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雠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选自《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有删改)材料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注】①雠:chóu,意思是怨恨、诽谤。憎恶。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且复出A一非B理之言C万姓D为之E解体F怨雠G既作H离叛I亦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治:社会安定、太平。和《谏太宗十思疏》中“垂拱而治”的“治”含义不同。B.善:认为……好。和《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善”含义和用法相同。C.所以:表因果。和《答司马谏议书》中“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的“所以”含义不同。D.其: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和成语“舍我其谁”的“其”字含义和语气都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追求耳目口鼻之好会伤自身,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B.因为偏信虞世基,所以各路反隋兵马攻掠城邑时,隋炀帝无法知晓实情。魏征举隋炀帝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广泛听取各方意见。C.房玄龄认为创业比较艰难,而魏征则认为虽然创业艰难,但守业更艰难。唐太宗赞同魏征看法,并说创业艰难已过去,守业才开始。D.魏征认为,开头做得好的帝王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帝王对待臣民的态度,民心所向能影响国家的安危。1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14.君王如何守好江山社稷?请结合两则选文简要概括。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高攀龙,字存之,别号景逸。万历己丑进士,寻丁嗣父忧。服阕,授行人。时四川佥事张世则上疏,谓程、朱之学不能诚意,坏宋一代之风俗。进所著《大学古本初义》,欲施行天下,一改章句之旧,先生上疏驳之,寝其进书。王锡爵再入辅政,驱除异己六十余人。以赵用贤望重,示意郑材、杨应宿讦其绝婚,去之。先生劾锡爵声音笑貌之间,虽示开诚布公之意,而不胜作好作恶之私。谪揭阳,半载而归。遂与顾宪成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每月三日远近集者数百人,以为纪纲世界,全要是非明白。小人闻而恶之,庙堂之上,行一正事,发一正论,俱目之为东林党人。天启改元,先生在林下已二十八年,起为光禄寺丞,升少卿署寺事。孙宗伯明《春秋》之义,劾旧辅方从哲。先生会议,持之益力。逆阉魏忠贤乱政,先生谓同志曰:“今日之事未能用倒仓之法唯有上下和衷少杀其毒耳。”其论与先忠端公相合。总宪缺,先忠端公上速推宪臣慎简名贤疏,意任先生也。升左都御史,纠大贪御史崔呈秀,依律遣戍。亡何,逆阉与魏广微合谋,借会推晋抚一事,尽空朝署。先生遂归。明年,《三朝要典》成。坐移宫一案,削籍为民,毁其东林书院。丙寅,又以东林邪党逮先生及忠端公七人。缇帅将至,先生夜半书遗疏,自沉止水,三月十七日也。年六十有五。疏云:“臣虽削夺,旧系大臣,大臣受辱,则辱国。故北向叩头,从屈平之遗则。”崇祯初,逆阉、呈秀伏诛。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赐祭葬,荫子,谥忠宪。(节选自黄宗羲《明儒学案》)16.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今日之事A未B能C用D倒仓之法E唯有上F下和衷G少H杀其毒耳1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寝,停止、禁止,与《六国论》中“然后得一夕安寝”的“寝”词义不同。B.目,活用为动词,视作,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的“目”用法相同。C.先,称呼已故尊长的敬词,与《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的“先”词义不同。D.简,选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而任之”的“简”词义相同。1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世则攻击程朱学术,著书重新解析儒家经典,高攀龙对此不满,上奏疏驳斥他的观点,并阻止他的著作刊行。B.赵用贤有名望,但退女儿亲事一事被对手王锡爵利用攻击,高攀龙认为王锡爵道貌岸然,心术不正,上书弹劾。C.黄宗羲之父与高攀龙都是东林名贤,他们在对付魏忠贤阉党一事上想法相同,在推举顾宪臣一事上也相互默契。D.高攀龙被阉党构陷,在锦衣卫来抓捕前沉水明志,表现了东林贤士不屈自傲、正直自洁的精神,后得昭雪。1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示开诚布公之意,而不胜作好作恶之私。(2)坐移宫一案,削籍为民,毁其东林书院。20.高攀龙仿效屈原投水自杀,原因是什么?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鞫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谓房玄龄曰:“公等食人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都不谏诤,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道理?”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节选自《贞观政要》)材料二: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自今A以后B门下C省覆D有据法令E合死而F情可矜者G宜录H奏闻。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文中指一向、向来,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意思相同。B.于,介词,相当于“在”,与《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的“于”用法不同。C.安,文中为使动用法,与李斯《谏逐客书》中“故能明其德”“明”用法相同。D.度,文中指限度,与《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意思不一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好德从张蕴古那得知唐太宗会从宽处理自己后,仍继续博戏,引起唐太宗大怒,被斩杀于东市。B.“五覆奏”制度的拟定和实施,表现了唐太宗勇于自责,善于反思,体现出一代明君的风范。C.魏征在“疏”中希望唐太宗简能而任,择善而从,使各尽其才,避免自己劳神苦思,代下司职。D.材料二“十思”角度各有不同,提醒唐太宗从各个侧面进行关照,期待开拓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道理?(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4.