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纲明细]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H)2.其他植物激素(II)3.植物
激素的应用(H)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杆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P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
1.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
布不均匀而造成的。(必修3P47—正文XX)
2.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
生长不均匀,造成向光弯曲。(必修3P48—正文XX)
3.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口引噪丁
酸(IBA)等。(必修3P48—正文XV)
4.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说明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必
修3P48一知识链接)(X)
5.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
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必修3P48—正文XJ)
6.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
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必修3P48—正
文XJ)
7.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必修3P48—正
文XJ)
8.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必修3P48—正文)(J)
9.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
(必修3P50-正文XJ)
10.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茎〉芽。(必修3P5L正文、问
题探讨中图XX)
11.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必修3P5(一正文)(J)
12.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a-蔡乙酸(NAA)、2,4-D等,具有与IAA相
似的生理效应。(必修3P51—正文)«)
13.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为进一步
实验摸索条件,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必修3P51—探究XJ)
1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
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条件对基因组
的表达无影响。(必修3P54—小字)(X)
15.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必
修3P55—资料分析)(J)
(2020.山东等级考)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
根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答案A
解析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A
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
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
种子萌发,C正确;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
熟的柿子成熟,D正确。
「知识自主梳理]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实验
①『为一向光弯曲生长
_0画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对下部
②r■弁■_丁血不生长,不弯曲
的两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出现背光面比
③锡立立生长
向光面生长快的现象
④詈光f--向光弯曲生长
詹森实验
1丁光一口不生长,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
琼版于光一―,向光弯曲生长递给下部
拜尔实验
1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其下部分布画不均
」培养〃向放置尖端的
f黑师R短]对侧咛曲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n\\
温特实验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
①一°「1一勿向放置琼脂块的
弯曲
U把这种物质命名为「川生长素
②f)『1⑩不生长不弯曲
其他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促进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网吧躲乙酸
植物生长的物质
2.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向植物体内产生,能从同产生部位运送到旧作用部位,对植物的回生
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臼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厂原料:色氨酸
-I合-成-1-IB------
n——工部位:幼嫩的虺芽、叶和发育中的网种子
厂部位:如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
生H极性运输卜-方向:从国形态学上端运输到㉓形态学下端
L方式:网主动运输
K
1运输卜上非极性运输卜在:成熟组织中,通过因韧皮部进行
=□厂部位: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网原因:单侧光、丽力等单一方向刺激
扬羽-各器官中都行分布.但相对集各地分布在园生长旺盛的部分
4.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
I_「产生团生长素
尖端(能感光、生*尸感:屈
长索可横向运输)
因极性运输㉚横向运输
运输V______/
ImmI
生长索分布ED不均匀
17~
背光侧雕向光典圈支
尖端以下(不
背光&生长
感光,生长
索只可纵向倒快于向光侧
向下运输)।
向光弯曲生长
外因:用单侧光照射。
总结
内因:羽生长素分布不均。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画避[芭代谢的信
息。
(2)作用:既能画促进生长,也能画抑制生长;既能画促进发芽,也能画
抑制发芽;既能画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画疏花疏果。
(3)作用特点:两重性(函低浓度促进,画高浓度抑制)。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低时回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口H抑制
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茎敏感程度为:U可根
>芽>茎。(如下图)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pi可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同不同。
②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也因不同素口
生长素的浓度为IO"mol/L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回抑制、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促进)。
③图中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促进根、芽、茎生长的画最
适浓度。
④图中A'、B'、C'点对应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作用是呵既不
促进也不抑制。低于A'、B'、C'点对应的浓度,表现为囱促进作用,高于
A'、B'、C'点对应的浓度则起可抑制作用。
双子叶
促进
生长
抑制
生长
0生长素浓度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回幼嫩细胞敏感,回衰老细胞迟钝。
(4)植物种类:不同种类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
物囱敏感。
3.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实例——顶端优势
①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用抑制。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国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
