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高考Ⅰ卷讲评目录信息类文本阅读03010205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题04写作信息类文本阅读01B表述过于绝对。中国抗日战争有持久战,但不能断定所有的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都有这一过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A曲解文意
强加因果,原文“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单看军力和经济力,日本是有优势的,但是加入了人心向背的因素,日本的优势就不是优势了。优势还是劣势需要辩证地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A论“敌之强”,是外部条件
B论“敌之局限”,是外部条件
C“中国的短处”是内部条件,“战争的本质”是外部条件
D“全国的老百姓”是内部条件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因素所减杀。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军队和民众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观点: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答题思路:找出文句——明确句意段意——评析效果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题目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题目呼应教材内容,落实课标要求的“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以及“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等。题目形式新颖,情境化明显,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要高,得出启示的过程能充分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过程。有效做到了反机械刷题。有利于选拔拔尖人才。(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整体看问题,长远看问题)(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不悲观、不盲目乐观)(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全面地看问题,客观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题)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末,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辩证地看问题)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变化地看问题)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看问题要抓住根本)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看问题要看本质,并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官方答案:①要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②要抓住问题的根本;③要切实考虑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和方法;④要注意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5.参考答案: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文学类文本阅读《放牛记》徐则臣
徐则臣出生于1978年,大学期间就开始小说创作,后来陆续以《耶路撒冷》《北上》《如果大雪封门》等长篇、中短篇小说斩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几乎所有的重要文学奖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放牛记》是徐则臣真实的人生经历的自述,感情真挚,语言幽默。在回忆性视角下,作家并没有把放牛当作一件苦差事,反而认为放牛满足了自己儿时的“英雄梦”。02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说明放牛并不是父亲的主动想法,是受到儿子的怂恿。虽然是乱坟岗子,但并不阴森怪异。“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凉爽舒适
“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悲观并不是割草时才意识到的。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去接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整理形成答案:①放牛生活给了作者一个自由、放松的少年时代,贴近了自然,拥有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回忆;②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
回归文本,找到表达我的感受的语句①段“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⑦段“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⑨段“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⑪段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考题分析:句子位于文章末尾段,是对我放牛生活的总结性的评价。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的能力。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本题是对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目的的考查。
文章结尾的句子表露出作者不无矛盾的写作心态,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这种心态,还要据此对文章做出相应的判断与赏析。
本试题是一道开放型题目,鼓励考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做出能够体现个人思考的回答。这是一道明显的反套路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应“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本试题符合课标要求,同时也紧密关联了教材,促进考生对课内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参考答案】观点一:做到了。①文章以少年视角来写,紧贴少年的心理,写放牛的快乐,也写放牛的烦恼,都写得真实而生动;②文章就事论事,只记录当年的悲欢忧乐,拒绝拔高放牛的意义也不对当年生活刻意美化。观点二:没做到。①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②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其实已经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观点一认为文章做到了不为放牛赋予意义。从本文的书写内容来看,的确都是从少年的视角、心理出发,记录了当年的放牛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
