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汉武帝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汉武帝这一做法A.限制了各诸侯国势力的扩张 B.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缓和了中央各部门间的矛盾 D.旨在调整中央决策机构2.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的诸侯并非来自商王的分封,而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权力及爵位都来自于周王,周王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成为诸侯。这反映了分封制A.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 B.形成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C.中央与地方关系更松弛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君主专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4.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5.《元史》载:“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表明元朝A.正式建立后开始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 B.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全面推行行省制度 D.地方行政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6.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采取的应对之策符合近代化趋势的是A.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7.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高三司的行政地位B.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D.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8.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在不触动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即“合作制”,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A.积极贯彻执行新三民主义 B.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C.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D.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9.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对此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年份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1951年以有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问题为最多1952年控告各机关干部污和资本家申诉不服处分以及群众要求就业的问题居多1953年以检举控告各级机关干部的官僚主义,革命主义和违法乱纪的问题为主1954年普选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中出现的信访量呈现上升趋势A.我国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B.来信来访为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的唯一渠道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信访内容多与党的政策及各项中心工作相关10.“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质》、《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揭示出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A.主要出现在近代出版界和知识界B.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C.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D.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11.有学者指出:若把《十二铜表法》看作罗马法史的开头篇章,则公元6世纪时,登上了罗马法的巅蜂的《民法大全》就是罗马法史完美的最后一章。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法A.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 B.是古代法律的巅蜂C.体系繁多、内容丰富 D.开始于《十二铜表法》12.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掌握了领导权,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A.中共“三大”的召开B.遵义会议的召开C.八·七会议的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3.2008年,四川成都规定在农村建立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其中村民议事会负责日常决策,村民会议负责最高决策,村委会是一个执行机构。这一机制的出现反映了A.三权分立原则在农村确立B.依法治国方略已落到实处C.人民代表大会深入村一级D.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14.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推知德国A.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B.政治现代化任重道远C.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D.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15.唐朝官营丝织生产,设立二十五个“作”。其中,织绸之“作”十个:布、绢、绫、罗、锦等;织有花纹丝带的五个:组、绶、绦、绳、缨(帽子上的装饰物);比较厚实的丝绸线四个:、线、弦、网;练染六个:青、绛、黄、白、皂、紫。这反映了唐代丝织业A.规模宏大 B.管理严格 C.分工精细 D.不计成本二、材料分析题16.近代以来,中俄关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主要内容有:1.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3.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4.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百度百科《中俄北京条约》词条材料二

1937年8月中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两方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家,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2.倘两缔约国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协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梁琪《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材料三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军事方面,“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者措施。”2.政治方面,“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3.经济文化方面,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潘正祥《从同盟到对抗——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1)根据材料一,指出沙俄破坏了我国哪些权益?(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社会制度方面,说明中国愿与苏联结盟的背景。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什么是“革命”经典作家及理论认为现代学者认为《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列宁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毛泽东认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弄草,不是写字作画,……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钱穆认为:“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刘宗绪、黄安年认为:“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是否有利于对封建制度的改造去评价,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越好。”比较材料中对“革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解析】汉武帝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削弱了丞相为首的中枢官僚权力,有助于加强皇权,B正确;题干举措与诸侯国势力变化无关,排除A;题干涉及的是中枢体制的变化,排除C;材料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非调整中央决策机构,排除D。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分封诸侯,诸侯服从周王的统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增强,周王室衰微,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排除B项;分封制实行之初,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诸侯服从周王统治的,而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更松弛,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3.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故D正确;君主专制、科举制不是“最有利”,故AC错误;分封制不利于统一,故B错误。4.D【解析】由秦朝九卿职能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D。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是否统一的结论,排除A;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点睛】依据图中国家官吏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可以推知家国同构的特点,表格阅读时切记要寻找共性规律。5.D【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统一天下,设置1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说明元朝在地方政治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即实行行省制度,故选D;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蒙古已经灭掉辽、西夏、金、大理等国,所以元朝并不是建立后才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故排除A;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秦朝,而不是元朝,故排除B;元朝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并没有全面推行行省制度,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澎湖和琉球地区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故排除C。6.C【解析】材料论述的是中国面对民族危机,国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主要是从器物、制度和思想的探索,其中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为代表,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不属于近代化探索,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但只是农民起义,并没有体现近代化的趋势。,B和D项错误。【点睛】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7.B【解析】北宋增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是通过分化事权来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故答案为B项。AC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三司使的设立不是针对地方的措施,排除D项。8.C【解析】根据材料文字“从1931年开始”“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B、D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9.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从1951—1954年的信访内容看,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多与党的政策法令及各项中心工作密切相关,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我国信访制度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制度。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建立了专门处理群众信访的机关;B选项错误,“唯一渠道”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与表格时间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0.C【解析】根据“‘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说明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成为社会思潮,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分析解答即可。11.A【解析】由公元前6世纪的《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法的开篇,到公元6世纪时,登上了罗马法的巅蜂的《民法大全》成为罗马法的最后一章,可见罗马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罗马法的地位;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罗马法的内容;D项对材料解读不全面。12.B【解析】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反映了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中共开始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独立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故B正确;A是1923年,C是1927年,早于遵义会议,排除AC;D是1949年,晚于遵义会议,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3.D【解析】从“村民议事会负责日常决策,村民会议负责最高决策,村委会是一个执行机构”的信息,结合史实,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生活,可知D项是正确的。村民管理自己生产生活的机构,不同于近代西方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和制衡的原则,A项生搬硬套,说法错误;基层民主管理与国家的立宪、人民代表大会不同,是基层人民的直接民主,自主管理自己生产生活的方式,BC两项错误。【点睛】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14.B【解析】A不符合史实,此时正值德国进行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B选项符合材料,根据材料德国在政治方面很多职位仍由贵族把控,故保留了封建色彩,因此推知政治现代化任重道远;C选项表述错误,材料德国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但是无法体现是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D选项不符合材料,因为材料主要是指普鲁士的政治特征,但是并未强调普鲁士和德意志德国之间的关系。15.C【解析】材料“织绸之“作”十个”“织有花纹丝带的五个”“比较厚实的丝绸线四个”“练染六个”说明唐朝官营丝织业中分工比较精细,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手工业的规模、管理及其成本,故ABD项排除。点睛:“织绸之“作”十个”“织有花纹丝带的五个”“比较厚实的丝绸线四个”“练染六个”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16.(1)利益:大片领土被割占;司法主权受到破坏;关税主权进一步被破坏。(2)原因:世界法西斯主义的猖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苏联避免陷入与德国、日本两线作战,利用中国拖住日本。(3)国际环境: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经济发展:建国初借助苏联帮助恢复和发展经济;外交政策: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社会制度: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解析】(1)利益:据材料“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可知,《中俄北京条约》中中国大片领土被割占;据材料“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可知,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破坏;据材料“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可知,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中国的关税主权进一步被破坏。(2)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法西斯主义的猖獗;据所学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据材料“倘两缔约国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协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并结合所学可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目的是避免陷入与德国、日本两线作战,同时利用中国拖住日本。(3)国际环境:据材料时间1950年可知,此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经济发展: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借助苏联帮助恢复和发展经济;外交政策:据材料“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社会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