材料二中魏征认为“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出“滥刑”的具体事例及改进措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二: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须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土多瘴疬,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贞观五年,康国请归附。时太宗谓侍臣曰:“前代帝王,大有务广土地,以求身后之虚名,无益于身,其民甚困。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损,朕必不为,况求虚名而损百姓乎?康国既来归朝,有急难不得不救;兵行万里,岂得无劳于民?若劳民求名,非朕所欲。所请归附,不须纳也。”(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隋主亦必欲A取高丽B频年C劳役D人不胜怨E遂死F于匹夫G之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董,指督察,现代汉语“董事”“校董”中的“董”字也有这样的意思。B.振,指威吓,与成语“振聋发聩”“振臂一呼”中的“振”字意思不同。C.归附,指抚顺,依附,是由弱国向强国提出、希望得到强国保护的一种请求。D.纳,指接收,接纳,与《鸿门宴》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的“内”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征指出了一个历史现象,自古承继天下者,大都是功成前心怀忧惧,功成后骄傲自满,道德衰败,以此来告诫唐太宗。B.魏征认为如果统治者不怀仁德,用严刑峻法威吓天下,则会招致百姓表面顺从而内心不服,故赢得民心才能天下安定。C.唐太宗没有选择攻打林邑国,一方面是因为有苻坚、隋炀帝、颉利的例子做前车之鉴,另一方面是因为林邑国自然条件恶劣,攻打下来也没有什么助益。D.前代帝王追求疆域辽阔是为了博取虚名,这种行为不仅对帝王无益,也对百姓有害。因此,唐太宗亲自接见康国使臣,拒绝了他们归附的请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2)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14.你认为君王如何才能做到“守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存亡国A继B绝世C补弊D起废E王F道之G大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斯,这、此,与《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的“斯”字意思相同。B.“莫近于《春秋》”“于”与《六国论》“其势弱于秦”的“于”意义相同。C.所以,原因,和《谏逐客书》“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的“所以”意思不同。D.君,像君主,名词作状语,与《阿房宫赋》“辇来于秦”的“辇”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以十分自信的口吻表示自己要做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人,以论载史实的方式“绍明世”,“继《春秋》”。B.司马迁认为,孔子知道他的意见不会被采用,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于是褒贬二百多年间的历史,作为天下人行动的标准。C.司马迁介绍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他认为《春秋》的艺术成就比其它五经高。D.司马迁对孔子的《春秋》给予高度评价,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提醒世人注意《史记》的作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4.司马迁认为“《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材料中哪些内容可以支持他的观点?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CFH
11.C12.C
13.(1)由此可见,君主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的建议,那么显贵的大臣就不能蒙上蔽下,这样下情就一定能上达。(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14.不要纵逸,兼听纳下(竭诚待下),居安思危,施行德政。【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再说出很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一非理之言”做“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后面的C处断开。“为之解体”做“万姓”的宾语,“既作”做“怨雠”的宾语,各自结构完整,分别在宾语后面的FH处断开。故选CF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社会安定、太平,治理得好。句意: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不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B.错误,认为……好。/友善,交好。句意:太宗认为他讲的话很好。/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C.正确。表因果,……的原因,因此。/用来……。句意:因此知道创业的艰难。/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D.错误。含义和语气相同。副词,均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句意:这样难道可以忽视不理吗?/除了我,难道还有哪一个?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魏征则认为虽然创业艰难”错误。魏征认为“帝王之起……乃不为难”,创业并不艰难。另外,唐太宗认为“玄龄昔从我定天下……以见草创之难也”,房玄龄的看法也有道理。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故”,由此可见,因此;“兼听”,广泛听取意见;“壅蔽”,蒙上蔽下,堵塞蒙蔽,“上”,向上。(2)“董”,督察;“振”,同“震”,威吓;“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苟”,苟且。【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材料一“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不敢纵逸”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做到不纵逸。由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和材料二“竭诚以待下……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兼听纳下,竭诚待下。由材料一“……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居安思危。