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上海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上海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上海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上海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明代帝王对“非汉”政权基本持忽视态度不同,清朝皇帝强调“汉人”政权和“非汉”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认为“中华统绪,不绝如缕”。清朝帝王旨在A.强调清朝政权的正统性继承 B.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C.体现超越前代的视野和气魄 D.凸显自身“非汉”政权的属性2.法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是在:A.波旁王朝统治时期 B.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C.拿破仑统治时期 D.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后3.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赠眼医婆罗门僧》中写道:“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白居易也有诗“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蓖试刮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古印度医术发达B.域外先进文化传入大唐C.诗歌是重要史料D.眼疾在诗人中较为常见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基本职能包括:为成员方提供开展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和论坛;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避免贸易战;强调成员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贸易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由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A.开启了经济全球化时代 B.意在保持成员国经济同步繁荣C.实现了国际贸易平等化 D.旨在追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5.抗战时期,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共党)唯一阴谋,在激怒我向匪进攻;如我进攻时迁延不决,则匪势更张,国际舆论对我更劣;如果速战速胜……而我国内战既起,复不能根本解决,则国家威信仍有损失。无论胜与不胜,而一经用兵追剿,则彼之目的达矣!”据此可推知,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名存实亡B.国民政府对国共冲突被迫以政治解决为主C.国民政府失去美国等国际支援D.国共两党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6.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如果不顾及中间阶级的利益,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此文意在A.缓和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B.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反蒋C.巩固抗日民族统-战线 D.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7.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8.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从汉至明清,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不包括A.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不能参与决策B.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9.1861年,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很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尽管还有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据此可知A.广大民众已普遍认可“人猿同祖说” B.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C.生物进化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生物进化论已被实验证明是科学理论10.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开始形成一批繁荣的商业市镇B.苏州成为徽商晋商主要活动区域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为繁荣D.苏州居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1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12.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13.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1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深化基层民主 B.制定村民自治法规C.提升官员素养 D.确立依法治国方略1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③发型在当时也被政治化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16.周代实行世官制,但是子孙在继承父祖职位时要经过王的册命,受命者也非常看重册命仪式,往往铸造青铜器(如鼎、簋、盘等)予以纪念。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 B.周天子权威的削弱C.以德治国思想的传播 D.青铜铸造业的发展17.如图是不同时期威尼斯每年从亚历山大里亚(埃及地中海沿岸港口)进口香料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商业危机的爆发 B.传统商路被断绝C.美洲被发现开发 D.商业革命的发生18.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战略”,主要措施有:一、加强大企业,更新企业技术设备;二、抓劳动纪律;三、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加速战略”主要旨在A.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概性 B.解决经济发展停滞难题C.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9.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职工总数从上年度的3100万剧增至5194万。1961年,中央又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的决策。随后两年,全国共减少城镇职工2546万人。这一变化A.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C.导致了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D.说明当时生产力不足以支撑快速城市化20.“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该评价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1.雍正年间,为筹划西北军事,特设军机房,后更名为军机处。嘉庆十年,有大臣上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这表明清代军机处()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成为综合性的政务机构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22.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下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这种做法A.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B.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23.“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面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布之.具有此种行政审核功能的机构是A.元朝的中书省 B.唐朝的中书省 C.唐朝的门下省 D.明朝的内阁2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2018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下列事件能为它的入选提供支持的是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③1980年中国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④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25.据外电报道:“波兰外交部大楼走廊挂满了自1918年独立后历任外交部长的头像,但1945年至1989年的44年则空缺。”最可能的理由是,该时期A.限于当时条件,外长未留下照片B.波兰已被美苏瓜分,其主权未复C.波兰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要外交活动D.波兰屈从于苏联控制,外交活动不能自主26.下图分别是希腊、法国、德国的2欧元硬币的正反面。这反映了欧盟A.多元一体的发展理念 B.成员国经济竞争激励C.政治一体化尚未起步 D.经济一体化任重道远27.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这两人一样富足,一个拥有大量白银和黄金,盛产麦子的田地及骡马,另一个只拥有这样一些东西:健壮的胃口,腰背和腿脚,这些才是世人的财富。尽管有比这些更多的钱财也带不进冥土,没有任何赎金能让人逃避死亡和重病,逃过那越来越近的老年之苦。”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 B.具有人文精神 C.抨击贫富差别 D.主张权利平等28.与“庄园经济——城市复兴——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相对应的西欧政治体制是()A.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B.等级君主制——封建等级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C.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D.等级君主制——封建等级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29.图表为1895-1911年中国商办工矿交通各企业地区分布统计表。该表反映出,晚清A.民族资本主义由沿江沿海向内地发展 B.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C.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传统手工业生产 D.经济结构因半殖民地环境而畸形发展30.从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中的记载看来,农具种类已经不少,凡是前代所有的农具,唐代都有。甚至后来宋代所用的各种农具,唐也已大体具备。该现象可以说明()A.唐代的农耕经济水平较高 B.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至顶峰C.重农政策在唐代全面贯彻 D.唐代农业生产技术日臻完备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86年,美国各大城市35万工人在美国劳联大会的号召下举行总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其中芝加哥的工人表现尤为英勇。虽然这次斗十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1889年7月14日,各国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1890年5月1日举行国际示成”的决议。后来这被视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标志。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工人统一行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示威游行。——摘编自杨玉生《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考证》材料二1920年,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哈尔滨等地的工人和学生举行了庆祝“五一”的活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开始。此后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五一节的纪念活动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即使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到镇压,也从未间断过。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并规定全国放假一天,每年“五一”,举国欢庆,国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1999年9月国务院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黄金周”。——摘编自王云红《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题目。材料1965-1975年,美国反战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国家,甚至余震还波及西欧,形成了反战国际联盟。反战运动开始于1965年,反战人员“超越政治见解、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年龄、肤色的差别”,最初参与和平运动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如1965年《纽约书评》的编辑们曾发起过一次反对约翰逊总统战争升级的请愿活动,之后学生群体以开展宣讲会与抵制征兵的方式参与和平活动。1968年,越战导致的美国士兵死亡人数达到两万两千人,厌战情绪蔓延到军队内部,数千名越南退伍老兵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高喊“胡志明,民族解放阵线必胜”的口号,并扔掉了他们在越战中获得的勋章。受反战运动影响,新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庄严宣告“我要结束这场战争”。——朱美娣《越战时期美国国内的和平反战运动研究》(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反战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六七十年代反战运动兴起的背景33.拿破仑执政时期,非常重视国家教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拿破仑于1802年颁布了《国民教育计划》,该法令明确了法国中等教育的改革……1806年颁布了《有关帝国大学的构成法》,规定:以帝国大学名义,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整个帝国国民教育的机构。……1808年3月,拿破仑政府又颁布了《大学组织令》……拿破仑还创办和扶持了十几所新型高等专科学校。——周敏娟《拿破仑的教育改革思想探析》材料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上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拿破仑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坚定不移的原则的教育机构,那么政治上也决不能有稳定性,若人们不是从孩提时起就懂得他们应当属于共和派或保王派,应当是天主教徒或怀疑论者,那么,这个国家机构便不能组织起一个真正的国家。——史静寰《拿破仑与帝国大学》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时期法国教育改革的措施,并归纳其特征。(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拿破仑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清朝皇帝强调“汉人”政权和“非汉”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认为“中华统绪,不绝如缕”。由此可知,作为“非汉”政权,清朝帝王旨在强调清朝政权的正统性继承,故A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故B错误;材料和超越前代的视野和气魄无关,故C错误;凸显自身“非汉”政权的属性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2、D【解析】

