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要点(2011年6月)
试卷结构:试卷结构:满分150分,共三种题型:1、简答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要求要点清楚,可不阐述。2、辨析题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再简述理由。3、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35分,共70分;要求先厘清概念、列出论点,再结合实际阐述论点。一、简答题:1、简述资源配置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涵义。P221)简述资源配置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涵义。P221)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涵义(答:资源配置就是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就是以一定的资源消耗来尽可能充分满足各种社会需要,使社会配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P2212、简述资源的种类。P221)简述资源的种类。P221)(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水、生物、环境等;一类为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信息等。3、简述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P221简述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答:一个社会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社会对资源的无限需要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即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在数量上总是有限的。4、简述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机制的涵义。P221简述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机制的涵义。答: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方式及其运作机理。资源的配置是通过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的。5、简述资源配置的方式及经济模式。P221简述资源配置的方式及经济模式。资源配置的方式及经济模式答:可分为自然配置、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三种,由三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分别形成了三种经济模式,即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6、简述市场机制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P224简述市场机制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及其主要内容答: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联系及作用形式,其基本功能是调节市场经济运行,使经济运行趋近均衡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最基本的运行机制。7、简述:为什么说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运行机制?P224简述:为什么说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运行机制答:因为,价格机制是市场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机制,
-1-
一方面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另一方面,市场价格的变动又会引起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供求趋向平衡。★8、试述: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和缺陷。P224试述: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和缺陷。答:积极作用在于:一是以市场价格信号为调节器,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二是自动按照市场需求调节资源流量与流向,实现产需衔接;三是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发挥竞争的优胜劣汰功能,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缺陷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市场调节的事后性和价格信号的滞后性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二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造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会导致严重的收入不均和两极分化现象;三是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和劳务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来加以分配;四是市场配置资源会带来内部经济利益和外部不经济的矛盾;五是市场配置资源不能自动地导向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六是市场调节有利于竞争,而竞争必然引向垄断,从而损害社会经济效率;七是市场调节难以抑制经济“泡沫”的形成或阻止“泡沫”的破灭。9、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P225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答: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10、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10、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P225答:三点,“两调节、一促进”。一是自发地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二是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自发地调节个人收入和社会财富分配。11、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11、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P225答:这是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商品生产者会扩大这种商品生产和借给;反之,则退出生产和减少借给,从而调节着经济资源流动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12、简述供求规律的涵义与内容。12、简述供求规律的涵义与内容。P225答:供求规律是市场运行中需求和借给与价格相互作用的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需求和借给的相互变动决定着价格的形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二是价格对市场价格供求关系又起着重要影响,价格反过来又调节着供求,价格上涨,会刺激借给,抑制需求;价格下跌,会刺激需求,抑制借给。借给。借给13、简述供求规律的作用。13、简述供求规律的作用。P225供求规律的作用答:一是对价格具有反作用;二是对价值决定具有反作用;三是市场供求状况直接反映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14、简述:为什么价值规律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得到贯彻?14、简述:为什么价值规律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得到贯彻?P225答: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场所,以获取最大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而总是要展开竞争的。当生产的商品供大于求时,竞争主要在卖者之间展开,价格下跌;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竞争主要在买者之间展开,
-2-
价格上涨。竞争的结果是中等生产条件,也就是大多数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劳动时间被社会承认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该商品的价值),从而使价值规律得到贯彻。15、简述竞争规律的作用。15、简述竞争规律的作用。P225答:作用主要有:一是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得以贯彻;二是促进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三是促进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16、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构成。P22716、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构成。答:由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五个主要环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构成。一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行为主体和法人实体,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二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结构要完整,市场机制要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法律法规要健全。三要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政府要转变管理经济的职能,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外汇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手段,国家不直接管企业,只管市场。四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五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17、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构成。17、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构成答: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是指参与市场交换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企业和个人两类。18、简述产权的涵义及其特征。P232答:产权是由社会或法律规定保护的一组财产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产权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排他性;二是产权不同于所有权,所有权是产权的特殊表现形式;三是产权应具有确定的界限和范围;四是产权可以转让或授权他人行使;五是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交易工具)19、简述产权界定或明确产权的内容。19、简述产权界定或明确产权的内容。P233答: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主体的界定,即谁该拥有一项产权的总是;二是产权范围的界定,即一项产权所包含的财产权利的边界问题。20、简述明确界定产权的意义。20、简述明确界定产权的意义。P233答: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和前提。产权界定中的产权主体界定直接地为市场交换创造了前提条件,明确的产权权利范围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逐利性的决定性前提,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平等性特征和自主性特征的物质前提。
-3-
