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解决如图所示经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受害国申诉请求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2.如图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制度走向僵化 B.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C.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市井文化发展较缓慢3.《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对某次战役有如下描述:“7月1日晨7时整,英、法军队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头戴钢盔和防毒面具,配合各种最新式兵器,以及炸弹、迫击炮、轻重机枪,在所有炮火支援下,扑向45公里战线上的敌人。”他描述的这次战役发生于下图A.① B.② C.③ D.④4.展望2019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其定义为欧洲人捍卫多边秩序的一-年,她提到:“两次世界大战所留下‘血的教训’表明,国际合作的确定性正面临压....在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欧盟各国的合作要建基于过去历史教训B.新形势下德国在欧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C.多边秩序背景下欧盟各国难以独善其身D.为避免欧洲冲突欧盟各国应该紧密合作5.有人说:“从政治文化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假如这场革命能象那样,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的话,中国就不必承受此后长期内乱的痛苦”。假如这一观点成立的话,空格内应该填入最典型、确切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十月革命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6.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实际是用“以夷制夷”的好办法让洋人自己管理自己;认为“协议关税”是通过关税包干性质的固定税率,来减少中外通商冲突和增加清廷财政收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在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 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7.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包括①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②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③民众掀起抵制洋货运动④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西方的民主制,也是西方古代希腊、罗马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执政官变成了总统,元老院(Senate)变成了参议院(美国的参议院至今仍称Senate),民众大会变成了代议制的众议院。这说明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具有无差异同源性B.美国民主共和制是古希腊民主制的再现C.“分权与制衡”的政治构架得到承袭D.西方古代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9.如图是历史上某国政体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该国最有可能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10.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涌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一项是①“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②“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④“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11.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税收上实行轻赋税和公平负担,首先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那里取得税收,即使在困难时期,仍然注意赋税的限度。这表明A.中国政府国家治理能力增强B.当时中国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缓和C.中国共产党践行新三民主义D.根据地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12.1850年,美国作家霍桑发表了其长篇小说《红字》。《红字》最后,作者没有写出牧师胸前的红字的具体由来,留有充分的假设和想象思考。霍桑用这种含糊不清的表现方式突出揭示出牧师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下列作品与《红字》属于同一文学风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战争与和平》13.下列为我国“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柱状图。这一投资结构体现了建国初我国A.重工业位居于世界前列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C.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国情14.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15.宋朝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作为叙级、定薪的依据;“职”是一种虚衔,授予某些有名望的官员;“差遣”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造成了“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的怪现象,其目的是:A.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B.细化级别,加强官僚管理C.重文轻武,防止地方割据D.分化事权,加强中央集权16.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历史事实,离不开史家对它的历史阐释。现代学者陈淳认为“对意识形态物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的内部去寻找原因而不是从历史学的范畴中去寻找答案。”如三代青铜礼器虽具有实用功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故清代著名史学家阮元说:“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当代史学家侯外庐也说:“礼器一源,‘礼’,所以指文明社会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器'则所以藏此制度……。”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与‘培其国家'相若”。这说明A.历史研究要坚持从史料出发,而不是单单以理论证明理论B.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C.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理性认知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D.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将历史叙述和历史内容融为一体,完美再现历史真实17.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A.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D.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18.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繁荣的共同原因是A.中国疆域拓展 B.经济重心南移C.商贸全球化初露端倪 D.政府的支持与管理19.《回忆录》中写到,“苏格拉底说,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苏格拉底这一观点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强调以德治国C.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D.主张思想自由20.鸦片泛滥后,林则徐曾前往汉口等地实地探查,了解到民族经济的萧条和行商店铺的艰难处境,迅速得出鸦片输入独占市场破坏商业经济的结论。这种认识()A.具有保护利权意识 B.体现对统治基础的维护C.推动商战思想形成 D.揭示了国内市场的广阔21.1920年,新青年社创办《劳动者》,创刊号指出:“中国的工人比外国工人还要苦。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深入传播西方启蒙思想B.先进知识分子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D.领导工人运动是中共成立初的中心任务22.“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些论述表明,元朝的行省制①代表中央分驭地方②具有僧俗并用、军民通摄的特点③以中央集权否定了地方分权④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延派出机构的两重性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23.下图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体现了A.商业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变化同步 B.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C.黄河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发达 D.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2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C.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 D.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25.“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材料中“铁和血”“煤和铁”分别喻意A.武力手段、工业基础 B.暴力战争、国家垄断C.强权政治、商品经济 D.专制统治、自由竞争26.有学者认为,“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下列二战期间的军事行动,不能直接佐证该观点的是A.“火炬”行动 B.阿拉曼战役 C.敦刻尔克撤退 D.西西里岛登陆27.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28.社会的相对稳定、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升、新式海军的建成等,给晚清当政者及相当一批人造成“中兴”之感。中国近代的这一场“中兴”A.实践了“实业救国”的思想B.得益于清政府的政治改革C.避免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D.发展中酝酿着更大的危机29.在我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的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如下图,而宋以后的墓葬则几乎绝迹。这主要是由于A.西北战乱的频繁B.民族矛盾的尖锐C.瓷器制造的繁荣D.丝绸之路的兴盛30.为了增强说服力,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演说的时候,常常借鉴和模仿戏剧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将听众引向“愤怒”、“嫉妒”和“怜悯”。据此推论,这一独特的演说方式A.彰显了城邦民主特色 B.丰富了公民文化生活C.增加了城邦决策风险 D.塑造了公民理性精神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32.材料致仕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但仍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清代官员通常以七十为致仕年龄,官员年届七十或在此之前一般都要奏请致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清代官员的致任年龄并非一成不变。有的官员虽年龄致仕,但屡请致仕而不许或明令不准致仕,故常有“老而不休”的现象。官员自愿致仕称为“告休”“乞休”“乞骸骨”等,官员被朝廷强制致仕则称为“勒休”。无论哪种致仕方式,都应得到皇帝的允许,获皇帝批准后才能离任。官员致仕后基本都能享受一半以上的俸禄,保证了晚年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使许多年过七十和体弱多病的官员及时退出官场。同时,清代也把致仕作为淘汰平庸官员的一种措施,如有的官员被参奏,情况属实,皇帝就勒令其致仕。清代致仕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弊端,主要表现为:一是久仕不退,二是已退复仕。其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晚清吏治更加腐败,卖官鬻爵成风,官场风气恶劣——摘编自姚舞艳《试论清代官员的致仕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致仕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代致仕制度的作用。33.19世纪的中英贸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64年,哈格里夫斯成功制造出能够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织机,并用女儿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珍妮机”。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9世纪初,曼彻斯特已经成为著名的“棉都”。材料二英国对华输入商品(不包括鸦片)年代输华货物总值(英镑)输华棉纱棉布值(英镑)纱布值占总值的%1840524,198327,137621842969,381716,3147418522,394,8271,735,14172——苑书义:《新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丝、茶向外国(主要是英国)输出量年代茶(磅)丝(包)1838—1842(平均每年)42,353,0003,190184580,194,00013,220184684,016,00018,746——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问题:(1)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结合材料中的中英贸易,谈谈你对19世纪中期世界经济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漫画可知各国加强贸易保护,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故选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A错误;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B错误;C属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排除。2、A【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知识分子读书单并结合明代科举制可知,明朝采用八股取士,士人为了做官而读书,导致被选举的大都是没有创新思维的人,表明明朝时选官制度走向僵化。A正确;材料不涉及科技的发展状况,B错误;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书单中书籍大都是应付考试的,C错误;材料未反映市井文化的发展速度,D错误。故选A。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7月在图中④处开始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军队使用了最新式兵器,付出了最多兵力,是一战时期最惨烈的一役,D项正确;①处凡尔登,②处马恩河,③处瓦兹河都不是一战中使用到各种最新式兵器的战役,ABC三项错误。4、B【解析】

