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微课版)》 课件 第6、7章 新媒体管理和规划、新媒体应用与未来媒体_第1页
《新媒体概论(微课版)》 课件 第6、7章 新媒体管理和规划、新媒体应用与未来媒体_第2页
《新媒体概论(微课版)》 课件 第6、7章 新媒体管理和规划、新媒体应用与未来媒体_第3页
《新媒体概论(微课版)》 课件 第6、7章 新媒体管理和规划、新媒体应用与未来媒体_第4页
《新媒体概论(微课版)》 课件 第6、7章 新媒体管理和规划、新媒体应用与未来媒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管理和规划新媒体概论(微课版)第6章本章内容ContentofThisChapter本章主要围绕新媒体管理、网络舆情以及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和版权三个部分展开。明确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推动新媒体管理理念、方式的改进;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概念、基本特点、传播特征、演化历程及应对策略,确保在新媒体时代的舆情引导和社会发展中掌握主动权;介绍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新媒体出版物版权现状。从宏观到微观,读者能够详细了解新媒体管理和规划的内容。CONTENTS目录新媒体管理6.1网络舆情6.2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和版权6.36.1.1提升媒体和网民的素质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信息交互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权威性与单一性,由于新媒体传播过程的平民化,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媒介教育,提升媒体和网民的素质。新媒体信息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媒介道德取决于生产和使用媒介的人,故而媒介教育至关重要。信息的传播过程涉及新闻从业者和受众两个主体,除了强调大众传媒应加强媒介伦理学习和行业自律,还要关注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素质,使媒介素养成为新媒体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这是提高新闻从业者和受众对媒介认识和使用水平的关键。6.1.1提升媒体和网民的素质1.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从业者要善于对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应成为社会信息传播流程中的“过滤者”和“把关者”。加强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在业内开展媒介职业的后续教育,力求建设新闻行业专业化、高层次的媒介职业教育,建设完整、专业、深入、前沿的教学实验体系。加强对新闻从业者新闻伦理和道德操守的教育6.1.1提升媒体和网民的素质2.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我国公众长期依赖并信任由“把关人”取舍的信息,缺乏对信息的基本警觉和理性思考的能力。特别在纷杂的新媒体环境中,海量的信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规模汹涌而至,根据需求筛选出有效信息、正确解读信息内涵、理性吸收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的特殊性质使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传播主体,这就对公众对媒介及信息的评估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提高公众对媒介的认识和使用水平,是确保公众在与媒介互动构成的信息时代中生活质量的切实方法。6.1.1提升媒体和网民的素质3.推进本土化的全民媒介素养教育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引入较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有学者提出。目前我国开设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多开设在高校之中,“着力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化,全民教育和高度素质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任重而道远。故而,认识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媒介发展现状,推进本土化的全民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长久且持续的课题。

加强各级单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

建立媒介素养考核评估机制6.1.2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近年来,为不断适配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我国不断创新网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从产业推动到内容管理,从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从政府主导到多方合力,网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载体形式的多元化和信息场域的泛在化都对新媒体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实现网络社会的有序管理,是当前我国新媒体监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理顺新媒体监管体制和机制2.完善新媒体监管法律法规3.加强党对新媒体的建设和运用6.1.3保障用户信息安全1.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切实加强整体规划

其一,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宏观规划上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当前,我国已经在网络安全建设中完成了许多有益探索,但仍需明确重点问题,尽快制定针对性战略措施并实施。

其二,要制定全面的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行业发展,在信息安全保护上实现技术自主。6.1.3保障用户信息安全2.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治理,完善平台隐私政策框架制定通用隐私条款明示用户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动态管理用户信息6.1.3保障用户信息安全3.完善平台内信息管理机制,避免用户信息泄露

在确保平台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基于平台和用户双方已知且自愿的前提下,平台内部的信息管理机制则成为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最后关口,相关平台需加强自身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对用户信息安全的监控。平台要制定科学的内控机制,定期对信息风险进行评估,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的保密规范培训,培养从业者的保密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避免发生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6.1.4加大职能部门扶持力度1.多部门共同营造新媒体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营造新媒体良好的发展环境,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共同扶持,完善相关监督、管理、财政、税收、人才等政策,如制定完整健全的法律法规、扶持重点项目、着力培养精尖技术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努力营造新媒体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新媒体后续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撑保障。6.1.4加大职能部门扶持力度2.加大新媒体相关技术研发投入