21、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P23321、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P233及其主要内容答: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它包括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其中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二是全新的国有产权经营制度;三是严格的有限责任制度;四是科学的领导机制与组织管理制度;五是通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六是新的以劳动人事分配为主体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七是新型政企关系。22、简述企业法人的涵义。22、简述企业法人的涵义。P233答:企业法人是指出资者依照法律构造,并使其人格化的一种经营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23、简述:为什么说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23、简述:为什么说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P233答:因为只有拥有法人财产权,企业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与其法人地位适应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24、试述: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P23324、试述: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答:概括为四个词,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具体来说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产权关系明确,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四是企业按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25、简述: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5、简述: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P233答: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十七大报告又予以重申:一是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权、私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二是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建立国有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4-
四是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国有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等的监管制度。26、简述金融的涵义。26、简述金融的涵义。P235答:所谓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即资金的集聚与流通,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与货币流通有关的一切活动。27、简述金融市场的涵义及其类型。27、简述金融市场的涵义及其类型。P235及其类型答:金融市场是指货币的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票据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和领域,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市场一般分为四类;一是货币市场(专门融通一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市场);二是资本市场(提供长期运营资金的市场);三是外汇市场(具有国际性的外汇买卖的场所或领域)。28、简述证券市场的类型。28、简述证券市场的类型。P235答:证券市场是有价证券发行与流通的场所,它包括证券发行市场(亦称初级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亦称二级市场)。29、简述信用的涵义与特点。29、简述信用的涵义与特点。P235答: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有限期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价值运动形式。这种价值运动形式(即信用)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权不发生转移;二是借贷行为发生后,价值单方面转移,不是对等交换。30、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30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世界上曾经存在过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体系;二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体系。MPS体系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生产部门获得的收入是生产部门创造和转让的,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SNA体系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31、简述国民收入的涵义。简述国民收入的涵义。答: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净产品的价值,它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从实物形态上看,它是社会总产品价值中扣除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之后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看,它是在社会总价值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之后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即劳动者当年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国民收入分为广义国民收入和狭义国民收入(NI):通常所说的国民收入是“广义”的国民收入,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狭义”的国民。收入,即国民收入(NI),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报酬的总额,狭义国民收入(NI)是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它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贴。32、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和区别。32、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和区别。P238
-5-
答: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两者都是总量概念。国民生产总值,即GNP(GrossNational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这是一个收入性概念,注重国民性。国内生产总值,即GDP(GrossDomestic性。Product)是指在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这是一个生产性概念,注重地域
扩展:扩展:GDP和GNP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两个指标,反映了统计上的两种原则。GNP
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被记入该国的GNP。GDP而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特别是,外国公司在某一国的子公司的利润都应计入该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外国子公司的利润就不应被计入。33、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及类别。33、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及类别。P237的涵义及类别答: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世界上曾经存在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即SystemofMateralProductBalance),一种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即SystemofNationalAccounts)。MPS体系基于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SNA体系基于西文经济理论,认为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活动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我国于1985年开始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上采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指标。34、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34、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的计算公式。P238答: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外净要素收入(本国国民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减外国国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固定资产折旧。(这是一个没有包含任何重复计算的社会最终成果指标)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政府补贴)(这一指标。表示生产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要素收入的总和)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政府社会保障金)+政府对个人的各种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35、简述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的构成。35、简述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的构成。P239
-6-
答:分为两大类,即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其中,劳动收入包括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获得的劳动报酬,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雇员的劳动收入,城乡居民的其他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利润收入、租金收入、福利性收入等。36、简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36、简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P239答: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按劳分配是指劳动产品在社会扣除扩大再生产和社会需要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按劳分配所分配的既不是全部社会总产品,也不是全部国民收入,而是个人消费品。二是劳动者在公有制单位中参加劳动,直接向社会提供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必要条件。三是劳动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是在社会作了若干扣除之后。37、简述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37、简述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P239答:主要原因: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其次,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可供分配的产品还有限,还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最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8、简述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38、简述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P239答:概括为“两个有利于、一手段”,即有利于调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39、简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39、简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性。