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_第1页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_第2页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_第3页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_第4页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篇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篇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生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记得我刚进入学校第一次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多听多看多感受。当时理解得很浅显,但通过这一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涵盖的东西很多。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在实习期间,作为记者,我下了城郊,去过国企、各政府职能部门、气象局……生平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居然还见到了诸如谢霆锋,陆毅这样的大明星。这些时光曾经让我垂头丧气,但也更让我的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会采访吗?以前我自以为我会。但是,当我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我所谓的会,只不过是能够把想要问的问题说清楚而已,从不考虑怎样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不考虑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说出新闻主题。

我们有次做了一条政府慰问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新闻。被采访对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经济较为不好的军转干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组织到他们家里进行慰问。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由于碍于脸面,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经济困难,总是敷衍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这个采访就没办法用。于是老师教我这样处理,让我问他有没有像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拿出来,我便故意问他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怎么不再拍了。问到这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眼眶开始湿润,慢慢的落下泪。他说,自从企业困难后,家里就省吃俭用了,哪还能拍照啊……顺着他的话,我接着问,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帮扶的措施?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采访的主题引了出来,让他触景生情,这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才是真实的。这就是一个新闻老手和新闻新手的不同。老师不仅能快速把握要说的内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个本来很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体悟到,功夫,就在点滴间显现。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2篇一、实习目的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争取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要顺利完成。

二、实习单位

吉县广播电视台

吉县电视台成立于1970年。作为吉县重要的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市委市政府大政方针、为百姓解疑释惑、加强舆论监督、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任务。近年来,吉县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传输、播出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前后期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每年承担了大量的直、录播任务。

三、实习内容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电视台的结构及功能,理解新闻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深入实践,了解记者这一个行业,记者需要着怎样的素质,怎样与被采访对象沟通,怎样让新闻真实的呈现给受众,怎样去做新闻。

1.撰写新闻稿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3篇从7月15日到8月17日,是我在第一实习的时间,在此我对实习做一总结。

我的家乡在三门峡,就读于新乡的学校,所以对郑州这个城市并非特别了解,原来去过几次郑州,也都只是逛逛商场吃吃饭。那时我从未想到自己会在这样的城市租房、实习、生活。

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要迅速开始工作学习的确不易,还要找房子,找吃饭的地方。但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还有来自同社的三个小伙伴。她们先到郑州,在国贸附近解决了租房的问题。我在看到那么好的房青年旅舍的时候才突然感受到,有小伙伴的重要性,她们使我在这样偌大的城市不再孤单。

但租房吃饭只是我来此学习的辅助,这也并不是特别困难。周一我们去单位报到,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高耸的办公楼,楼内的办公室里布满绿植,女生打扮得精致却不失真,我见到白领们和总编,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这也许就是我梦想中的都市白领的生活,成为一个职业的记者,不单单是跑校园里的采访,我在学校也想过好多次。但选择记者部开始实习后,我却发现记者这个职业和我想象中真的不一样。

从第二天开始,我便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烈日中跑活动,做采访。

七八月正是最热的时候,我尽管涂着厚厚的防晒、穿着短裤,仍然能感觉到太阳对我的恶意。但是我的老师,尽管天气如此,他仍然跑着去现场,只为采到一手新闻。

实习让我见识了很多,而且对郑州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商场或者餐厅等娱乐场所,还见识了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做事方式。当我作为记者进入这样的地方,真的蛮光荣的。

而每天的忙碌结束,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总会坐在青年旅舍的客厅里,向对方讲述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

一个月过去后,我很惊讶的是,在这样的大网站,我也发了三十余篇稿子,稿件的数量超出我的预期,我所得到的更是超出自己来之前所想。回头看来,我所付出的金钱和时间,都是值得的。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4篇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生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记得我刚进入学校第一次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多听多看多感受。当时理解得很浅显,但通过这一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涵盖的东西很多。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在实习期间,作为记者,我下了城郊,去过国企、各政府职能部门、气象局……生平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居然还见到了诸如谢霆锋,陆毅这样的大明星。这些时光曾经让我垂头丧气,但也更让我的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_分析_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会采访吗?以前我自以为我会。但是,当我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我所谓的会,只不过是能够把想要问的问题说清楚而已,从不考虑怎样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不考虑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说出新闻主题。

我们有次做了一条政府慰问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新闻。被采访对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经济较为不好的军转干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组织到他们家里进行慰问。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由于碍于脸面,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经济困难,总是敷衍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这个采访就没办法用。于是老师教我这样处理,让我问他有没有像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拿出来,我便故意问他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怎么不再拍了。问到这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眼眶开始湿润,慢慢的落下泪。他说,自从企业困难后,家里就省吃俭用了,哪还能拍照啊……顺着他的话,我接着问,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帮扶的措施?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采访的主题引了出来,让他触景生情,这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才是真实的。这就是一个新闻老手和新闻新手的不同。老师不仅能快速把握要说的内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个本来很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体悟到,功夫,就在点滴间显现。

每次跟老师们出去跑新闻,他们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对方可能是各级官员,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记者同行。任何一场,老师们总能够适时插话,精确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因为我们《百姓连线》是一个和观众互动性很强的栏目,我们经常会见一些到台里来的观众,尽我们所能为其排忧解难。有一次我们接待了一个来访群众,讲述了自己的不公待遇,想通过电视台的报道寻求公平。老师耐心地听了他的话,仔细阅读了他提供的材料后说,这里面涉及太多法律问题,作为媒体不能涉足法律上孰是孰非的纷争。但是您讲述的事情,我们可以予以批露,请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和相关证据,相信从这个角度切入报道,对解决您的问题也会有所帮助。就这样,来访的群众满意地离去了。我再一次体验了什么是高手。

