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初识人工智能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工智能模块的起始课,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工智能的
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从而走近人工智能,更多地感受计算机科学发展对我们
生活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现代人工智能里程碑事件的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融
入到探索与发现人工智能的学习中。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这种了解只基于应用本身,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的认识是比较模糊
的。同时,对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发展,机器人、编程知识等也有一定
的了解,但知识之间是相对割裂的。所以,可以通过资料收集、交流讨论、对
比想象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了解人工智能的分类,
感受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展示、讨论交流、对比想象等方式,感受和认知人工智能的概念
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工智能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并保持学习的兴趣。通过对人工智
能的对比想象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辩证认识人工智能对社
会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发现和体验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提升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激发学
生的探究与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2.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及其重要性。
3.了解人工智能的分类,感受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难点:
知道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体验式学习、自主
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形式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探究热
情。
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课件展示。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工智能吗?今天,我们来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视频
中说道,人工智能已走进我们的身边,那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它和人的智能有
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板书:初识人工智能)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把抽象的信息具现出来,变成和学生生活相关
联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新授
L人工智能初体验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第一部分,结合刚刚观看的视频和你的了解,请你
对比一下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小组讨论:你觉得它们的区别在哪儿?人工智能
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学生探索、讨论、汇报。
3.师生共同小结结果。有可能出现的答案如下:
区别:能像人那样思考,但没有情绪。
优点:稳定性更强、反应更快,不受情绪的影响。
缺点:只能执行按一定的程序运行,不能解决程序中未列出的情况。
2.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
1人工智能的稳定、精确是我们研发的它的目的。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你觉
得研发人工智能需要依靠哪些科学知识呢?
(学生汇报。)
2人工智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的支持。当然,它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领域,
如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那么你知道第一台计算机吗?你知道人工智能之父
是谁吗?他提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呢?请你打开网络进行搜索和整理。
学生搜索资料,阅读理解,并进行汇报。
师生小结:图灵以及图灵测试相关内容。
3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为实现了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媒介。依据图灵
测试的内容,我们也来做个小实验,实验要求如下:
①场内,选择一名同学进行提问,一名同学进行问题和答案的传递。
②场外,选择一名同学回答,同时利用手机语音助手识别或在线聊天机器人
网站进行回答。
③场内,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实验结束后,学生上台交流感受。根据出题情况,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很多,
但教师可以从题目回答的内容方面,或从整体的测试效果上进行比较和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书上文字的介绍,初步感受了人工智能概念后,再
结合对网络资料的收集,并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小实验进行图灵测试,进一步
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人工智能发展史
1从刚刚的实验我们可以确定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密不可分,我们在前面
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史,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呢?请你利用手边
的资料和网络找一找,看一看。
学生搜索资料,阅读理解,并进行汇报。
师生小结: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段。
2.那么,我们对比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史和互联网的发展史,你有什么发现
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生小结: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使人工智能起源并进入黄金年代。1983
年,阿帕网各站点通信协议统一采用TCP/IP,这标志着全球互联网(即互联网)
的诞生。民用的互联网又一次让人工智能繁荣起来。1993年,随着网络开始普
及走向大众,人工智能发展的越发迅猛。所有的科技发展都不是单一的,而是
相辅相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之间的对比认知,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发展史,培
养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同时更好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
相融合、共同发展的。
4.人工智能的分类
1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国务院也印发
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那么,你知道人工智能的分类吗?我们现在常
见的人工智能大多处于分类中的哪一种类型?
