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是瓷器的家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奇妙窑变著称。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窑变”是高温条件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更2.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化学学问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变更是()A.复分解反应B.蒸发结晶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B.离子反应与置换反应属于包含关系C.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D.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4.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A.CaOCl2B.(NH4)2Fe(SO4)2C.BiONO3D.K3[Fe(CN)6]5.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盐A盐酸NaOH溶液石墨食盐B生理盐水KNO3晶体O3纯碱C氢氧化铁胶体澄清石灰水铁石灰石DCuSO4·5H2OCaCl2水银CaO6.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复原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特别相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具有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变更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将“钴酞菁”分子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悬浊液7.磁性纳米Fe3O4颗粒具有超顺磁性,做固相萃取剂时能很好从水体中分别。我国科学家利用这一特性,探讨出在纳米Fe3O4外包覆多巴胺聚合层,除去水体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方法,模拟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Fe3O4是一种碱性氧化物B.Fe3O4纳米颗粒粒径越小、水体pH越小,除污效果越好C.多环芳烃在乙腈中的溶解度小于在聚多巴胺中的溶解度D.处理完成后,Fe3O4纳米颗粒可利用磁铁回收,经加热活化可重复运用8.南开高校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探讨,获得了一种特别的石墨烯材料,这种三维石墨烯(如图)可在太阳光照耀下飞行。下列四种物质中与三维石墨烯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9.向含有c(FeCl3)=0.3mol·L-1、c(FeCl2)=0.15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3O4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旁边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C.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别开D.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10.FeCl3与H2O制得胶体的胶团结构为{[Fe(OH)3]m·nFeO+(n-x)Cl-}x+·xCl-(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OH)3胶体带正电B.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C.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6.02×1022D.在U形管中注入Fe(OH)3胶体,插入石墨电极通电,阳极四周颜色加深11.含有0.01molFeCl3的氯化铁饱和溶液因久置变得浑浊,将所得分散系从如图所示装置的A区流向B区,其中C区是不断更换中的蒸馏水。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为:FeCl3+3H2Oeq\o(=,\s\up7(△))Fe(OH)3(胶体)+3HClB.滤纸上残留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C.在B区的深红褐色分散系为Fe(OH)3胶体D.进入C区的H+的数目为0.03NA12.《汉书·苏武传》有如下记载:“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其中竹帛是指竹简和白绢,丹青中的丹指丹砂(主要成分为HgS),青指一种青色矿物颜料,即石青[主要成分为Cu3(CO3)2(OH)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竹与帛的主要成分均是蛋白质B.Cu3(CO3)2(OH)2属于碱式碳酸盐C.丹砂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O2D.石青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u、CO2和H2O三、非选择题13.现有四种元素:Fe、O、S、H,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很多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这些物质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只写一种):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无氧酸________,含氧酸________,正盐________,氢化物________,红褐色的沉淀________。(2)写出这些物质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①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碱性氧化物和含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eq\o(→,\s\up7(①))铜绿eq\o(→,\s\up7(②))Aeq\o(→,\s\up7(③))Cu(OH)2eq\o(→,\s\up7(④))Beq\o(→,\s\up7(⑤))Cu(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填字母)。A.酸B.碱C.盐D.氧化物(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解析: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错误。答案:D2.