“思想是一张卷起来的毯子,不展开就不知道有多少破洞。”在学校学习的三年中,我的确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也培养起许多自信。但是,一旦应用于实际当中,才发现很多自信其实是盲目的,实习了才真切发现自己的不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习的这段时间让我逐渐明白个人力量的渺小。你必须得跟别人合作,不要幻想仅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天空。

实习的三个月里,出了新闻十多条。

这三个月里,稿件被枪毙两次。

这三个月里,既有欢欣,也有尴尬。

这三个月里,懂得了应该眼毒、鼻灵、耳聪、嘴活。

这三个月的成长比得上一年。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5篇关于记者专业实习总结

20xx年7月1日到8月10日,我在我们龙岩市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闽西日报社记者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记者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社会新闻既要搜索线索,又要深入现场

社会新闻算是比较难写的,首先素材的来源就很艰难,有的是靠自己去找去搜集,有些是靠报社群工部接到的群众,还有些是各单位、各乡镇的宣传员给我们提供。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管哪一种提供方式我们都要亲自去现场,亲自采访。比如我曾经到我老家附近的村镇去采访“一村一品”的,是去一个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采访,一进去就差点被那股臭气给熏倒,但是为了完成采访,还是按要求换上那个消毒过的衣服和鞋子,进入猪舍,拍照,询问,然后找切入点,才完成一篇稿子,也只有这样写出的稿子才会真实生动。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

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写好一篇稿件,要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6篇校对是保证报纸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错别字,一个错误的点号,会大大降低该报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所以校对工作,必要且重要。

校对的日子,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每天心无旁骛的校对报纸版样,正常情况下,下午三点左右就可以校对完所有版面,除非版样出得晚,但对于我而言,出得早出得晚都一样,因为我会在等版样的时候看看编校网的文章,便于自己校对更顺利,校对完的版面要与老师校对的版面进行比较,补充自己的不足。

开始的几天,我觉得我校不校对都一样,反正有老师校对,下午看连版的时候除了看自己改的地方是否有改动以外,就不知道其他改动的地方在哪了。思来想去,这不是办法,这样的校对对我没有丝毫帮助,后我每次在看连版之前就把老师改的版样进行比对,对比着老师的版样看看自己没改到的地方,或者自己改了但老师没改到的地方,这时就应该提出疑问,百度或者问刘主任,而且每次将相关资料记录下来,以增强记忆。下面我总结一下自己在校对过程中记录的知识:

1、尽量保持原稿的内容,对于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自行查一下,或者问老师

2、记录自己改了哪几版,尤其是不在同一天的版面需要特别注意

3、在校对的间隙可以多看看编校网上的文章,帮助自己提升编校水平

4、在校对完一个版面的同时可以将校对的版面交于相关老师进行参考(双版梁晶晶老师,单版王晓琳老师)

5、多个书名号和引号并列时中间不用顿号隔开

6、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标示数值范围一般用浪纹线

7、要注意图上不能有任何的水印,

8、文章有图时须注明图是谁所摄,文章没图时,即使是摘自其他报纸,也应把文字“图”去掉,做到内容与图片相对应

9、每篇文章都须注明来源,不管是选自其他内容,还是报社自己人写的内容,末尾都须注明来源

10、注意英文符号和中文符号的区别,全角与半角区别

可能还有很多需注意的校对知识,只是目前我还没有遇到,当然校对知识还应不断学习,至少编校网的文章应该看完,也不枉在校对的日子。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7篇前几天学妹问我是否可以写一篇实习心得,心里有些惶恐,毕竟在我们兰大新闻院中,确实有不少优秀的人,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在个人兴趣特长和一些技能特长上都有不错的发展,但是仔细想想写一篇实习感想或许更说得过去,而且在西北角这样一个我们新闻院的平台上,谈谈个人感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姑且讲一下实习方面的事情,也希望有更优秀的人分享自己的实习经历。

第一次实习是从20__年6月份开始的,当时的自己对新闻也比较迷茫,特别是“新闻无学”下,面对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和找寻自己角色的意义充满了疑惑,加上一时冲动的情绪,在校友群里看到师姐在发招实习生的消息,就在网站简单学习做了个简历发过去。

我是直接在邮件正文码出来的简历,不免有些粗糙,但是师姐收到后竟然还夸奖我做的不错,6月中旬接到师姐的电话简单面试后,7月初就挎着大包小包去了北京。同时由于本来对于财经领域的兴趣,在年初的时候,我就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也或许是这一点成为我后边能相对容易踏入相关财经媒体的砝码。

一个新人进入报社,我缺乏的能力太多。首先是写稿能力的缺乏,虽然报社没有具体的字数规定,但是正规的稿件少于2500字,带的老师都不一定给过,特别是针对一个全新的选题,当天上午布置的任务,12:00之前,从搜集资料,整理并分析相关数据到最后的完稿需要递交给师姐过目一遍,如果已经搭建了基本的框架,有了看得过去的逻辑和数据,下午继续对细节进行完善;第二是对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能力的缺乏,对于财经媒体,师姐也一开始也教导,要拥有数据的思维,如果缺乏数据的支撑,作品不能说服别人;如果缺乏对数据的解读能力则不能挖掘数据形成的背后原因,也不能形成比较好的稿件。我也不断的从各类数据统计网站和相关的研究报告中寻找数据,结合所给的选题找出彼此的关联性,一步步建立自己数据源,虽然不能做到像程序员一样利用软件语言海量抓取并自动生成数据图表,但是也慢慢开始用自己最笨的'方法去写一篇数据和逻辑基本过得去的文章;第三是采访能力的缺乏,一个新人和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这一点恐怕是最需要时间去积淀的,在报社的时候,我所看到的实习生,他们都是一个采访者,然而他们所有的采访资源都是带着的老师给的,他们只负责坐班打电话,相反如果真的需要自己寻找采访资源,你会觉得比你一天写五六篇稿件还难!从后面师姐带着出去几次实践,我才知道真正的采访资源是跑出来的,不仅通过参加各类的发布会、论坛,同时也要积极的“推销”自己。“推销”用的也许不准确,但是任何采访资源的建立自己都要让它成为一个程式化的东西,然后不断凝练成为自己真正的资源。

