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超银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中CO污染的程度,其中I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5B.+1C.+5D.+7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3.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 B.氮气用作灯泡保护气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4.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跑步时剧烈地呼吸B.食物的腐烂C.酒和醋的酿造D.燃烧5.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商品,这里的“钙、碘、锌”应理解为()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6.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明矾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B.石墨能导电,可用来做干电池中的电极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0.下列有关实验事实与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过滤食盐水 B.氧气的验满C.试管的洗涤 D.液体的加热1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则硒原子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之差为()A.10 B.34 C.44 D.78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B.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C.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D.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1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B.铁锈和石灰石:纯净物C.金刚石和金属铜:金属单质D.五氧化二磷和氯化钠:化合物15.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采集圣火的方式是在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烧的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化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如图电解水的实验中,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检验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方法是_____。两者的体积之比为_____。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松油醇(C10H18O)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1)松油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2)松油醇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3)15.4g松油醇所含碳元素质量与_____g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要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18.(8分)据媒体报道,日前一女子在食用大樱桃时,不小心将樱桃核嚼碎并吞咽下去导致中毒,专家认为是樱桃核中含有的氰苷类的有毒物质所致,紫草氰苷(C14H19NO8)属于氰苷类物质,请计算:(1)紫草氰苷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2)紫草氰苷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3)紫草氰苷中碳、氮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4)紫草氰苷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5)65.8g紫草氰苷中含氧元素______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g)(6)一个紫草氰苷分子中有______________个原子;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在“水的组成”学习中,可以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如图)得到氢气。请写出试管1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以及试管2中气体检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①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取氢气”。下面装置中可用于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该发生装置和F装置相连,则氢气应从_______端通入(填a或b)。②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中想得到平稳气流可以将①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1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充钙,每天至少需要喝___________毫升牛奶。(4)将15.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11.1g固体物质。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5=0,则x=+5价;故选C。点睛: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I2O5的化学式进行解答。2、A【解析】试题分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故选A.考点:基本概念3、D【解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详解】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4、D【解析】
A、跑步时剧烈地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B、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造成的,包含缓慢氧化,故B错;C、酒和醋的酿造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包含缓慢氧化,故C错;D、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
“高钙牛奶”、“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这里的“钙、碘、锌”通常是指这些物质添加了这些元素。故选A。6、C【解析】
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详解】A.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应前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还是这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分子是原子构成的,由水分子的微观图可知: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
A、汽油能溶解油污,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能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液的质量,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特征、溶解原理、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C【解析】
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此选项正确;B.石墨能导电,利用石墨的导电性用来做干电池中的电极,此选项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不可燃,不能叫做燃料。此选项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以防食物变质,此选项正确。故选C。9、A【解析】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搅拌后,浮渣多,泡沫少;反之这是软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的反应2H2O2H2↑+O2↑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解析】
A、空气中和氧气中氧气的浓度不同,纯氧的浓度高于空气,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常温下不反应,点燃时会导致高温,故该事实为受反应温度的影响,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故该事实是受催化剂的影响,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铁丝和铁粉都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区别在于反应时的颗粒大小不同即接触面积不同,而不是反应物的种类,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B【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A【解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详解】硒原子中子数=78-34=44,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4,则硒原子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之差=44-34=10,;故选:A。13、A【解析】
当缓缓推进活塞时,注射器内部分空气进入试管内,使试管内压强比外界大气压强大,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为了达到内外大气压强相等,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故A选项符合题意。14、D【解析】
A、蒸馏水中不含有钙、镁化合物,不属于硬水,矿泉水中如果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属于硬水,故A错误;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金刚石和铜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铜属于金属单质,故C错误;D、五氧化二磷和氯化钠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5、C【解析】A、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是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故A说法正确;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B说法正确;C、任何燃料的燃烧都受燃烧条件的影响,火炬燃料也不例外,故C说法错误;D、丙烷(C3H8)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说法正确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点睛:燃烧的条件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氢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2:1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氢气+氧气【解析】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甲与电源负极相连,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乙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氢气+氧气。故答案为氢气;2:1;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氢气+氧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5460:9:830【解析】(1)松油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12+1×18+1×16=154;(2)松油醇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8:1×16=60:9:8;(3)15.4g松油醇所含碳元素质量与质量为x的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15.4g×=x×,x=30g。18、碳氢氮氧或碳氢氮氧四种32912:138.9%25.6g42【解析】(1)由紫草氰苷(C14H19NO8)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2)紫草氰苷(C14H19NO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19+14×1+16×8=329;(3)紫草氰苷中碳、氮元素质量比=(12×14):(14×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毛竹林管护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短期出租场地协议
- 施工垫资合同二零二五年
- 钢材销售话术培训课件
- 建房木柱购买合同范本
- 物业临时用电合同范本
- 商标转让合同范本
- 培训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 营销行业发展史
- 配农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 《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 2022年江苏对口单招市场营销试卷剖析
- 【课件】第7课 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 课件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全)
- 外科学教学课件:骨盆及髋臼骨折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