依据材料“在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责任”并结合所学可知,默克尔表示德国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德国在“国际合作”的欧盟中起主导作用。B正确;总结历史教训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材料只表述了国际合作的压力,不代表难以独善其身,C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了德国想要在欧盟中地位,并非仅仅是表达合作,D排除。故选B。5、D【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故选D;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排除A;BC与“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不符,排除。6、D【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和“协议关税”对中国有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两条措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缺乏近代外交观念的表现,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逐步卷入世界市场无关,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故C错误。7、B【解析】

从材料中的“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可以看出,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实行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得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①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民众掀起抵制洋货运动,排除含有③的A、C、D项。8、D【解析】

材料通过西方的民主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比来说明西方古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D正确;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有明显的差异,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A排除;B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分权制衡”的政治框架,C排除。故选D。9、D【解析】

根据“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德国的政体结构,故选D;英国议会分上院和下院,排除A;美国、法国是共和制政体,没有君主,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联系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分析解答。10、B【解析】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此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君民共治是主张君主立宪制,是维新派的观点,发生在19世纪末;宣传科学与人权的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根据材料信息“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新文明之曙光”可知是指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发生在1917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真确的是②①③④,故选B。11、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重视民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税收上实行轻赋税和公平负担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践行新三民主义,C选项排除。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A选项排除。当时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B选项排除。根据地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2、A【解析】

根据“作者没有写出牧师胸前的红字的具体由来,留有充分的假设和想象思考。”可得出这与浪漫主义的风格很相似,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故A项正确;BD项是现实主义,C项是现代主义,排除BCD项。13、D【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于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以及当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这体现了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国情紧密结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在我国重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并非居于世界前列;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C选项错误,依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轻工业、农业、城市公用领域投资比例较小,并未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4、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康有为希望通过服饰和发饰的变革来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促进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融合,B正确;材料未涉及政体的变革,A排除;康有为主张的是政治改良,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15、D【解析】

结合题中“官、职、差遣”制度及其具体的划分规则可知,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方法,D项正确。分化事权会造成冗官的现象,最终导致行政效率降低,A项错误,排除。细化级别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16、C【解析】