在那段时间,我涉及的题材有消费数据解读,相关企业布局,人才竞争等,属于相对宏观领域的,这些选题看起来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却很难,至少对于我来说。简单的原因是这一部分的数据是相对容易找到,也比较容易从脑海的某个片段找到一个结论,难的原因是要把你找到的数据结合采访资源落实成新闻稿件,当然这里数据获取的相对容易,也并非真正容易,一些行业数据的统计不仅难以找到而且还要多次对比,这对于大多数熟练百度,却没有专业的数据源的人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当然最具挑战性的是采访源的问题,如果给出一个关于产业布局的选题,我们能有哪些采访渠道呢?也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高校的老师,但是哪些高校又是哪些专业的老师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而这也是一个记者最需要时间去积淀的。

那时带我的师姐是比较严格的,用她的话说,她不想让她带的实习生像别人一样打打电话一样就完事,对我也是一样。“早到”“晚退”也是这样,同时在她的“高标准”和我的低作为之间也形成了一个矛盾,我也不止一次因为文稿质量问题,工作安排的问题被师姐批评。最严重的一次是,晚上八点钟回到家,手机一放感觉自己就是世外人,结果当天因为稿件问题师姐连续打了不下十个电话,回过去已经快十一点,师姐也不得不给我背锅,同时劈头盖脸一顿,眼泪差点掉下来……

不过现在想想,如果真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并且与另一个专业结合起来,这样的经历真的是庆幸了,至少我做记者的时候,手机是一定不能离身的。

第一次的实习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两个月的锻炼不能让我在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上有多少改变,但是在对待记者这样一个职业,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决心,自己还是要掂量一下。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曾经我是希望从事财经媒体的,然而第一次实习经历过后,那些“惨痛”的经历让我有些后怕,然而当我再次尝试地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却感觉到一种平稳,因为我自己也在这些实习的经历中知道成长的幸运,就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是选择去逃避,而是反过来问问自己还有什么能做的?是不是还能再坚持一下?在这样一步步的反思中,平日里那些空谈也会在切实的行动中逐渐消解。

再说一说我自己对新闻和记者的看法,可能很多人认为记者的工资低还养不活自己,但现实是,很多媒体是养不起记者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我认为记者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稀缺的资源,因为这个职业是需要沉淀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媒体与其他业务的交叉性也会更强,当然这样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以我所了解的财经记者为例,最基本的可能是对经济事件的报道,比如中国一季度GDP发布,央行逆回购;进而可以对公开的经济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整合成为相对有趣味的新闻稿,比如城市消费能力排行榜,中国独角兽公司区域分布图;更进一步的,可以针对一家公司的战略布局从关联数据挖掘整理找出新闻点,进而展开对一家公司战略布局的深度报道,如__X公司金融扩张之路;随着专业性结合的越强,一个优秀的财经记者也可以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门槛,并做出相关的研报和解读。这样的能力在目前的市场上是十分稀缺的。另外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我不认为一名有着优秀能力的记者会被AI代替,至少在信息壁垒的破除上,光靠百度,你也不一定能查出一家公司的内部资料,在一些关键的信息壁垒上,人的笨方法其实比机器更有效。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也不止一次会想起兰大,特别是母校冬春两季灰白色变更的萃英山,时常出现在自己脑海中。我也经常会想起在那个“山沟”里轻松漫步的场景,或者直接窝在宿舍打一天的游戏。兰大的夕阳也会特别美,还包括在那里发生的点滴感动的事情,这也是我怀念的。当然,步入大学的我也有这样的情形,第一年失望,第二年麻木,第三年……,其实走出来,会发现兰大是值得我们去骄傲的,在第二次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我也接连去过《国际金融报》、《投资报》以及现在的《中国经营报》,报社的领导不止一次提到我们新闻院,而且还有不少优秀的师兄和师姐为人所称道,我想这就是前辈们给我们闯出来的天地吧。同时,在外面的职场,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作为兰大人去学习和成长,毕竟我们也从来没有比别人更差。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8篇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班级:____姓名:____学号:________实习单位:___电视台时间:20__年11月5日

2.实训内容

(1).学习新闻采访及新闻稿写作

实习前期,我主要参与户外的采访活动,经常与外部新闻活动打交道,开始是郭增才老师带我,郭老师教我如何在凌乱的现在进行有序的新闻采访,如何临乱不惊,如何在现场对各种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在新闻稿写作方面,他教我对写新闻稿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同时帮我修改了数篇新闻稿,直至我对新闻稿写作有了真正正确的把握和认识,郭老师还教会我要采集一篇有意的新闻报道,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只有充分了解群众的生活及所想,写群众所感,才能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工作之余,郭老师专门找了一些相关新闻稿件让我修改,这充分提高了我的新闻敏感性。

区别,我们同时认为报纸永远不会消亡,也永远不可能被新兴媒体所取代,报纸永远具有其他媒介所没有的价值,那就是其强大的保存性,阅读性,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而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显,但是电视有转瞬即逝的弱点。这些使我对了解媒介的作用是极大的。