解析:该过程发生的反应CuSO4+5H2O=CuSO4·5H2O为化合反应、CuSO4·5H2Oeq\o(=,\s\up7(△))CuSO4+5H2O为分解反应、Fe+CuSO4=Cu+FeSO4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该过程为蒸发结晶,所以整个过程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答案:A3.解析:依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选项A正确;部分置换反应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与置换反应属于交叉关系,选项B错误;分散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溶液包含在分散系中,属于包含关系,选项C错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选项D错误。答案:A4.解析:CaOCl2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a(ClO)Cl,所以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因此属于混盐,故A正确;(NH4)2Fe(SO4)2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B错误;BiONO3中没有两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C错误;K3[Fe(CN)6]是含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不是混盐,故D错误。答案:A5.解析:NaOH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生理盐水、KNO3晶体、O3、纯碱分别属于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盐,B正确;澄清石灰水为混合物,C错误;CuSO4·5H2O为化合物,CaO属于氧化物,D错误。答案:B6.解析:“钴酞菁”分子是纯净物,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10-9m),能透过滤纸,故B错误;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复原了磁性,变更了它的物理性质,故C正确;将“钴酞菁”分子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胶体,故D错误。答案:C7.解析:Fe3O4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和酸反应生成两种盐,故A错误;水体pH越小,酸性越强,则Fe3O4会与酸反应,则会失去除污效果,故B错误;依据题中信息,乙腈萃取了多环芳烃,说明多环芳烃在乙腈中的溶解度大于在聚多巴胺中的溶解度,故C错误;处理完成后,Fe3O4纳米颗粒具有磁性,可以利用磁铁回收,经加热活化可重复运用,故D正确。答案:D8.解析:三维石墨烯只有C元素,属于非金属单质。A.聚合氮只有N元素,属于非金属单质,与三维石墨烯属于同一类物质,正确;B.全氮阴离子盐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盐类,与三维石墨烯不属于同一类物质,错误;C.双氢青蒿素组成元素为C、H、O,属于有机物,与三维石墨烯不属于同一类物质,错误;D.白藜芦醇组成元素为C、H、O,属于有机物,与三维石墨烯不属于同一类物质,错误。答案:A9.解析:混合溶液中n(Fe3+)∶n(Fe2+)=0.3∶0.15=2∶1,故黑色分散系中铁的氧化物是Fe3O4,A项正确;在电场作用下,阴极旁边分散系黑色变深,说明该分散系(胶体)中胶体粒子带正电荷,但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荷,B项错误;黑色金属氧化物,能透过滤纸,不能与Na+分别,C项错误;加入NaOH发生的反应为:Fe2++2Fe3++8OH-=Fe3O4+4H2O,D项正确。答案:AD10.解析:Fe(OH)3胶粒带正电,胶体不带电,A错误;按定义知,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B正确;16.25gFeCl3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6.02×1022,因为由胶团结构示意图知,1个胶粒中所含的铁原子不止1个,C错误;在U形管中注入Fe(OH)3胶体,插入石墨电极通电,发生电泳,阴极四周颜色加深,D错误。答案:B11.解析: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水解可以制备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eq\o(=,\s\up7(△))Fe(OH)3(胶体)+3HCl,A正确;滤纸上层的分散系中悬浮颗粒直径通常大于10-7m时,为浊液,不能透过滤纸,因此滤纸上的红褐色固体为Fe(OH)3固体颗粒,B正确;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在滤纸和半透膜之间的B区分散系为胶体,C正确;若Fe3+完全水解,Cl-全部进入C区,依据电荷守恒,则进入C区的H+的数目应为0.03NA。但是Fe3+不肯定完全水解,Cl-也不行能完全进入C区,此外Fe(OH)3胶体粒子通过吸附带正电荷的离子如H+而带有正电荷,因此进入C区的H+的数目小于0.03NA,D错误。答案:D12.解析: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错误;Cu3(CO3)2(OH)2中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式碳酸盐,故B正确;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O2,故C正确;Cu3(CO3)2(OH)2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uO、CO2和H2O,故D错误。答案:BC13.解析:(1)非金属氧化物SO2或SO3能够与水反应产生酸,所以SO2或SO3属于酸性氧化物,故上述元素形成的酸性氧化物可以为SO2或SO3;H2S溶于水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故无氧酸为氢硫酸,化学式为H2S;含氧酸如SO2与水反应产生的H2SO3或SO3与水反应产生的H2SO4;正盐为酸碱完全中和产生的盐,上述元素形成的正盐有:Fe2(SO4)3或FeSO4或FeS等;氢化物是氢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氢化物如H2O、H2S;红褐色沉淀是Fe(OH)3;(2)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可以是铁和S单质反应生成FeS,或Fe和O2反应生成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eq\o(=,\s\up7(△))FeS或3Fe+2O2eq\o(=,\s\up7(点燃))Fe3O4;上述四种元素形成的碱性氧化物是FeO或Fe2O3;含氧酸可以是H2SO4。若碱性氧化物为FeO,FeO与硫酸反应产生FeSO4、H2O,反应方程式为:FeO+H2SO4=FeSO4+H2O;若碱性氧化物为Fe2O3,则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