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子夜》中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分析摘要《子夜》是茅盾于1932年创作,这篇作品的问世标志指茅盾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茅盾笔下塑造的吴荪甫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有着悲剧的命运。作者通过直叙、侧面烘托及对比等呈现方法,将吴荪甫这一悲剧的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异常丰满,既有想要实业救国的爱国之心,也有商人背后的狡猾和利益至上的野心。透过吴荪甫的个人命运向世人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旧上海的政治和经济斗争,带人们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吴荪甫人物的悲剧命运,探索出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个人悲剧和社会悲剧。关键词《子夜》;吴荪甫;悲剧命运目录TOC\o"1-3"\h\u12059第1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形象 189721.1懦弱的爱国形象 1219521.2狠毒的商人形象 230847第2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命运的成因 3277452.1主观因素 357132.1.1刚愎又软弱 3312112.1.2狠毒又惶恐 351962.2客观因素 4310562.2.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 4252752.2.2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官僚主义的影响 432325第3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命运的呈现方法 61783.1前后对比 694673.2直叙 6300503.3侧面烘托 719605第4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命运塑造手法的文学启示 9115704.1多样化呈现人物 9231514.2多视角构建背景 983054.3紧贴社会现实 1029804总结 1121222参考文献 13《子夜》是茅盾于1932年创作,这篇作品的问世标志指茅盾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资本家,茅盾透过对他的人生经历的阐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民国初年我国的社会现状。茅盾笔下的吴荪甫本身是一个复杂且悲剧的形象,面对着风雨飘摇的国家他有血性想要救国于危难,但是这种血性是有局限性的,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他又缺乏顽强而彻底的反抗勇气,正是他自身的软弱和矛盾,致使他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公司和抱负,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小说中的吴荪甫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资产阶级形象,有着干练的气质,决断的魄力,振兴实业的雄心以及狡诈和贪婪的本性,正是这个复杂的形象,可以解析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悲剧命运,而造成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层面来看,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是自身性格的原因造成的,他刚愎又软弱,缺乏斗争性和坚持性;而从客观角度来看,吴荪甫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实业救国可谓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前路茫茫。第1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形象《子夜》中刻画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资本家吴荪甫这个矛盾体让人印象深刻,主人公吴荪甫生活在中国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的社会仍处在半封建半殖民阶段,社会动荡,人民贫苦。而吴荪甫出身于清朝封建的侍郎家庭,年轻时候也是最早一批被送出国接受欧美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回国一心想要改变国家,他有学识、有能力、有才干、有手腕,但是他身处三条火线之中:一条是家乡的农民暴动;一条是裕华丝厂的工人罢工;还有一条是公债市场的斗争。在此背景下也反映出吴荪甫多样的、矛盾的、悲剧的形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1懦弱的爱国形象三十年代初资本主义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使得各行各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外侵略者为了转嫁压力都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在此背景下很多工厂都办不下去,但是裕华丝厂的老板吴荪甫还是决定坚持下去,他说;“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剩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发展未来!。”