P239-240P239答:任何分配方式都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现阶段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也是由我国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一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关系的不成熟性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不成熟性,为多种分配方式提供了经济条件。首先公有制经济关系不是整个社会全部的所有制关系;其次,现阶段公有制的形式也是初级的,公有制经济内部也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发展,要求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40、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40、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P240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答:一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生产资料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就是参与收入分配。二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即要求遵循“投入什么就取得什么报酬”的商品经济原则,投入什么生产要素,就按一定的标准取得相应的报酬。41、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内容与核心内容。41、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内容与核心内容。P241答: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主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机构,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各种制度的总
-7-
称。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4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4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P241答: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分散风险功能,二是共济功能,三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四是稳定社会功能。43、简述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43、简述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P244答:主要任务:一是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三是确定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四是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4、44、简述:财政政策的分类,以及什么时候应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P246财政政策的分类,以及什么时候应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答:财政政策按其在调节社会总供求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时候,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收入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过旺、经济高涨时,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压缩财政支出和增加财政收入来压缩社会总需求。45、简述:货币政策的分类,以及什么时候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P246简述:货币政策的分类,以及什么时候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答:货币政策按其在宏观调控中不同作用,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当经济高涨,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46、简述:经济发展及其战略。46、简述:经济发展及其战略。P248及其战略答: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它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即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协调和优化;社会福利增进;社会总需求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关系扩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变化。经济发展战略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决策,是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总体规划。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即“三步走”)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7、简述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47、简述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P248答: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
-8-
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48、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涵义。48、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涵义。P249答: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把经济增长、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不能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一时的利益。。49、49、简述: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249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答:可采取如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必须认真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是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能源资源;四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五是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50、简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50、简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或简述中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或简述(“三个转变”的主要内容)P249三个转变”的主要内容)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即“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个三转变,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51、简述产业结构及三次产业的划分的涵义。51、简述产业结构及三次产业的划分的涵义。P250及三次产业的划分的涵义答:产业结构是指以产业划分为生产力结构,是指国民经济总体由哪些产业和部门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产业之间的比例称为产业结构的均衡度,产业结构已经达到的阶段或水平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度。三次产业的划分是按社会经济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的。第一次产业是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办的部门(农牧林业);第二次产业是指凡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生产的部门(工业、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行业(商业服务业)。52、简述: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涵义与特点。52、简述: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涵义与特点。P251答:主导产业是指能产生积极连锁反应、能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主导产业有三个特点:一是从社会需求看,其产品收入弹性高;二是从劳动生产率看,其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可能性大;三是从产业关联效果看,其关联效果比较大,能带动一大批产业共同发展。基础产业是指为人们生活和各部门生产经营创造物质条件和营造环境的产业,它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有两个特点:一是为人们生活和各部门生产经营创造物质基础;二是属于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冶金工业、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支柱产业是指其产值在现有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有三
-9-
个特点:一是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在整个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是该产业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特色和优势;三是该产业一般是竞争性产业,不仅国内存在竞争,而且国际市场上也存在着激烈竞争。53、简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3、简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P251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54、简述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54、简述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P251答:区域结构是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55、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限和小康社会的涵义。55、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限和小康社会的涵义。P253答: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2020),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55、简述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55、简述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P255答: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分工发展过程,社会分工必然走向国际分工,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走向不断开放。二是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要求在开放环境下进行资源配置,任何一个国家,总是存在一些资源丰富,而另一些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就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通过国际市场实现优化配置。三是在市场经济中,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商品交换以不断开放的市场为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许多商品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国际市场。二、辨析题:1、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三种经济模式是以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方自然经济、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经济模式。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经济模式。正确。因为三种经济模式的划分根据就是资源配置方式。P2212、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着资源合理配置。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着资源合理配置。正确。因为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商品生产扩大,供给增大;反之,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商品生产缩减,供给减少,从而调节着经济资源流动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P225