由材料二“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怀仁”,施行德政。参考译文材料一: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让百姓存活下去。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弯曲,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才酿成灾祸。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很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征说:“什么叫做圣明君主、昏聩君主?”魏征答道:“君主之所以能圣明,是因为能够兼听各方面的话;之所以会昏聩,是因为偏听偏信。隋炀帝因为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反隋兵马攻掠城邑时,他还是不知道实情。由此可见,君主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的建议,那么显贵的大臣不能蒙上蔽下,这样下情就一定能上达。”太宗认为他讲的话很好。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竞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征对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上天所授万民中意,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生,因此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替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境地,因此知道守业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一难事,就得和诸公谨慎对待。”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魏征回答:“很难。”唐太宗说:“我选拔任用贤才,接受建议,就行了。为什么说是很难的?”魏征说:“据我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忠告。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反而懈怠政务,直言进谏的人,战战兢兢,不敢进言,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会到灭亡的地步。古代圣人居安思危的原因,正是这个。国家太平无事,国君却能心怀忧惧,这难道不难吗?”材料二:(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的,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这样难道可以忽视不理吗?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6.AEG
17.C18.C
19.(1)(王锡爵高攀龙)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坦诚公正待人,但是他做好事坏事都是很有私心的。(2)高攀龙因移宫一案获罪,除去官籍贬为平民,阉党捣毁了他们的东林书院。20.大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自杀是为了不让国家受辱;采用屈原自杀的方式是为唤醒皇帝。【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的情况,还不能用倒仓的方法,只有上下和衷共济,少受他的毒害罢了。“今日之事”是“未能用倒仓之法”的主语,为表强调,应在“事”后面A处断开;“未能用”宾语为“倒仓之法”,中间不断开,应在“法”后面E处断开;“唯有”宾语为“上下和衷”,中间不断开,应在“衷”后面G处断开;“少”修饰动词“杀”,中间不应断开。故选AEG。【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停止、禁止/睡觉”。句意:将他所进献之书搁置下来。/这之后才得到一晚上的安稳觉。B.正确。都名称作动词,视作;使眼色。句意:都视他们为东林党人。/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C.错误。均为“称呼已故尊长的敬词”。句意:他的评论与先忠端公不谋而合。/先帝开创统一中原的大业还未完成一半。D.正确。句意:先忠端公上奏章催促御史慎重选拔有名的贤士。/选拔有才能得能并且任用他。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黄宗羲之父与高攀龙都是东林名贤”错误。由原文“
遂与顾宪成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可知,高攀龙和顾宪成都是东林明贤。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示”,表现出;“不胜”,不能承受;“私”,私心。(2)“坐”,因……获罪;“削籍”,除去官籍;“毁其东林书院”,省略主语“阉党”。【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臣虽削夺,旧系大臣,大臣受辱,则辱国”可知,高攀龙认为大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自杀是为了不让国家受辱。由原文“故北向叩头,从屈平之遗则”可知,高攀龙采用屈原自杀的方式是为唤醒皇帝。参考译文:高攀龙,字存之,别号景逸。万历己丑年考中进士,不久遭遇父亲去世。服丧期满,被授予行人的官职。当时四川佥事张世则上疏,说程、朱之学不能使人意念真诚,败坏了宋朝一代的风俗,并进献了自己所写的《大学古本初义》,想要在天下施行,来重新解析儒家经典,高攀龙上奏章驳斥他,将他所进献之书搁置下来。王锡爵第二次入朝辅政,排除异己六十多人。因为赵用贤声望重大,示意郑材、杨应宿揭发他退女儿亲事,使他离开朝廷。高攀龙弹劾王锡爵道貌岸然,(王锡爵)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坦诚公正待人,但是他做好事坏事都是很有私心的。高攀龙被贬到揭阳,半年之后回来,于是和顾宪成重建东林书院,在东林书院讲学。每月的三日远近之人聚集到东林书院的有数百人,认为纲纪世界,全部都要是非明白。小人听说之后厌恶他们,朝堂之上,做正确的事,发表正确的言论,都视他们为东林党人。天启改元,高攀龙先生在东林书院已经二十八年了,被起用为光禄寺丞,升任少卿署寺事。孙宗伯阐明《春秋》大仪,弹劾旧辅方从哲。高攀龙聚会议论,更加努力坚持。逆贼太监魏忠贤乱政,先生对志同道合之人说:“现在的情况,还不能用倒仓的方法,只有上下和衷共济,少受他的毒害罢了。”他的评论与先忠端公不谋而合。左都御史缺位,先忠端公上奏章赶紧推荐顾宪成慎重选拔有名的贤士,高攀龙也有此意。顾宪成升任左都御史,纠察大贪官御史崔呈秀,依照法律派遣戍守。不久,逆贼魏忠贤和魏广微合谋,借聚会推举晋安抚一事,使朝廷官署完全空缺。高攀龙于是归隐。第二年,《三朝要典》写成。高攀龙因移宫一案获罪,除去官籍贬为平民,阉党捣毁了他们的东林书院。丙寅,又以东林邪党的罪名逮捕了高攀龙和忠端公七人。缇率将至,先生在半夜写下遗书,自沉于止水,这一天是三月十七日。享年六十五岁。遗书中说:“我虽然被削去官职,但以前是国家的大臣,大臣受到侮辱,就是侮辱国家。所以向北叩首,遵从屈原遗留下来的法则。”崇祯初年,逆贼魏忠贤、呈秀被杀。被追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赐予祭葬,因高攀龙而封赏他的儿子,谧号忠宪。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BDG
11.B12.A
