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荆门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地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最厚深达六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中层灰烬较薄,最后深达四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一米,位于堆积的底部。这说明A.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B.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C.北京人采用群居生活的方式 D.北京人己经学会制造工具2.某遗址考古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稻作生产工具是骨耜。那么该遗址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3.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印证这些传说真实性最可靠的依据是A.被人们熟知并传承 B.文献记载C.能够在网上检索到 D.考古发现4.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距今约()A.2070年了 B.5000多年了 C.6000多年了 D.4000多年了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A.秦汉:中华帝国的初建 B.青铜时代与西周: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C.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D.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7.与“纸上谈兵”典故有关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8.“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是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 D.文艺复兴9.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B.“秦有陇西、北地、上都,筑长城以拒胡。”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10.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关于农民起义叙述正确的是A.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B.刘邦率领农民军,歼灭了秦军主力C.黄巾起义发生在西汉末年D.黄巾军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11.“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西晋12.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②颁布“推恩令”③修筑万里长城④盐铁专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14.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胡桃、石榴、胡萝卜等陆续传到中国。这说明A.西汉国力强盛 B.丝绸之路是一条相互受益的交流之路C.中亚、西亚、南亚受益最大 D.汉朝受到匈奴的威胁15.观察下列四幅战争形势图,请回答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图①→图②→图③→图④B.图③→图②→图④→图①C.图②→图③→图①→图④D.图④→图①→图③→图②16.东汉时,提出“治未病”理论,著有《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的是A.张仲景B.华佗C.黄帝D.扁鹊17.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民族交融”一词最恰当的解读是()A.各民族人民迁移、杂居B.统治者推行的汉化政策C.各族人民联合起来进行反封建斗争D.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18.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下列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彩陶制作②水稻育秧移栽③牛耕④造纸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19.“经过这次至亲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文中的“变乱”指的是A.七国之乱 B.五胡乱华 C.八王之乱 D.北人南迁20.下图为我国发行的一枚邮票,这枚邮票上有下列文字:“数学家,精确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5”。这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A.祖冲之 B.贾思勰 C.王羲之 D.顾恺之二、解答题21.再现史前人类活动。(寻找证物)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进行解释)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骨耜”:;“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jī)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摘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二(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我国地方管理制度有了什么新的变化?(3)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他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3.截止2016年底,“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原始农业兴起。请问它兴起于哪些地区?(2)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的农具和耕作方式分别是什么?这一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推广推动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哪场变法运动?(3)西汉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并重视“以德化民”的两位皇帝分别是谁?三国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使得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是三国中的哪个国家?(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的作者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请写出该书的名称。(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当今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是在北京人遗址中曾发现过三层灰堆,上层灰爆最厚处有6米,中层灰烬最厚处达4米、下层灰爆最厚处有1米,这些都佐证了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又间断,证明北京人已具备“控制火的能力”。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2.D解析:D【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水稻是长江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河姆渡人以耒耜耕地,种植水稻。D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种植作物,使用打制石器,ABC排除;故选D。3.D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现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炎黄传说,而非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资料,可信程度更高,故D符合题意;被人们熟知并传承,带有一定了虚假性,故A不符合题意;文献记载含有人文主观色彩,故B不符合题意;能够在网上检索到未必是真实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今年是2021年,这个王朝的建立距今约是(2070+2021-1=4090)4000多年了。选项D正确;选项ABC不正确,可排除。故选D。5.B解析:B【详解】依据图片内容,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我国的青铜时代指的是商周时期;殷墟与甲骨文是属于商朝,甲骨文是商朝文字;礼乐文明是商周时期的文化。所以,题干涉及的是在我国的夏商周时期的文明与社会发展,B正确;题干內容与秦朝、汉朝无关,A项排除;帝国的衰落与分裂指的是东汉,C排除;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指的民族大融合,出现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D排除;故选B。6.C解析: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青铜农具出现在夏商周时期,②石斧是远古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③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后期,由此可知②①③正确,C符合题意;ABD错误,排除;故选C。7.A解析:A【详解】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激烈的长平之战,赵括由于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营轻敌出击,结果秦将白起设兵埋伏将赵军围困起来,截断赵军粮道。赵军被困,粮尽援绝,最终被秦军歼灭,A项正确;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排除B项;公元前7世纪晋楚争霸,双发在城濮开展一场激烈战争,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史称城濮大战,排除C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排除D项。故选A项。8.A解析:A【详解】根据题意“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知,此事件为百家争鸣,因此A正确,排除BCD三项。9.