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冠状病毒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DNA病毒B.抗生素对冠状病毒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C.冠状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不能独立代谢D.冠状病毒只感染人体,不能感染其它动物2.正常情况下,当人大量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肾小管减少对水的重吸收 D.排尿次数增多3.关于二倍体生物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纺锤丝牵引着移动到同一极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数目与染色体组数的加倍减半都是同步的C.有丝分裂产生的不同子细胞中核基因组成都是相同的D.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B.细胞内高Na+、细胞外高K+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C.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D.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抗药性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丰富了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之一是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猎物吃掉,以利于可持续发展6.下列关于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用胚胎移植可大大缩短受体本身的繁殖周期B.应用胚胎移植可以减少优良种畜的引进,丰富品种资源C.胚胎移植技术在人类目前主要应用于解决某些不孕症者的生育问题D.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相同时间内可得到较多的良种牛犊7.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1.15g/mL的CuSO4溶液中和等量的质量浓度为1.1/gmL的NaOH溶液配制而成,用时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用现配C.双缩脲试剂是将质量为1.lg/mL的NaOH溶液滴入质量浓度为1.11/mL的CuSO4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由质量浓度为1.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1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8.(10分)一个家庭中,一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是白化病的概率是1/8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二、非选择题9.(10分)已知果蝇的体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控制性状的过程如图所示。现有纯合的白身雌性果蝇和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杂交后代F1全为黑身果蝇,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黑身灰身白身雌性97032雄性494831(1)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F2的黑身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的黑身果蝇随机交配,交配后代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3)F2的某杂合的灰身雄性果蝇由于基因突变变为白色,已知其可能的原因有两种:情况1: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A发生了突变。情况2:在另外一条常染色体(与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是抑制色素合成的基因D。若要判断属于哪一种情况,可让该突变的白身雄性果蝇和纯合的黑身雌性果蝇杂交。①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情况1。②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情况2。10.(14分)下图是有关甲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和乙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部分人员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四种条带各代表基因A、a、B、b中的一种。1号2号5号6号7号8号条带1————————?条带2——————条带3——————————条带4————————请回答下列问题:(1)代表a基因的是条带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8号的基因检测结果与7号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2)7号再次怀孕,若B超检查显示是女性,医生建议还需要进一步做两种病的基因检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查乙病致病基因在某地的基因频率可直接由_________(填“男性”“女性”或“整个”)群体中的发病率得出。11.(14分)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营养级同化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一2.46×20222.0×20222.59×20202.6×2020二3.2×2094.5×2065.0×2062.53×209三?6.0×2074.0×2072.3×206(2)图中N点时出生率_________(选填>、<或=)死亡率。若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点)。(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12.如图是某公园中生态系统功能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碳循环的角度考虑,图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能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元素以____________形式通过____________过程进入生物群落。(3)图中的黄雀属于_____________级消费者。蝉和螳螂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蝉、螳螂、黄雀属于不同的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5)公园中由于营养结构比较____________,所以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详解】A、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A错误;B、抗生素只对细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冠状病毒无杀伤作用,B错误;C、冠状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不能独立代谢,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D、冠状病毒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D错误。故选C。2、B【解析】

当吃食物过咸、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下丘脑把有关信息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渴觉,通过主动饮水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另一方面下丘脑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详解】A、当人大量失水时,会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后叶释放增加,B正确;CD、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因此尿量减少,排尿次数减少,CD错误。故选B。3、D【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牵引移到同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也有非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也是非同源染色体,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数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DNA复制而加倍,而染色体组数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裂而加倍。核基因数目与染色体组数都是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而减半的,因此,二者的加倍不同步,B错误;C、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因此不同子细胞中核基因组成可能不同,C错误;D、有丝分裂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交叉互换也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D。4、C【解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详解】A、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机体重吸收水分增加,血浆渗透压下降,A错误;

B、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错误;

C、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C正确;

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A【解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先有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后有抗生素的选择作用,A错误;

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丰富了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B正确;

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

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之一是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猎物吃掉,以利于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明确先有变异后有选择。6、A【解析】

