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325_第1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325_第2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325_第3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325_第4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3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325

单项选择题

第1题、中国史书中的“白衣大食”是指阿拉伯的______O

A.倭马亚王朝

B.阿拔斯王朝

C.法蒂玛王朝

D.阿格拉布王朝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籍称之为“白衣大食”。

第2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联盟盟约》内容的是o

A.裁减军备,并规定了对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或领地实行“委任统治”

B.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

C.凡会员国之间订立的与《国际联盟盟约》不符的条约均应废止

D.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1928年8月27日,美、英(包括英联邦7个成员国)、法、德、比、意、日、

波、捷克斯洛伐克15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

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1929年7月24日正式生效。主要内容是:①废

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②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第3题、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是o

A.血缘婚

B.杂婚

C.族外婚

D.一夫一妻制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族外婚是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有助于人类的发育繁衍,加强了

通婚氏族之间的联系。

第4题、下列不属于罗马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的作品的是o

A.《日耳曼尼亚志》

B.《历史》

C.《编年史》

D.《希腊罗马名人传》

1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塔西佗的代表作有《阿格里科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

第5题、著名的绥靖政策文件《霍尔-赖伐尔协定》是英、法与意大利签订

的,密谋发动o

A.西班牙内战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德国入侵奥地利

D.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霍尔-赖伐尔协定》是英、法与意大利在1935年12月的协定,密谋让意

大利法西斯政权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英国外长赛缪尔•霍尔与法国总理皮埃

尔•赖伐尔为了结束第二次意埃战争,不惜出卖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利益,以满足

墨索里尼的野心。

第6题、16世纪在欧洲第一个爆发宗教改革运动的国家是o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尼德兰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提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的农民军是。

A.赤眉军

B.绿林军

C.下江兵

D.平林兵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赤眉军是西汉末年一支重要的农

民军,为了扩大影响,他们拥立放牛娃刘盆子为帝,并改造刘邦的约法三章,提

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的口号。

第8题、印加人记载事物使用的方法是。

A.字母文字

2

B.结绳记事

C.象形文字

D.图画文字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早期有许多不同的文字符号。

第9题、中国近代对甲骨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学界誉为“甲骨四堂”的

四位学者是

A.孙诒让、罗振玉、陈垣、顾颉刚

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

C.王懿荣、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

D.吴其昌、董作宾、陈寅恪、陈垣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

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

第10题、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为o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金器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为石器,因此又被称为“石器

时代”。

第11题、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是o

A.喜克索斯人

B.赫梯人

C.亚述人

D.米底人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赫梯帝国对世界的影响:一方面是它最早使用铁器,赫梯文字也是已知最早

的印欧语系的文字;另一方面是赫梯帝国的对外扩张。

第12题、在德意志统一问题上,主张实行强硬的“铁血政策”的首相是o

A.梅特涅

3

B.俾斯麦

C.特罗胥

D.加富尔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铁血政策”是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提出的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

的政策,指暴力政策、战争政策。

第13题、为了彻底消除地方割据,废除节度使的皇帝是o

A.周世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宋真宗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北宋初年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14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o

A.旧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民主共和

D.自由民主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第15题、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

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①

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②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

构③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④包括妇女在内的所

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在雅典,妇女不属于公民,不能享有城邦的民主权利。

第16题、1862年越南阮氏王朝被迫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的条约是o

4

A.第一次《西贡条约》

B.第二次《西贡条约》

C.《顺化条约》

D.《江华条约》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1862年越南被迫同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第一次《西贡条约》,把边和、嘉定、

定祥和昆仑岛割让给法国,开放港口。

第17题、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1848年革命的相似之处有。

A.革命背景

B.革命性质

C.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表现

D.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1848—1849年,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和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爆发了

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

第18题、提出天人关系应当“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是o

A.韩愈

B.柳宗元

C.刘禹锡

D.白居易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唐代思想。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

天与人各有其特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人

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第19题、地大物博的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是在。