13.(1)你们竟然不说一句话,主管部门又不复奏,就把他处决,这难道合乎道理吗?(2)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用谦虚来约束自己,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14.具体事例:唐太宗听信御史权万纪的弹劾,大怒之下,下令杀了张蕴古。改进措施:建立“五覆奏”制度,被判处死刑的,哪怕是下令立即处决,都还要五次复奏。并规定如果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情有可原的,应将案情抄录奏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从今以后,由门下省复审,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情有可原的,应将案情抄录奏报。“自今以后”,表示时间的状语,置于句首,独立成句,所以B处断开;“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中间停顿,“门下省覆”句意完整,而“有”是后一句的动词谓语,所以D处断开;“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中间停顿,“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是假设的前提,“宜录奏闻”是结果,所以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相州有个名叫李好德的人,一向有疯癫病。/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B.错误,用法相同,都是介词,用于介词宾语中,作后置状语。句意:便下令把张蕴古在东市斩首。/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交战。C.正确。句意:将要兴建某建筑物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D.正确,限度;/计划。句意:喜爱田猎取乐就想到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作为限度。/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而改变他的计划。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李好德……被斩杀于东市”错,被斩杀的是张蕴古。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竟”,竟然;“所司”,主管部门;“覆”,通“复”,再、重;“决”,处决。(2)“高危”,同义复词,高高在上;“自牧”,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牧自”,约束自己;“满溢”,骄傲自满;“下”,居于……之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若据常律,未至极刑”等内容,可知“滥刑”的具体事例是错杀张蕴古。由“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可知改进措施是:建立“五覆奏”制度,被判处死刑的,哪怕是下令立即处决,都还要五次复奏,并规定如果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情有可原的,应将案情抄录奏报。参考译文:材料一:贞观五年,张蕴古任大理寺丞。相州有个名叫李好德的人,一向有疯癫病,讲了些荒谬狂妄的话,唐太宗诏令治罪。张蕴古说:“李好德患疯癫病证据确凿,按照法律不应判罪。”太宗答应对他予以从宽处理,张蕴古私下把太宗的旨意告诉李好德,并和他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太宗对张蕴古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便下令把张蕴古在东市斩首。不久,唐太宗对自己的做法很后悔,对房玄龄说:“你们吃了君主的俸禄,就要替君主分忧,事无大小,都得留心。如今我不询问,你们就不说自己的看法,看到事情都不谏诤,这怎么能称作辅助呢?比如,张蕴古身为法官,和狱囚一起博戏,还泄露我的话,虽说罪状严重,但如果按正常的法律量处,还不至于判处死刑。我当时盛怒,立即下令处死,你们竟然不说一句话,主管部门又不复奏,就把他处决,这难道合乎道理吗?”于是下诏说:“凡有死刑,虽下令立即处决,都还得五次复奏。”唐代五复奏的规定,就是从张蕴古这件事情开始的。诏令中又说:“遵照律文定罪,也可能有冤情。从今以后,由门下省复审,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情有可原的,应将案情抄录奏报。”材料二: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到(自己)贪图的东西就要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某建筑物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用谦虚来约束自己,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田猎取乐就想到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作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以谗言陷害别人的小人,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不恰当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尚书》中所讲的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用尽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广泛施布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就没有烦扰的事情,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违背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0.BDE
11.D12.D
13.(1)(百姓)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2)有大臣报告说:“林邑是蛮夷之国,上疏(的言辞)不恭顺,请(陛下)发兵讨伐他们。”14.①大功告成后能坚持到底;②得志后不可纵情傲物;③统治者要以百姓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隋炀帝也一定要攻破高丽,多年征发劳役,老百姓怨声载道,(隋炀帝)最终死在了匹夫的手中。“隋主亦必欲取高丽”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B处断开;“人不胜怨”中,“人”是主语,其前D处断开;“遂死于匹夫之手”前省略主语“隋炀帝”,主语前E处断开。故选BD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句意: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管理督察公司事务的人员。/合作学校或私立学校的主要出资者(资金投资或学术投资),构成了学校董事会,可以抉择学校的各项重大事务。B.正确。威吓;振动;挥动。句意:用盛怒来威吓人民。/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挥动手臂呼喊,号召大家。C.正确。D.错误。