从作者流露的写作态度来看,他“就事论事”,放牛就是放牛,放牛的悲欢忧乐是单纯的属于孩子的悲欢忧乐,是“意义”之外的悲欢忧乐。这一观点,是对“拔高意义”那种写作模式的警惕,包含着一种写作的自省意识。拒绝强行升华、寻找“意义”,这一点即便对于不从事写作的同学们来说,也很能共情。观点二认为文章没有做到不为放牛赋予意义。这可以是从《放牛记》所属散文类型即回忆性散文出发来思考的。同学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教材中也引导讨论过《朝花夕拾》中“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交错转换”。掌握了这一“朝花夕拾式”阅读方法,就可以将那些隐藏的“意义”从文本中读出来。那些在写作时被回忆筛选、过滤的少年往事,不正是“意义”的表达吗?书写回忆这种行为,不正是被“意义”所驱使的吗?在文中,作者已经或隐或显地说明了回忆中“放牛的意义”,就是“规整”生活中“旁逸斜出的机会”,上学、干农活、成为套车驾辕的“老把式”,无非都是“规整”的生活,只有放牛,才是从规整生活里暂时逃离,无拘无束地进入自己的自在“小字宙”;再结合全文中多次出现的“现在’“就算现在”“当然后来我就知道了”等表述,我们其实可以读出来,作者的叙述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转:放牛往事之于“今日之我”的意义。古诗文阅读03李陵,生于前134年,卒于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当户之子。
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材料一:
李广有孙(孙子)陵(人名,李陵),为(担任)侍中,善(擅长)骑射。帝以为(认为)有广(李广)之风(风度),使教射(教习射箭)酒泉、张掖(状语后置句)以备胡。及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带领)屯边者,皆(都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希望)得(能够)自(亲自)当(率领)一队,到兰干山(山名,在今蒙古国)南以(来)分(分散)单于兵(军队),毋令专乡(乡:通“向”,此处可理解为攻击)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涉:原指徒步渡水,这里指行进到)单于庭(院子,庭院)。”上壮(意动用法,以.....为壮)而许(答应)之。浚稽山:山名,约在今蒙古国土拉河。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遭遇),骑(骑兵)可(大约)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拼搏战斗)攻之,虏(敌人)还(退还)走(逃跑)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召集)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步行作战)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射箭),矢(箭头)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前进)。陵曰:“无面目报(回复)陛下!”遂降(投降)。上怒甚(非常),群臣皆罪(怪罪)陵。上以(省略“之”,拿这件事)问(询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极力申说):“陵事(对待,侍奉)亲(双亲)孝,与(对待)士信(讲信用),常奋不顾身以徇(顺从,遵从)国家之急,其素(向来)所畜积(所蕴藏的品德)也,有国士之风(风尚)。且陵提(率领)步卒不满五千,深蹂(踏入)戎马之地,抑(阻止,抵抗)数万之师(军队)。身(他本人)虽(虽然)陷败,然(然而)其所摧败(打败,挫败的军队)亦足(足以使他的名声)暴(显露,展示)于天下。彼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死(以死殉国),宜(应该)欲(想要)得(得到)当(恰当时机)以报(报答)汉也。”上(皇上)以(认为)迁(司马迁)为诬罔(欺骗),下迁(降职,贬职)腐刑(宫刑)。久之(衬字,无实义),上(皇上)悔(后悔)陵无救(没有派救兵)。上遣(派遣)敖(人名,公孙敖)深入匈奴迎(迎接)李陵,敖军无功(没有成效)还(回来),因(趁机)曰:“捕得生口(活口,活着的人),言李陵教(教导)单于为兵(训练士兵)以备(防备)汉军。”上于是族(灭族)陵家。既而(不久)闻之,乃(是)汉将降匈奴者(定语后置句,降匈奴者之汉将)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汉时匈奴单于之正妻的称号)欲杀陵,单于匿(藏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才)还。单于以(把)女妻(名词作动词,嫁给)陵,立(赐封)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身份尊贵)用事(掌权)。卫律常在单于左右(身边的近臣);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商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带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带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辗转作战)九日。(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两袒之心:典出《太平御览》卷三八二引汉应劭《风俗通》:'齐有一女,二家求之。其家语其女曰:'汝欲东家则左袒,欲西家则右袒。'其女两袒,父母问其故,对曰:'愿东家食而西家息。'以东家富而丑,西家贫而美也。'材料二:李陵之降(投降)也,罪(罪行)较(通“皎”,明显)著(显著)而不可掩(掩盖)。如(如果)谓(说)其孤军支(抵挡)虏(敌人)而无援(援助),则以(带领)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炫耀)其(自己)勇(勇敢),而非(不是)武帝命(命令)之(他)不获辞(能推辞)也。陵之族(被灭族)也,则嫁(转嫁)其祸于(给)李绪;迨(等到)其(这件事)后李广利征(征讨)匈奴,陵将(带领)三万余骑追(追击)汉军,转战九日,亦将(要)委罪(嫁祸)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控制),不得(能够)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可信(相信)之人?令(假使)陵有两袒之心(指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亦何(怎么)能信(相信)陵而委(委任)以重兵(状语后置句,以重兵委。),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对抗)乎!迁(司马迁)之为(替)陵文(掩饰)过(过错)若不及(好像都来不及),而(却,表转折)抑(又)称道(称赞)李广于不绝,以奖(褒奖)其世业(世代的业绩。)。为(作为)将(将帅)而降(投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即使)欲浣涤(洗刷掉)其污(污点)而已(已经)缁(缁:帛黑色。这里指染黑。)之素(白绢)不可复白(变白)。大节(气节)丧(丧失),则余(其余方面)无可(没有办法)浣(洗刷)也。李陵曰“思一(一旦)得(得到)当(恰当时机)以报汉”,愧(愧对)苏武而为之辞(托辞,找借口)也。其(他的)背逆(背叛)也,固(本来)非迁(司马迁)之所得(能够)而文(掩饰)焉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两则材料的关联材料一选自《资治通鉴