到司抑制。
③解除方法:网去掉顶芽。
④应用:果树整形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2)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应用
…出人来源:网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①概念J
〔作用:与生长素生理作用相似
②应用
防止果实和叶片回1脱落;获得同无子果实;促进结实;促进托插枝条生根。
4.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托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①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托插枝条生根的情况不同。
②在最适浓度下植物插条生根数量回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过程
配制黑I一系列处理生长状况相观察插币:发前三步
浓度梯询石k同的插条的形态条生根将浓度范围
素类似物溶液学囱卜.端状况变小
因预实验正式实验
(3)实验分析
010""10"
生长素类似物浓度/m4-I:'
由图中曲线可知,促进杆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国组点对应的生长素类
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国]相同的两个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
度。
(4)实验注意
①杆插枝条的选取:一般选取画生长匿盛的一年生枝条。
②处理托插枝条的方法:国浸泡法(浓度较低)、画]沾蘸法(浓度较高)。
③控制画无关变量非常重要。
④预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
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应科学性和可行性,
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⑤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枝条的画生根数目,也可以是何生根的长度。
三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生理作用
名称合成部位主要生理作用
①促进位]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
主要是幼芽、幼根和画
赤霉素高
未成熟的种子
②促进种子画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胸细胞分裂
①抑制细胞分裂
脱落酸画根冠和萎蕉的叶片等
②促进叶和果实的函衰老和脱落
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国成熟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植物画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
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丽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回便推,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
会促进回乙烯的合成,而回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回抑制了生长素促进
细胞回伸长的作用。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不同
(3)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细胞伸长,如下
图:
3.囱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
本上是「网基因组在一定同时间和空间上网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
②1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弓I起包括应1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国基
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4.植物生长调节剂
⑴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画调节作用的因化学物质。
⑵优点
因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因效果稳定等。
(3)应用实例(连线)
植物激素调节剂作用
①生长素A.乙烯利a.促进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
其他部位休眠,提早用来播种
②赤霉素B.赤霉素b.培育无子番茄;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生根
③细胞分裂素c.2,4-DC.保持蔬菜鲜绿
④脱落酸D.青鲜素d.抑制生长,抗倒伏
⑤乙烯E.矮壮素e.催熟未成熟果实
答案①一C—b②一B—a③—D—c④—E—d⑤一A—e
笔记空间
/
特别提醒
1.胚芽鞘系列实验的六个结论
(1)胚芽鞘感光部位——尖端。
(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5)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6)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但不能透过云母片。
3.生长素能从人尿中分离出来,是因为人体内缺乏分解生长素的酶。
特别提醒
植物激素一定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要与生长调节剂相区分。
特别提醒
1.失重条件下,生长素不会横向运输,生长素分布均匀,植物各部分怎么放
怎么生长。
2.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特别提醒
1.抑制生长W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
自然生长或加蒸储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由此可见,抑制生长并非不生长,只是
生长速率慢于对照组。
2.这里所说的浓度高低是相对于不同器官的抑制和促进的浓度范围而言的。
3.由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
进效果相同,并且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特别提醒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在侧芽积累,但不会影响侧芽自身生长素合成。
特别提醒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
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
取材、处理时间、蒸僧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原则。
2.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
置空白对照。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做好预实验的目
的是能更加准确探究杆插枝条的最适浓度。预实验并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3.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
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深入思考
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据此,请解释“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
若遇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提示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
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
了。再遇到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
穗上萌发。
特别提醒
果实的发育与成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果实发育是指经传粉受精后,果实的
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生长素和赤霉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果实成熟是指其中
的营养物质经过复杂的生化转变,使果实变甜、变软的过程,乙烯可以促进果实
成熟。
易错判断
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激素,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X)
深入思考
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为什么更稳定?
