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234.2-2014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_第1页
Q∕GDW 1234.2-2014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_第2页
Q∕GDW 1234.2-2014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_第3页
Q∕GDW 1234.2-2014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_第4页
Q∕GDW 1234.2-2014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2014-10-15发布2014-10-15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通用要求 15交流充电接口的额定值 16充电接口的功能 17结构尺寸和安装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控制导引电路与控制原理 4附录B(规范性附录)充电接口结构尺寸 附录C(资料性附录)车辆插座及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座安装尺寸示例 附录D(资料性附录)车辆插头及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头空间尺寸示例 编制说明 1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AC,频率50Hz,额定电流不超过63A(AC)。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3术语和定义4通用要求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6充电接口的功能6.1电气参数值及功能交流电源(单相/三相)交流电源(三相)交流电源(三相)中线(单相/三相) 线充电连接确认,参见附录A。控制确认,参见附录A。2界面如图3所示,充电模式3的供电接口的电气连接界面如图4所示。交流充电接口的结构尺寸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安装尺寸参见附录C和附录D。一2—交流电源(L.2)—3一交流电源(L3)—5—底盘地(7一控制确认(CP)—7—控制确认(CP)4一中线(N)5一设备地(题)—3一交流电源(L3)—7—控制确认(CP)4一中线(N)5—底盘地7一控制确认(CP)4(规范性附录)A.1控制导引电路A.1.1充电模式3当电动汽车使用充电模式3进行充电时,推荐使用如图A.1(连接方式A)、图A.2(连接方式B)及图A.3(连接方式C)所示的典型控制导引电路进行充电连接装置的连接与插头上的下压按钮(用以触发机械锁止装置)联动,按下按钮解除机械锁止功能的同时,S3处于断开状态。对于充电电流不大于16A的车辆(由所配置车载充电机输入功率决定),控制导引电路中也可A.1.2充电模式2当电动汽车使用充电模式2的连接方式B进行充电时,推荐使用如图A.4所示的控制导引电路进供电接口供电接口供电插座供电插头检测点4漏电控制装置车载充电机电动汽车检测点2设备地图A.1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A的典型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供电插座供电插头车辆插头车辆插座车载充电机控制cCM装置设备地PR25图A.2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B的典型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图A.3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C的典型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插头车载充电机装置RI检测点2图A.4充电模式2连接方式B的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A.2.1连接确认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来判断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是否完全连接(对于连接方式B和C)。供电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1或检测点4的电压来判断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是否完全连接(对于连接方式A和B)。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来确认当前充电连接装置(电缆)的额定容量;通过测量检测点2的PWM信号占空比确认当前供电设备的最大供电电流。振荡器电压如图A.5所示。6最大充电电流I(A)充电桩不可用5%的占空比表示需要数字通信,且需在电间建立通信。最大充电电流I.(A)不允许充电不允许充电不允许充电充电过程中,车辆控制装置可以对检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对于连接方式B和C)及检测点2的PWM信号占空比进行监测,供电控制装置可以对检测点4及检测点1(对于充电模式3的连接方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连接或者对车辆的充电按钮、开关等进行功能触发设置),通过互锁或者其他控制A.3.2确认供电接口已完全连接(对于充电模式3的连接方式A和B)供电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1或检测点4的电压值来判断供电插头与供电插座是否完全连接。