(2).对摄影器材的使用

李映辉老师是另一位对我帮助比较大的老师,在采访过程中,李老师认真耐心的对我讲解了摄影机的使用,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充分掌握了几种电视台基本摄像机的装卸及使用,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并采集了多条有用的新闻素材,在有不懂的地方,李老师总是耐心的对我讲解,把他知道的毫无保留的告诉我,李老师教会我的摄影技巧是“一快二稳三跟进”,“一快”即首先要迅速找到新闻事件的摄影切入点,迅速找到重要线索,马上按下摄入,“二稳”即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平稳,手不要抖,身体要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素材,才能保证素材的有效,“三跟进”即拍摄过程中要及时跟上被摄对象,要随时保持拍摄对象和摄像机相应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拍摄镜头的完整性及统一。

新闻部总编杨继华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拍摄专题片过程中要用一种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全场,寻找最佳摄影角度,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只要这样才能制作出对观众负责任的作品,李利民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摇臂摄像机的运用以及摄像机在推拉跟进、镜头切换等的技巧,李弘启老师教会了我在大型现场直播中终端机、切换机、监视器等的运用。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9篇暑期的实习活动开始,尽量做好一些准备,但是仍有一些漏洞层出不穷。现在我在一点一点的总结这些教训,并希望自己可以改正。

不够守时。6:30起床,距离报社不远,但仍会出现时间不够,迟到半小时。原因有两点,一是速度慢的像蜗牛,另一点路痴,昨天坐返车,今天做错车。最终导致迟到!这可是的致命弱点。

解决方案:回去记时,提高速度。研究延安市的公交路线,熟记于心。

2.不够灵活。跑了一天新闻,有很多线索,而真正能独立完稿的依然很少,首先采访的目的不明确,漫无目的的问问题,被动的被被采访者牵着鼻子走。思维不活跃,有些固定局限在某些学校的框架中。

解决方案:要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专业知识的训练。写和实践相结合。

星期一是周刊的例会,却发现问题多如牛毛。散漫的工作环境让你找不到新闻的感觉,工作人员的无纪律性。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大量的新闻中植入广告,变身有力的宣传工具,只要花钱,就可以帮你在这张纸上办实事,新闻的纯粹性没有,倒摇身一变成了为金钱的服务的人员,有些可悲。

今天老总批评员工,因为大家的不守时,无纪律。已经成立了两年多的周刊,管理如此混乱,今天才提出要细化采访和写作,把稿子的质量和数量挂钩工资。听说要做车展,又是拉动一大笔资金,新闻,什么新闻?当问老师关于写人物通讯的问题,竟很冷的听到不给钱就不写,这是很冷的笑话。

为期一个星期多的三下乡活动终于结束了,带着满满的成就感以及对惠州龙门县这个原本陌生地方的丝丝眷恋,我踏上了回家的长途车。望着窗外飞速向后退去的建筑,突然心头涌上一股酸涩,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要走得那么匆忙?回到家才真的感觉好想...

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实习类别:毕业实习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xx年11月5日20xx年4月25日校内指导教师姓名:实习报告评分:1前言实习目的通过在技术开发部门的学习了解公司主要开展的业务情况,了解工作流程。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月的假期转眼就过去了,又要开学回学校了。回头想一想自己这个假期的实习经历,心里就很欣慰,感觉这个假期过得很有意义,很充实。大学以前,每次放假我都呆在家里,除了帮父母干点家务也没参加过什么别的实习活动。

今年的寒假过得极其平淡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吧!回到家后,因为大雪只好蜷缩在家,好好体验了下农村生活!也好好体会了下当农村教师的滋味!呆在家里几天后,那份年少的兴奋就荡然无存了!满目的都是农村里的人人物物事事,似乎总有点不习惯!在...

旅游英语专业是一个意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英语熟练,掌握较强理论基础,具备丰富熟练操作经验(即掌握旅游及酒店行业基本管理技能及业务),从事旅游及酒店行业中层以上管理...

身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这个暑假对于我们来说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如何利用好这个暑假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休假,是旅游,是实习,很多同学也遭遇了两难的境地,不过我还是为了能够提前适应一下工作的氛围和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0篇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小记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保护自己。在被拒绝采访,在被被采访者取笑时,我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记者这个职业对体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错直到采访结束才到采访地点时,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找不到公交车站时,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点,担心搭不到最后一班公交时,我都感到很绝望。不过,趁年轻,多吃点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锻炼。

说白了,记者是一个折腾人的职业。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折腾,总有事情折腾你。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为记者这个职业折腾,邵飘萍不就是吗?他天生就是就当记者的料,不当就可惜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像弄潮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相比之下,我们就差远了,学识,体力,勇气都远逊与于邵飘萍。在那样一个时代,邵飘萍冒着生命危险做新闻。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却因记者太累而不做新闻。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应该肩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我觉得邵飘萍的话依然受用。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新闻事业是超然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第三种社会因素,因而,它的作用是“比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记者实习报告总结范文篇3

从x月xx日开始,截至x月xx日,我在南方日报东莞站实习了45天。我的专业是小学英语教育,但来到报社实习做文字记者,我并不觉得矛盾,反而发现两者有许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种传播,新闻也是一种传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新闻也要因材施教,搞党报的时刻记着自己在对党和领导说话,办都市报的总想着老百姓关注什么。

45天,洗去了我的书生意气。新闻对我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有地域之分;新闻人有国界之分;新闻机构不可能不考虑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影响。从新闻线索的获取,到根据报纸的定位和风格判断新闻价值,再到采写编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但是,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写好新闻。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没有博尔特般的行动速度,就赶不上日报的出版进度;如果新闻敏感性不强,就会因错失新闻而捶胸顿足;如果没有驾轻就熟的采访技巧,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无功而返;如果社会经验和阅读经验不足,就会影响记者的创造力。