胚胎移植的意义: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大量节省购买种畜的费用;一胎多产;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可充分发挥优秀个体的繁殖潜力(缩短繁殖周期,增加一生繁殖的后代数量)。【详解】胚胎移植可缩短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优秀个体的繁殖潜力,但不能缩短受体本身的繁殖周期,A错误;应用胚胎移植可以代替种畜的引进,丰富品种资源,B正确;胚胎移植技术除了快速繁育良种家畜外,还可用于克隆哺乳动物,培育转基因动物,保存珍稀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克服人类不孕等,C正确;给受体母牛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提高生产能力,D正确。故选A。7、C【解析】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1.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1.1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1.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1.1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混匀后再加入B液。【详解】A、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1.15g/mL的CuSO4溶液和等量的质量浓度为1.1g/mL的NaOH溶液配制而成,用时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用现配,B正确;

C、双缩脲试剂是质量浓度为1.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11g/mL的CuSO4溶液构成的,但是两种溶液需要分开使用,C错误;

D、双缩脲试剂由质量浓度为1.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1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D正确。

故选C。8、C【解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白化病的基因用A、a表示,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据题意“一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孩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该孩子的基因型为aaXbY,其中Xb肯定来自母亲,则不可能来自祖母,A错误;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他们再生男孩是一个白化病的概率是1/4,B错误;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他们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C正确;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其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二、非选择题9、aaXBXB和AAXbY67/9全为黑身黑身:白身=1:1【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结果可知,杂交结果中黑身:灰身:白身=9:3:4,因此F1的雌雄个体均为双杂合,又由于灰身均为雄性,因此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由于亲本为纯合的白身雌性果蝇和纯合的灰身雄性果蝇,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详解】(1)根据杂交结果可知,杂交结果中黑身:灰身:白身=9:3:4,因此F1的雌雄个体均为双杂合,又由于灰身均为雄性,因此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由于亲本为纯合的白身雌性果蝇和纯合的灰身雄性果蝇,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2)F2的黑身果蝇同时具有A和B,含有A基因的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含有B基因的有XBXB、XBXb和XBY三种基因型,因此一共有2×3=6种基因型;F2的黑身果蝇随机交配,先分析A、a这对等位基因,其中有1/3AA和2/3的Aa,随机交配后代含A基因的占8/9,再分析B、b这对等位基因,其中雌性为XBXB和XBXb,雄性为XBY,后代不含B的概率为1/2×1/4=1/8,含B基因的概率为7/8,因此后代同时含有A和B,即为黑色的概率为7/8×8/9=7/9。(3)杂合的灰身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根据题意可知,若为情况1,突变后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纯合的黑身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杂交后代全为黑身;若为情况2,突变后果蝇的基因型为DdAaXbY,纯合的黑身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ddAAXBXB,杂交后代黑身:白身=1:1。【点睛】该题目涉及到伴性遗传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相关考点,题目有一定难度。10、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36号(AaXbY)与7号(AaXBXb)生育的女孩可能患乙病也可能不患乙病,同时可能患甲病也可能不患甲病男性【解析】

从系谱图看出,5号是甲病患者,且为女性,其父母均不患甲病,故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2号均是甲病基因携带者,即基因型为Aa,另据基因检测带谱,1号与2号都含有条带1和条带3,结合5号的基因检测带谱,判断条带1代表A基因、条带3代表a基因;5号同时具有B和b基因,但表现正常,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2号只有B基因,其儿子即6号不患乙病,进一步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条带1代表A基因、条带3代表a基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号(AaXbY)与7号(AaXBXb)所生的8号表现正常,基因型可能为A_XBXb,因此与7号基因检测结果相同即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2)6号(AaXbY)与7号(AaXBXb)生育的女孩,甲病与性别无关,可能患甲病也可能不患甲病,就乙病而言,女孩可能患乙病也可能不患乙病,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做两种病的基因检测。(3)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频率等于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及其监测和预防等,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11、=寄生25.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解析】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K值为环境容纳量,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2、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被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在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2)甲图中虚线表示环境容纳量(K值),N点时种群数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出生率等于死亡率。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2)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2×209,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3.2×209-(4.5×206+5.0×206+2.53×209)=5.2×206,故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5.2×206÷(3.2×209)≈25.5%。(3)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