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数轴上动点返回多解问题类型一数轴上动点返回一解问题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动点从点出发,以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移动,设点移动时间为.(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点分别到点和点的距离:______,______.(2)当点运动到点时,点从点出发,以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运动,点到达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当点运动到点时,两点运动停止.当点,运动停止时,求点,间的距离.2.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a、b,满足,原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1)a=,b=,AB=;(2)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BP=2BQ?(3)若点P、Q仍按(2)中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Q重合时停止运动,当点P到达点O时,动点M从点O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再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直到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过程中M点行驶的总路程,并直接写出点M最后位置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有理数.类型二数轴上动点返回两解问题3.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8,若动点从原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动点从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到达原点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返回,向右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当时,求点到原点的距离;(2)当时求点到原点的距离;(3)当点到原点的距离为4时,求点到原点的距离.4.已知数轴上点A与点B相距12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在点A的右侧,点C表示的数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点C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回到点A处停止运动①点Q运动过程中,请直接写出点Q运动几秒后与点P相遇②在点Q从点A向点C运动的过程中,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4个单位?如果能,请直接写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类型三数轴上动点返回三解问题5.如图,A,B是数轴上的两点,A对应的数为-2,B对应的数为10,O是原点.动点P从点O出发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从点A出发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以原来的速度向点O匀速运动,当点P,Q再次重合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s).(1)当点Q到达点B时,点P对应的数为;(2)在点Q到达点B前,点Q对应的数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6.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4,8.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1)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当运动到第2021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在数轴上有一动点C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移动,点C向右运动到B点立即返回,返回到A点停止.在数轴上有一动点D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左匀速移动,到A点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使得CD的长度为2;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数轴上点A表示-12,点B表示12,点C表示24,如图,将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在“折线数轴”上,把两点所对应的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叫这两点间的和谐距离,那么我们称点A和点C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36个单位长度.动点M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过点B后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正方向运动;点M从点A出发的同时,点N从点C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过点O后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负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秒时,求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2)当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3)当点M运动到点C时,立即以原速返回,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当点N运动到点A时,点M、N立即停止运动,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M、O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与N、B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相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O为原点,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且a,b满足.(1)a=________,b=__________.(2)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点P运动到线段OB上,且PO=2PB时,求t的值.②若点P从点A出发,同时,另一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到达点O后立即原速返回向右匀速运动,当PQ=1时,求t的值.类型四数轴上动点返回四解问题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16,﹣6,8,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PC=;(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10.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C=,BE=;(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①设AF长为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E=(结果需化简);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当点Q到达点B时,P、Q两点都停止,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t为何值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11.