截至8月24日,我发表了28篇文章,近4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如现象、会议、报料等。会议现场我跑了许多次,如东莞拟增加出租车听证会、特约研究员会议等,慢慢跳出了对会议的肤浅认识,即某某单位召集某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开某某会,然后打个腹稿,在会议消息主体部分写上某某领导说,或某某与会人说。

工作后跟会,我会先把工具箱备好若干支不同颜色的笔、笔记本、录音笔、名片、笔记本电脑等然后思考为什么突然召开这次会议,发生什么事情了,会议中有哪些新闻,新闻背后有没有新闻。一方面,我会尽量搜集全面的新闻材料,另一方面,写作时根据事实本身,采用最优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或许有些理想化和完美主义,但是记者的大脑每天都在激荡,不就是为了做好新闻吗?

除了会议新闻,这些日子还接触了现象报道,如《公路绿化树过高竟引来车祸?》、《买本杂志真的好难》、《暑期学生打工频遇陷阱》等。

现象报道曾一度令我倍感头疼,因为我不单无法像报道会议一样轻易获知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还时常怀疑它的真实性。如在采写《酒店影楼不抢七夕蛋糕》一文时,我拨打了几个酒店和影楼的电话了解七夕和九九婚宴和婚纱摄影预订的情况。最后发现,这些酒店影楼并不重视这两个传统节日。当段老师打上酒店影楼不抢七夕蛋糕的标题时,我立马困惑了。因为我觉得它的真实性是模糊而不严谨的。东莞可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楼,而我只采访了不到十家,这可能只是局部事实,而非整体事实。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的调查告诉我,酒店影楼真不抢。随后,在与段老师的交谈中,我第一次认识了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也更坚信新闻真实性是做一切新闻的出发点。

当然,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社会经验太浅了,采写编过程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

跑报料新闻时,一次遇到珠宝店盗窃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雾海中,四周围找知情人,最后得到的是残缺的事实。

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编的艰辛,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尤其是带我的郭老师,曾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马老师、谭老师、欧老师、段老师、刘老师等。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1篇见习一星期了,今天是周六,但我还是得上班,因为的关系总是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包括上班时间的不确定,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学到了很多。

一、上班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一样累

像我这样的实习生到报社,平时没事就是坐在位置上看报纸,天整整坐了一天,没事干。当时就郁闷得慌,不会三星期就这样度过吧,那不是太无聊了,还好后来就有出去跟着指导老师采访了。报社报纸最多,而且报纸还算是时间发到每个人的手上,这个是最享受的了。一星期下来,坐在办公桌旁的时间实在很多,想想也轻松的啊。可是等到下班,借着两辆公交车的美魅力回到家,就浑身不想动,就只想睡觉,还有点身心疲惫。看来上班还是累的啊,想想爸妈工作该有多辛苦啊!

二、真到了战场就忘了怎么拿枪

第二天有出去采访,看着老师怎么做,觉得挺有意思,想想也挺容易。因为新闻不算很大,感觉也挺好写的。于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写了一篇,拿去给老师看的时候,却连性质都没对上号,标题写得也不符合新闻的要求,整篇东西都是自己主观的看法,并没有用客观的词和客观的语句去呈现这个新闻事实。于是我拿回去改,改了之后可能稍微好了点,只是导语部分不够好。在写这篇新闻前,在网上找了新闻的定义、写法以及语言的运用,而且还翻看报纸想看看再下手,把学校里所学的都忘了,或者不知该如何去使用所学的,真所谓的到了战场就忘了怎么拿枪。

三、采访累,但是收获

采访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能是日报的关系或者采访涉及的对象不同,这几天下来,我没有感受到那种“辛苦”,应该说还是舒服的。日报政治性东西比较多,而且和政府等组织联系比较密切,所以新闻中有很多都是参加会议啊、做专题采访等,都是在室内。如果是重大的新闻或者政府的新闻,一般都会有专车接送。像星期四、五进行的专版的采访就有,虽然一整天都在外枪跑。小新闻如果要自己跑的话,公交车和出租车也挺方便。

像采访这种实习性比较强的工作,枪给人的考验最多,收获也最多。本人次参与的小小采访,就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企业管理和劳动法的有些内容。而第二次连续采访两天的大采访,不仅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把我的视野打开了不少。两天里跟着老师和市总工会领导走了七个企事业单位,见的都是那些单位的一把手,这样的场枪平时是没有机会的,这次给我碰上真是好好锻炼了胆量,就算跟他们握手也不紧张。只是当有人说我年纪还很小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感觉自己是冒充的。

第二次采访中,有了自己操刀的机会,指导老师没空去,让我跟着总工会的去了。在采访中一直细心记录着有用的内容,幸亏还是有主要人物在一旁滔滔不绝的,要不然我就底都没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又浅又不对头,还是不能完全了解这次采访的精髓,不过自己开口了,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这个机会来得太快了太突然了。

还有很多是有收获的,不仅仅是针对方枪,在做人和做事方面也从那些“大人”里学到了很多。

四、既然是见习,习惯要好

见习啊,又不是正式职工,很多事情都要做得热情一点、努力一点、勤奋一点。比如说上班时间是八点半,指导老师是九点到,那么做为实习生的我八点半之前就一定要到了,就算坐着没事干也要早点到。回到家,天天写着见习日志,希望可以把这个难得的事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一星期一次的见习报告,也有利于自己总结自己这些天都干了啥。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2篇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我更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心理学家”,要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才能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有一次我去社区采访小朋友,当我说我是记者后,小朋友变得非常拘谨,好像上课回答老师问题一样,我就后悔了,以后采访小朋友我一定不自报身份了。还有,老师跟我说采访商贩时,最好先买点东西,他们才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记者是一个通才,什么都需要懂。

