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小学人教版五级上册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析_第1页
人民小学人教版五级上册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析_第2页
人民小学人教版五级上册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析_第3页
人民小学人教版五级上册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析_第4页
人民小学人教版五级上册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析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曹鸿飞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凝神观照,沉静回味特级教师王崧舟的《长相思》教学,本课已经达到了诗的艺术境界:情趣与意象的契合。一、意象的圆足促情感的生发“诗以具体的意象表现具体的情趣。具体的意象必是一个活的情境,使人置身其中,便自然而然地要发生那种具体的情趣。”要让小学生真切地理解《长相思》背后的情感意蕴,何其之难,因为学生与纳兰性德的时代太久远,更没有那种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但是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却步步入境,心随纳兰性德的身心游走,情随纳兰性德的乡愁之情而动,欲罢不能。归因之一便是王老师在课堂上对诗句进行的意象的拓展。每一次意象的拓展便是一次情感的储备和生发,随着意象的不断圆足,情感也随之生发、丰盈。意象一:想象纳兰性德的身心归处课堂现场:(在学生大体理解词意后)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老师板书:身)师: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生依次回答:作者的身在山海关外;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作者的身在山海关;他的身可能在山上;他的身可能在船上;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师:营帐里面,请站着。(之前教师依次让站起来发言的学生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师:(板书:心)纳兰性德的心(稍做停顿)心在哪儿?生:他的心在故乡。(教师连着问了第一排的学生,回答都是故乡)师:用词当中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生齐答:故园。(教师板书:心系故园)在场回味: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的。在反复读词后,王老师让学生借助注释想想这首词的意思,以披文得意,并以两个很巧妙的问题把学生引进了词的情境:“纳兰性德的‘身’、‘心’在哪里?”妙!这一提问,让学生去观照文本的整体语境,学生借助注释,想象纳兰性德在崇山峻岭中,在大河小川上,在山海关外,在军营帐篷里……一句话,在征途上。但他的心却在故园。一切都如看到了一般,透过再造想象,学生将词中的“山”、“水”、“风”、“雪”、“榆关”、“帐”读成了画面,读成了生活场景,读成了纳兰性德的辛苦军旅,将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了具体可感的立体灵动的意象,不知不觉中入了境。意象二:想象边关生活场景课堂现场: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范读词)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在场回味:如何体会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如何能走进纳兰性德的心中,与他一起愁闷和悲苦?灌输和解说都显得苍白和无力。此处,王老师用意象的拓展想象纳兰性德的军旅思乡画面,既是把文本读成画面,激活词的意象,丰富阅读视像,又为之后故园场景的温馨想象形成反差埋下伏笔。意象三:沉醉于故园场景课堂现场:师: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师边巡视边说: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家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变成了花环带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汉子们正挑着一桶水回家做饭,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在场回味:优美的音乐打开了想象大门,学生尽情徜徉在纳兰性德的故园,春暖花开,温馨融融。在画面的想象写话中,学生心随情动,在意象的拓展中走进了纳兰性德的家乡,体会那份温馨和幸福,在诗意的空间中又一次深入地走进了词。而这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故园无此声”,只有无尽的长相思啊!王老师顺机营造出学生情感的落差,在此基础上的复沓式朗读,学生是情动发声。二、情趣的丰盈促意象的圆润诗是“景与情的统一”。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词教学要还原这种景与情的契合,在教学的不断推进中,一步步地读出诗词背后的情感意蕴,不断地读出了疑问,读出了发现,读出了更多的惊喜,以至豁然开朗,不断地达到情景相合的境界,这是阅读的高峰体验。1、读出节奏:诵诗的难处和做诗的难处一样,一方面要保留音乐的形式化的节奏,一方面要顾到语言的节奏,要在迁就规律中流露活跃的生气。读诗,读词,必须读出节奏,才能感受作者的情绪。课堂上,在读正确的基础上,王老师引导学生读好词的停顿,读出词的节奏感。这是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2、读出感觉:课堂现场:师: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明白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一学生站起来)。师: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预备开始。(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来,孩子。(另一位学生朗读)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师: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他思念家乡的梦都睡不好了。师:不是梦都睡不好了,是觉都睡不好了,根本就没有梦,是吧。这一点的印象留给你特别深。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在场回味:诗词意象和情感的领会要靠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词整齐的韵律,体会声与韵组成的和谐的音乐,把诗词念熟了,念顺了,念悦耳了,诗词的情趣也就出来了。“譬如饮水,冷暖自知”。这个环节,王老师舍得花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词的味道和感觉,正是契合了诗词本身的特点。3、读出发现:课堂现场:师:好,孩子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看学生没回答,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说:)师: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生:我发现了他身却在征途,但心很思念故乡。生:我发现了纳兰性德他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生:我觉得纳兰性德他肯定很久没回家乡了。生: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生:纳兰性德虽然远离家乡,可是他仍然思念着家乡。师: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各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各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可以轻轻地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指一学生读后,教师放音乐,背景音乐是《怆》,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在场回味: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性目标是否能够得到根本性的实现,取决于阅读学习的主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阅读发现。何为阅读发现?阅读发现指的是学习主体在与文本的触摸与对话中,感悟意义,获得体验,经由对文本的探究,看到或找到自己不从看到的问题、事实或规律等。阅读发现意味着学生阅读的在场,阅读的突破。从课堂上学生的发现来看,学生已经在场,这又为后续学习营造了新的阅读期待。4、读出疑问:课堂现场:师: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生: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那你为什么还要去从军呢?生:纳兰性德,你快点回家吧!你为什么不回家呢?生:纳兰性德,如果你想回家,就应该早点用心打仗,为什么不用心打仗?不用心打仗,仗打不好,你还会死在途中。师:是啊!你身在征途,就一门心思去干你的事业,为什么对自己的故园又要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呢?问的好!谁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生:你既然这么想念家乡,那你为什么不把你所想念的,对家人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一个老乡帮你送过去呢?师:好!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朗读)师:问的好啊!问自己,孩子,问自己。(学生朗读。)师:问的好!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学生说问“夫”)(之后,王老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杨柳依依的长亭外,芳草青青的长亭下,秋风瑟瑟的长亭下,以不同的角色追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在场回味:情感不是纯然可凭理智了解的,必须设身处地,体物入微,丢开自我,融入情境,变成纳兰性德,变成他的妻子、儿子、父亲,你才能亲领身受他的心境起伏,和他过一样的内心生活。“轻离别”的互文印证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心灵,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词的意蕴,词的形象,立体式的展现出来,让人豁然开朗,不断提升。5、读出意蕴:课堂现场:师:孩子们,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板书:轻?)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师: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问我的老父:“老父,我是轻离别吗?”生: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为国。师:好一位开明的父亲!我再想问一问我的爱妻:“我是轻离别吗?”生:你不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你是为了保卫祖国。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所以我不怪你。师:请坐。好一位贤德的良妻。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