体的光顾与参与咖啡馆顾客们彼此之间相互平等、包容而开放,不论政治、宗教话题,或科学、文学、商业话题都可讨论。17世纪中叶后.英国政局动荡,一些咖啡馆俱乐部时常在咖啡馆内对政治、宗教等严肃话题进行计论,新旧社会阶层在咖啡馆中试图引导社会群体为其代言的政党服务,咖啡馆内各种新闻信息的易取得性、政治化、谣言化,使政府加强对咖啡馆内信息传播的管控。18世纪,期刊杂志报纸在咖啡馆中流转,成为顾客争相取阅的对象。此外,咖啡馆被英国人视为增进知识、培养技艺的重要场所,过去专属于知识精英的各种专业学问都能在此获得有效传播。——摘编自王浩宇《近代早期英国咖啡馆文化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成都茶馆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英国咖啡馆和成都茶馆的共同特征,并简要说明两者对社会发展的意义。33.材料谢毓晋,1913年生于北京,在结束医科前期学业后,1937年赴德国深造。在我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1年,谢毓晋回到祖国,在大后方从事卫生防疫和教学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医学院回迁上海,他为了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冲破当时医学界的派别成见,聘请多位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来校任课,还开设了解剖学实习课,建立了病理解剖室,他自己主讲微生物课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他在多位民族资本家的支持下,合股创办了民营的民生实验治疗研究所。他们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高质量地生产出了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多种生物制品。这些生物制品,尽管产量不大,但在当时进口产品遭禁运而国内尚未生产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晚年正逢改革开放之风渐劲,他以年届古稀多病之身,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奋力弥补因“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干扰而耽误的时光,以至于过早地离开了他奉献了一生的事业。——摘编自青宁生《微生物免疫学家——谢毓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谢毓晋科研的时代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谢毓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宋代尚气节、重义轻利的现象,这是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塑造的产物,A项正确;商品经济重利,B项错误;从时代特征来看,“儒学受到冲击”说法是错误的,C项可以排除;中央集权制与气节无关,D项错误。2、D【解析】

题干提到西方列强的炮舰舰队在上海到重庆的区域航行,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是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而重庆是在《马关条约》里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故选D而排除A;“二十一条”出现于《马关条约》之后,主要涉及中日关系,而题干中说到的西方列强中有英国,故排除B;《辛丑条约》中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故排除C。【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学科其他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下等于提高了,需要考生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容应对高考。同时,即使是识记的知识,也不会考查直接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运用。3、A【解析】

据材料“……这种把矛头直指当朝皇帝的,在殿试卷并不多见。而高宗不仅不恼怒,反视为奇文,欲擢胡为状元”可知,考生在殿试卷敢于批评时政,矛头直指当朝皇帝,而且皇帝“反视为奇文,欲擢胡为状元”,这说明了科举制并非都培养绝对服从的奴才,故A正确;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就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宋代统治者具有民主风范”的说法有违史实,B错误;科举制是选官制度,而不等于监察制,C错误;材料中的胡铨仅是个例,D以偏概全。4、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标准化,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垄断资本主发展而产生的,D正确;材料未涉及劳资纠纷,A排除;材料与改善工人生活无关,B排除;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性说法错误,C排除。故选D。5、D【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启蒙运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口才和机智”等字眼反映的是人的理性、人的理智和人的思维,是和启蒙运动直接相关的,启蒙运动的中心又在法国的巴黎,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和古代希腊时代的雅典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而非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兰是不合题意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而非宗教改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法国的启蒙运动【名师点睛】纵观当今历史试题的命题动向不难发现,高考题虽然仍旧依托教材知识点,但所要表达的内容未必与教材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题干时切忌想当然,而是要研读题干、材料,用题干检验选项,用选项检验知识点,做到首尾兼顾,一定要做到一切从题干出发才可以。【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6、B【解析】

根据材料“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可知,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赤字财政政策均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仍未解决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滞胀危机”出现,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发展特征,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A【解析】

