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小了;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B.烧碱溶液、石灰水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石墨变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物质分类不完全对应的是A.NaCl、氯化钠、食盐、盐B.CaO、氧化钙、生石灰、氧化物C.Na2CO3、碳酸钠、纯碱、碱D.NaOH、氢氧化钠、烧碱、碱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4Fe+O22Fe2O3 B.2KClO32KCl+3O2↑C.CO+CuOCu+CO2↑ D.C2H5OH+3O22CO2+3H2O5.将20gA和足量的B混合后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8gC和16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1:1 B.3:1 C.4:1 D.5:16.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过滤C.检查气密性 D.测定溶液的pH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9.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用于钻头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氧气用于炼钢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ACaO(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干燥B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CMg粉(MgO)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HNO3溶液(H2SO4)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A.A B.B C.C D.D12.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1)氢氧化铜的化学式是_____。(2)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1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同学们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Ⅰ.制取氧气(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填标号)。(2)欲收集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_______(填装置标号),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Ⅱ.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锰酸钾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3)图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图B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4)C操作中,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15.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如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填字母)管进。若需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需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____的F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5)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装置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能观察到_________现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2)能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高温煅烧的反应为。工业上高温煅烧含CaCO380%的石灰石100t,可制得CO2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18.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放入小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稀盐酸的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m=______;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2)求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是_____(填化学式)。(2)A、B、C、D表示四种物质中,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②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应为_____。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B和C属于氧化物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2、B【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缘故,故A正确;B、烧碱溶液、石灰水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的缘故,故C正确;D、石墨变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C【详解】A、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俗称是食盐,属于盐,其化学式、名称、俗名、物质分类对应一致,正确。B、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俗称是生石灰,属于氧化物,名称、俗名、物质分类对应一致,正确。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其名称、俗称和分类对应一致,正确。故选:C。4、D【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C、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D、乙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6g+8g-20g=4g,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20g:4g=5:1。故选D。6、C【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案:C。7、C【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爆沸,故A错;B、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C、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C对;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错。答案为C。8、D【分析】甲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戊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乙+丙→甲+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B、戊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说法错误;C、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无法推知,故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无法推知,说法错误;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乙物质的质量是48g,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是23g,则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比为48:23,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推断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需将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配平后才能确定。9、C【详解】A、蜡烛受热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葡萄光合作用有氧气和有机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10、D【解析】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用于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铜丝可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将生铁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11、B【详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加水不能除杂;故选项错误;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只剩氯化钠溶液,可以除杂;故选项正确;C、镁、氧化镁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加入稀硫酸不能除杂;故选项错误;D、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稀盐酸和硫酸钡沉淀,引入新的杂质氯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12、A【分析】CH4、C2H4、C2H2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与生成的水分子的个数比为,得出CO2中碳原子个数与H2O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2。CH4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4,C2H4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2,C2H2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1。由此推出,该气体的组合满足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1:2的有以下三种:1、只由C2H4组成;2、由CH4、C2H2二种组成;3、由CH4、C2H4、C2H2三种组成。【详解】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例如,由CH4、C2H2二种组成的气体和由CH4、C2H4、C2H2三种组成的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都为22:9,符合题意;B、气体是由C2H4和C2H2组成,气体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不等于1:2,不符合题意;C、气体不一定含有C2H4,例如,由CH4、C2H2二种组成体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等于1:2,不符合题意;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它们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也等于1:2,不符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由生成物的质量比,推测反应物的物质可能组合,难度较大,要通过宏观质量转化为微观原子个数比来推测物质可能组合。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u(OH)22Cu2O+O24CuO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解析】(1)铜元素通常显+2价,氢氧根显-1,氢氧化铜的化学式是Cu(OH)2。(2)根据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可知生成氧化亚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O+O24CuO;如果氮气中含有氧气,加热时氧气和红色的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14、2KMnO4K2MnO4+MnO2+O2↑AF吸收水蒸气a搅拌,加速溶解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大量固体【详解】(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A。(2)欲收集干燥的O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F,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氧气,连接装置时,需要用浓硫酸进行洗气干燥,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长管进、短管出”与装置C中a端相连。Ⅱ.(3)图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图B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4)C操作蒸发结晶时,当看到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15、锥形瓶铁架台催化连续均匀A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详解】(1)图中标号a仪器为锥形瓶,b为铁架台,故填:锥形瓶;铁架台。(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为空气,当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故填:;催化;连续均匀。(3)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固液常温型A,化学方程式为:。故填:A;。(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长进短出,故从d进,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气体。故填: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对装置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如果能观察到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填: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16、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详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