但我觉得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当好记者的制胜法宝。它叫勇气。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外国的女记者,工作成绩平平,但一次特殊的经历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事业。那是甲壳虫乐队去美国演出,由于时间紧,乐队不打算接受专访。但这位女记者鼓起勇气给乐队经纪人电话,获得了短暂采访的机会。当她见到甲壳虫乐队是,她非常紧张,因为她从未参与过如此重要的采访。她尽量镇定,完成了采访后,她长吁了一口气。第二天,这条新闻作为独家头条刊登在报纸上。女记者得到了领导的器重。从此以后,她得到了许多重要的采访机会。

这个故事体现了勇气对于一个记者的重要性,有时候,你仅仅需要比别人多一点勇气就够了。闾丘露薇,水均益这些战地记者都因他们难得的勇气而成名。

说实话,我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但我想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之后,我的胆子会大一些。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当记者,也许我也和那位外国女记者一样平庸,但如果我真的当了记者,我会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也许有一天,我的胆子就练大了。

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小记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保护自己。在被拒绝采访,在被被采访者取笑时,我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记者这个职业对体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错直到采访结束才到采访地点时,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找不到公交车站时,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点,担心搭不到最后一班公交时,我都感到很绝望。不过,趁年轻,多吃点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锻炼。

说白了,记者是一个折腾人的职业。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折腾,总有事情折腾你。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为记者这个职业折腾,邵飘萍不就是吗?他天生就是就当记者的料,不当就可惜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像弄潮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相比之下,我们就差远了,学识,体力,勇气都远逊与于邵飘萍。在那样一个时代,邵飘萍冒着生命危险做新闻。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却因记者太累而不做新闻。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应该肩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我觉得邵飘萍的话依然受用。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新闻事业是超然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第三种社会因素,因而,它的作用是“比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3篇不知不觉,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回想实习这一个月,百般滋味在心头。总的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既可以学习到新闻制作专业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社会上的知识。实践出真知,这一个月的收获不是坐在课堂上学习就可以得到的。

在这一个月里,我跟着记者去报道了镇上的大小事情,做得比较多的是采访报道政府的工作,例如是中堂镇2009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会议,省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小组到我真参观检查,市领导及兄弟镇书记到我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参观交流,市食品安全考核组到我镇检查,镇政府整治无牌无证收费站等等。还有关于镇上时段性比较热和切合民生的报道,例如是月饼盒回收活动,国庆装饰不下岗情况,消除四害队装老鼠屋,草莓田的种植情况,秋天羊肉的热销,日本锦鲤走俏本地市场,采访正宗的槎窖鱼包,农民割禾晒谷的情况等等。无论是怎样的采访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无论是怎样的一次经历都是我人生中积累下来的一笔财富。

一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如何写新闻一点概念也没有,但是经过了这一个月的实习体会,在广电站记者们的悉心教导下,我最终能够比较驾轻就熟地完成新闻的采访和写作。在实习后期写的稿子,例如是《经济回暖,全羊走进寻常百姓家》《日本锦鲤走俏本地市场》和《秋意渐浓正是品尝鱼包的最佳时候》等几篇都得到了记者们的赞扬,而且被东莞电视台、东莞之声或者是阳光网采用了。

在新闻采访方面,我学习到很多。

对于新闻采访,我在进入广电站之初,可谓是一窍不通。也是跟住记者们一步一步学习过来。完成一个新闻的采访,首先要自己去寻找新闻,就是结合时节和社会的热点去构思新闻。对于一个镇区的新闻,一般分为两种,政府的新闻和民众的新闻。政府工作的新闻就比较简单,不需要自己去寻找发现,一般都是有政府的通知,如果是行动就是跟住去拍画面,然后讲述行动过程和成果,如果是政府开的会议新闻就更加容易,根据这会议的讲话稿来总结核心内容和会议精神,重点提及出席会议的领导就可以,写多了就会体会出一种写政府新闻稿子的模式出来,正轨而且实用。镇上民众的新闻采访起来就相对政府新闻花心思很多,首先要自己构思,找好的点切入。

在空闲的时候,记者就会叫我自己想新闻的题材,想到很多题材因为和镇上的工作呵和政府形象的冲突不能用,所以构思方面操作起来很困难。我第一条自己构思的稿子是《街道装饰不下岗节后仍为城市美化添活力》,这个题材正面而且简单。在做好构思后就要想出稿子的大概的结构,根据着稿子的重点内容去想采访的内容,要心中有底才出去做拍摄采访。采访时要抓住事件的侧重点,也就是发掘它们的新闻价值性其实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就像是我后来写的两篇稿子《经济回暖,全羊走进寻常百姓家》和《日本锦鲤走俏本地市场》都是我和另外一个摄影记者单独行动。摄影记者负责拍摄,我就负责构思稿子和采访。一开始的时候就比较慌张,想到的面比较窄,后来就慢慢摸索出一条思路来,结合经济情况来写这两篇稿子,最后就说明现在经济回暖,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正面思想。梅花香至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相信,只要肯下苦功,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在写新闻稿方面,我感受也很深。