已知数轴上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a、b、c,且满足|a+10|+|b+4|+(c﹣5)2=0;动点P在数轴上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1)求a、b、c的值;(2)当点P到B点的距离是点A到B点距离的一半时,求P点移动的时间;(3)当点P移动到B点时,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向C点移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移动到终点A.当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Q点移动的时间.12.在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数轴上,相距30个单位长度的点A和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将点B向右移动1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点P是该数轴上的一个动点,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至点A,然后立即返回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点P与点A的距离是点P与点C的距离的2倍时,求点P表示的数及对应t的值;(3)点Q为该数轴上的另一动点,与点P同时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匀速向右运动,直接写出P,Q两点之间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的t的值(不写计算过程)13.如图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是A、B、C三个点,且A、B两点位于原点O的两侧,A点所表示的数为﹣4,B点所表示的数为2,且BC=3AB;(1)求出数轴上C点所表示的数;(2)如图2,动点P从A点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AC方向运动,与此同时,另一动点Q从B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B点后原地休息2秒钟,然后继续向C运动,到达C点后,点P停止运动;动点Q中途不休息,到达C后,点Q也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到P、Q两点都停止运动,整个运动过程结束.在运动过程中,点Q的运动时间记为t(秒),当PQ=4时,求出满足条件的t的值;(3)在第(2)问的条件下,有另一动点,M与P、Q同时出发,从点C以3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CA方向运动到A点后,立即原速沿AC返回到C,中途不休息,当M回到点C时,点M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到P、Q、M三点都停止运动,整个运动过程结束.在运动过程中,点Q的运动时间记为t(秒),当PQ+QM+PM=10时,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t的值.专题08数轴上动点返回多解问题类型一数轴上动点返回一解问题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动点从点出发,以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移动,设点移动时间为.(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点分别到点和点的距离:______,______.(2)当点运动到点时,点从点出发,以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运动,点到达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当点运动到点时,两点运动停止.当点,运动停止时,求点,间的距离.答案:(1),;(2)24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即可求得答案;(2)先求得点从点到点的时间,进而求得点运动的路程,根据题意确定的位置,进而求得的距离【详解】(1),故答案为:,;(2)解:点从点到点的时间为点运动的路程为点,距离为答:点,距离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距离,数轴上动点问题,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a、b,满足,原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1)a=,b=,AB=;(2)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BP=2BQ?(3)若点P、Q仍按(2)中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Q重合时停止运动,当点P到达点O时,动点M从点O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再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直到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过程中M点行驶的总路程,并直接写出点M最后位置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有理数.答案:(1)﹣8,4,12;(2);(3)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24和点M最后位置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为16解析:分析:(1)由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的值,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AB的值;(2)分别分点P在点B的左边和点P在点B的右边两种情况讨论;(3)点M运动的时间就是点P从点O开始到追到点Q的时间,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列式为2t−t=8,解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B=4-(﹣8)=12,故答案为:﹣8;4;12(2)当点P在点B的左边时,由题意得:AP=2t,BP=12-2t,BQ=t,且2t≤12,t≤6,∵BP=2BQ∴,解得:t=3,当点P在点B的右边时,AP=2t,BP=2t-12,BQ=t,且2t>12,t>6,∵BP=2BQ,∴,(无解,舍去)综上所述:当t=3时,BP=2BQ.(3)当点P到达点O时,8÷2=4,此时,OQ=4+t=8,即点Q所表示的实数为8,如图,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由题意得:2t-t=8,t=8,此时,点P表示的实数为8×2=16,所以点M表示的实数也是16,∴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3×8=24,答: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24和点M最后位置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的距离、数轴上点的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比较复杂,要认真理清题意,并注意数轴上的点,原点左边表示负数,右边表示正数,在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等于任意两点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类型二数轴上动点返回两解问题3.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8,若动点从原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动点从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到达原点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返回,向右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当时,求点到原点的距离;(2)当时求点到原点的距离;(3)当点到原点的距离为4时,求点到原点的距离.答案:(1)6;(2)2;(3)2或6解析:分析:(1)当时,先计算,小于8,则用8减去即可得;(2)当时,点运动的距离大于8,则用点运动的数值减去8即可;(3)当点到原点的距离为4时,分两种情况:向左运动时,向右运动时,分别计算即可.