提示植物体内存在能分解植物激素的相应的酶,所以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
后很容易被降解。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其相应的
酶存在,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效果比植物激素更稳定。
「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生长素的发现
£题型一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拓展实验分析
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的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一提出
假设一设计实验证明一得出结论
B.达尔文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的有无和遮光部位的差异
C.拜尔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D.温特实验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答案C
解析拜尔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放置的位置不同,C错误。
2.在达尔文相关实验的基础上,某植物学家进行的部分实验及实验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用明胶块将用云母片将
幼苗顶端隔开幼苗顶端隔开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向光弯曲生长
B.该实验说明幼苗尖端产生的物质可透过明胶块,但不能透过云母片
C.该实验无法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幼苗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部
D.该实验可证明幼苗弯曲生长是幼苗尖端产生的物质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
所致
答案D
解析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本题中实验的因变量是幼苗
是否向光弯曲生长,A正确;根据两组幼苗胚芽鞘生长弯曲的状况不同,可得出
幼苗尖端产生的物质可透过明胶块传递给下部,但不能透过云母片,B正确;若
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幼苗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部,实验自变量应是不同的照
光部位,应用生长状况一致的同种幼苗分别用锡箔小帽罩住幼苗尖端或幼苗尖端
下部,分别给予单侧光进行实验,C正确;该实验不能证明幼苗尖端产生的物质
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导致幼苗弯曲生长,D错误。
3.下列是一组探究生长素的对照实验,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X
富含生长素琼脂块———
的琼脂块
一段时间后
切去•尖端切去尖端_----------
的胚芽鞘工
的胚芽鞘
甲乙
A.该对照实验证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该实验不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C.甲和乙对照证明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D.该实验不能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答案C
解析甲实验胚芽鞘生长,乙实验胚芽鞘没有生长,该对照实验证明生长素
能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该实验的胚芽鞘均没有尖端,不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
生生长素,也不能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B、D正确;胚芽鞘尖
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甲和乙对照不能证明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
分布,C错误。
图.................................
生长素的相关实验设计方法
(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
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
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
一侧(如图乙所示)。
少F醺膂、
甲乙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①方法一:云母片法
a.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b.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②方法二:画线法
在胚芽鞘尖端及下面一段均画3〜4条等间距的线,过一段时间观察,哪部分
间距变大,即为生长部位。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
1,
②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
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f题型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部位的生长素含量往往低于积累部位的生长素含量
B.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有关
答案D
解析植物各部位生长素含量不同,通常是合成部位(积累部位,如芽尖〈芽
分生区,A正确;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等因素无关,光照、重力等因素
只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D错误。
5.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才能进行极性运输
C.生长素均通过极性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D.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是参与体液调节的信息物,在体内都是不定向运
输
答案A
解析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缺乏氧气会影响植
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正确;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进行横向运输,
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射无关,B错误;生长素既可以进行极性运输,也可在成熟
植物组织的韧皮部中进行非极性运输,还可以进行横向运输等,C错误;动物激
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细胞,是体液运输,植物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
作用部位不属于体液运输,D错误。
6.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
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
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就此实验得出结论:①下端琼脂
块中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关于这个实验与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形态学上端
甲乙
A.该实验只能得出结论②
B.这个实验设计严密,实验结果与结论均推理正确
C.如果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②
D.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
答案C
解析此实验只证明了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没有对
照实验,不能得出结论②,要想得出结论②,应设置对照实验,把形态学的上端
和下端对调,再观察下部的琼脂块能否收集到生长素。
「圆牌圆匾.................................
生长素的运输、分布相关分析
(1)重力、单侧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分布,但不影响生长素的
极性运输。
(2)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含生长素的琼
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胚芽鞘一侧生长
素的向下运输等。
(3)太空环境中虽然丧失了“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但“单侧光”的影
响仍存在,且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性不变。
(4)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均侧重运输“方向”。主动运输则侧
重生长素的“跨膜运输方式”。
C题型三植物生长情况的判定
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
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1所示)。
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
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
图2)o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甲乙
图2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仅纸盒转动时,胚芽鞘始终只有右侧受到单侧光照射,所以甲所含的
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时,相
当于胚芽鞘的每一侧都均匀受光,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等于乙,图2中胚芽
鞘直立生长;整个装置同时转动时,始终是靠近开口的一侧受到光照,所以甲所
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8.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弯曲现象的
是(f表示光照)()
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答案D
解析①中由于胚芽鞘匀速转动,a、b中生长素浓度相等,胚芽鞘不弯曲;
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③中尖端被遮挡,不能感
受单侧光刺激,胚芽鞘不弯曲;④中云母片插入尖端,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胚
芽鞘不弯曲;⑤中背光侧(左侧)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⑥
中虽然明胶片不阻挡生长素运输,但没有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弯曲;⑦中只有
植株转动,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不弯曲;⑧中植株和箱体一起转动,
胚芽鞘弯向小孔处生长。
:图国图..............................
