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_第1页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_第2页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_第3页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_第4页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把握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

体地位,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让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引起兴趣、探讨问题,掌握规律。

学情分析:

在本章前几节已学习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洋流的运动也

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学习洋流是学习类似知识的延续。其思维方法有类似之处。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水的运动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循环。主要包括水循

环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二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一一洋流。着重介绍洋流的

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举实例说明。

教材内容、地位与作用:

在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海洋水是水体的最大组成部分。

水循环。主要包括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课标要

求的重点,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地球表面热

量的主要调节者,所以,洋流是本章节重点所在。学生没有直观感受,又缺乏宏观想像能力,

洋流的成因是难点。洋流这部分有两大知识点,一是洋流的分布规律。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这些内容综合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并和人类关系密切。

教学理念:

1、把握新课标,用好教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无疑是大大地增加了教师教

学的难度。面临着教材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重要的问题是把握好课标

理念与现行教材的整合。这就要下大气力研读课程标准,精确把握其精要部分。

2、把握课标,形神兼顾

新课程标准有“形”可考量,以教材和教学为载体。把握新课程理念则如灵魂或“神”,

“形”与“神”必须兼顾,一体化运行。从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就容易理解

课程标准的意图,把握其灵魂的东西,做到“形散神不散”。

3、促进新课程理念与备考整合

地理高考的态势与走向,对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考试大纲的要求看,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能力要求中,突出对学生

地理素养的要求,侧重“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二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与高考备考取向

的整合,关键是寻求二者之间的共同目标和结合点,并以此为依据,从结合点着眼,从过程

和策略上着手,并进行整合。

教学策略:

1、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

4、教学内容直观化

~、教学内容

水循环、洋流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运用:利用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解释一些简单的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

释一些简单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示方法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

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入手,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

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导言,及案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体会地理在我们身边。

(2)、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掌握相关理论,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

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培养学生以和谐的态度与自然环境相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唐诗接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还有一句俗语:天上下雨

地上流。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有关水循环的知识。

一、水循环

探究活动:

1、思考水循环的定义,查阅课本,识记,检查自己的理解,试解释天上之水来自何处

板书1、水循环的概念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

状态的变化。

[活动]指导学生针对所画的水循环示意图进行分析。

问题:水循环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讨论水循环的分类,说出分类的依据©

板书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和蒸发、水汽e

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讨论: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范围可以把水循环分为哪几

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总结概括:

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陆地水循环,海上水循环。

大循环:海洋水一蒸发一水汽输送一降水一径流一大海

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一降水

海上循环:海洋一蒸发一降水

[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书本材料:黄河输沙造陆一一水循环改变地表。

问题:(D黄河输沙造陆是指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2)这是属于外力作用中的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黄河输沙造陆的利弊?

讨论:人类通过哪些自身的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

分组讨论,之后请学生发表看法

通过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流水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通过拓展题的

讨论,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了人类活动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

联系。

总结:海上起风水汽到,刮风下雨常相伴,天上下雨地上流,水流千里归大海。(与人类关

系密切)

过渡:水循环是水的一种运动形式,而地球水体的主体是海水,其不停地在运

动中。

创设情景:1856年,有人偶尔在比斯开湾发现了十五世纪哥伦布在海地岛附近遇风暴后写

下的信(完整故事上网查阅)

总结:这是海水运动一一洋流的结果

[教师导学]什么叫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哪两类?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沿

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洋流规模很大,如墨西哥弯暖流的径流量是世界陆地总径

流量的20多倍.洋流按性质可分为两类:暖流和寒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的洋流,叫

做暖流,一般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的洋流,叫做寒流,一般是从

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教师导学]请大家思考海水为什么会产生大规模运动?促使其运动的动力又是什么

呢?