A.新航路开辟后

B.19世纪初期

C.18世纪晚期

D.20世纪初期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疯狂瓜分世界的狂

潮。

5

第20题、被尊为“史学之父”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是-

A.修昔底德

B.希罗多德

C.色诺芬

D.恺撒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希罗多德在西方有“历史之父”的赞誉,其所著关于波斯战争的《历史》是

西方史学的。

名词解释题

第21题、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国民党CC系发起的中国文化建设运动。1934年3月,成立了中国文化建设协会,

由陈立夫任理事长。此后又创办了《文化建设》月刊,陈立夫在创刊号上撰文,

提出所谓发扬固有文化、吸收西方文化来建设一种新的文化体系。1935年1月,

CC系的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等10教授在《文化建设》上发表《中国本位文

化建设宣言》,提出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特征,必须从事中

国本位文化的建设。

答案解析:

第22题、楔形文字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古代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楔形文字是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

组成。其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与埃及象形文字的同类符号作用相同,而表音符号

在构造上与埃及的表音符号有所不同。苏美尔语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

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公元前后,楔形文字逐渐被人遗忘而变成一种死

文字。1857年,楔形文字释读成功,由此诞生了一门研究两河流域及其附近使

用楔形文字诸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的亚述学。

答案解析:

第23题、工商食官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6

参考答案:

工商食官是西周由官府经营工商业的制度。工商食官,工是百工,即各种手工业

作坊的生产者;商是官贾,即国家营运管理者;食官即工商业者由国家供养。商

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

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

“工商食官”制度。在“工商食官”制度下,工商业家族具有职业世袭的特征,

擅长经商者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

代相袭,不得随意改变。

答案解析:

工商食官是西周重要的经济制度。在答案中应当指出工商食官的具体所指、

工商食官的根本性质以及工商食官的特征等。

第24题、严复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早年留学英国。维新运动兴起后,积极宣传

启蒙思想,翻译出《天演论》《法意》等著作。袁世凯称帝时,是赞成帝制的筹

安会“六君子”之一。

答案解析:

第25题、《马关条约》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

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

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

入以上各口岸;(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

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事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

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银三千万两。《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

答案解析:

第26题、八王之乱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7

西晋皇族内部因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动乱。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

贾皇后为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

阶级内部开始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进

来,历时16年之久。306年东海王另立怀帝,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

坏了社会生产,使得五胡乘虚而入。

答案解析:

第27题、《大诰》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大诰》是明朝具有法律效力的特别刑事法规。洪武十八年(1385)十一月,明太

祖朱元璋颁布亲自编撰的《大诰》。随后,又颁行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

《大诰三编》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嫁赋役、侵吞税粮、抗租误役、

流亡隐匿和使用凌迟、枭首等重刑的案例。朱元璋颁行《大诰三编》的目的,即

在于公布一系列酷刑案件,用以威慑及警戒臣民,使之安分守己,不敢轻易犯法。

《大诰三编》是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治理臣民的记录,也是朱元璋推行专制主义的

一种手段。

答案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明代的法制建设。答案从《大诰》的性质、制定过程、

主要内容以及重要影响等方面进行回答。

第28题、蒙古千户百户制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蒙古汗国军政合一的制度。将全国的人民和土地划分为95个千户,由大汗分别

授予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的那颜(首领),使之世袭管领。千

户下分为若干百户,百户下为十户。千户制是基于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方式而建立

的一种军事封建制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所有青壮年男子皆为战士,编入

军队,自备马匹和兵器,由千户长、百户长率领,随时听命出征。千户也是行政

单位,平时管理居民户籍、生产、税收和司法等行政事务。

答案解析:

史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史料并回答问题:许攸说绍日:“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

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绍不从,曰:“吾要当先围取之。”攸

怒。一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公闻攸来,跣出迎之,

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

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

8

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

耳。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

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鸟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