工业革命中工人高强度劳作,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但是资本家为取得高额利润就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他们的工作非常艰苦,除工作时间长、拿着更为低廉的工资之外,劳动安全毫无保障,机器很容易出事故,而一旦出事,受害童工就被赶出工厂,再也没有人过问。因此社会立法首先保护的是儿童工人;其次是妇女,妇女相比于男工有明显的弱势,但是还必须和男工干一样的活,工资很低,权益不受保护,因此立法关注对象其次是女工。男工也是资本家压迫的对象,处于社会的底层,但是相比于妇女和儿童,有一定的“优势”,因此立法也要关注男工,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8、B【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宣政院是管辖全国佛教事务的主要机构,同时他负责管理藏传佛教所在的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区,故B选项正确;宣政院辖地不包括新疆、蒙古,故A、C、D选项错误。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制经济的封闭、分散,导致中世纪欧洲各地丰荒不通,人们的经济文化联系很少,C选项正确;等级君主制时期,欧洲各地的商品经济发展,联系增强,A选项不符合题意;欧洲各国限制粮食贸易、奥斯曼人控制商路破坏商业环境,都不是造成各国物资无法流通的根本原因,BD两选项错误。10、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梭伦通过立法来要求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强调的是城邦至上对公民自由的约束,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雅典立法是有严格的程序的,随意性说法错误,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11、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甲企业以国家资本为主,不允许买办和一般商人投资,联系所学可知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工业;乙虽是国家资本为主,但是允许买办官僚等投资,说明是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丙企业没有国家资本和外债资本,只有买办官僚和一般商人的资本,说明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选B;AC属于乙类,排除;D属于甲类,排除。12、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我国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可以得出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的结论,所以答案选择A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民主政治的发展13、B【解析】

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14、C【解析】

从题干“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到“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可知,工商业者和学生都属于普通社会阶层,大多卷入到抵抗洋货运动,成为民众表达爱国热情的重要形式,体现出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正确选项为C;材料并未表现出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的形成,排除A;材料中的斗争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本国工商业者,没有信息说明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排除B;普通民众的抵制洋货运动并非政府的外交行为,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视。15、C【解析】

维新知识分子翻译的小说多以“独立”为主线,内涵反侵略色彩,结合翻译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危机加重,翻译政治小说目的在于激发民族主义意识,C正确;维新变法在1898年就已经失败,排除A;B是新文化运动内容,排除;D未体现出政治小说的政治性,排除。16、B【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中农产品的比重大大增加,手工半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减小。这说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优势地位在丧失,即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故B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自然经济解体,故A错误;材料数据不是强调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丝茶等产品,故D说法错误。17、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18、B【解析】

根据材料中“红军”的称谓,可知这是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对峙时期,此时国民党正在围剿红军,材料表现的就是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同时国民党勾结土豪和乡绅残害红军,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党的严重冲击,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是国民大革命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红军主力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D项错误。故选B。19、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全国科学大会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思想,全国科学大会是改革的先声,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有利于重新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国家工作重心转移,C项正确;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拨乱反正全面展开的标志,排除A项;高考制度的恢复于1977年,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故选C。20、D【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17世纪的荷兰农产品有了稳定的进口渠道,使得从事商业的人越来越多,这有利于促进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工业革命后,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进口贸易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没有关系,故B选项错误;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故C选项错误。21、C【解析】

青铜器时期代表了先秦的文化成就,否定经典的现有版本而对先秦时期的文化产生强烈兴趣,说明这些学者意在通过复古否定现有的汉唐儒学,故选C;这些学者不是为了还原先秦历史,排除A;欧阳修、苏洵等都是儒家学者,他们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推动佛道传播,排除B;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C。22、A【解析】

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可知,这是1940年,涉及到的人物“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毛泽东、朱德”,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国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战役。根据材料“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役的百团大战,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选项A正确;选项B是武汉会战的影响,排除;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排除C;选项D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题干信息判断出这是百团大战,之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23、A【解析】