汉纪》,主要记述了李陵投降匈奴的前因后果,其中包括司马迁对李陵的辩护。侧重记事,记录历史事实。材料二选自《读通鉴论》,作者王夫之(明清时期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侧重议论,对《资治通鉴》中关于李陵的记述表示质疑。认为就李陵的行为来看其叛贼的实质是确定无疑的,任何人包括司马迁都无法为其辩白,语段批判了李陵的背信弃义行为,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大义。这一认识,非常符合当下的时代需要和舆情需要。材料二的议论思路首先,明确观点——“李陵之降,罪不可掩”。其次,列举事实——其投降事实无可辩驳。①孤军支虏,乃炫其勇,非皇命不可辞。(非为效忠)②李陵但带兵追击汉军转战九日的行动无可辩驳,(实为叛贼)再次,反面假设——堵住狡辩之口①如果说李陵不得已,那么匈奴没有更信任的人吗?②如果说他心怀向汉之意,那么匈奴会委以重任吗?再次,驳斥司马迁的辩护
①司马迁之词实为文过饰非,甚至还称赞其家世,目的是为其洗白。②但李陵投降甚至为敌效死之行,其污不可洗白。
③剖析“思一得当以报汉”的说法,只是李陵见到苏武之后面对其坚贞不屈而羞愧难当的托词而已,并非真心思念大汉。其叛贼行为彰明卓著,不可掩饰。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A处断开没有难度,顶针修辞。BC都不能断。D处借助关联词断句也是常用方法,FG两处在哪里断开难度非常大。在这里“而已”不是“罢了”之意,而是需要分开解释的两个词语——“可是”“已经”,“已缁之素”就是“已经被染黑的白绢”。
ADF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C“彼之不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用法相同。C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C“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表述错误,“及”不是“及时”之意。
原文“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意思是,司马迁为李陵掩饰罪行好像都来不及,还要赞美他的家世。C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1)我希望能够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①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②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③率领大军追击汉军。“大节丧”就是指投降叛国,答题时找出其具体行为就可以。宿千岁庵听泉
[宋代]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注释:①宿千岁庵听泉:宿,住宿;千岁庵,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庵堂或寺庙;听泉,即听泉水的声音。②襆衾(fúqīn),古代一种背在身上的包袱,内装被褥等物。③骤闻,突然听到。④将谓,以为。⑤翻疑,反而怀疑。⑥兰亭帖,即王羲之的《兰亭序》。⑦亦把湍流替管弦:王羲之在《兰亭序》中,也曾用湍急的流水声来代替管弦之音,表示自然的和谐与美妙。原文:“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译文:
因为喜爱这庵堂前的一脉清泉,我背着行李来此借宿一宿。刚刚听到泉声时,我还以为有小溪正对着门户,但听得久了,却仿佛感觉整间屋子都变成了小船,正在水面上飘荡。泉水声时而变得如怒涛般壮伟,时而又如滴滴细雨般清脆圆润。你看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用湍急的流水声来代替了管弦之音。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深深喜爱,他以听泉为乐,通过描绘泉水的不同声音,展现了其变幻莫测的魅力。同时,诗人也将这种声音与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趣相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推崇。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D曲解诗意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意指昔日王羲之等兰亭集会,兰亭诸贤将湍急的流水声当作了管弦之音,自然的声音当作了天然的音乐。诗人听山泉声音之美妙,不由想起古代文人墨客的“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的雅趣,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推崇。选项中“摒弃了乐器”并不准确,“亦把湍流替管弦”,诗人和兰亭诸贤一样,喜欢水流自然之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摒弃乐器”不能绝对化思维。D16.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官方答案】16.①乍听与久听的不同:乍听泉声时,感觉是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久听后感觉水声逐渐弥漫于四周,使人有身处舟中之感。②激流声与涓滴声的不同:泉流时而汹涌听来壮阔雄伟;时而滴沥,听来清亮圆润。【审题】(1)关键信息:泉声描写,对比手法,内容简析;(2)解题思路:对比1+描写1;对比2+描写2;对比所达到的表达效果总结分析。(2)读诗句,找对比,析效果。语言运用题0418.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比喻分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郁郁葱葱的,可是经不住风的青青摇晃,三摇两摇的,就自己身下一副骨骼了。(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的拟体可以不出现,如“人群不顾一切,
涌了上来”“涌了上来”的拟体(动作主体)并未出现。答案示例:①登上山顶,望着天空中那一团团的棉絮,看上去软软的,真想陷进去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喻体“一团团的棉絮”比喻天空中的云朵,这一句本体“云”和喻词都没有出现,是借喻。)②飞机在空中飞行,太阳迎面高照,透过机窗,一团团棉花糖在机身下铺展开来,软绵绵的,让人看了就想吃一口。(喻体“一团团棉花糖”比喻天空中的云朵,这一句本体“云”和喻词都没有出现,是借喻。)③一场秋雨沐浴万物,空气清新带着甜味,远远望去,只见一顶顶洁白的帽子,戴在青山的头顶,山可欢喜着呢!(喻体“一顶顶洁白的帽子”比喻天空中的云朵,这一句本体“云”和喻词都没有出现,是借喻。)④晚霞照耀天空,仰头望去,一群绵羊放着金光,在天空中悠闲地踱着步子,这真是一个童话世界。(喻体“一群绵羊”比喻天空中的云朵,这一句本体“云”和喻词都没有出现,是借喻。)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A
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
B。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B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因人而异;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①句式杂糅。杂糅了两个句子,分别是“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人的疲惫感会加重”和“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原则上,改为哪一个都可以,但为了和②保持一致,应选用后一个句子的表达。④语序不当。“如何”一词是全句的总问,应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