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宗主赵盾在晚年将宗主之位让给异母弟赵括,后来爆发了赵氏宗主之争的“下官之难”(赵氏孤儿事件),赵盾之孙赵武重新夺回了宗主之位。这反映出当时A.大宗小宗常被人为改变 B.社会剧烈变化礼崩乐坏C.赵武是宗法制的捍卫者 D.血缘关系退出政治舞台2.他是十八世纪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他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著有重要的历史著作,他说:“我写历史更多地是写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国王。”这位思想家主张A.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B.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C.人类平等,发展人的个性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1915年10月.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货展览会。全国18个省都选派产品参加,展出的国货产品约10万件,展览会的游览人数每日不下万人,国民“参观约买争先恐后”。这一现象A.折射出国民物质生活的丰富 B.缘于北洋政府杜绝洋货的流通C.表明民族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D.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4.1858年美国代表向直隶总督谭廷襄建议“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国侨民”,谭以“向不遣使国外”为由拒绝。后因履行《天津条约》“互派使节”条款,清政府考虑礼仪问题“用中国人为使,诚不免为难”,于1868年委任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出使欧美等国。这反映出A.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 B.近代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D.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5.卡尔曾提醒自己的学生:在研究历史之前,应该先研究历史学家。这是因为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一切历史都是主观史C.一切历史都是客观的D.一切历史都是虚构的6.下表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部分人士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认知人物认知材料出处王韬“乱党”、“匪贼”《法国志略》和《普法战纪》(19世纪70年代)宋教仁“巴黎暴动”《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载于《民报》(1906年6月)李达“阶级斗争的手段,以最普遍最猛烈最有力量的为好”《社会革命底商榷》,载于《共产党》第2期(1920年)综合上表信息,可知其反映了近代中国A.不同救国道路的探索 B.民众广泛接受了社会主义理论C.学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D.对改造社会途径的认识日益趋同7.明代《太函集》记载了嘉靖年间商人朱云治经营制铁业的活动:“朱处士云治,字天铎,海阳(安徽休宁县)新溪人也。……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佣人率多处士长者……业大饶。”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A.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 B.雇佣劳动现象较为普遍C.商业资本流向有所变化 D.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8.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9.北宋中期,造成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是A.垦荒造田 B.榷场贸易 C.修筑长城 D.官俸兵饷10.宋明时代,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经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抑兼并”的国策、“利农重商”的思想、城市制度被打破。材料反映了A.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B.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商贸政策多元化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D.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11.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梅森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恐怖军力平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12.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这个观点反映近代日本的一个特点,即A.“脱亚入欧”B.“和魂汉才”C.“师夷长技”D.“尊王攘夷”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2年11月,英法意希日作为一方,土耳其作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正式举行和会。苏、保、罗、南等国也参加了会议,美国派观察员出席了会议。和当年协约国抛出《色佛尔条约》时相比,局面已全然不同,土耳其己从阶下囚变成了胜利者。凯末尔只要求得到主权独立和本土领土完整。列强虽不得不承认土战胜的事实,但又想尽量对土施加限制,为自己保留更多的特权。斗争的焦点是:盛产石油的摩苏尔的归属、外国在土的特权、海峡问题和外债问题。1923年7月,签订了《洛桑和约》和《黑海海峡公约》。《洛桑和约》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把伊斯密尔和东色雷斯归还土;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所有。条约规定废除外国的治外法权和一切特权,但土仍须偿还部分外债。《黑海海峡公约》规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各国军舰可以通过海峡,但非黑海国家进入黑海的舰队吨位,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国家,还赋予土在某种情况下一定的决定权。——摘编自拾之《国际关系史讲座:第九讲西亚新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桑和会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桑和会的历史影响。14.(20分)材料“安史之乱”爆发(755年)后,唐王朝国力式微,内乱不止,河西之地大部分落入吐蕃之手。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即敦煌)汉人张议潮私下联络当地豪强,顺应民心,成功收复河西之地。张议潮出自沙州汉人望族,自幼侠义,英武特出.熟悉兵书战法,很有韬略。他审时度势,聚集力量,招募勇士,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能够果断出手,一举成功。成功收复河西以后,张议潮归唐心切,第一时间向朝廷报捷。朝廷封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之后,张议潮恢复唐朝的行政建制,加强守备,积极防御,防备吐蕃等部族的袭扰。河西地区是一个汉人与各西北民族杂居的地区,农业、牧业和商业并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治内出现了“必定丰熟是物贱,休兵罢甲读文书”的景象。74岁时,张议潮卒于长安——摘编自徐水平《张议潮收复河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议潮成功收复河西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议潮收复河西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信息是,赵氏宗主赵盾将宗主之位让给异母弟,后来爆发争夺宗主的“下官之难”,赵盾之孙重新夺回宗主之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宗法制度严重破坏,即社会剧烈变化导致礼崩乐坏,故B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大宗和小宗的争夺,故A不符合材料主旨;赵武捍卫的是自己的宗主地位,而不是宗法制,故C错误;血缘关系依然是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故D错误。2、D【解析】由材料“思想之王”和“公认的领袖和导师”,符合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定位,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伏尔泰的观点,故选D;A是孟德斯鸠的观点,排除;B是黑格尔的观点,排除;C是卢梭的观点,排除。3、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15年北洋政府举办国货展览会,广大群众争相购买国货,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明显错误,说法绝对化,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A【解析】

