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2.《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国攻打楚国的理由,“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意思是楚人没有及时贡奉用来缩酒的茅草,害的周天子无法祭祀祖宗。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A.礼乐制度在齐国得到较好保存 B.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尚存C.诸侯与天子之间存在义务关系 D.社会秩序面临冲击与重新构建3.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书序中写道:“我们今天的十二亿炎黄子孙,也同样怀有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可惜我们中华民族驱体上还保留有西方殖民主义留下的毒瘤,面积虽小,痛苦却大。前年,香港回归了……从此以后,我们真正是金瓯无缺,神州大地焉能不载歌载舞、普天同庆呢?”据此推断,该书序应作于A.“一国两制”提出之初 B.澳门回归祖国之前C.“九二共识”达成之时 D.两岸实现停火之际4.(加试题)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別: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旨在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B.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C.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D.—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5.1939年,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建立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办事机构。这些措施反映了美国A.政府机构改革适应经济发展需求B.国会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的监督C.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紧缩政府开支D.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6.观察下图相关信息,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是A.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D.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7.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8.中国古人常用“膏腴”一词形容华美高贵的家族门第。少数民族王朝北魏沿袭魏、晋惯例,特别是在士族化风潮狂飙疾进的洛阳时代(494年至534年),“膏腴”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这一现象A.稳固了当时的统治秩序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C.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整合9.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能够反映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农具是A. B.C. D.10.1869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他在《同文馆记》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渡方步。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 B.体育项目以传统娱乐生产为主C.传统观念制约近代体育教育 D.竞技体育成为厂大民众的向往11.《马可·波罗行纪》中曾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12.据统计,1937年8—12月,国民政府每月财政收入平均为1600万元,与上半年相比平均每月减少了一大半。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官僚资本对工矿业的垄断 B.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C.国民政府控制区域的减小 D.沿海工业大规模内迁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材料一公共卫生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后来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比如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医疗卫生、妇婴卫生、卫生教育等,几乎包罗了所有与民众生命健康有关的问题。大体而言,广义上的公共卫生行政事务包括了上水道、下水道、粪尿处理、道路清扫等环境卫生;医疗设施或对药品进行管理的保健卫生;还包括对卫生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教育的卫生教育以及对各种卫生数据进行统计的卫生统计等。狭义的公共卫生则指公共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卫生防疫及饮食品卫生等。19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来应对英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的困扰。从英国开始,公共卫生立法开始成为欧美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事项。——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材料二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以1911年东北鼠疫治理为契机,以防疫为主的公共卫生开始从无到有、从地方性立法向国家性立法过渡。由于社会转型以及政局动荡的深层因素影响,民国初的中央和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不仅公共卫生立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专业化、技术性规范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立法的重点。与清末相比,防疫、医师登记、环境、饮食、饮水类等公共卫生法规都形成了体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画出了民国公共卫生法律制度的概貌。——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公共卫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14.(20分)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列4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开埠后,诸多方面的变局。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①公共租界市政厅全景

②商务印书馆发行所

③欧洲式的煤气路灯

④上海石库门建筑

请回答:(1)请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字数不超过15字。(2)围绕拟定的主题,联系图片提供的具体史实,叙述近代上海开埠后的诸多变局。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2、D【解析】

材料反映齐国以“尊王攘夷”的口号攻打楚国,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实质反映传统的分封统治秩序走向解体,故D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齐国保存好礼乐制度,A不符合题意;可以反映此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权威,B不符合题意;C只是材料的表象不符合本质,C不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

根据材料,季羡林大师指出,“前年香港回归了”,“从此以后,我们真正是金瓯无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书应作于1999年澳门回归之前,B选项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提出之初是在1980年代,“九二共识”达成于1992年,两岸实现停火是在1979年,三者均不能满足“前年,香港回归了”这一条件,ACD三项不符合题意。4、D【解析】

根据材料“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D选项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战争的破坏性,B选项排除。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5、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美国措施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采取的,为了使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除了上述措施以外还有其他措施,这些措施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可得出这些措施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没有涉及到国会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涉及的改革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上述的改革是为了走出经济危机,但材料没有涉及到紧缩政府开支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措施,没有涉及到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故D选项错误。6、A【解析】

据表格信息1949—1955年由国家加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品占私有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持续上升,说明国家把私有企业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正确;“一五”计划是工业化为主体,提前超额完成是1957年,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不能体现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C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1958年提出的,与材料不符,D错误。7、B【解析】

据材料“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是在否定罗马教会权威基础上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局限性是个人主义泛滥,导致个人私欲膨胀,B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张追求现世幸福,与“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不符,A错误;启蒙运动与“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不符,C错误;D与材料无关。8、C【解析】

由材料“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等信息可知,在北魏时期,士族化风潮继续发展,社会分化继续存在并发展,这一现象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C项;随着阶层固化,士族与下层民众的矛盾日益激化,这不利于当时统治秩序的稳固,排A项;对社会阶层的划分与民族融合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北魏的这一做法并不是一项文化举措,不会推动多元文化的整合,排除D项。9、C【解析】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故C符合题意;原始社会后期,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商周时期使用青铜农具,如青铜耒,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根据同文馆总教习的记述,当时中国人以有失尊严,拒绝粗野等借口,不习近代体育,体现了中国的旧观念制约着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C项正确;中国学生不愿意学近代体育项目,不能说明竞技项目少,A项错误;材料无关传统娱乐信息,B项错误;中国学生不愿意习体育,不能说明竞技体育是大众的向往,D项不符合题意。11、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契丹人”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按照元朝行省制度的划分,东北地区应该是属于辽阳行省管辖,故应该选择A;B项是管辖包括今俄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国等地区,排除;C项是在西北,排除;D项是在南方,排除。故选A。12、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937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这主要和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加快侵略中国的脚步有关,使国民政府控制区域的减小,C正确;官僚资本对工矿业的控制会增加国民政府的收入,材料呈现的是减少趋势,A排除;军费开支增加不是主要原因,B排除;沿海工业内迁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最早从英国开始;关注领域广泛,有广义、狭义之分;有立法保障等。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化兴起;公共卫生问题突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工人阶级的斗争;近代科技的进步。(2)背景:晚清及民国政府的努力;治理东北鼠疫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契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借鉴西方公共卫生治理的经验等。意义:建立卫生行政制度;初步形成卫生法律体系;培养了公共卫生相关人才;加速了近代社会转型等。【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公共卫生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可知,欧美公共卫生最早从英国开始;根据材料“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后来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几乎包罗了所有与民众生命健康有关的问题”可知,关注领域广泛,有广义、狭义之分;根据材料“19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来应对英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的困扰”可知,有立法保障等。原因:根据材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可知,欧美公共卫生兴起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开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共卫生与城市化兴起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共卫生之所以兴起,原因在于公共卫生问题突出;从政治制度角度看,公共卫生的兴起得益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和工人阶级的斗争;从技术角度分析,欧美公共卫生的兴起得益于近代科技的进步。(2)背景:根据材料“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民国初的中央和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可知,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之所以建立,得益于晚清及民国政府的努力;根据材料“以1911年东北鼠疫治理为契机,以防疫为主的公共卫生开始从无到有、从地方性立法向国家性立法过渡”可知,治理东北鼠疫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契机;从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