学生分组搜索网络资料并汇报。
2.那你觉得未来将实现的强人工智能会是怎样的呢?对我们的生活会造
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设计意图】从教材引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畅想未来,努力提升。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会越来越普及,相
信只要在设计之初,模仿机器人三原则(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
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
与第一条相矛盾。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
盾)设定出类似的人工智能原则,美好的未来必然在等待着我们。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智能多面手
一、教材分析
机器人是集科技知识启蒙、创造性思维训练及创造力开发的最佳载体。本课
程可以适合于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升现代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科学技
能方面的素质教育。在机器人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而且能做到彻底改变过去单一
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
机器人的模型拼装、编程控制调试的实践过程中去体验,去掌握知识、去提高能
力、去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
爱科学的热情。最终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们普遍喜欢玩机器人玩具可知,现在的学生们对机器人十分好奇。因
为好奇心,他们的学习就会烧有兴致。另外,八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喜欢欣
赏和探索的活动,但对事物的认知还较肤浅,需要教师在学生分析、设计、表现、
评述的过程前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但对他们的要求不宜过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简单知识(各类应用、定义和教育机器人),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同学们在初步了解人工智能机器人概念的
基础上,能对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实际运用加以辨别,并能针对运用联系学习内容
说出其运用了哪些方面的人工智能。
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
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认识各个领域中的机器人。
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实际运用加以辨别,并能针对运用联系学
习内容说出其运用了哪些方面的人工智能。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体验式学习、自主
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形式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兴趣和
探究热情。
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课件展示。
六、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机器人是怎么样的?
同学们喜欢幻想,你们是否在脑海中曾闪过这样的想法:“累了,有个机器
人替我干活;饿了,有个机器人做出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饭菜;嗯,烦了,还
有个机器人朋友陪我一块玩耍……那样的生活该多美啊”。另外,机器人还有不
累不饿的优点,它们毫无脾气、任劳任怨,比老黄牛还“老黄牛”,要是真的拥
用一个机器人仆人多好啊!那同学们有没有没想象过:机器人是怎么样的呢?
图片展示:人类想象的机器人一一科纪电影中的机器人
1、变形金刚(theTransformers):能够变形的机器人;
2、《钢铁侠》(2008年):人与机器的合一;
3、《霹雳5号》(1986年):拥有最精密雷射武器的机器人;
4、《终结者》(1984年):真皮包裹的机器人;
5、《终结者2》(1991年):液态金属的机器人;
6、《终结者3》(2003年):固液混合态的机器人。
【百度百科】钢铁侠2http:〃/view/1896028.html?wtp=tt
【百度百科】终结者/view/B1500.htm
(二)知识呈现
知识点一:神秘的机器人世界
欣赏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激发兴趣,带着问题观察,了解机器人(图片)
1、工业:装配线上的机器人
2、娱乐:机器人乐队,会下象棋的机器人
3、旅游:中科院研制的机器人导游,
4、科研:中国用于核电领域的水下打捞机器人,美国“水下龙虾”机器人
5、太空:火星探索者是第一个被发射到火星上的机器人小车(美国)
6、家庭:机器狗
7、服务:能歌善舞的福娃机器人
8、治安:排爆机器人进行排爆演练
9、军用:侦察机器人,美军排雷机器人
10、农业:除草机器人
11、医疗:微型机器人
【百度百科】机器人/view/2788.htm
知识点二:机器人的由来
1、机器人一词的由来
1920年,捷克剧作家Capek在他的《罗萨姆万能机器人公司(R.U.R)》
剧本中,第一次提出了机器人(robot)这个词。Capek在二十世纪工业革命后
技术和生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它造出具有“奴隶机器”含义的新词roboto
当时,机器人一词也仅仅具有科幻意义,并不具备现实意义。
2、第一台机器人
1954年,电子学家德沃尔(美)获得了一项“可编程序机械手”的专利,这
是一种象人手臂的机械手,它按程序进行工作。
1958年,英格伯格(美)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真正实用的工业机器人。
随后,他们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一一尤尼梅逊公司,英格伯格因
此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984年,英格伯格还预言:“我要使机器人擦地板,做饭,洗刷我的汽车和
检查安全
3、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
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机器人大批量生产的标志:机器人汽车焊接生产线的诞生。
跨入21世纪,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
器人王国的美称”。
4、定义:机器人是一种由人设计、制造出来的机器,这种机器具有一些与
人或某些生物相似的智能。
【百度视频】工业机器人/view/2788.htm
知识点三:智能教育机器人
智能教育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课堂、玩具和青少年竞赛等场合。
智能教育机器人结构平台
实物演示:简易智能灭火机器人
图片展示: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的一些机器人
1、灭火机器人
2、足球机器人
3、爬楼梯的机器人
4、搏击机器人
(三)任务驱动,创作作品
任务:分组探索更多的机器人知识
1、主题列表:(每组选其中一个主题)