清政府之所以不派遣中国人担任驻美使节,原因是礼仪问题,故委任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依然有华夷观念,A正确;特使是临时设置,不属于制度性规定,近代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应当是设置总理衙门,排除B;甲午战争后朝贡体系彻底瓦解,排除C;清政府委任蒲安臣为特使,实际上是在履行条约内容,排除D。5、B【解析】

材料“在研究历史之前,应该先研究历史学家”,这是因为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历史有不同的主观解构,故为避免盲目研究,可以先了解下其他历史学家的意见,故排除C,B符合题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研究需要当下情怀,故A不符合题意;D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故D不符合题意。6、A【解析】

材料中三人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不同是由于三者所代表的阶级不同,想要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同,是不同救国道路的探索。A正确;李达一人对巴黎公社的接受不代表民众广泛接受了社会主义理论,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对巴黎公社的不同认识,学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材料中的三人代表不同的阶级,不能说明其认识趋同,D错误。故选A。7、C【解析】

材料中朱云治把资金投放于生产领域,进而使用佣工开采矿山,直接控制生产获取利润,具有工场手工业的某些形态,反映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的倾向,故选C项;使用佣工经营说明具有工场手工业的某些形态,但不能说工场手工业发达,故A项错误;B项错在“普遍”一词;题干材料中没有明中期以前民营冶矿业的发展信息,不能推断出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排除D项。故选C。8、B【解析】

试题分析:考点: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19世纪以来的美术流派·现实主义【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绘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绘画的风格是注重写实,同情人民,故选B;浪漫主义主张抒发情感,排除A;C突出光与色的运用,排除;D是各种反传统的艺术流派的总称,排除D。9、D【解析】

北宋中期,由于冗官冗兵的增多,需要大量的官俸和兵饷,造成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答案为D;AB都能增加政府收入,排除;根据所学可知,宋没有大量修筑长城,不是财政入不敷出的原因,C错误。10、C【解析】

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政府税收大部分收入来自商业,这些措施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C正确;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说法绝对,不符合事实,A错误;古代封建社会整体上一直是重农抑商的思想,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B错误;材料中的“利农重商”的思想的盛行,并不是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D错误。11、C【解析】

材料中把冷战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苏之间的较量主要不是依靠武力的斗争,很好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故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与冷战时期长时间的和平无关,排除A;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冷战期间直接的武装冲突,排除B;美苏两国之间在国家利益上存在着冲突,排除C。故选D。12、A【解析】

根据材料中福泽谕吉所说的对邻邦和西洋国家的态度,可知这是日本近代所谓的“脱亚入欧”论,A项正确;“和魂汉才”是古代日本学习中国的做法、“师夷长技”和“尊王攘夷”分别是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和武装倒幕运动,这些活动与“与其坐等邻邦之进……不如脱离其行伍”的说法不符,BCD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一战后,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了希腊干涉军;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与协约国存在矛盾。(2)土耳其摆脱了《色佛尔条约》的枷锁,实现了民族独立;在帝国主义凡尔赛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会未能完全保证土耳其对黑海海峡的主权,存有缺陷。【解析】

(1)根据材料“和当年协约国抛出《色佛尔条约》时相比,局面已全然不同,土耳其己从阶下囚变成了胜利者。凯末尔只要求得到主权独立和本土领土完整。列强虽不得不承认土战胜的事实,但又想尽量对土施加限制,为自己保留更多的特权。”根据所学可以从一战后,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了希腊干涉军;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与协约国存在矛盾。(2)根据材料“《洛桑和约》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把伊斯密尔和东色雷斯归还土;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所有。条约规定废除外国的治外法权和一切特权,但土仍须偿还部分外债。”“《黑海海峡公约》规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各国军舰可以通过海峡,但非黑海国家进入黑海的舰队吨位,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国家,还赋予土在某种情况下一定的决定权。”可以从土耳其摆脱了《色佛尔条约》的枷锁,实现了民族独立;在帝国主义凡尔赛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会未能完全保证土耳其对黑海海峡的主权,存有缺陷进行分析回答。14、(1)原因:个人威望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当地豪强的支持;民心的归顺。(2)影响: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