可以看出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下吴荪甫不仅为了个人利益,更多的还是内心的民族爱国心。一方面他恨那些国外的企业,加紧收购一些没什么实力的小丝厂,另一方面吴荪甫想要让农村经济破产的镇市变成一个发达的新城市,所以他开钱庄、办电厂,企图用实业来救国;其次吴荪甫还联合工业界的巨子设立一个盖中信托公司,幻想能够出现一个“像样”的政府来保证他的企业顺利发展。但是真的当自己在经济斗争中败下阵来,面临着倾家荡产的时候,他软弱了,此时的他忘却了“国家利益”,只是为了将自己的企业卖的更值钱一点,还是选择将所有的身家卖给了帝国主义。一个想要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在面对个人利益时候,还是软弱了,所以说吴荪甫是懦弱的,是悲剧的。1.2狠毒的商人形象吴荪甫是做生意的,在他身上也有典型的资本特质——利益最大化,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商人利益之上的观念同样体现在吴荪甫身上,在《子夜》中描写的每每吴荪甫遇到损失的时候,他马上回这些大小工厂打了主意,欲以职工血汗钱补亏。吴荪甫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扣工人工资,延长职工工作时间等,他得知厂里工人们罢工了,非常生气,大骂着咆哮道;“她们先怠工,混账东西,给她们颜色看”为了有效的消除工人罢工的浪潮,他施展了很多阴谋诡计,让毒辣的屠维岳当主管,对工人的暴力行为。买通蒋汪两大派黄色工会,将工贼安插于工人之中,使用了大量军警宪特等,吴荪甫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者的原因,这是因为,他是半殖民地中国资本家,因自身经济上政治上先天不足,时刻受到帝国主义的冲击和排斥。也正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存在着资本上,技术上的不同依赖,同外国资本有某种关联,这也就确定了吴荪甫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软弱态度!在赵伯韬和自己决战的时候,介绍一个银团放款三百万给他,条件是以盖中的金融财产作抵押时,为了保全自己二十万血本,便投降老赵也行,最后竟是违背自己兴办民族工业的初衷,把企业盘给英日商人,足见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
第2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命运的成因小说《子夜》中的吴荪甫无疑是悲剧的,而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他自身主观的性格层面的原因以及客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2.1主观因素吴荪甫的命运悲剧很大部分源于他自身的性格,作者用很大篇幅和笔墨来刻画他这种极端矛盾的冲突,在他的身上既有商人的精明和狡猾、也有面对强大势力的虚弱和惶恐、也有实业救国的梦想。2.1.1刚愎又软弱在小说《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命运发展始终与另一个人物赵伯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在描写二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重点描写了公债市场的竞争。为争取市场,吴荪甫与南京国民政府勾结,发行“救济实业”公债,但不料,吴荪甫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却夹在资金调度中无法脱身。吴荪甫面对企业产品的滞销,为求得资金周转,受赵伯韬诱骗,亦进军公债市场,与赵伯韬展开角逐,甚至发国难财,后为战胜赵伯韬,开拓事业,不惜将自己的全部资产作为赌注,要与赵博韬拼个你死我活。吴荪甫的刚愎自负和不服输的个性也让他输掉了全部家当,面临破产,在破产的境遇下吴荪甫又展现出了他虚弱的一面,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拯救中国实业”的雄心和气节,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与当初创办企业的吴荪甫判若两人,正是这样复杂而矛盾的性格也造成了吴荪甫最后的悲剧。例如小说中提到在夜总会上当赵伯韬说要吞并他们的公司时,他断然拒绝了,可是话刚说出口他的心立刻抖起来了,他知道他一拒绝,赵伯韬大规模的经济封锁就会要来了,“似乎它的心碎了,再也振作不起来了”他想“有条件投降吧”,失去了抵抗力和自信心。这与刚办企业时的吴荪甫简直是天壤之别,竞争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推进了他的性格发展,没有这种特定的斗争环境,就不会产生这样复杂的性格。2.1.2狠毒又惶恐尽管吴荪甫刚开始创办企业的时候也曾立志为中国的实业而奋斗和努力,但是本质上他还是一个商人,一个资本家,所以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他竭力压榨农民的血汗钱,当工人们为了自我的权益反抗时,他又请政府派兵镇压,甚至责备保安队“为什么不开杀戒”。