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实操-材料入库如何做好价税分离_第1页
成本实操-材料入库如何做好价税分离_第2页
成本实操-材料入库如何做好价税分离_第3页
成本实操-材料入库如何做好价税分离_第4页
成本实操-材料入库如何做好价税分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实操文库1/5成本实操-材料入库如何做好价税分离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是制造企业,仓管材料入库时候分不清含税不含税,于是一刀切都按含税入库。但是材料又分普票和专票,种类有几百种,一个月下来入库记录有上千条。这上千条的记录都需要会计去一一核对入库的价格是否正确,这无疑是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我在工作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非常苦恼,每个月到了月底,都需要拿着入库单和发票一一核对,发票没来的时候就需要去找合同,但发现合同有些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就只有去找采购,采购大爷(不是口误就是大爷)高兴还给你找找,不高兴的话压根都不会理你。工作在各种内耗中无限拖延,成本计算只需要一两天,核对工作却迟迟无法结账和完成。但是会计结账和报税都是有法定截止日期的,为了不延误报税,只能有啥核对啥,先结帐报税,等次月发票来了以后再红冲或者反结账。有些没做过的朋友可能不太明白,这不就是货来票没有来的正常业务吗?但是做过的就知道,当月领用了入库价格不准确的原材料,发票来了以后做暂估处理,产生的差异是需要红冲产成品或者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工作量的同时,还可能会引起税务预警,并且成本分析中材那块就会不准确,材料往来账也会出错。引起的连锁是1+1=5的效果。当然问题总是存在的,总需要想办法解决,我的前任会计是个小白没有多少经验,为了简化这个问题,就逼库房按照发票上的金额和数量入库,这样既不会产生数字价格上的差异,也不会产生入库数量上和合同的差异,似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刚到公司做管理的时候,就发现这么一个致命的问题,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精确地核算成本,而且对于财务监督的职责是致命的打击。于是,我就去了解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了解库房流程以及库房人员的背景和性格(先去人事拿人员的入职档案、再去库房和他们聊人生、聊家庭、看他们的工作流程、如何入库、如何抽检、如何和采购对接、如何和质检对接)。接着再去采购部门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如何确定采购量、合同如何签订、合同是否区分价税分离、大额原材料采购合同是否采用招标方式、来料不符如何与库房和供应商衔接)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问题有很多:1.库房人员是非专业的,是以前生产部门转过来的一个已婚妈妈。人很踏实能干,100多斤的东西说扛就扛,工作也有耐心。但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对于批号管理、库位管理、收发货管理、单位换算、如何抽检压根是门外汉,更不要谈到如何梳理流程。2.库房人员素质一般,基本停留在只会做个简单表格的程度,对于最小单位颗粒度、ERP模块的衔接、编码的管理和流程、对于这些压根是天方夜谭。3.以发票为准入库,不以实物为主入库(前任会计要求的)。发现原材料实物和发票对不住以后,居然做红出红入的骚操作。4.由于存在异地仓,存在以图片为准入库。5.采购、库房、财务工作脱节,采购不知道库房实际来了多少货。库房不知道实际要来多少货和价格,财务不清楚他们的工作,以发票为准来做账。6.赠送、样品、补货等问题,当然还存在其他各种问题,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再说一下入库方面的问题。在了解这些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源头在于采购,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流程不通,这里的流程不仅是财务流程而是采购、库房、财务三个部门的流程未梳理沟通。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跳出财务(不能像前任会计一样要求库房以发票为准入库)而归于财务(分清楚三部门的责权利、将财务部门从救火队员变成一个监督者和抽查者)。操作如下:第一步.将材料划分成主材、辅材、包材、低值易耗、劳保等(根据性质和用途),并在系统中当都设置。第二步.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将主材、辅材、包材规定只能提供专票、低值易耗、劳保因为实际采购量比较小,规定只提供普票(如有特殊情况,采购自行录入价格)第三步,确定库房入库标准,取消以发票入库的骚操作,以及发票来了库存系统做红冲红入的操作。库存以实际入住为准,并确定直发入库的标准。在做完前面三步以后,运转和纠正了一段时间,接着再梳理:第一步,解决三部门对接问题,以前多采用微信群里发照片的方法(既不正规也容易漏分不清楚责任和权力、又解决不了问题),取消微信对接,改用钉钉行政对接合同的签订与通知。第二步。上线系统的供应链全部模块(涵盖采购、库房、财务、质检等部门)区分责任和权力,打通整个流程。直到最后上线系统,这个问题才彻底解决,中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看似简单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