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5篇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5篇
每个人都可以做好人,做好事,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呢?请大家回想一下,然后绽开说说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例文,盼望你喜爱。
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篇1)
昨日,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兰姨的儿子,紧紧握住梁书记的手,感动地说:“梁书记,请你帮我找一下一个叫阿田的居家养老服务员,我要多谢她救了我妈妈的命,假如不是她,我妈妈已经不了,居家养老服务就是好……”。
事情追回到今年3月19日那天午时,居家养老服务员袁顺田同志兰姨家搞清洁卫生,突然观察兰姨口吐许多鲜血横倒椅子上,袁顺田同志本能地申手去抓台面上的固定电话求救,但兰姨肥胖巨大的身体刚好拦住了固定电话。这个时候,袁顺田同志临危不乱,一心想着快速救人,为了争取时间,她一边用自我的手机呼叫120抢救车,一边向距离兰姨最近的女婿单位跑去求救,同一时间,抢救车和兰姨的女婿一齐来到兰姨家,快速将半昏迷状态的兰姨送往医院抢救。由于袁顺田同志临危不乱,镇静镇静,处事坚决,为抢救赢来了时间,使兰姨得到准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急。还有一次,是今年3月初的一天,袁顺田同志和平常一样到兰姨家搞清洁卫生,刚到不久,突然听见厨房传来“砰”的一声响,随着响声一看,只见煤气炉四周一团大火,袁顺田同志临危不惧,马上冲上前把煤气瓶关上,并快速灭了火,避开了一场火灾的发生。以上这两件事故,假如不是有服务员场,临危不惧,遇事不乱的话,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袁顺田同志这种临危不惧、镇静镇静、处事坚决的精神值得我们和全部服务员学习,所以,我们要把居家养老报务工作不断进展扩大,让我们的爱心传遍社会每个角落。
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篇2)
20__年12月3日,杨云新师傅像平常一样工作到凌晨,时间已到1点半左右,杨师傅拉完最终一趟客预备回家。当他把车开到小区门口清扫时,发觉车子后排座垫遮盖着一个包,阅历告知他“乘客又落东西了”,随即,杨师傅把拉链拉开,观察里面放有行车证、银行卡,金卡以及厚厚几沓百元大钞,但是杨云新没有详细清点钱数目就拉上了拉链。回想当时的心情,杨师傅说:“我就想这样可能也是人家的救命钱,我作为驾驶员,这样一笔钱,贪我也不敢想,由于人家也盼着这笔钱,我这个人也不会要这种钱。”将心比心,杨师傅知道失主肯定很着急,应当想方法尽快找到失主,但捡到的东西是报公安、报公司还是报运政处呢?时间已经将近是凌晨2点左右,反复考虑后,杨云新想,失主确定会第一时间联系公司,他还是给公司打了一个电话,然而公司的座机没人接。杨师傅只好先回家,向爱人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看到他忧心忡忡的样子,妻子劝他先不要焦急,建议他先收好失主的东西,等到早上拿去公司处理也稳妥些,由于担忧失主焦急,杨云新一夜未睡好。其次天一大早,杨云新起床匆忙梳洗后便赶到自己所属的商贸公司把包交了上去,公司经过清点,黑色的包里除了各类卡之外还有现金4.6万元。
把包交给公司后,杨云新觉得轻松了许多,他说:“已经一晚上没睡好了,交给了公司,找到失主的盼望就更大了,我也稍稍放心。”而公司在收下包以后,刚要通过各种途径多方查找失主时,一个电话响起,原来是一位自称失主的罗先生,罗先生来到商贸公司后,经核查,他正是失主。
失主罗先生向大家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罗先生是四川人,到临沧做生意。20__年12月2日晚,罗先生和伴侣喝酒后,打车时不慎将钱包遗忘在车上,包中装有借来做工程的款项四万六千元。罗先生回忆说:“发觉钱不见了时,我是惊出一身冷汗,当时以为钱可能找不回来了,当晚自己又喝了酒,只记得是黄色的出租,可想找一辆车如同大海捞针”。天亮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罗先生打了商贸公司的电话。原本对还能找回钱包不抱任何盼望的罗先生惊喜地发觉:捡到钱的司机也在找他!
