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美苏冷战(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1页
第18课 美苏冷战(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2页
第18课 美苏冷战(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3页
第18课 美苏冷战(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4页
第18课 美苏冷战(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美苏冷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一、冷战的发生1、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美国总统杜鲁门2、原因材料一:美国在经济上因战争而大发其财,它的黄金储备几乎占世界的2/3,生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军事上,武装部队高达1200万人,国防预算达到800亿美元,在海外56个国家驻军并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在战后初期垄断了核武器;政治上,美国已把整个西欧至于控制之下,影响力空前强大。(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材料二:苏联在经济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在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方面拥有强大实力;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军队数量达1140万,在1949年打破美国核垄断;政治上,扶植许多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影响空前提高。(2)苏联希望有和平的环境发展经济,并保障自己的国家安全,二战后的苏联也空前强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同时苏联也把美国作为潜在的防御对象。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杜鲁门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3)美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国家战略的对立社会制度的差异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1)政治1947年3月,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同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3、形成过程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杜鲁门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经济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48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美国主导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3)军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55年,苏联主导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1949年德国分裂。德国的分裂第一次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加速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相继成立。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4)地缘政治知识拓展:德国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于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设柏林。德国柏林墙被拆除

美国苏联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地缘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1949年德国分裂。美苏冷战形成过程:二、冷战中的缓和与对峙局部热战: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入侵越南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20世纪8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初

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巴导弹危机让全世界都面临着被毁灭的危险,冷战达到了高潮。为防止意外冲突发生,美苏在危机后立即建立了“热线”联系,并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美苏缓和的态势,大致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末。(1)资本主义阵营三足鼎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60年代日本经济的“起飞”,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西德外长谢尔,1974年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尼克松1972年联合的欧洲崛起的日本(2)发展中国家登上政治舞台: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1955年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的会标三、冷战的结束1、冷战变化: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1979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企图拖垮苏联。1985年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苏联实行战略收缩。1989年苏军撤离阿富汗表现:苏联外有“和平演变”,国内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2、两极格局的瓦解(1991年)“冷战”的影响材料一:冷战虽然带来了令人压抑的对峙,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和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实际意义上,由于双方的相互顾忌,才没有导致新的大战爆发。

----《冷战风云》材料二: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核技术和空间技术重大突破)

材料三:冷战期间美苏对抗引起的局部“冲突”不断爆发,例如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略越南,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些对抗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1、美苏“冷战”严重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2、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下。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世界和平。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大力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