1.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d无生长素I1不生长、不弯曲।
生长素有无
作用部位生长素[[Zkjfcd分布均匀।_■d直立生长|
U有生长素供繇一
q分布不均匀卜值福乐一弯
U曲
向
-------啦---------1该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目®r一
2.向性运动的处理方法及结果分析
类别图解相关结果
年■锡纸一用3①直立生长
遮盖法
①②②向光生长
口⑻光①直立生长
暗箱法
①②②向光(小孔)生长
①向右侧生长
②直立生长
插入法
①②③④③向光生长
④向光生长
①直立生长
些显近自意光
移植法②向左侧生长
①②③④
③④中IAA的含量a=Z?+c,b>c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旋转法
①②③④③向小孔生长
盆转盒转都转盘转
④向心生长
①a=Rc=d,都促进水平生长
横置法
①②②a<b,c<d,a、c、d促进生长,。抑制生长
失重有重力
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题型一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曲线分析
1.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稻田中双子叶杂草
答案C
解析乔木的树冠呈现圆锥形,是乔木的顶端优势所致,体现出生长素的两
重性,A正确;根的向地生长,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的生长
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出生长素的两重性,B正确;植物的向光生长只体现出
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体现出生长素的两重
性,D正确。
2.(2021.山东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如果根。侧的生长素浓度
在曲线A点(l()T°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促
进
生
长
〃
抑
制
生
长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侧的生长素浓度低
于。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
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答案A
解析图中在尸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段属于抑制范围,A正确,B
错误;当根横放时,生长素在靠地一侧分布较多,。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侧,C
错误;在太空中,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D错误。
「国信阻的..............................
利用“三看法”判断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匚Lfmum/u度》手工工言—
忸『度.则可能能体现“两重性”
pi,与“0”浓度(蒸储水处理组)比较.生长慢干“0”浓:
7H度者均可体现抑制从而体现“两重性”,否则不能体:
|_Jj现“两重性”i
坐标曲线模型〃kN:若生长曲线达负值(横轴以:
阳下,如图中C点以下),则可体现“两重性”
“题型二生长素,的应用及相关实验
3.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
用无关的是()
A.培育无子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枝生根
答案C
解析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A错误;棉花
保蕾、保铃利用一定浓度生长素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B错误;降低贮藏温度和
空气含氧量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C正确;生长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杆插的枝
条生根,D错误。
4.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顶端优势是否与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有关,做了如下
实验,请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o
(2)实验假设:顶芽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3)实验材料: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琼脂块,生长素(IAA)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均分为四组,并编号A、B、C、
Do
第二步:A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B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杨树幼苗
,作空白对照。
第三步:四组幼苗均在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每组幼
苗________O
(5)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答案(1)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
(4)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不做任何处理相同且
适宜侧芽的生长情况
(5)①A、B、C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②A、B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C、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侧芽生
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本实验涉及顶芽、生长素两个自变量,所以,联系其他两
组的实验处理可知,对B组的处理是杨树幼苗应进行去顶芽并放置不含生长素的
琼脂块,而对D组杨树幼苗不做任何处理。四组幼苗处理后应均在相同且适宜的
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由于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
和结论未知,需要进行讨论。实验中已经明确“顶端优势”的存在,即A、B组
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只需要讨论
C组杨树幼苗侧芽的生长情况即可,若C组侧芽正常生长,则顶芽抑制侧芽生长
与生长素无关。若C组幼苗侧芽生长受抑制,则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实验10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I.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
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清水浓度a浓度b浓度c
平均生根数1529387
A.实验中用于托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
C.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清水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为15,可能是用于杆插的枝条带有芽或幼