根据材料“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可知,部分地区的巡抚要求废除海禁,准许商民出海贸易,说明清朝实行的海禁政策遭到质疑,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有人要求废除海禁政策,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主要体现在批判封建君主专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有人要求废除海禁政策,没有体现东南沿海地区是否遭到西方侵扰的问题,C项错误;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但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君主专制强化的结论,D项错误。24、A【解析】从1851这个时间来看国内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农民起义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银数,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镇压农民起义而非偿还债款,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涉及小农经济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5、D【解析】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表明此次战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错误;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杨村战役”“聂士成军队”以及俄国记者,可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片面的认识,主张全盘否定,而对西方文化则全盘肯定,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偏激倾向的体现,B正确;主张废除汉字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和诗界革命无关,排除ACD。27、A【解析】

《魏户律》禁止收养其他人家的孩子和入赘女家的规定,体现了其重视父系家长权力,维护血缘宗法制度的目的,A项正确;不能收养其他人家的孩子和入赘女家的规定不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无关,B项错误;这一项规定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无益,C项错误;材料中的禁令与树立法家思想的权威,实行以法治国不符,D项错误。28、C【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甲午战争之后,爆发了戊戌变法,即统称的维新变法。C正确。考点: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的意义【详解】29、C【解析】

图表反映出亚非拉地区在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地域分布中,所占的百分比不断增加,并不能反映该地区的工业水平提高,故A项错误。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比重下降不等于销售额下降,排除B;图表中亚非拉地区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表明英国对于该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不断增加,经济侵略程度和殖民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图表中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出世界各地占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百分比,并不能反映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故D错误。30、C【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著作,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故选C项;《礼记》是典章制度选集,《史记》是史学著作,《几何原本》是数学著作,故排除ABD项。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内容: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重视粮食仓储:关注粮食流通;完善荒政思想。(2)影响:以技术改进为着重点和突破口,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收购质量,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的近代化转型;兼顾发展生产与运销改良,是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宝贵尝试。原因:国民政府的政令不统一,不利于政策的推行;未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3)目标: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证新生政权的稳定;以农业积累特别是粮食的产出积累支持工业的发展。【解析】

(1)内容:据材料“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形成了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可知,中国古代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据材料“历代统治者都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可知,重视粮食仓储;据材料“中国古代粮食流通思想围绕‘政府还是市场’这一主题展开”可知,关注粮食流通;据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可知,完善荒政思想。(2)影响:据材料“一为改进方针,以科学方法增加麦作产量、控制生产成本……二为实施要点,包括麦种改良及推广、施用适量化肥、防范病虫害、提倡水利事业……”可知,以技术改进为着重点和突破口,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收购质量和推动传统农业的近代化转型;据材料“……改善交通、降低运费,便利各地小麦自由流通;严禁掺水、掺杂,实施品级鉴定,保证小麦品质”并结合所学可知,兼顾发展生产与运销改良,是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宝贵尝试。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国民政府的政令不统一、不利于政策的推行、未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等方面回答。(3)目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证新生政权的稳定、以农业积累特别是粮食的产出积累支持工业的发展等角度回答。32、(1)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群体的形成;晚清以来政治动荡,民族危机严重;政府的控制与管理;西方文明的传入;茶馆具有便民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人们观念的逐渐变化。(2)特征:参与人群多样;具有一定平等属性;功能多样、丰富;都一定程度受政府管控;具有传播文化的启蒙作用。意义:为社会提供了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平台;推动传播知识,促进民众启蒙;有利于大众议政格局的形成,促进社会政治改良;形成独特的地城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客观上有利于平等观念的形成。【解析】

(1)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或无所事事、观看街头行人”和所学知识可知,茶馆的发展首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群体的形成;根据材料“有人在茶馆讨论时事、宣传演讲、发动民众”可知,晚清以来政治动荡,民族危机严重;根据材料“1903年,刚建立的成都警察公布了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