根据“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礼器一源”可知,材料说明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理性认知,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理论证明理论”,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也不能体现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完美再现历史真实,排除BD。17、D【解析】

根据材料“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可知,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大肆侵地、招揽农民为其生产,而佛寺是不必提供赋税的,长此以往,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小农经济,“瓦解”的表述夸大了“佛图户”对国家的影响,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佛寺”“广占田宅”也是一种土地兼并现象,但材料未涉及地主土地兼并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佛寺”“广占田宅”会使部分农户少地或无地,对自耕农经济发展不利,排除。1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繁荣的共同原因是由于古代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实现丝路对外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中国疆域的大小与丝路的繁荣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宋朝时期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但丝绸之路从汉代就开始了,故B项错误;商贸全球化初露端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丝绸之路从汉代就开始并不断繁荣无关,故排除C项。1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智者学派的过分强调对人性放纵的弊端,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来进行修正,故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A选项排除。材料不单纯是强调美德,B选项排除。材料和思想自由无关,D选项排除。20、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林则徐认识到鸦片输入对中国商业经济的破坏,具有保护国家利权意识,因此A选项正确;封建社会统治基础是小农经济,不是商业经济,B选项错误;抵制鸦片输入是为了保护利权,不属于商业战争,C选项错误;D选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21、B【解析】

据题意可知《劳动者》创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工人的意识以维护自身权利,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故选B;《劳动者》传播的不是西方启蒙思想,排除A;当时尚未发动起工人运动,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22、C【解析】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表明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地方,①正确;“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说明行省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延派出机构的两重性质,④正确;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僧俗并用的信息,排除②;行省制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③错误;②③错误,故排除ABD。23、D【解析】

汉代商业中心在黄河流域,唐代商业中心南北趋于平衡,明清南方商业中心较多,这体现了商业中心转移和经济重心转移是一致的,D正确;明清政治中心在北方,商业中心在南方,排除A;商业中心和跨区域长途贩运无关,排除B;长江流域商业在明清时期较为发达,排除C。2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体现的是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D选项符合题意。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武力是罗马对外扩张的手段,B选项排除。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7年,C选项排除。25、A【解析】

根据材料“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和血”就是依靠战争,用武力手段建立帝国;“煤和铁”强调了工业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煤为工化提供主要能源,而铁则是工业的主要原料,所以“煤和铁”就是德国的工业基础,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材料的喻意,排除。26、C【解析】

敦刻尔克撤退,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欧洲除英国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与控制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无关,符合题意,故选C;“火炬”行动即北非登陆计划,该战役使盟军掌握了北非的一些重要战略基地,从而创造了顺利完成北非战局的有利条件,使西方盟国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从大西洋向印度洋进行海上运输,A不符合题意,排除;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B不符合题意,排除;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不仅在军事上获取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强烈震撼了已经动摇的意大利政府,导致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为盟军打开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D不符合题意,排除。27、C【解析】

根据材料“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是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选项C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选项B是启蒙时期的内容,排除;文艺复兴批判天主教的价值观,排除D。28、D【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大机器生产”“新式海军”等,可以判断出这一场“中兴”是指洋务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中体西用”并未解决根本问题,西方列强侵华的脚步没有停止,并在之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表明“中兴”在发展中酝酿着危机,故答案为D项。洋务运动实践的是“中体西用”思想,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想开始盛行,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要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领域,并未进行政治改革,排除B项;洋务运动并未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使中国避免被瓜分命运的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C项。【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中兴”。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反而掩盖了深刻的危机。29、D【解析】

依据材料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而宋以后的墓葬几乎绝迹,联系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兴盛,而这些墓葬塑像正是丝路繁荣的表现,选项D正确;材料未涉及西北战乱的信息,而是强调隋唐时期丝路的兴盛,选项A排除;隋唐时期实行羁縻政策,民族矛盾相对缓和,选项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出土文物的特点,非制瓷技术,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30、C【解析】

为了增强说服力,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演说的时候,借鉴和模仿戏剧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以赢得公民的支持,这反映了直接民主的弊端,直接民主增加了城邦决策风险,故选C;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的演说方式容易使公民失去理性,作出感性决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借鉴和模仿戏剧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分析解答。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2)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3)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答具体内容也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的信息从“诸侯争霸,王世衰微”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的信息从“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角度归纳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从“奖励军功”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从“打击了传统贵族势力;军功地主(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角度回答。(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对秦国强大的作用从“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为秦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秦朝灭亡原因从“严刑酷法”“大兴土木”等内容思考回答。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古代中国改革家·商鞅变法。32、(1)特点:沿袭明制并有所改革;官员致仕年龄具有一定灵活性;官员致仕待遇较为优厚;致仕方式有自愿致仕和强制致仕两种;官员致仕取决于君主意志。(2)作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推动官员队伍新陈代谢,防止官僚队伍的老化(或促进政府官员年龄结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