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葡萄酒中含有单宁酸,它十分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单宁酸的化学式是C76H52O46,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宁酸属于氧化物B.单宁酸有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38:26:23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分类观:冰水混合物和矿泉水从组成上都属于混合物B.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3.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乳化作用C.升温可以使所有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5.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质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浓度减小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105230反应后的质量m3922A.物质Z对该反应没有影响B.物质X的m值为4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变化的Y、W的质量比为17:148.蕴含化学变化的成语是A.木已成舟B.火上浇油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KClO3 B.O2 C.KCl D.ZnO10.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2SO42-: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B.Na:表示钠元素,表示钠这种金属,表示一个Na原子C.2H:表示2个氢原子D.He:表示氦元素,表示氦气这种气体,表示一个氦原子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3.6

4.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C.待测值为16 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1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C.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13.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的是()A.拉瓦锡 B.道尔顿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1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碳酸钠 B.冰水、水银 C.汽水、硫磺 D.氮气、二氧化碳15.关于丁酸乙酯(C6H1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进行实验)(1)实验I得到的结论是。(2)补全实验II的实验现象:。(3)实验III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4)依据实验III,可以得到的关于蜡烛的元素组成的推论是。(反思与评价)(5)实验III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右图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所示实验相比,实验3的优点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如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精制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标签可知,该精制碘盐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2)如图里“含碘量”中的碘是指________。A碘酸钾B碘元素C碘单质D碘分子(3)求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4)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18.(8分)甜蜜素(C6H12O3NSNa)是一种甜味添加剂,根据甜蜜素的化学式回答:(1)甜蜜素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C、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2)甜蜜素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1)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Ⅱ.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Ⅲ.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____成立(2)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评价)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_____。(拓展应用)Ⅰ.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____。Ⅱ.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知识迁移)小明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实验主要现象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思)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1)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该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可知,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可知,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C、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可知,单宁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不是质量比,故C错误;D、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可知,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76):(1×52):(16×46)=228:13:184,可见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比较物质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需要将物质每种元素质量分数完全算出,可利用元素质量比进行比较。2、A【解析】

A、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只是水的状态不同,故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天然气才可以用来作为燃料,正确;C、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D、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正确。故选A。3、A【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A错误;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救援犬闻到人体气味,故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C正确;D、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D正确。故选A。【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4、B【解析】

A、溶液中的各种粒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不正确;B、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选项正确;C、升温只可以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不正确;D、溶质不都是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如酒精、蔗糖等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选项不正确;故选B。5、D【解析】

汽水中溢出的大量气泡其实就是碳酸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详解】A、碳酸是汽水的一种溶质,当打开瓶盖时,大量的碳酸分解,溶质质量减少;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瓶盖打开时,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随压强的减小溶解度降低;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打开瓶盖时,碳酸分解,溶质质量减小,浓度降低;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打开瓶盖时,压强变小,碳酸分解,溶解度降低,此时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

A、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错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B正确;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做到垂直悬空,故C错误;D、倾倒液体时,瓶盖要倒放,故D错误。故选B。7、A【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39g-5g=3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4g;同理可以确定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0g-2g=28g;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4g-28g=6g,故m的数值为10g-6g=4g;A、物质Z可能做催化剂,若作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4g-28g=6g,故m的数值为10g-6g=4g,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W和X,生成物是Y,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Q反应中变化的Y、W的质量比为34g:28g=17: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8、B【解析】

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C、量体裁衣过程中,只是布料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9、D【解析】

A、氯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B、氧气中含有一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C、氯化钾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氧化锌是由氧元素和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D。【点睛】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10、A【解析】

A、离子符号前的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故A不正确;B、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Na表示钠元素;表示钠这种金属;表示一个钠原子,故B正确;C、元素符号前的系数表示原子的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C正确;D、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表示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原子,还可以表示该物质,He表示氦元素;表示氦这种气体;表示一个氦原子,故D正确。故选A。11、C【解析】

A、由表中数据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测数据为:16;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4g,生成物为N、P、Q,生成的质量依次为9g、9g、6g;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9:6=3︰2,故B不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值为16g,故C正确;D、因为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N和P分子个数比,故无法确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选项错误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2、C【解析】

A、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故正确;B、2Na中的“2”表示两个钠原子,故正确;C、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错误;D、2OH-在的“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正确。故选C。13、C【解析】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C。14、D【解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详解】A、海水是混合物,碳酸钠是纯净物;B、冰水是纯净物,水银是单质;C、汽水是混合物,硫磺是单质;D、氮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故选D。15、C【解析】

A、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6):(1×12):(16×2)=18:3:8;故选项正确。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蜡烛火焰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2)白烟燃烧(3)检验蜡烛燃烧是否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还有氧元素(5)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解析】试题分析: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实验I得到的结论是蜡烛火焰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为了证明焰心处有可燃性气体,补全实验II的实验现象: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点燃白烟。实验III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检验蜡烛燃烧是否有水生成,利用其与水变蓝的特性来检验;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依据实验III,可以得到的关于蜡烛的元素组成的推论是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还有氧元素,原理是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实验III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右图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右图所示实验相比,实验3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更为简单实用。考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5B59.3%10【解析】

【详解】(1)根据标签可知,精制碘盐配料为该精制碘盐中含有钾元素钾元素、氯元素、钠元素、碘元素、氧元素共5种元素。(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故选B。(3)碘酸钾的化学式为,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食盐的含碘量20mg/kg,每袋该食盐的质量为500g,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8、(1)6;3:2;(2)35.8%【解析】

(1)甜蜜素是由碳、氢、氧、氮、硫、钠六种元素组成的;甜蜜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为:(12×6):(16×3)=3:2;(2)甜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3+14+23+32=201;甜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