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对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影响_第1页
基督教对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影响_第2页
基督教对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影响_第3页
基督教对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影响_第4页
基督教对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基督教对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影响【摘要】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英国开始出现宗教文学。16世纪,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海外贸易开始繁荣,民主主义兴起,文化上出现了活动频繁、优秀作品辈出的文艺复兴时代。当时的基督教文学,尤其是当时的基督教宗教经典《圣经》,对英国作家的影响至今不衰。《圣经》既是犹太教的经典,同时又是犹太文学的总汇。许多伟大的思想教育家、文学家纷纷从基督教中摄取精华,成为他们创作文学的源泉。深刻了解基督教与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关系,对我们很好地了解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基督教;文学;经典;繁荣

前言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开始激烈化,政局发生了动荡。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王室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强烈冲突导致了1642-1649年内战。期间英国的文学发生了快速的发展,资产阶级倡导教主义,崇尚节俭,反对享乐主义。其后在1688年清教派的带领下发生了“光荣革命”。基督教和《圣经》对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影响极其深远。为众多文学作家提供了优秀的创作来源和创作素材。

一、基督教的《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基督教教义、教规的源泉,基督教认为《圣经》是人们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最高准则。《圣经》分为两大部分:《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的写作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主要记载了耶稣降生以前犹太人的宗教、历史、社会、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还包括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及对未来世界的期望。《旧约》虽然没有《新约》对西方文学、历史的影响巨大,但仍有许多欧美的作家、诗人根据《旧约》的内容出书立著。在《旧约》的杂集中收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杂集共十二卷,如宗教小说《多埤亚传》、侠义小说《友弟德传》、戏剧性叙事文《以斯贴记》和世界文学名著《约伯记》等,其中《箴言》属智慧文学作品,书中收录的格言、警句、成语、谚语、散文等,对后世的西方文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基督教文化和《圣经》对人类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之一。在《创世记》中描写了亚当与夏娃由于受到毒蛇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果,而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后来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以此作为题材创作了不朽的巨著《失乐园》,一部宝贵的世界文学遗产。

二、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概述

十七世纪的英国是一个极其动荡的历史时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激化。1642年,英国的civilwar在查理一世和议会之间发生,在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之后,查理二世被议会教会英国,并成为英国的国王。17世纪的英国文学派主要分为两种:玄学派诗人和骑士派诗人。骑士派诗人包括罗伯特・郝里克和约翰・撒克林,骑士派诗都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古典主义倾向,宣传及时行乐的思想。教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弥尔顿,他的文学功绩使世人曾将他所在的那个时期称为“弥尔顿时期”,他的著名代表作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等。宗教作家在王室复辟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班扬,他的代表作有《天路历程》,最重要的文学家是德莱顿,他在诗歌、散文、戏剧理论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被世人称为是承上启下的人物。

三、基督教与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作家的关系

1.基督教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的关系。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这种罪体现为人难以抵制的贪婪和私欲。基督教认为原罪是人的自由意志背离上帝的结果,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赎罪,为了洗涤生而带来的罪恶。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例,莎翁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基督教有一致之处,都视人为有罪的存在,都认为罪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但它又与基督教有本质的差异:基督教认为人性的救赎只能依赖神恩,而莎翁戏剧体现的却是人的自由意志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救赎。莎士比亚戏剧中将罪恶看做是自由意志中的破坏力,尽管破坏力使人无法彻底自救,但自由意志中的内驱力可以使人在对自我有限性的触摸中,生发出对宇宙的敬畏感,获得人性的提升与精神超越。莎士比亚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任何了解《圣经》的人,都会在读他的诗歌、历史剧和喜剧的时候,发现他引用了上百次《圣经》。他的许多作品都能发现《圣经》的思想脉络。圣经中影响做大的是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事迹即主人公的父亲杀害亲兄弟就跟该隐和亚伯特别相似。《以牙还牙》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之一,它的剧名就是取自《圣经》马太福音章节之中,即“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别人,也必须用相同的量器量给自己。”讲的意思就是“以牙还牙”。

2.基督教与班扬作品的关系。班扬是文艺复兴时期与莎士比亚齐名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个补锅匠的儿子,出身非常贫寒,同时也是一名清教徒。班扬以一名宗教徒的眼光看待他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发现了时间太多的丑恶,因此他感到彷徨、失去帮助。他从信仰中找到了信心,找到了自我救赎的途径。他通过《天路历程》把信心和觉悟带给了世人。他告诉人们,基督教徒的历程象征着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历程。他希望用清教徒的标准来净化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

3.基督教与狄更斯作品的关系。狄更斯的代表作品有明显的惩恶扬善的特点,他宣扬博爱和人道主义,把拯救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上――基督教。他将基督教义以现实主义相结合,宣传惩恶扬善,拯救社会。将基督教与人间的丑恶善美相对比。

四、英国文学作品与基督教的深层涵义

基督教的一些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对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身心自修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很多信徒笃信基督教,重要的原因即是它对人性和人格提升的积极意义。宗教是基督教的本质特征,但是它的另一层魅力便是它针对普遍的人性,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意义。基督教有三种基本教义即是爱、信、望。它宣言仁爱,倡导人们心怀爱与宽容。《圣经》中基本上是从三方面来阐述爱的。即上帝对人的爱;人对上帝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其一,上帝的本性就是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其二,我们对上帝必须奉献完全的爱,这种爱指引着我们的思想,指引着我们的行动。其三,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以上帝的爱为根基的。贯穿整部圣经的爱的理念都是建立在上帝先爱了我们的这一根基之上的。上帝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予了他的子民,而他的子民更要怀抱仁爱之心来面对这个世界。

基督教这种思想,成了后来新教基督徒参与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社会的动力。这也为基督教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出发点,使它成了关切社会、不消极遁世、宣扬正义仁爱的宗教。十七世纪的英国文学史是探索人类文明的过程。而基督教对他的影响一直贯穿始终,在当今的英国文学作品中,基督教的教义和思想在其中得到了普遍的体现。可以肯定的是自《圣经》出现的那天起,已经成为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基督教为切入点,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基督教的宗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英国文学的作品主题中,人物性格中,小说背景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基督教原罪、仁爱、宽容、罪与恶的许多元素。对于英国文学作家来说,他们的作品吸收了基督教的有益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