我第一次写的是写中堂镇月饼盒回收活动的稿子。可以说这次的稿子写得很失败,题目不突出,格式不适合电视播出的模式,活动的重点模糊。这一切,记者们都一一帮我指出,还修改了我的稿子,并教我到东莞市广电上传系统中浏览记者们写的稿子,一边看一边学习。慢慢地,我学会了写广电新闻稿子和报纸通讯稿的不同,写广电新闻的稿子要很有画面感,写的时候要联想到采访时拍摄的画面,主播读到什么字的时候要出什么画面,这一切都要在脑子里出一个大概。然后就是写新闻稿的格式,在稿子每一段的开头都要标上导语,解说,现场或者是采访等的标识。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一开始的时候,我对于记者这个工作的认识实在是比较片面,只是有一腔热血,但是这次的实习把我的热血和现实来了一个很好的融合,让我的理想更加实际化。同时,我也见识到很多事情,这些事是我以前都不知道的,现在这一切的经历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积累,一种财富。理论中的新闻是真实、客观的,在现实中大原则也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决不夸大事实,不编造虚假新闻,积极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做好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的工作。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4篇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实习期间,我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犹记得自己在写第一篇新闻稿时是多么不知所措:抓不准切入点,抓不住事件的重点,文字不够紧凑,一连改了好几次。但是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只是一名实习生,不可能第一次就写出专业记者的水平。

之后透过认真拜读老师们的文章和自己被老师修改后的稿件,我渐渐领悟了电视新闻写作,也逐渐地认识到电视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在很大方面存在着区别。具体的说,是从它的报道格式,语言等方面有了较深地认识和体会。例如,在写电视新闻稿前,应先浏览一遍拍摄录像,做到心中有思路,新闻稿中,每一句都要提前想到用什么画面,如果旁白较多的话,要斟酌有没有画应对应。语言上面,要简练,通俗,流畅,尽量少用书面语。比如,尽量说谁“和”谁,而非谁“与”谁,使对白听起来亲切。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机会,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承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两个词对于我们真的很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有话说。这时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需要亮出来,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倾诉欲并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有了以上这些,一个成功的访谈才能顺利进行。

在电视台里,记者任务重,工作繁忙,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刚开始我还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卢主任要我们多看多写多观察,看就是要多看资深记者、主编是怎样写作及修改稿件的;写就是自己要多练习,提高写作潜力;观察就是多动脑筋,稿件该怎样写会更好、更具吸引力,从什么角度入手,新闻稿的价值点在哪里,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领悟。之后无事时,我就把保险柜以往的稿件拿出来看,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自己也尝试写一点,受益匪浅。

如今各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技能要求极高,新闻采编都是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所以记者不仅仅要能编会写,还要摄像和剪辑二者兼备,提高个人效率,因为很多新闻都是当天要播出,记者上午采访、摄像,下午要写出新闻稿,配音后还要进行剪辑,丝毫马虎不得。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明白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学校学校所学的来的更复杂,先说写稿,在课本上我们也明白新闻的五W、倒金字塔结构、跳跃性思维、设置悬念,但真到了让我们来写的时候,就不明白就应如何安排文稿结构,从哪里入手。尽管我们在校时都用过摄像机,基本操作也都会,但是一到了新闻现场,就不明白拍哪些东西,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景别,我摄像时机子不稳,画面有抖动,根本不能用。最后是剪辑,我们都学过非线性修改软件,但是当真正要求将镜头组接成有完整好处画面时,又一筹莫展。

这次实习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态度要端正,开始记场记时觉得很枯燥、繁琐,之后一位台里老师告诉我,不要以为记场记就什么也学不到,你在记场记时能够边观察镜头的拍摄角度,还能够自己琢磨画面和采访的取舍,而且你帮老师做完了事,自然他有机会就会教你。

当然,很多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学会,但在电视台的实习中,我了解到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工作正不断改正。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更加珍惜,主动向实习老师学习写作和摄像,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当我第一次应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不知所措。但是好在,同事的热心关怀和帮忙让我尽快的熟悉了这个大家庭。对于以后的日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忙与鼓励。还记得一次采访任务,和师傅下乡的时候,我满以为我的自信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没想到的是同样我们俩个接触采访的对象,我和他与采访者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采访者呢答案很简单,他对选手进行了超多的采访,平常一有机会就会去了解。

我最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潜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5篇当我第一天踏进电视台的大门时,心中怀揣着些许忐忑与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的融入到工作之中,能否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但是接下来半个月的实习生活却完全打消了我心中的顾虑,在这里,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实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我进入的是总编室,在去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总编室在八楼,每当工作不多比较清闲的时候,我常常跑到五楼的“民生360°”栏目组,到那里去进一步感受节目的录制过程,从录制到后期制作,再到最后将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其中蕴含着许许多多需要我去观察和学习的知识。即使不能完全成为其中的工作人员,我也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

节目组的摄像师在进行节目录制的时候,有几个镜头总觉得不满意,但又想不出好的修改方法,我于是把自己的意见诚心诚意的提出来。没想到,他竟欣然的接受了。在摄像师面前,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小字辈,甚至不是栏目组的工作人员,但是他非但没有流露出不屑的神情,反而接受了我的意见,这让我深切体会到,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论资谈辈,有意见或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

在栏目组里,我认识了一位刚刚结束试用期正式工作的姐姐,她只比我大几岁,但是已经很有工作经验,过不久就要上手进行节目主持了,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她告诉我,要想当“民生360°”的主持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去跑新闻写新闻,还要在主持时把所有新闻串联在一起,进行适当的过渡并且从中挖取深层次内涵做出评论,这不仅需要好的口才,更需要有见地有内涵的头脑。这让我进一步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信念。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会让我们学到更多。有时候我会跟随总编室的记者去跑新闻,从城市居民区到周边的村子,烈日炎炎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记者的辛苦。

在跟随采访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过的东西,那就是交流,沟通。这两个词看似简单,而且人人都会,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沟通。作为记者,要善于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要让被采访对象能够信任你,把积压在心里的话向你倾诉,这样才能使一条新闻能够丰满起来,而不至于只是个骨架没有内容。除了要善于交流沟通外,还要对别人真诚,只要你拿出真诚对待他人,尊重别人,别人也会谅解你,配合你。