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事实的陈述”是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描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属于“事实的陈述”,不符合题意;“(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属于“评论意见”,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故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项羽率领农民军,歼灭了秦军主力,故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黄巾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故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1.B解析: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因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东汉,B项符合题意;A项西汉是汉高祖刘邦建立,定都长安,排除;C项蜀汉是刘备建立,定都成都,排除;D项西晋是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排除。故选B。12.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从此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因此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①②④,D项符合题意;而③修筑万里长城与秦始皇有关,排除。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3.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吸取秦亡教训属于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减轻人民负担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结果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B解析: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国的铁器······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陆续传到中国”可知,材料说明了丝绸之路是一条相互受益的交流之路,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的是丝绸之路的作用,没有说明西汉国力强盛和汉朝受到匈奴的威胁,排除AD项;题干材料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相互受益的交流之路,不存在谁受益大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B。15.C解析:C【详解】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故ABD排列顺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排列顺序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图②巨鹿之战,发生时间最早,故排除ABD。16.A解析:A【详解】根据题干“《伤寒杂病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他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成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所以答案选A。17.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结果,D符合题意;AB项有利于民族交融,排除;各族人民联合起来进行反封建斗争不是民族交融的恰当解读,C排除。故选择D。18.B解析: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出现了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牛耕出现于春秋末年;西汉发明造纸术。故题干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9.C解析:C【详解】根据材料“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结合所学可知,八王之乱引发的社会危机不断冲击着西晋的根基,故C符合题意;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与西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北人南迁指的是每当北方战乱纷繁时统治者或者百姓们都喜欢跑到南方避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A解析:A【详解】依据图片人物可知是祖冲之。结合课本所学,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A正确;贾思勰是北朝的思想家,编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B排除;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有杰出成就,C排除;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D排除;故选A。二、解答题21.【寻找证物】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1、图2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4、图5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3【进行解释】“骨耜”: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复原解析:【寻找证物】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1、图2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4、图5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3【进行解释】“骨耜”: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国(或,过着定居生活)【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详解】【寻找证物】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头盖骨化石”;图2是“肢骨和和牙齿化石”;读图1和图2可知: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图4是“砍砸器和削刮器”,图5是“鹿骨化石”;读图4和图5可知:北京人用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图3是“被火烧过的朴树籽”;读图3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因此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1和图2;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4和图5;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3。【进行解释】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以使用骨耜耕地,因此说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因此说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因此“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国,过着定居生活。【得出结论】根据探究可知,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史前文明距离我们非常遥远,通过考古发现中的遗迹、遗物、化石等,我们可以了解和推测史前文明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劳动工具和场景。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劳动工具和房屋。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22.(1)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2)变化:由依据出身高低贵贱为官,演变为郡县长官不再世袭,由君主直接任命。(3)赢政(秦始皇);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解除由皇帝控制的解析:(1)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2)变化:由依据出身高低贵贱为官,演变为郡县长官不再世袭,由君主直接任命。(3)赢政(秦始皇);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解除由皇帝控制的军队之外的所有武装;迁徒旧贵族;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详解】(1)根据材料“西周……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jī)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分封制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2)根据材料“……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可得出由依据出身高低贵贱为官,演变为郡县长官不再世袭,由君主直接任命。(3)根据材料“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皇帝”是赢政(秦始皇);根据材料二“……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得出秦始皇为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根据材料“……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可得出措施:解除由皇帝控制的军队之外的所有武装;根据材料“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可得出措施:迁徒旧贵族;根据材料“……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可得出措施: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3.(1)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2)铁制农具和牛耕;商鞅变法(3)汉文帝、汉景帝;魏国(4)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齐民要术》(5)政府的重视;政府出台减轻农民解析:(1)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2)铁制农具和牛耕;商鞅变法(3)汉文帝、汉景帝;魏国(4)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齐民要术》(5)政府的重视;政府出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研制新型的农业工具;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大约同时,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