在工潮运动的情况下,他感到恐惧,却利用屠维岳等工贼分化工人队伍,当面压制,他恶狠狠地敌视工人,只会使工农义愤填膺,引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运动。他同工农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明显地显示了他对待工农群众杀人如麻,心狠手辣。他这及狠和惶恐的个性,随着工农矛盾斗争向纵深发展,也在不断转变。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吴荪甫这个人性格中的狠辣程度,而当面对着越来越大的“罢工潮”,吴荪甫又惶恐了,他这种狠辣又惶恐的性格随着工农矛盾斗争的逐步深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此外吴荪甫还顽固又封建,尽管吴荪甫很早就留学美国,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和思想,但是骨子里的封建残留依然存在,对他的为人处世和经营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作品纷繁复杂的冲突总是为塑造中心人物而存在。人物繁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突出,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内容,而小说中茅盾对自己走向失败时的抗争与反抗则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同时也反映出其双重性格:一方面是坚强,自信,志存高远,手腕灵活,另一方面,它又是弱小的,空洞的。一方面,对于帝国主义来说、买办资产阶级的、封建官僚对此并不满意,另一方面,对工农充满敌意。使这一形象具有了鲜明的个性,人物形象刻画逼真、立体感强。2.2客观因素吴荪甫的悲剧不仅仅局限在个人主观原因,还有这大的社会背景下客观环境的必然结果,是个人一己之力所无法改变的。2.2.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吴荪甫的企业创办和发展于帝国主义侵略阶段,中国社会内忧外患,正如翟秋白所言:“以吴荪甫那样刚强自信的人,结果都使他的企业失败,这不仅仅是自己性格的缺陷,更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摧残。”尽管吴荪甫聪明能干,但是也抵不住各种势力的制约和掣肘,最终等待他的仍然只有破产这一条路,这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下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命运。在半殖民和半封建社会下的民族工业表现的十分弱小,内忧外患,他也想在资本主义工业大潮中发展兴盛起来,但在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中,本身大气候就是那样,他要想一枝独秀的发展,先不要说外国列强、买办下的资产阶级不容,就是本国的小民经济等的影响,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方面。2.2.2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官僚主义的影响我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外侵略者的资产阶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工业的发展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机器和技术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一方面民族实业对国外资本主义有着强烈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靠它。吴荪甫有着宏伟的理想,想要发展民族自己的实业,不再受到国外资本的制约,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他的企业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也正是在这些困难面前也逐渐磨灭了原本的雄心,表现的越来越消极,在发展民族实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者们的排挤,为了缓解自身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残酷的压榨底层的工农群众,这也是30年代诸多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也是造成吴荪甫悲剧命运的客观原因。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悲剧命运是无法抵抗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在他和背靠美国资本力量的赵伯韬之间的斗争,赵博韬有钱有势,资金雄厚,尽管吴荪甫聪明能干,但是在帝国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掣肘下最终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等待他的也只有破产也一条路了。比如小说中提到的,在上海,受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压迫最严重的是丝织业,吴荪甫却全力经营着他的丝厂。他说:“不!我正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途尤大——只要国家象个国家,政府象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在当时险恶的社会环境下,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感和爱国心。但是他的宏伟大志却又受到种种关卡的束缚,无法发展自己的企业。也正是因为他在困难面前显现显现出的那种底气不足,使他感觉到无法抵抗压力,也无法发展自己的企业,表现的越来越消极。一方面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者的排挤,一方面又残酷镇压工农群众,这是吴荪甫为一个典型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特征,也是他最后悲剧的客观因素。