①机器人的分类;
②历史上著名的机器人;
③你感兴趣的机器人
2、要求
①选组长1名、发言人1名(2分钟)
②讨论确定主题(2分钟)
③用ppt文档组织文字、图片(8分钟)
④研究成果show(每组展示1-2分钟)
3、根据选定的主题创作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请大家根据主题,在网上输
入相关的关键字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机器人知识,我们比一比看那一组收集的资料
多,制作的PPT文档更美。
4、学生以自主、协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组
间成员的交流、合作、探究。(教师指导操作)
(四)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1、请各组的“发言人”对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分别从机器人知识是否丰
富、内容是否科学和页面设计中否美观等方面给予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辛勤劳
动成果,对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对不足的作品给予鼓励。
2、作品相互的展示交流,互评互进,取长补短。考察了学生对机器人知识
的了解程度和自学能力,引发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
学的热情。
(五)教师总结,知识延伸
1、认识生活中的机器人。
2、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历史。
3、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功能。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我们一起写春联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工智能模块的第三课,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前几节课了解人工智能的
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实际接触人工智能,更多地感受计算
机科学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爱熊智学空间”中的“百度大脑”扩展插
件写春联、写诗,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动手去做去运用人工智能,更好地促进学
生融入到探索与发现人工智能的学习中。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这种了解只基于应用本身,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的认识是比较模糊
的。同时,对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发展,机器人、编程知识等也有一定
的了解,但知识之间是相对割裂的。所以,可以通过资料收集、交流讨论、对
比想象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学生利用图形化编程网站,亲手
去做,把自己设想的程序指令运行起来,更好地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判断一台机器是否智能的标准是通过图灵测试,了解图灵测试的测试方
法,学习图形化编程中的指令规则,知道每一条指令所对应的是哪种操作。掌握
图形化编程的操作和保存流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展示、讨论交流、图形化编程网站实际操作等方式,感受和认知图
形化编程的造作理念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通过图形
化编程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辩证认识人工智能对社
会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机器人智能化的测评标准是运用了图灵测试,
2.了解图灵测试的方法内容。
3.了解图形化编程的语言规范和操作流程。
难点:
学会把自己的想法用图形化的编程语言正确的表述出来。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体验式学习、自主
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形式结合,学生动手实际操作,重点培养学生对人工
智能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手段:图形化编程网站、教师课件展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判断一台机器是否是具有人工智能吗?今天,我们来
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视频中说道,人工智能已走进我们的身边,那到底什么
是人工智能,它和人的智能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把抽象的信息具现出来,变成和学生生活相关
联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新授
工.图灵测试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第一部分,结合刚刚观看的视频和你的了解,请同
学们总结一下,生活中哪些机器是具有人工智能,哪些不是人工智能,小组讨论:
你觉得它们的区别在哪儿?人工智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学生探索、讨论、汇报。
3.师生共同小结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测绘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建设法规与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逻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中国能建所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导人员专项招聘约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四川省乐山四中学初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河南科技学院《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和声基础写作(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腾讯社招测评题库
- 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河北青县村村合并方案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比较大小练习100题及答案
- DB21-T 3031-2018北方寒区闸坝混凝土病害诊断、修补与防护技术规程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2-06 凿岩工(试行) 2024年版
- JJF(新) 116-2023 微机盐含量测定仪校准规范
- 《人类征服的故事》读后感
- 钢筋混凝土护坡工程施工
- 2024区域新能源集控中心技术规范书
- 电动起重机司机装卸司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