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分题型复习:实验题一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1)实验中,AB棒的材料可能是(选填“塑料”或“铁”或(2)我们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3)闭合开关,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表所示:次数A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静止是否有感应电流123无无有沿磁场方向运动(不切割磁感线运动)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在该运动过程中,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ab或“无”)电流产生。(选填“有”(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就说:“让导第1页(共14页)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验证猜想,他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序号磁体摆放方向N极在上ab运动方向竖直上下运动水平向左运动水平向右运动竖直上下运动水平向左运动水平向右运动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不偏转123456向右偏转向左偏转N极在下不偏转向左偏转向右偏转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正确的。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有关。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的操作,发现电流计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3.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1)保持电路闭合,当导线ab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的指针分别向左和向右偏转,这表明导线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U线中的感应电流方向还与有关。(3)实验中为了使电流表指针偏转明显,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有关。可)。4.为了探究磁场,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第2页(共14页)【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布情况。铁屑在磁场中被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甲所示;N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方向;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四周,通电后发现小磁针的指向如图丙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图中(选填“左”或“右”)端是螺线管的N小科同学根据“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周围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猜想在小明推测“重力场”的最可能是图丁中的5.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和一(选填“周期”或“族”),写出②所示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2)③所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选填“得到”6.(1)含磷洗衣粉中含有PO,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5x10合价为+5,则x应为。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xy第3页(共14页)A.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7.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106520353015406501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填“左”或“右”)移动。(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8.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改进装置。(1)以上装置的共同优点是(2)装置b实验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是上。.,结束后活塞停在刻度9.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第4页(共14页)OCO2223热氧化汞。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最适宜在潜艇中制氧气的方法是(2)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提示:从能源及环保两方面简要回答)。(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填序号)。。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分钟的实验,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组别温度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升)(℃)5%010%215%420%725%1330%2112203015183975110(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收集气体的时机在连续不断冒气泡”)时;(选填“冒第一个气泡”或”(2)小明的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3)某次读数前小明移动量筒使内外液面保持水平目的是说明这样操作更准确的原因。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第5页(共14页)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的角度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以下实验来加以验证: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②在B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树下的气温(T1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TT、树下的气温(2)、的气温()。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的距离相同。1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12.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第6页(共14页)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所示)。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在环割处下方。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第7页(共14页)期末分题型复习:实验题一答案解析一、实验探究题1.(1)铝(2)电流方向(3)切割磁感线;电(4)电源塑料是绝缘体,铝和铁是导体,但是铁很容易被磁化而吸引,不能在磁场中正常摆动,故选铝。与电流方向一致。由此可知,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出电流的方向;(3)三次实验中,只有在AB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计换成电源。(2)导体ab运动方向;磁场(3)切割磁感线改变;(2)分析两个对比实验中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3)根据电磁感应的定义分析解答。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无电流产生。(2)在第2、3次实验中,“向左”和“向右”说明导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则得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在第第8页(共14页)有关。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3.(1)导体运动方向(2)磁场方向(3)加快导线ab的运动速度或增强磁场【解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发生相应的改变。(1)在题图中,保持电路闭合,当导线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的指针分别向U形磁铁反转对调磁极,闭合开关,当导线向左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向右偏转,这表明导线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法:①换一个磁性更强的磁体;②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③将导体换成多匝线圈。ab的运动速度或增强磁场(2)磁场(3)右(4)A(2)在磁场中,当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4)根据重力的方向分析解答。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N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第9页(共14页)S线管的右端为N极。心,则“重力场”最可能是图丁中的A.5.(1)Na;S;周期;Na2O(2)16;得到;S2-个周期,每列称为一个族。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叫氧化物。4的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多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离子的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数字和正负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Na和S。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行,即同一周期。写出②所示Na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2O.(2)③的原子序数是16,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得到2个电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形成的离子符号是2-。6.(1)+3(2)BxAy(2)首先根据两个化学式推算出A.B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A.B组成化合物时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NaPO5x10(1)根据NaAA的化合价为-x;根据BCl得到:B+(-1)y=0,那么B的xy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则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m:n=x:y,因此化学式为BxAy。7.(1)甲、丙(2)氧气(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第页(共页)(4)遮光(或黑暗);右酶→(5)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解析】光合作用进行的部分必须有叶绿体的细胞,因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形象地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支持才能正常完成,而这个能量是由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得来的,没有呼吸作用,细胞就不能正常生活,就会死亡。(1)甲和乙其它条件相同,变量是光照,它们可做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和丙对照,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2)当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使其复燃。(3)实验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4)植物在有无光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丁实验装置中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丁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是为了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气压小于瓶外的气压,因此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右移动。酶→(5)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8.(1)装置密闭,无污染,测量结果更准确(2)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4【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以上实验装置的共同优点为:装置密闭,无污染,测量结果更准确。(2)装置b实验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是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装置b中原来空气的体积为20%,那么活塞对准的刻度为:5×(1-20%)=4。9.(1)③(2)不需要加热或通电;能将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第页(共页)(3)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和氧化汞需加热条件,电解水需通电条件,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或通电且能将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分析。与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或通电且能将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③最适宜在潜艇中制氧气;(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制氧气不需要加热或通电且能将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表达式为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③不需要加热或通电;能将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10.(1)冒第一个气泡时(2)双氧水自行分解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和浓度(3)使内外气压一样(4)冷却时量筒中的气体可以回到发生装置中,避免反应升温对测量结果的干扰【解析】的假设是双氧水自行分解可能和温度和双氧水溶液质量分数有关。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需将产生的氧气全部收集起来。开始收集。水溶液质量分数有关。(3)读数前小明移动量筒使内外液面保持水平目的是使内外气压一样。的气体体积大于产生的气体体积,所以将收集氧气的导管伸到了水面上,可以在冷却后让量筒中的气体可以回到发生装置中,避免反应升温对测量结果的干扰。11.(1)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第页(共页)(2)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3)A;B;阳光直晒下;树干;T>T-T1322【解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此外,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变成水蒸气,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