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拥护共和的人民不断进行着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确立下来,故答案为D;ABC都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之前,不符合题意,排除。3、B【解析】

材料反映了刘禹锡和白居易对印度治疗眼疾医术的描述,说明域外先进文化传入大唐,故B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反映古印度眼医技术高超,但不能代表整个古印度医术,故A不符合题意;刘禹锡的《赠眼医婆罗门僧》因为其写实性而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并非所有诗歌都是史料,故C不符合题意;眼疾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并不只在诗人中较为常见,故D不符合题意。4、D【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旨在促进“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统一“贸易管理体制”,这体现了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故选D项;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前既已出现,排除A项;“同步繁荣”不符合世界经济的现实状况,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不可能实现国际贸易平等化,排除C项。5、B【解析】

根据“无论胜与不胜,而一经用兵追剿,则彼之目的达矣!”可知,国民政府不主张以军事手段解决国共冲突,而以政治手段解决为主,故选B;抗战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排除A;材料信息与国际支援无关,排除C;抗战胜利期间,中日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排除D。6、C【解析】

根据材料“1941年”“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进行政权建设,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缓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材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抗日,而不是反蒋,B项错误;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项错误。7、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柏林墙是冷战的象征,“反法西斯”反映的是抵制西方的渗透,B正确。8、D【解析】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和西藏军政事务,与限制相权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汉代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不能参与决策;唐代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宋代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ABC都是限制丞相权力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9、B【解析】

由材料“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马克思认为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用于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自然科学依据,故选B。材料并未提及普通民众对人猿同祖说的态度,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提及生物进化论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作用,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有关科学实验的描述,故无法确知生物进化论是否被实验所证明,排除D。10、C【解析】材料信息“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等反映了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为迅速,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材料“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