[模拟演示]演示“风海流”的形成。

(在课前准备圆形盛水器、碎冰粒和吹风机)演示时,把冰粒倒入盛水容器中,冰粒多

在水表面漂浮,在水表面向一个方向吹,模拟海上定向风,观察冰粒的流动,冰粒遇到容器

壁,又开始回流。

[教师点评]盛行风是推动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动力。

[教师板书]1.洋流的分类

按性质分:暖流、寒流

[教师导学]刚才我们知道了促使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

带),现在,我们来回忆全球风带的分布情况,共同探讨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

[播放动画]演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边放边让同学们回忆:全球共分布有六

个风带,它们是赤道南北两侧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为盛行西风带,高纬为极地东

风带

[活动2]指导学生根据已学的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画世界洋流分布图。问题:世界洋

流分布图如何画?学生画出:理想模式的世界洋流分布图。并互相检查和订正。通

过动手画图,让学生将己学知识以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检验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让学

生相互检查和订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笔画世界)

[学生活动]请1—2名同学在黑板上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其他同学自己在座位上完

成。(学生画图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画图易出现的错误,如各洋流出现的纬度位置,不要把

南北赤道暖流画在赤道上,因为赤道地区为无风带。看世界大洋实际的洋流分布和洋流模式

图有哪些地方不一致,并找出原因。)

[教师板书]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播放动画]演示“世界洋流模式”

[活动3]分组探究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问题: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可循?

自主发现:结合书本和动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图和文的

结合,加上小组的合作探究将洋流分布规律这一难点进行突破。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阅读书本第62页活动一探究,分组讨论1、2、3思考题。(教

师要注意学生活动的效果,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向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洋流流动方向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

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大洋东部为寒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五个大洋环流系统)。

记为:中低纬度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洋流流动方向为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没有这个

环流系统(只有北半球两个),大洋西部为寒流,大洋东部为暖流。记为:中高纬度北逆南

无,东暖西寒。

3.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是寒流。

4.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大洋东、西岸与大陆东、西岸的区别,帮助学生跨越知识障

碍,必要时可画图说明。)

[教师板书]r北顺南逆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Y

I东寒西暖

「北逆南无

1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一

I东暖西寒

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一寒流

I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教师导学]大家观察我们所画的洋流模式图象一个什么数字呢?怎样写才符合洋流的

流动方向?

[展示保件]教师在学生回答以后,展示并讲解下列图片,帮助学生掌握洋流的分布规

律。图1为北半球环流模式,图2为南半球环流模式,其形状类似于图3的阿拉伯数字“8”,

可利用书写“8”时的不同笔顺,来记忆南、北半球不同的环流模式。在记忆北半球环流模式

时,可按照图4的笔顺,从下起笔,一笔写完,笔顺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承转过渡]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

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师板书]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导学]请大家阅读教材P63页“活动一探究”,分组表述讨论结果并回答。

[学生回答]1.是因为受到不同性质洋流影响的结果。都柏林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

响气温高,圣约翰斯受北冰洋南下冷水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气温低。

2.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海水

上下翻动,营养盐类上泛,饵料丰富,鱼类云集,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3.A路线距离虽近,但是逆流逆风而行,帆船航速慢,用时多;B路线距离虽远,但

是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而行,且顺东北信风,帆船航速快,用时少。

4.洋流可使泄漏的石油污染范围扩大,随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影响沿岸的丹麦、

挪威、俄罗斯等国家;同时也因稀释速度快,加快了净化速度。

[师生归纳](在活动探究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海、海洋污染等地理环境都有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

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是形成渔场。全球四大渔场分

为两类:一类是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地方,另一类是分布在上升补偿流的地方(秘鲁渔场),

因为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都能把营养盐类带至表层。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

起上下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

中到这里觅食,这就形成了渔场。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它们

是北海道渔场(日本)、北海渔场(英国)、纽芬兰渔场(加拿大)。(引导学生查阅地图,了解四

大渔场的分布和相关洋流的关系)

3.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流速度快,费时少,节省燃料:逆流速度慢,费时少,多用

燃料。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

他海域,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随着洋流的运动,污染物质会传

到其他海域,这样,别的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教师板书]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寒、暖流的影响

(2)对生物分布的影响一一渔场的形成(四大渔场)

(3)对航海业的影响一一省时、省燃料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一一海洋污染

[课堂小结]由学生从洋流的主要成因、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在学生小结回答后,教师应加以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

一、洋流

1.洋流的概念

按性质分类:暖流、寒流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r北顺南逆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