【详解】解:(1)当时,,,点到原点的距离为6;(2)当时,点运动的距离为,,,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3)当点到原点的距离为4时,,向左运动时,,则,,;向右运动时,,运动的距离是,运动时间,,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或6.【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在数轴上的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意并分类讨论.4.已知数轴上点A与点B相距12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在点A的右侧,点C表示的数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点C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回到点A处停止运动①点Q运动过程中,请直接写出点Q运动几秒后与点P相遇②在点Q从点A向点C运动的过程中,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4个单位?如果能,请直接写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24;12;(2)①6,15;②-8,-4,解析:分析:(1)因为点A在原点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所以点A表示数-24;点B在点A右侧且与点A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故点B表示:-24+12=-12,再根据点C表示的数是点B表示的数的相反数得到点C表示的数为12;(2)①分点Q到达点C之前和点Q到达点C之后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②分点Q追上点P和点Q超过点P两种情况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的数为-24,∵点B在点A的右侧,且与点A相距12个单位长度,∴点B表示的数为-12,∵点C表示的数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C表示的数为12故答案为:-24,12;(2)如图:AB=12,AC=36,BC=24,①设点Q运动m秒后与点P相遇,点Q到达点C之前,属于追及问题,追及距离=AB=123m-m=12解得m=6点Q到达点C之后,是相遇问题,当Q到C点时用时36÷3=12秒此时PB=12×1=12,则PQ=BC-PB=123(m-12)+1×(m-12)=12解得m=15∴点Q运动6秒或15秒时与点P相遇;②能,理由:在点Q从点A向点C运动的过程中,当点P在点Q右侧时,12+t-3t=4,解得:t=4,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12+4=-8;当点Q在点P右侧时,3t-12-t=4,解得:t=8,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12+8=-4.∴点P表示的数为-8或-4.【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实数与数轴的相关概念,解题时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类型三数轴上动点返回三解问题5.如图,A,B是数轴上的两点,A对应的数为-2,B对应的数为10,O是原点.动点P从点O出发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从点A出发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以原来的速度向点O匀速运动,当点P,Q再次重合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s).(1)当点Q到达点B时,点P对应的数为;(2)在点Q到达点B前,点Q对应的数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答案:(1)4;(2);(3)或或解析:分析:(1)先求出Q到达B点时所用时间,再求出这个时间P运动的距离即可.(2)先确定Q所运动的距离为3t,再减去A点的值即为所求.(3)先求出P、Q第二次相遇的时间,得到t的取值范围.分①点Q到达点B前,②点Q到达点B后,写出PQ的长度(用t表示),由PQ=列方程,求出满足的条件t的值.【详解】解:(1)∵A对应的数为-2,B对应的数为10,∴,∵动点Q从点A出发向点B匀速运动,∴,当时,点P对应的数为;(2)在点Q到达点B前,Q所运动的距离为3t,点Q对应的数为;(3)①点Q到达点B前,点P在右边,点Q在左边,,解得:,点P在左边,点Q在右边,,解得:,②点Q到达点B后,点P与点Q重合,,解得:,点P在左,点Q在右,,解得:,点P在右,点Q在左,,解得:,∵,∴舍去,∴当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时,或或.【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4,8.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1)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当运动到第2021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在数轴上有一动点C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移动,点C向右运动到B点立即返回,返回到A点停止.在数轴上有一动点D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左匀速移动,到A点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使得CD的长度为2;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2;(2)-1015;(3)存在,,,10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4,8,可直接得到A,B两点之间的距离;(2)当运动到第2021次时,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是:,化简求值即可;(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C,D两点没相遇时,②当C,D两点相遇后时,点C没有运动到B点时,③当C,D两点相遇后时,点C运动到B点再返回时,分别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4,8,∴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根据题意可得,当运动到第2021次时,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是:,(3)存在,理由如下:由(1)得:,①当C,D两点没相遇时,依题意得:解之得:;②当C,D两点相遇后时,点C没有运动到B点时,依题意得:解之得:;③当C,D两点相遇后时,点C运动到B点再返回时,依题意得:解之得:;综上所述,CD的长度为2时,运动时间为或或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性质和数轴上的动点,明确数轴的特点,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7.数轴上点A表示-12,点B表示12,点C表示24,如图,将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在“折线数轴”上,把两点所对应的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叫这两点间的和谐距离,那么我们称点A和点C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36个单位长度.