在一次采访中,采访对象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由于老人的耳朵不灵活,很难听见我们在说些什么,甚至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慢慢的将问题说给老人听,努力配合着老人,最终顺利完成了此次采访任务。我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仅要有好的口才和清晰地思路,更要有充足的耐心,任何新闻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任何采访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拥有一颗不焦躁的心,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这样,才会更容易和人们沟通,做出的新闻。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6篇信息基本把握,但是要组稿,要结合材料分析,形成一篇完满的深度报道并非易事。在组稿之前,我找到一位记者,希望她能够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她告诉我说,要列好提纲,认真分析材料和采访得到的信息,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强调广度和深度。结合她给出的建议,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将报道成稿,并交给主任帮忙修改。本以为可以得到肯定,为我的速度和激情。但是在改稿的过程中,发现不仅存在结构的混乱、内容的缺失、报道的深度等问题,更有很多句子和语言的基本性错误。

主任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再加上这次的选题经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记者,在面对众多的困难时,不能轻言放弃,要随机应变应对各种突发性的事件和情况。仅有一番的激情是完全不够的,要做到沉着冷静,虚心请教,争取每天的进步。

我们的首站是遭洪涝灾害严重的xx镇。xx月xx日,xx镇陡降暴雨,降雨时间持续十二个多小时,雨量达三百二十六毫米,是湖北京山县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高值,为近五十年来最大一次强降雨,导致该镇二十个村、部分厂矿企业及集镇受灾严重。由于xx至京山路途遥远且多为山路、坑洼不平之路,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颠簸到目的地的时候,几位文字和摄影记者已经头昏眼花,恶心呕吐了,但是责任在身,良知在心。面对人民的财产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几位记者没有丝毫犹豫和懈怠,拿起他们手中的笔和照相机,开始了积极的采访和拍照。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就要做到眼疾手快,精确、深入而生动的了解情况,及时报道。我们先后走访了几个居民区、养鸡场和灾民集中安置点,了解基本的受灾情况和生产自救情况。由于第一次进行单独采访,我在对一养鸡农户进行受灾情况采访时,漏掉了很多细节,例如何时开始养殖、每年收入多少、今年的损失多少、如何进行生产自救等,虽然很多细节在新闻稿中并不会用到,但由此可以认识到,记者这种职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强大的责任心和悲悯众生的慈悲胸怀,更要细致入微,做到严谨和敬业。

在单独做一则深度报道的题材时,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料。首先是选题和切入的问题,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物价上涨情况和全国、省的“菜篮子”工作会议的召开,凭两年的专业学习和一个月的全面实习所培养的新闻敏感,我觉察到关于“菜篮子”价格上涨的问题,必定会在继洪涝灾害后,在xx引起新一轮的议题。于是我把肉类、蔬菜类的上涨作为切入点,集中调查xx市的具体情况和面对物价上涨,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这个题材得到了主任的肯定,并鼓励我进行积极的专业探索。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7篇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圆满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做到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记者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__年春天,是我们台管理机制改善的春天,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镇妇联参加了市妇联、市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设杯学长霞做时代女性”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镇和台里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任长霞,我认识到只有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任长霞精神不仅作为一句口号,更作为一种信念渗透到我的头脑中,所以20__年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

今年五月,我经过拍摄、收集了大量镜头和资料,精心策划了《我镇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的系列报道,为我镇非公企业工作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得到了许多企业的好评,也为我镇经济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端午节前夕,台里预计举办一台包粽子比赛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寻求适当的比赛场地和赞助单位,我曾多次冒着酷暑到华兴酒店联系有关事宜。工夫不负有心人,大赛终于如期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举行并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华兴酒店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还为台里争取了2000元专题片制作费,同时也为我台打出了更响亮的好声誉。

今年夏天,接到群众反映,我镇中亭街企业路段雨后积水很深,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出行。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冒着小雨及时赶到现场拍下了珍贵的镜头,并对附近居民进行了采访。随后,《雨后天晴行路难》真实、客观的报道,带着居民们的呼声播了出去了。让人倍感欣慰的是,没过多久,企业路路基垫高了,水流畅通无阻了,路面平坦好走了,居民们幸福地笑了。

经过不懈努力,虽然今年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成绩只属于过去,将来还需要继续努力,学海无涯,工作无止境,我会永远牢记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我台新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8篇20xx年7月1日到8月10日,我在我们龙岩市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闽西日报社记者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记者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做事要认真。

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二,知识面要广。

记者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农民,有医生,有老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上次“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研讨会”在龙岩市举行,而我之前对“定光古佛”一点都不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就提醒我,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深入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记者结束后总结第19篇暑期的记者实习活动开始,尽量做好一些准备,但是仍有一些漏洞层出不穷,周刊记者实习报告。现在我在一点一点的总结这些教训,并希望自己可以改正。

1.不够守时。6:30起床,距离报社不远,但仍会出现时间不够,迟到半小时。原因有两点,一是速度慢的像蜗牛,另一点路痴,昨天坐返车,今天做错车。最终导致迟到!这可是记者的致命弱点。

解决方案:回去记时,提高速度。研究延安市的公交路线,熟记于心。

2.不够灵活。跑了一天新闻,有很多线索,而真正能独立完稿的依然很少,首先采访的目的不明确,漫无目的的问问题,被动的被被采访者牵着鼻子走。思维不活跃,有些固定局限在某些学校的框架中。

解决方案:要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专业知识的训练,实习报告《周刊记者实习报告》。写和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