由题干中“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可知守旧党是顽固势力,由“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中“变法”的信息可知中立党是维新派,由“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中“作乱”的信息可知维新党是革命派,D正确;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BC。12、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对世家大族特权的限制,主要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服务,C正确;隋唐时期的选官方式科举制,AB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婚姻仍然重视家世,排除。故选C。13、A【解析】

由材料“农民……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这说明基层民主存在一些乱象,需要深化改革,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探索村民自治的新思路而非制定村民自治法规,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官员素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依法治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A【解析】

从留辫子到不留辫子,反映出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留辫子或者剪掉是政治化的体现,故①②③,A项正确;剪掉辫子与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无关,故可排除BCD项。15、D【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汉初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特殊政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C项脱离材料的主旨,排除。16、A【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度下,周王是天下大宗,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号,故受命者都很重视天子的册封,A项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周天子威的削弱,排除B项;材料强调权力来源,未体现以德治国理念,排除C项;铸造青铜器用于纪念册命仪式,受命者重视册命的原因在于宗法观念的影响而非青铜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17、D【解析】

图表信息反映了地中海贸易的衰落,这是由于欧亚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业革命的发生,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商业危机的爆发和传统商路被断绝都发生于新航路开辟前,而图表所示的16世纪初已经开通了欧亚新航路,排除A、B;美洲的发现和开发导致了欧洲的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与图表现象无关,排除C。故选D。18、B【解析】

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关注点是大企业技术更新、劳动纪律和产品质量,其目的在于解决斯大林模式下经济发展停滞问题,B正确;题干中未提及对劳动者待遇方面问题,说明加速战略目的不在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题干提供的加速战略内容中并没有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C排除;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故加速战略中涉及的企业产品并不参与市场竞争,排除D。1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严重超过了城市承受能力,因此,1961年,中又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的决策,D正确;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B是纠正“左”倾错误的表现,排除;C是纠正“左”倾错误的具体措施,排除。20、D【解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故D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富有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革命战争,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不突出,故A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仇视近代工业文明,科学精神不突出,故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反帝不明确,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爱国主义精神不够张扬,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1、B【解析】

军机处最初是专门负责军务,材料中“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说明军机处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正确;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与兵部不同,故A错误;材料中是上奏改军机处名称,不是不满,故C错误;军机处不是最高军事机关,属于皇帝的秘书班子,故D错误。22、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秦代到汉代,通过乡、里、亭和什伍制度,强化了政府对民众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官府的组织员力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赋税减轻的信息,排除A项;政府加强对民众的管理不能等同于人身依附,排除C项;秦汉基层组织不属于官僚体系,排除D项。故选B。23、C【解析】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只要是百官的奏章,侍中审定奏章的合理性后,这个机构要先阅读奏章并签名,来纠正奏章上的错误,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个机构是唐朝门下省。故选C;A是执行机构同时管辖腹里,故排除;B项是决策机构,故排除;内阁没有行政审核功能,D错误。24、C【解析】

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神舟五号”均是在酒泉发射,因此选项C正确;第一颗原子弹是在罗布泊地区试验,排除A;远程运载火箭发射与“卫星”不符,因此选项B、D排除。25、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至1989年,波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其外交受制于苏联,难以实现外交自主,选项D正确;选项A、B不符合史实,排除;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外交活动,选项C排除。26、A【解析】

依据图片来看,三国硬币正面相同,背面又都带有自己国家的特色,这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发展理念。A正确;图片不能反映成员国经济竞争,B排除;欧盟成立已经表示其组织成员国政治一体化了,C排除;材料不能体现经济一体化任重道远,D排除。故选A。27、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梭伦认为真正的富有在于健康,而非金钱,否定金钱万能,关注人本身,体现了人文精神,故B项正确;梭伦并不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题干未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权利平等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28、C【解析】

建立在欧洲庄园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封建等级制,随着城市的复兴,欧洲等级君主制取代了封建等级制。14、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欧洲确立起来君主立宪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排除。29、A【解析】

1895年至1911年正值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在沿江沿海省份数量较多,但是内陆各省逐渐出现,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由沿江沿海向内地发展A正确;题干未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排除B;题干未提供传统手工业和机器工业之间的比例变化,排除C;畸形发展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30、A【解析】

据材料“凡是前代所有的农具,唐代都有”“唐也已大体具备”等信息反映出唐代的农具较为齐全,体现了唐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发展至顶峰,故B项错误;农具的齐全与重农政策的全面贯彻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齐全的农具是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表现之一而非生产技术的完备,故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意义:有利于改善工人待遇,提高工人地位;促进工人运动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利于国际工人阶级的进一步联合。(2)变化:从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需要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政治功能为主到兼具政治经济功能;从非法定节日到法定节日;范围从部分地区、工人学生发展到举国欢庆。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