A.3.3确认车辆接口已完全连接(对于连接方式B和C)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来判断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是否完全连接。如供电设备无故障,并且供电接口已完全连接(对于充电模连接12V+状态切换至PWM连接状态,供电控制装置发出PWM信号。供电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1的电压值或检测点4来判断充电连接装置是否完全连接。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2的PWM信供电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1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是否准备就绪。当检测点1的峰值电压为表A.4中状态3对应的电压值时,则供电控制装置通过闭合接触器K1和K2使交流供电回路导通。A.3.7.1当电动汽车和供电设备建立电气连接后,车辆控制装置通过判断检测点2的PWM信号占空7车辆的连接状态及Rc的电阻值见表A.5。车辆控制装置对供电设备当前提供的最大供电电流值、车载A.3.7.2当车辆接口处于完全连接状态,并且车辆控制装置没有接收到检测点2的PWM信号时,如果车辆控制装置接收到驾驶员的强制充电请求信号(要求车辆设置充电请求的手动触发装置)时,则车载充电机的功率设置按照输入电流不大于10A的模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如果接收到检测点2的PWM信号时,则车载充电机最大允许输入电流设置取决于供电A.3.8.1在充电过程中,车辆控制装置通过周期性监测检测点2和检测点3,供电控制装置通过周期性监测检测点1和检测点4,确认供电接口和车辆接口的连接状态,监测周期不大于50ms。A.3.8.2车辆控制装置对检测点2的PWM信号进行不间断检测,当占空比有变化时,车辆控制装置A.3.9.1在充电过程中,当达到车辆设辆控制装置断开开关S2,并使车载充电机处于停止充电状态。令或检测到开关S2断开时,则供电控制装A.3.10.1在充电过程中,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检测PE与检测点3之间的电阻值(对于连接方式B和C)A.3.10.2在充电过程中,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检测PE与检测点3之间的电阻值(对于连接方式B和C)来判断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的连接状态,如判断车辆接口由完全连接变为断开(状态A),则车辆控制A.3.10.3在充电过程中,车辆控制装置通过对检测点2的PWM信号进行检测,当信号中断时,则车A.3.10.4在充电过程中,如果检测点1的电压值为12V(状态1)、9V(状态2)或者其他非6V(状态3)的状态,则供电控制装置断开交流供电回路。A.3.10.5在充电过程中,供电控制装置通过对检测点4进行检测(对于充电模式3的连接方式A和B),如检测到供电接口由完全连接变为断开(状态A),则供电控制装置控制开关S1切换到与+12V连接状A.3.10.6在充电过程中,如果漏电流保护器(漏电断路器)动作,则车载充电机处于欠压状态,车辆控制装置断开开关S2。A.3.10.7当充电设备检测到车载充电机实际工作电流超过充电桩PWM信号对应的最大供电电流1.1倍倍率时,充电设备延时5秒断开输出电源。 断开机械锁止装置处于解锁状态。闭合车辆接口已完全连接,充电电缆容量为10A。闭合车辆接口已完全连接,充电电缆容量为16A。8闭合车辆接口已完全连接,充电电缆容量为32A。表A.3(续)闭合车辆接口已完全连接,充电电缆容量为63A。“电阻RC的精度为±3%。态车辆是否说明否断开否是断开否9是闭合可6参数“VVf一一信号设置时间3信号上升时间(10%~90%)2信号下降时间(90%~10%)2Q状态1(检测点1电压)V状态2(检测点1电压)V9状态3(检测点1电压)V6电动汽车QQV“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和可用寿命内都要达到精度要求。从开始转变到达稳定值的95%时所用的时9典型的交流充电连接过程和控制时序参见图A.6。图中,注:T1-T1’小于30s,T2-T2’小于3s。状态I时序开关SI检测点Ivv具备常闭开关S2的交流充电连接过程和控制时序参见图A.7。图中,T1-T1’小于10min,Tl’-Tl’小于3s。状态I状态3时序ITTIT”开关SI团合uUUUUUUUMUUUUUUUUUUUUUUUU图A.7具备常闭开关S2的交流充电连接控制时序图B.1车辆接口结构尺寸(规范性附录)电锁非工作状态B.2充电模式3的供电接口结构尺寸附录C车辆插座及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座安装尺寸示例图C.2C.2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座安装示例C.2.1前安装方式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座前安装方式安装示例如图C.3。图C.3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座前安装方式安装示例C.2.2后安装方式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座后安装方式安装示例如图C.4。图C.4充电模式3的供电插座后安装方式安装示例Q/GDW234.2—2014附录D(资料性附录)车辆插头及充电模式3的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