叶,产生的生长素促进生根,A正确;实验中浓度b时,平均生根数目最多,但
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B错误;表中数据反映该生长素类
似物在浓度为a、b时能促进生根,在浓度为c时能抑制生根,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具有两重性,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不同浓度,因变量
为平均生根数,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
2.(2021・福建适应性测试)多叶棘豆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其种子萌发率极
低。为研究外源IAA能否促进多叶棘豆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蒸储水配制不同
浓度的IAA溶液,分别浸泡种子14小时(甲组)、21小时(乙组)和28小时(丙组)。
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培养。观察萌发情况,结果
如下图所示。
14
12
萌180
发6
率4
%)2
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析可知,外源IAA能减轻28小时蒸储水浸泡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B.本实验结果中,外源IAA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浸泡时间为21小时
C.乙组可在5〜20mg-L-'范围内进一步探究外源IAA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
浓度
D.甲组10mg-L-'的萌发率大于20mgLT,说明20mgL】外源IAA能抑
制种子萌发
答案D
解析分析丙组可知,浸泡28小时蒸僧水的种子几乎没有萌发,而施加外源
IAA后种子萌发率升高,减轻了28小时蒸储水浸泡对种子萌发的抑制,A正确;
本实验结果中,相同外源IAA下乙组的萌发率最高,故外源IAA促进种子萌发
的最佳浸泡时间为21小时,B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乙组在生长素浓度10
mg.LT时,种子萌发率达到最大,所以可在5〜20mgL-i范围内进一步探究外源
IAA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浓度,C正确;甲组10mgL-i的萌发率大于20mg-L-1,
但与不加外源IAA组相比,20mgL-i外源IAA仍然促进了种子萌发,D错误。
考点3其他植物激素
£题型一植物激素的作用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水稻杂交制种中,由于母本茎秆最上部的伸长节间
不够长,稻穗不能全部从叶鞘中抽出,包在叶鞘中的稻穗不能接受父本的花粉,
因此不能结实,从而影响制种产量。技术人员通过适时喷施调节物质解决了这个
问题。下列物质中常用的是()
A.赤霉素B.乙烯利
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答案A
解析赤霉素可以促进节间细胞的伸长,进而促使稻穗从叶鞘中抽出,能够
接受父本的花粉,达到结实和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A正确。
2.(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新鲜的小青菜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高
B.自然萌发的黄豆芽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
C.狒猴桃果实中通常含有少量自身合成的蔡乙酸
D.自然成熟的葡萄中不再含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答案B
解析新鲜的小青菜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低,A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
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据此可推测自然萌发的黄豆芽中含有多种植
物激素,B正确;蔡乙酸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自身合成的物
质,C错误;自然成熟的葡萄中也会含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只是含量少而已,
D错误。
3.(2021•山东省高三开学质量检测)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突然
升高,然后又下降,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时期。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呼吸骤变,
此时果实内还原糖含量明显提高。香蕉成熟过程中的相关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
--
&|20•2o
•10()
TbEc含
-80Z
V量
®6()B/IO
x%
整40
20w
嚣
发
O7
UO23456789
1020
收获后日期“
A.香蕉呼吸骤变可能是果实内产生乙烯(C2H4)的结果
B.呼吸骤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到了可食用的程度
C.生产实践中利用乙烯催熟香蕉,可能是因为乙烯能刺激呼吸骤变提前发
生而加速果实成熟
D.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可以从合成部位极性运输到果实发挥
作用
答案D
解析乙烯是气体类激素,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非极性运输,D错误;
乙烯含量剧增,产生呼吸跃变现象,因此可推测香蕉呼吸骤变可能是果实内产生
乙烯(C2H4)的结果,A正确;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然
后又下降,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因此呼吸骤变是果实成熟到了可食用的程度的
标志,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烯催熟香蕉可能的原因是乙烯能刺激呼吸骤
变提前发生而加速果实成熟,C正确。
「如岷国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插图在小学课本的互动教学作用
- 个性化彩绘协议规范文档2024年版
- 教育机构客户服务流程的个性化改造
- 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心理变革
- 二零二五年度铲车租赁与道路施工许可证合同3篇
- 教育视域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挑战与对策分析
- 网络安全教育构建孩子信息安全防线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立医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医专二附院)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中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教案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天然饮用山泉水项目投资规划建设方案
- 供方注册指南-ZT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