失主罗先生拿回自己的钱包后,感动不已,说原本也只是怀着一丝侥幸心理打个电话到商贸公司试试,“想不到临沧有个好大哥关心捡着包,真是太感谢了!”罗先生紧紧握住杨师傅的手,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感谢。
杨云新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朴实厚道,到公司开出租车6年来,始终是出租车驾驶员里的佼佼者,喜爱关心同事,不仅从不违法,还时时为乘客着想,几乎从没被投诉过。同事们都说,杨师傅作为他们出租车驾驶员中的同行,平常就很喜爱乐于助人,这次他拾金不昧的事迹被公司也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公司进行了通报,以期用杨云新的事迹感染和鼓舞公司上下的全部员工,使杨云新拾金不昧的诚信精神成为行业的模范,也将诚信作为职业道德秉承的原则。
宋朝学者杨简说过“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益己则益少,益众则益多”。说的是用诚信对待别人,不是只对别人有益,对自己的好处尤其很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基础,是获得他人敬重与信任的保证,是获得事业的胜利根本。“拾金不昧”,作为一个人诚信精神的详细体现之一,不止给别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还是一个人具有高尚人格品质和良好社会公德的反映,更是一个单位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
4.6万元,对杨师傅来说,相当于他两年多的收入总和,但他从没想过据为己有,杨云新说过:“钱是人人都爱,但是不应当要的钱就不应当要,当时我就想要还人家的,失主也相当心急……”朴实真挚的话语让我们看到杨师傅是真正把诚信意识刻在了心里,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件理所应当的事,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如金子般闪闪发光,为整个社会奉献了一份宝贵的正能量,小小出租车,搭载的不只是乘客,装载着的是满满诚信之金,具有金子的重量和价值;漫漫行车之路,其实是诚信之光普照的人生之路,一位一般司机,却有着不一般的精神品质,是值得赞扬的“临沧好司机”,一位地道的“临沧好人”。
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篇3)
李黎明,男,1998年12月退伍后,他被安排到林业处苍石林场工作。
李黎明是个踏实敬业的人。20__年初,林场支配李黎明到条件特别艰苦的牛肺沟护林,负责守护9780亩林区的3百多万颗林木。这日行一趟的“必修课”,他是用双脚徒步走完这40多里的坎坷山路。18年来,他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地走了46万多里,相当于沿着中国陆地边疆线走了近10圈。
李黎明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李黎明值守的护林点位于林区深处,交通相当闭塞、条件特别艰苦,粮食蔬菜通常隔一段时间往山里背一回,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夏天就喝溪沟水、冬天则嚼野坡雪。刚刚度过39岁生日的李黎明,却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有点驼背的“糟老汉”。尽管如此,李黎明却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李黎明是个一心都只在工作的人。护林点不通车、不通电,甚至没有广播和通讯信号,最近几年,护林点逐步掩盖了广播信号,李黎明的生活中才添加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上任之初,从护林点到最近的汽车站要走36里山路。他经常要十天、半个月才能下一次山,到了防火期更是要4个月都不能下山。婚后的13年里,他下山回家的时间累计不超过2年,有9顿年夜饭都是在护林点里吃的,快9岁的儿子至今还经常错把这个很少回家的爸爸叫“叔叔”,每每到这时,这个平日里顽强的汉子都要忍不住流下泪水。
李黎明是个仔细到“较真”的人。牛肺子沟林区沟深林密、资源丰富,是不少想发歪财之人“惦记”的“肥肉”。之前,林区内乱砍盗伐、偷挖山苗现象时有发生。李黎明到任后,这个“缺口”就被堵死了,也因此断了一些人的“财路”。有人找过他,求他“睁只眼、闭只眼”;也有人劝过他,让他多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没工作的实际困难;甚至有人骂过他、诬告他、打过他,可他一律“不开窍”。时间久了,他又多了个外号——叫“黑脸包公”。
有一次,李黎明巡山时发觉了盗伐分子留下的车辙和拖痕,为了将保住国家财产,他在来不及向上级报告的状况下,只身一人循着印迹绽开追踪,翻山越岭几十里,浑身汗水湿得精透,最终追回了被盗林木,就连落网的盗伐分子都只能无奈地说:“遇上这么个舍命三郎,我们只好认栽了!”