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一一《三国志•魏书•武

帝纪》裴松之注

第29题、以上史料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重要战争?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材料记④的是官渡之战。

答案解析:

第30题、简述这次战争及其重要影响。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

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曹操在东汉末年收编“青州兵”,加强了军事力量。196

年,又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199年,袁绍消灭公孙瓒,地

跨青、冀、并、幽四州,试图以战胜之威一举消灭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袁绍

率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曹操的士卒不过两三万人,兵、粮都远不

及袁绍,处于明显劣势。曹操出奇制胜,200年10月,以5000奇兵,夜袭袁绍

军于官渡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1万余车,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

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率800骑兵逃回河北。这就

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消灭了袁军主力,为

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答案解析:

通过材料中曹操、袁绍和许攸等重要人物判定此事件为官渡之战,然后对官

渡之战进行简要述评。

阅读材料:材料一:1931年这一年因为一个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

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这一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

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一一阿诺德•J•汤因

比材料二:各国政府在日益增长的贫困和不满情绪的压力下频繁更替。而

这种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反过来又直接地、也是灾难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有些

政府把对外冒险作为缓解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另一些政府则因自己国内的紧迫

问题而无视这种侵略行径。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

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31题、材料一中的“显著特征”是指什么?为什么人们在1931年对西方的

社会制度表示怀疑?

我的答案:

9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显著特征”是指1931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普遍出现大萧条(大危机)。经济大

危机使工农业生产萎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急增,人民生活困苦。

而面对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都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制止其蔓延态势,有些

国家甚至进一步引起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所以,人们开始对资本主义

制度失去信心。

答案解析:

第32题、根据材料二的描述,请指出哪些国家“把对外冒险作为缓解国内紧

张局势的手段”;哪些国家“因自己的紧迫问题而无视这种侵略行径”。请分别

举出三个典型国家。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前者有搂国、意大利、日本;后者可举英国、法国、美国。

答案解析:

第33题、简单概述1931年大萧条的根源(原因)和特点。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与购买

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国际经济不平衡导致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品

增多;地产与股票的狂热;欧洲各国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性。特点:持续时间长,

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答案解析:

论述题

第34题、试述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1)一战与巴黎和会。1917年,中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之前

签订的与德奥两国有关的条约一律废止。战后,中国与德国及奥国分别订立了《中

德协约》和《中奥通商条约》,从双边法上确认了中国在战时的举措。中德、中

奥新约完全取消了德奥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权,是中国与曾经侵略

10

过自己的西方大国订立的第一批平等条约。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

政府代表团提出包括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内

容,但未能实现。(2)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

一系列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案。《九国公约》明确宣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

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对于中国向会议提出的关于取消列强在中国

的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废除外国在华租借地、撤退外国在华军警,以及恢复关

税自主等收回主权的要求,除了同意撤销部分外国电台及英、法同意交还威海卫

与广州湾之外,其他问题实际上均未得到解决。(3)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6

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南京国

民政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至此中国终于实现

了关税自主。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英、法、美、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一直

未表示同意,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但实施

日期一再后延,最后并未实行。(4)二战时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条约。1943年1

月11日,国民政府与美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新约,据此美英两国正式废

除了在华治外法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驻兵权、沿海

贸易及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等项特权,废除了《辛丑条约》,并将上海、厦

门的公共租界和天津、广州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交还中国。以美英废

约为先导,中国陆续与其他国家也签署了相关条约,基本废止了这些国家在华享

有的各种特权。(5)共和国时期。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共同管理中长铁

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苏联军队自旅顺口撤

退,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

接收。

答案解析:

第35题、论述法国的《人权宣言》。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一)内容。1789年8月26日,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全称《人权

和公民权宣言》)o《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人权

与法治。宣言强调天赋人权的原理,“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

平等的“。宣言提出,权利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它还宣布了法治原则,“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在

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信仰等自由。

宣言最后强调“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二)意义。《人权宣言》所宣

布的人权、法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