动点M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过点B后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正方向运动;点M从点A出发的同时,点N从点C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过点O后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负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秒时,求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2)当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3)当点M运动到点C时,立即以原速返回,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当点N运动到点A时,点M、N立即停止运动,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M、O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与N、B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相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5;(2)秒或秒;(3)存在,或或解析:分析:(1)当秒时,求出点和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单位,点和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单位,据此求出、和谐距离即可;(2)分两种情况:当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相遇时,当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且相遇后又离开时,分别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3)分六种情况:①当点在,点在上运动时,②当点在,点在上运动时,③当点,点在上运动时,④当点在,点在上运动时,⑤当点在,点在上运动,且点没有返回时,⑥当点在,点在上运动,且点返回时,分别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1)当秒时,点和点在数轴上相距个长度单位,即点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是点和点在数轴上相距个长度单位,即点在点的位置上,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是12,则、和谐距离是:个单位长度;(2)如图示:点运动到点位置时,用的时间是:秒,当点在折线数轴上运动4秒时,则在上的运动时间是秒,在上的运动时间是秒,则,∴,设点,点在在上的运动时间是,当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相遇时,依题意得:,解得:,∴总用时是:秒;当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且相遇后又离开时,依题意得:,解得:,∴总用时是:秒;综上所述,当运动秒或秒时,M,N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3)存在,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可知,点在上的运动,并没返回时,使用的时间是秒,点在上的运动,使用的时间是秒,可得,点在到达点时,继续返回运动了2秒,①当点在,点在上运动时,依题意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点在到达点时,使用的时间是秒,先于点在上运动,②当点在,点在上运动时,依题意得:解得:;③当点,点在上运动时,依题意得:解得:;④∵点在到达点时,使用的时间是秒,先于点到达点,当点在,点在上运动时,无法找到任一点,使得M、O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与N、B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相等,故不存在这样的时间;⑤当点在,点在上运动,且点没有返回时,依题意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⑥当点在,点在上运动,且点返回时,依题意得:解得:;综上所述,使得M、O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与N、B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相等的时间是:或或;【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一元一次方程在数轴上的应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点,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对题目进行分析解答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O为原点,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且a,b满足.(1)a=________,b=__________.(2)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点P运动到线段OB上,且PO=2PB时,求t的值.②若点P从点A出发,同时,另一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到达点O后立即原速返回向右匀速运动,当PQ=1时,求t的值.答案:(1),6(2)①6;②,,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平方的非负性解题;(2)①由PO=2PB列方程解题;②分两种情况讨论:点Q到达原点之前PQ=1,或点Q到达原点返回之后PQ=1,根据题意列方程解题即可.(1)解:故答案为:-2,6.(2)①根据题意得,PO=2PB②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点Q到达原点之前PQ=1,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第二种情况:点Q到达原点返回之后PQ=1,点P与点Q相遇时,即,此时点P、Q表示的数均为,此时点Q到达原点还需要秒,当点Q在原点时,点P表示数当点Q由原点返回,向右匀速运动时,PQ=1(舍去)即当点Q到达原点返回之后PQ=1,综上所述,当PQ=1时,,,.【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的动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绝对值的非负性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类型四数轴上动点返回四解问题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16,﹣6,8,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PC=;(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t,24-t;(2)点P表示的数为-2,0,3,4.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得P到点A和点C的距离;(2)需要分类讨论,分①当P点在Q点右侧,且Q点还没有追上P点时,②当P点在Q点左侧,且Q点追上P点后,③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左侧时,④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右侧时,四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解:(1)PA=t,PC=24-t;故答案为:t,24-t;(2)①当P点在Q点右侧,且Q点还没有追上P点时,
3t+2=10+t,解得:t=4,
∴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②当P点在Q点左侧,且Q点追上P点后,相距2个单位,3t-2=10+t
解得:t=6,∴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0,③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左侧时,10+t+2+3t﹣24=24
解得:t=9,∴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3,④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右侧时,10+t-2+3t-24=24