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篇4)
是村民,47岁,是一名一般的农村妇女。她做事细心,勤劳和善,从一双粗糙的双手就能看出她日常生活的艰辛;她衣着朴实无华,不善言辞,就像那悄悄开放在空谷中的幽兰,散发着自己的光荣,绽放着迷人的芳香。
结婚这么多年,始终与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对家里的老人特别孝顺。从过门到现在,从没有跟老人顶过嘴、吵过架、耍过脾气、红过脸,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主动征求老人的看法。多年来,她无怨无悔的扛起了照看公婆、操持家务的重担,一年四季,春种秋收,起早贪黑,既要照看家里,又要下地干活,还得照看孩子,左邻右舍都说是一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儿媳。
平常对孩子们比较严格,教育他们要不能铺张,吃穿方面不要和别人攀比。但对她的公公婆婆极为照看,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公公婆婆。她还征求公婆的看法支配好食谱,做他们喜爱吃的饭菜,保证了老人饮食健康。还开玩笑说:“我就是我们家大厨,要变着花样做好吃养分的饭菜。”为了保持公婆穿着和居住舒适,她准时为他们换洗衣物,晾晒被褥。老年人在家难免憋闷,为了能使公婆心情舒服,她带着公婆在院子里晒太阳,做运动,还常常讲笑话或者孩子们的生活趣事逗他们快乐。为了让公公婆婆能睡的更好,每天晚上她都为公公婆婆预备加了夜交藤和合欢皮的洗脚水。人常说闺女是妈的贴身小棉袄,却是公公婆婆的贴身小棉袄。孝敬老人贵在细心长久,这么多年始终帮公婆打点好一切,比如擦身、洗脸、剪指甲,增加衣物等等。老人逢人就夸好儿媳。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才是幸福。
常常教育孩子说:“作为一名年轻人,敬重老人、爱惜老人、关怀老人,是我们应当保持的优良传统。你们也得牢记,而且要争取做得更好,努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对爷爷奶奶要孝敬,从小他们照看你们,现在你们长大了,而他们变成了老小孩,就换你们来照看他们。”朴实的语言中,说出了最基础最真实的道理。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爷爷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爷爷奶奶带来老人爱吃的食品和宠爱的衣物。
多年来,通情达理,持家有方,团结邻里,家庭和谐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和善、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记录好人好事的事迹(篇5)
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年头。从最初的检票工作,到后来的保洁环卫,2000年,李培生转岗到了放绳队伍,成为景区里的一名放绳工。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放绳既生疏又恐惊,悬崖垂直落差大的有十几层楼高,头一次下去身体直打哆嗦。”回忆第一次“飞檐走壁”,李培生至今难忘当年的“望而生畏”。
但李培生天生有股不服输的毅力。从第一次当“蜘蛛人”开头,他就暗下决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
在经过专业训练和实地操作之后,如今的李培生对这份工作已是驾轻就熟,凭借一根绳索,在悬崖峭壁上行走自如、如履平地。
绳索的一头以“8字扣”系在崖壁边的护环上,另外一头则系在腰间,打好结、扣上保险,然后李培生便手拉绳索,顺着崖壁向下滑去……
这一套流程对于李培生来说,再熟识不过。到了旅游旺季,他每天要放绳七八次,上下一趟在一个小时左右,这对体力和耐力都有着极大的考验。
“许多事情都要亲自尝试,只有试过了才知道行不行。”这是李培生最朴实的想法,而努力上进的他,也会在闲暇时不断学习摸索,把握放绳的技巧。
为什么会从事这么久的环卫工作?在悬崖上捡垃圾有可怕过么?是否想过申请调换一个岗位?……类似的问题,李培生曾被很多次问起过,但不论是20年前,还是今日,他的答案都是全都的,“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勇往直前。
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登上了20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在黄山风景区,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共有18名,他们肩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律师营销管理办法
- 护理耗材管理办法
- 收费部门管理办法
- 报销管理办法补充
- 月饼准入管理办法
- 无效合同管理办法
- 招生录取管理办法
- 建设暂行管理办法
- 月度安全管理办法
- 政府信托管理办法
- DB4401-T 6-2018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开标相关情况说明
- 大豆油墨物质安全数据资料表MSDS
- 妇产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病案分析专题报告四篇汇编
- 边坡工程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DB32∕T 1332-2009 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规程
- 350MW超临界锅炉讲义课件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一体化教程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 DANFOSS安装指导手册
- 标识标牌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