-10-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方式上是相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方式上是相同的。正确。因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区别则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又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两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都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P226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P227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P2276、企业和个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要载体。企业和个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要载体。正确。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是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个人)的总和。P2327、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既有组织,又有个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既有组织,又有个人。正确。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主要有企业和个人两类,企业也是一种组织。P2328、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正确。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企业是产品和服务最主要的供给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绝大部分是由企业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企业又是生产要素的最大购买主体。P2329、个人是市场经济微观经济主体。个人是市场经济微观经济主体。正确。因为个人提供劳动力并用其所获得的收入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是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和实现的最终力量。P23210、明确界定产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10、明确界定产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正确。P2331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正确。P233.12、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12、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正确。因为只有拥有法人财产权,企业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与其法人地位适应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P23313、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或”13、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正确。因为,一是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按劳分配是企业对劳动者的分配关系,不同的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市场环境不同,劳动者付出同样多的劳动时间,表现为不同的价值量,通过市场竞争,一方面使每个企业的劳动量转化为具体的价值量,另一方面,又使企业或部门局部的劳动时间趋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按劳分配原则得以实现;二是劳动力的流动和劳动者的竞争是按劳分配实现的重要条件;三是工资指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是按劳分配实现的另一重要条件。P23914、产业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14、产业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P246正确。因为政府通过财政、货币(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活动,使企业行为与产业政策的目的一致起来,从而促成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11-
15、主导产业就是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就是支柱产业。15、主导产业就是基础产业。或者:主导产业就是支柱产业。P251主导产业就是支柱产业错误。主导产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不同的概念。主导产业是指能产生积极连锁反应、能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产业是指为人们生活和各部门生产经营创造物质条件和营造环境的产业,它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支柱产业是指其产值在现有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16、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P25516、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P255正确。因为,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分工发展过程,社会分工必然走向国际分工;二是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要求在开放环境下进行资源配置,任何一个国家,总是存在一些资源丰富,而另一些资源短缺的问题;三是在市场经济中,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商品交换以不断开放的市场为条件。17、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7、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P255正确。因为实行对外开放,同国外进行交流,互通有无,调节余缺,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可以使我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可以使我国获得后发性利益;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求得进步。三、论述题:(1、试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要点)P221试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要点)●经济体制的涵义:是组织和管理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属性或制度属性,却和社会经济制度有紧密的联系。●二者的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一方面,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影响着经济体制运行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由经济体制来实现的。●经济体制较为灵活:同一社会经济制度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选择同样的经济体制。(需要对上述要点逐点阐述,或重点对其中一点详加阐述。)2、论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论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P233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其意义概括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3、试述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试述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
-12-
●两次分配的含义:在SNA体系下,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其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收入分配;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是指政府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的活动。●初次分配的结果: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形成各个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租金收入、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收入、管理者报酬。●再次分配的结果:通过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国家、社会的普遍利益和意愿,政府会采用征税、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也就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两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最终被分割为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分别占有的三个部分。4、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秋季学期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计划
- 急诊工作的指导计划
- 跨部门合作在年度工作中的关键性计划
- 《机械零件加工》课件第一篇模块一项目一任务一
- 新余学院《新能源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编排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卫生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毒理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大学《走进国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304管理案例分析期末试题答案
- 统计基础知识(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考核表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美丽文字民族瑰宝第一课时教学课件设计
- 改革开放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药科大学
- 【肿瘤标志物不同检验方式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报告5000字(论文)】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冲压失控行动计划-OCAP程序
- 四年级科学上册粤教版第1单元 生命的延续 单元练习二(含解析)
- Unit+5+Reading+Polyglots-+what+are+they+and+who+can+be+one-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城市亮化高空作业及安全措施施工方案
- 实验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