新媒体相关技术的攻关,如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职能部门需不断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尝试应用最新技术,以应对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CONTENTS目录新媒体管理6.1网络舆情6.2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和版权6.36.2.1网络舆情的概念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自2007年以来呈现激增趋势。相关研究内容涉及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心理学、情报学等多个学科。但目前网络舆情的概念表述,仍存在模糊不清或范畴界定过于狭窄的问题。在CNKI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检索的相关文献年数量变化6.2.1网络舆情的概念国内传播学者对“网络舆情”下的定义。作者时间概念定义刘毅2007年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王来华2008年网络舆情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曾润喜2009年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丁柏铨2010年网络舆情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李昌祖2010年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互联网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周蔚华2015年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所表达的公众情绪,究其本质是社会情绪在互联网这个可见载体上的公共表达6.2.1网络舆情的概念不同学者对网络舆情概念的表述不同,对网络舆情概念中本体的认知存在差异,但对网络舆情中的主体和客体认知存在共性。几乎所有学者都将“网络舆情”中的主体界定为网民,将客体界定为某些公共事务,而本体的范围则随着网络媒介和相关研究的发展进行延伸和改变,主要包括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意见、态度、情绪和行为倾向集合,社情民意,等等。6.2.2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如下。舆情传播的“爆炸”性信源的模糊性传播主体的隐蔽性舆情影响的广泛性6.2.3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舆情信息发布形式多样化、发布时间节点化>主流媒体话语阵地被挤压>网络舆情传播进入“后真相”时代>

网络舆情的传播呈现以下特征。6.2.4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

网络舆情的演化具体可以划分为孵化期、爆发期、高峰期、反复期、消暑期五个阶段。

孵化期,即引发舆情事件发生的阶段。爆发期,即事件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并开始扩散的阶段。

高峰期,即舆情开始被公众讨论及广泛关注,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剧的阶段。反复期,舆情的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网民可能被其他事件吸引,但仍然关注相关舆情的发展,如果事件出现反转或处理不当等问题,舆情关注度将再次上升。消暑期,即舆情趋于平息或者事件正在解决的阶段,网民关注度逐渐降低,认为事件已经或将要得到解决。6.2.5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1.建立常态化舆情监测机制,强化网络舆情先行引导

伴随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发展态势良好。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基于指标体系的研判和预警成为网络舆情监测的标准流程。当前,市场上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种是开放性的数据库系统,以清博舆情为代表。

第二种是标准化的软件系统,以新华舆情为代表。

第三种是企业或者研究机构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共建的舆情监测分析系统,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为代表。6.2.5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2.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网络舆情引导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确保网民在网络舆情中能够保持客观,不被情绪左右,党和政府必须创新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提高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其传播力和提高其舆论引导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亟须将主流媒体的相关资源整合融入网络舆情引导场域,将网络舆情引导作为网络舆情生态建设、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主流媒体要为网民带来权威、准确的即时信息,尊重网民的知情权,为网民理性认知社会公共议题提供必要条件。6.2.5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3.完善舆情处置体系,增强网络舆情共治合力

目前,以国家网信办、高校智库、科研院所、人民网和新华网为代表的各级单位已意识到舆情监测的重要性,对舆情监测系统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各级单位正在大力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增强内驱力、健全平台、增加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政策措施配套。目前,各级部门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舆情的监测、研判、引导、应对等一系列工作,亟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真正形成完整的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生态共建共治合力。CONTENTS目录新媒体管理6.1网络舆情6.2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和版权6.36.3.1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

新媒体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涉及业务管理、内容规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行业自律等多方面规范。必须注意的是,新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愈发迅猛,元宇宙与人工智能技术也将融入未来的媒介发展浪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仍需紧跟时代发展,相关部门仍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避免出现发展在前、监管滞后的情况。

6.3.2新媒体出版物版权现状

新媒体核心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内容乃至形式的变革,但其公开性、交互性、隐匿性也为版权侵犯提供了便利,新媒体环境下的侵权案件屡有发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1)》显示,“剑网2021”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共删除侵权盗版链接119.7万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App共1066个,查办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031件,其中刑事案件135件、涉案金额7.11亿元。可见我国在新媒体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着相关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新媒体的管理和规划,是一个不断探索推进的过程。相关部门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新媒体监管,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积极做好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引领下,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传播正能量的合力,肃清新媒体环境,为党和国家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提供有力支持,为形成良好的互联网新格局做出更大贡献。本章小结及习题

媒介素养是指什么?

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网络舆情具有什么样的传播特征?

网络舆情演化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祝:学有所成!新媒体概论(微课版)新媒体应用与未来媒体新媒体概论(微课版)第7章本章内容ContentofThisChapter本章主要围绕新媒体的应用以及未来媒体发展两个部分展开。阐述当前新媒体在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大众生活领域的应用现状。介绍新媒体的智能化发展现状、趋势、挑战,区块链媒体的概念、特征、未来发展,元宇宙的概念和其如何成为未来媒介生态建构的参考系,以及未来媒介发展前沿。CONTENTS目录新媒体应用7.1未来媒体传播7.27.1.1新媒体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应用1.新媒体与政府政治宣传

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为政府提供了政治宣传的广阔渠道和空间,政府可通过多种新媒体平台传播政策措施、重要决策以及领导干部讲话等信息。相较于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进行政治宣传的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互动更便捷。