解得:t=10,∴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4,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2,0,3,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2)题,对t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0.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C=,BE=;(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①设AF长为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E=(结果需化简);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当点Q到达点B时,P、Q两点都停止,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t为何值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答案:(1)6,2;(2)①16﹣2x;②BE=2CF;(3)1或3或或解析:分析:(1)由两点距离公式可求解;(2)①由BE=AB﹣AE,可求解;②由BE=8﹣x,即可求解;(3)分四种情况讨论,利用两点距离公式列出方程可求解.【详解】解:(1)∵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AB=12-(-4)=16,∵CE=8,CF=1,∴EF=7,∵点F是AE的中点,∴AE=2EF=14,AF=EF=7,∴AC=AF-CF=6,BE=AB-AE=2.故答案为:6,2;(2)①∵AF长为x,∴AE=2x,∴BE=16-2x.故答案为:16-2x;②∵CF=CE-EF=8-x,∴BE=2CF;(3)∵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CE=8,∴点E表示的数为-6;当点P向x轴正方向运动,且与Q没有相遇时,由题意可得:3t+1=2t+2,解得t=1;当点P向x轴正方向运动,且与Q相遇后时,由题意可得:3t-1=2t+2,解得t=3;当点P向x轴负方向运动,且与Q没有相遇时,由题意可得:2(t-6)+1+2t=16,解得t=;当点P向x轴负方向运动,且与Q相遇后时,由题意可得:2(t-6)+2t=16+1,解得t=.综上所述:当t=1或3或或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理解题意,列出正确的方程是本题的关键.11.已知数轴上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a、b、c,且满足|a+10|+|b+4|+(c﹣5)2=0;动点P在数轴上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1)求a、b、c的值;(2)当点P到B点的距离是点A到B点距离的一半时,求P点移动的时间;(3)当点P移动到B点时,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向C点移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移动到终点A.当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Q点移动的时间.答案:(1);(2)或秒;(3)或或或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的值;(2)根据题意设的移动时间为,分别求得的距离,列出方程进而求解即可(3)根据点到达点前后进行分类讨论,进而分别得出结果.【详解】解:(1)∵|a+10|+|b+4|+(c﹣5)2=0;∴(2)设的运动时间为秒,根据题意点表示的数为,则的距离为,,当点P到B点的距离是点A到B点距离的一半时,解得或点移动时间为或秒;(3),的速度为3个单位每秒,点的速度为1个单位每秒,设点的移动时间为,则点表示的数为,当点到达点之前,点表示的数为,此时根据题意,解得或当点从点返回时,点表示的数为,此时根据题意,解得或综上所述,的移动时间为或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利用数轴确定点的位置,利用分类讨论得出结果是解题的关键.12.在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数轴上,相距30个单位长度的点A和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将点B向右移动1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点P是该数轴上的一个动点,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至点A,然后立即返回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点P与点A的距离是点P与点C的距离的2倍时,求点P表示的数及对应t的值;(3)点Q为该数轴上的另一动点,与点P同时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匀速向右运动,直接写出P,Q两点之间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的t的值(不写计算过程)答案:(1);;(2)点P表示的数为,对应t的值为5(秒)或21(秒),点P表示的数为,对应t的值为33(秒);(3)或或或解析:分析:(1)利用数形结合,及相反数的概念进行解答;(2)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当点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至点时;第二种,当运动至点A,然后立即返回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到点时;第三种,当运动至点A,然后立即返回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到点右边距离45个单位处时,此时点P与点A的距离是点P与点C的距离的2倍,分别求解即可;(3)P,Q两点之间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的t的值,要进行分四类讨论.【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点到原点左侧,点到原点右侧,如下图:不妨设点表示的数为,根据相反数定义则点表示的数为,点A和点B相距30个单位长度,则,解得:,点A表示的数是:;将点B向右移动1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如下图:由图可知点C表示的数是;故答案是:;.(2)分三种情况讨论,如图:当点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至点时,此时点P与点A的距离是点P与点C的距离的2倍,表示的数为:,对应的时间(秒),当运动至点A,然后立即返回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到点时,此时点P与点A的距离是点P与点C的距离的2倍,表示的数为:,对应的时间(秒),当运动至点A,然后立即返回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到点右边距离45个单位处时,此时点P与点A的距离是点P与点C的距离的2倍,表示的数为:,对应的时间(秒),故点P表示的数为,对应t的值为5(秒)或21(秒);点P表示的数为,对应t的值为33(秒);(3)当点从点出发又返回点时或点到达点时停止运动的的话,相距5个单位需要分四种情况讨论,当点从点C向左出发,点从点向右出发,第一次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所用时间为,,解得:,当点从点C向左出发,点从点向右出发,第一次相遇后再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所用时间为,,解得:,当点从点C向左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铺面租赁合同模板:适用于商业地产租赁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铲车租赁及运输配送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医疗期间劳动合同履行与员工职业规划指导协议3篇
- 2024美团外卖平台商家合作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工业用地承包租赁合同书3篇
- 2025年度标准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劳动合同试用期员工培训与发展计划合同3篇
- 《办公用房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工程合同执行与风险评估策略3篇
- 年度飞机及配件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大学面试后感谢信
- 2022届上海高考语文调研试测卷详解(有《畏斋记》“《江表传》曰…”译文)
- SBT11229-2021互联网旧货交易平台建设和管理规范
- 如何打造顶尖理财顾问团队
- 土壤农化分析课件
- 小区大型团购活动策划
- 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2273
- 2023年租赁风控主管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展望
- 开关插座必看的七个安全隐患范文
- 高分子成型加工课件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