都是“接收、接纳”的意思。句意:我)不会接纳(答应)。/用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兵士想阻止他不接纳他。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唐太宗亲自接见”错,由原文“时太宗谓侍臣曰:‘前代帝王,大有务广土地,……所请归附,不须纳也’”可知,“亲自接见”无中生有。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朽索”,朽烂的绳索;“其”,怎么;“忽”,忽视。(2)“林邑蛮国”,判断句;“不顺”,不恭顺;“讨击”,讨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可知,大功告成后能坚持到底;②由原文“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可知,得志后不可纵情傲物;③由原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兵行万里,岂得无劳于民?若劳民求名,非朕所欲”可知,统治者要以百姓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参考译文:材料一: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将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百姓心怀怨恨;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材料二:贞观四年,有大臣报告说:“林邑是蛮夷之国,上疏(的言辞)不恭顺,请(陛下)发兵讨伐他们。”唐太宗说:“战争是大凶之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它。因此汉光武帝说:‘每次起兵,不自觉须发变白。’自古以来穷兵黩武(的人),没有不灭亡的。苻坚依仗自己兵力强大,一定要吞并晋朝,出动百万士兵,一次战争就覆灭。隋炀帝也一定要攻破高丽,多年征发劳役,老百姓怨声载道,(隋炀帝)最终死在了匹夫的手中。至于颉利,几年来屡次进扰中原,部落的民众被战事弄得疲惫不堪,终于遭到灭亡。我现在看到这些,怎么会随意出战呢?况且(到南方作战,)要翻越崇山峻岭,那里(又)流行瘴疠,如果我的士兵们生病,即便是最后战胜了这个南蛮,又有什么补益呢?(何况,南蛮林邑只是)在言语之间(流露不恭顺),何必太在意呢!”最终没有讨伐林邑。贞观五年,康国请求归顺。当时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前代的帝王,很多都喜好辽阔疆域,为了求得身后的虚名,(这样做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且会使)他的百姓困苦不堪。如果是对自己有益,(但)对老百姓有害(的事情),我决不会做,何况(是因为)贪慕虚名却损害百姓(的利益)呢?康国已经来归顺了我朝,(他们)有难(我们)就不得不援救,(到那里要)行军万里,怎么可能不劳师动众呢?如果劳顿他人(来)求得虚名,不是我所情愿的。他们归顺的请求,(我)不会接纳(答应)。”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ACE
11.D12.C
13.(1)礼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前就加以禁止,法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后加以处置;法起的作用是比较容易看得见的,而礼起的防患作用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2)假如我们凭借着这样大的国家,而自取下策(降低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14.①《春秋》阐明治世之道(王道),辨明为人处事的法则(人事)。②《春秋》拨正一个混乱的社会,使其回归正道,切近有效。③不通晓《春秋》,君臣父子都将承受天下最大的罪名。(或阐明君臣父子之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存录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的世系,补救弊端,重振已经荒废的事业,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内容。“存亡国”与“继绝世”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在AC处断句;“补弊起废”结构一致,中间不断开;“王道之大者”是判断句,主语前E处断开。故选AC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他的意思就在这里吧。/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B.正确。都是介词,“比”。句意:没有比《春秋》更为切近有效的了。/他们的国势比秦国弱。C.正确。……的原因/用来……。句意:观察他们之所以如此。/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D.错误。“名词作状语”错,“君”,名作动,像君王/“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句意:而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大臣们就会犯上作乱。/乘坐辇车来到秦国。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认为《春秋》的艺术成就比其它五经高”错,原文“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是就内容和意义而言的,与“艺术成就”无关。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医院物业委托管理与维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向公司借款用于投资合作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影视作品制作及版权运营合同3篇
- 2024版院长聘用合同
- 2024装修样板间保密协议
- 2025年度智能家居产品承包加工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慧社区车位出售及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合同4篇
- 2025年度咖啡馆股权置换及品牌输出合同3篇
- 2025年复杂断块油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承包服务合同范本4篇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艺术品捐赠协议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高职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婴幼儿照护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司炉岗位应急处置卡(燃气)参考
- 10KV供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终端拦截攻略
- 药物外渗处理及预防【病房护士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课件】--ppt课件
- 纸箱检验标准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