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政治宣传的时候,要格外关注指导理念和发展思路的科学性,因为政治宣传需要引导人、说服人、教育人,而新媒体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碎片化、个性化等特点对政府宣传方向的科学性、政府宣传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7.1.1新媒体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应用2.新媒体与公民政治参与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则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技术平台、更加便捷的沟通渠道及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新媒体以自身的交互性、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成为公民捕捉、传递、反馈社会政治一手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在新媒体平台,公民可以表达政治诉求,对舆论事件进行评价;政府可以收集民意、反馈公民所提诉求,将新媒体平台变为“意见征集”“官民互评”的平台。7.1.2新媒体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1.互联网电商经济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业态,电子商务在助力消费增长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电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目前,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和即时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发展,带动消费增长。新媒体平台直播卖货的新型营销方式让商品展示更加直观、商品形象更加丰富,改变了用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用户通过直播加深了对不同产品的认知,丰富了个人生活方式。7.1.2新媒体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2.网络娱乐产业

网络娱乐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媒介平台提供的各种娱乐内容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网络娱乐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游戏、视频、音乐、社交、直播等。网络娱乐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消费习惯,也为新媒体相关经济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网络娱乐产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包括游戏类、视频类、社交类、直播类和音乐类等。7.1.3新媒体在大众生活领域的应用

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社交媒体、在线新闻还是影音娱乐等,新媒体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了相较于传统媒体更为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短视频、在线音乐、游戏等新媒体应用改变了用户获取娱乐内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娱乐空间以及更加灵活的娱乐消费方式和更个性化的娱乐消费体验。CONTENTS目录新媒体应用7.1未来媒体发展7.27.2.1媒体智能化发展1.现有的媒体智能化5G与新媒体>

5G将为新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高传输速度和小延迟误差,为新媒体的传输和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传输速度方面,5G可以实现新媒体内容的高速传输,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大型游戏的更高质量需求;新闻报道方面,5G有助于更好实现新闻报道VR/AR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具沉浸感和真实感的新闻内容;游戏方面,利用5G高速度和低延迟的特性,将游戏服务器部署在云端,用户无须购买高性能终端即可享受优质游戏体验。7.2.1媒体智能化发展1.现有的媒体智能化人工智能与新媒体

人工智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7.2.1媒体智能化发展2.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内容生产的数据化与智能化

5G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在5G时代,新媒体将产生大量的用户数据,数据越多,机器通过深度学习越能理解人类的需求和喜好。5G促进了大量数据的生产和获取,进一步促进了新闻内容生产的数据化和智能化。新闻的采集将更高效,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抓取数据,通过对用户搜索、浏览的数据分析,对热门搜索词排序,抓取热门话题呈现给用户,如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抓取热门话题生成的。>新浪微博热搜7.2.1媒体智能化发展2.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用户体验的优化与个性化>

依托5G,媒体产品体验正在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媒体的内容生产形成以视频为主的模式,并借助泛在化的终端能实现随处上传、传播和收看。同时,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被打破,VR、AR、4K、3D等技术手段构建出无限逼近真实的传播场景,用户在媒介利用技术手段构建的情境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实地观察者”。同时,社交机器人、聊天机器人、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媒体中的应用也能够明显增强用户黏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7.2.1媒体智能化发展2.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媒体智能化发展挑战

新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5G等技术将推动新媒体的创新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也带来了一定挑战。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大量投入,包括设备升级、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开支巨大;相关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亟须相关立法和技术保障;过于关注技术本身所带来的体验,导致忽视生产内容等问题。目前,我们仍然无法依据当前的技术想象媒介智能化的未来发展和布局,新媒体从业者仍需以发展的眼光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变革。>7.2.2区块链媒体:未来媒体的结构性变革1.区块链媒体的概念

区块链媒体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创建的新型网络媒体,其不同于报道区块链技术及产业发展的传统媒体,其不是建立在万维网基础上的网络媒体,具有独特的内涵。

区块链媒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区块链1.0的加密数字阶段

区块链2.0的智能合约阶段

区块链3.0的广泛应用阶段

区块链媒体的本质就是互联网媒体区,其在遵循TCP/IP的基础上,依托P2P网络架构,运用分布式技术、加密技术、哈希算法、智能合约等建立起来。7.2.2区块链媒体:未来媒体的结构性变革2.区块链媒体的特征

区块链媒体的特点如下:信息加密去中心化点对点传播7.2.2区块链媒体:未来媒体的结构性变革3.区块链媒体推动媒体模式与结构的变革与升级

区块链媒体正在初步探索一种对受众、内容提供者、媒体公司均有利的商业模式,通过建立三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改变传统媒体行业的内容传播方式。与此同时,区块链媒体本身,就是对现有媒体盈利模式的冲击,代表着新的盈利模式。在区块链媒体的助力下,内容生产者能够通过智能合约对自己的原创内容标价,在传播中获得打赏与订阅收入,形成新的内容盈利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有利于调动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媒体结构的更迭、升级。7.2.3元宇宙:未来媒介构建的参照系1.元宇宙的概念

关于“元宇宙”的准确定义还在激烈讨论中。有的学者把元宇宙定义为“利用现代科技进行链接与创造,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一种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具备了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也有的学者把元宇宙定义为“整合了区块链、扩展现实、数字孪生、虚拟现实、云计算等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实相融的社会新形态”。简单来说,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空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