第3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命运的呈现方法在描写和刻画吴荪甫悲剧命运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非常多的艺术手法,既有正面的语言描写,也有侧面的烘托,更为前后人物的对比,从而使得人物的悲剧形象和命运更加的立体和深刻。3.1前后对比小说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自身性格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凸显的,作者不仅将吴荪甫的这种性格矛盾和悲剧进行了递进,还通过前后的对比将人物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刻画的入木三分。小说的前半部分在描写吴荪甫时将人物刻画的大义凛然,他一出场便是气场十足,颐指气使,沉着冷静,当他和二姐夫杜竹斋坐着雪铁龙汽车到码头时,一句“云飞轮船快到了么”傲然的词句还没问完,“坐在那里的轮船局的办事员霍地一齐站起来”足以展现吴荪甫这个人的气派和地位。而当吴荪甫的封建老顽固父亲因为受不了上海的繁华而中风气绝了,大家都乱作一团,唯有吴荪甫镇定自若,主持大局,对比出吴荪甫的与众不同的魄力。但是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吴荪甫的性格短板就凸显了出来,事业兴旺时君临一切,事业失败时举棋不定。中国社会内忧外患风云变化,让他惶恐而焦虑,马路上的卖报小童喊一声“阎锡山大出兵”就能让他“眉毛似乎一跳”,坐立不安,这些消息都与他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这时的吴荪甫还没完全失态和失去信息,为了应对赵伯韬的经济封锁,他还在挣扎,但是当黄奋突然告诉他“阎军全部出动了,德州混乱!”的消息时,他忽然脸色大变,自言自语,像是要吃人。紧接着写他像一匹受伤的野兽,对家人发火,对员工咆哮,蛮横无理,与前部分写的那个镇定自若,气派十足的吴荪甫判若两人,通过前后的对比,也凸显出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及命运的悲剧性。3.2直叙吴荪甫悲剧命运的呈现方法还有直叙的方式,主要是从生活和家庭两个方面来展现的,在商场中,吴荪甫雄才大略富有才智,也有奋斗和竞争的意识,也想要振兴中国的事业,发出:“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呼喊,想要将中国企业办好,扭转中国经济被垄断的局面。但是面对工人罢工时,他又进一步压榨工人,在个人利益面前民族意识荡然无存。为了利益与虎谋皮,最终惨遭背叛,赵伯韬操纵公债市场,让吴荪甫无法看清局势,而吴荪甫以为自己已经收买了赵伯韬身边的人,殊不知已然中计,最后自己的姐夫杜竹斋还背叛了他,他气的大吼:“竹斋又是这样!大事都坏在他手里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也加快了吴荪甫的失败和悲剧的命运,最终的商业帝国梦碎了。此外家庭上吴荪甫的悲剧也显而易见,他忙于事业忽略妻子,甚至不知道妻子时刻都念着自己的初恋情人,夫妻二人之见隔着一层玻璃,始终难以亲近。想将父亲从老家接到上海躲避暴动,没想到父亲受不了上海新事物中风死去;兄弟姐妹也不理解他,始终都跟他不亲近,花着他的钱,却害怕他。3.3侧面烘托为了丰富吴荪甫的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作者还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进行刻画,为了展现前期吴荪甫的胆识和报复,作者大篇幅的写了吴荪甫、孙吉人、王和辅等组织益中公司,当孙吉人提出企业界同人自己创办银行以摆脱金融界的控制,从而为民族企业打开生路时,在座的陈君宜、周仲伟等都反映冷淡,只有吴荪甫积极响应,组织起了益中公司,侧面烘托出了吴荪甫这个人的个性,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伏笔。而通过描写吴荪甫与朱吟秋和陈君宜之间的关系,将吴荪甫的机关算尽和心狠手辣也烘托的淋漓尽致,他拼命吞并那些陷入困境的同行,在短时间内就以五六万元的廉价收盘了价值三十万元的八个小厂。此外他与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也能够直接展现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文章重点描绘了他们在公债市场的竞争,吴荪甫串通南京国民政府发行“救济实业”的公债,还运用“国内公债维持会”控制了整个公债市场服务。而吴荪甫在产品滞销时为了取得资金上的周转增加企业的资本,又在赵伯韬的引诱下也进入公债市场与赵伯韬展开竞争。当赵伯韬为了在公债市场兴风作浪以便获取暴利的阴谋活动以三十万两银子买西北军故意打败仗的时候,他也参加了,后来他又企图打败赵伯韬的势力,发展自己的企业。当赵伯韬由最初的合作者变成优势的敌人时他已经估量到自己可能会失败,但他那不肯认输的性格不允许他中途退却。但是赵伯韬在美国银行团的支持下操纵了整个公债市场,对吴荪甫进行经济封锁,最后将益中公司压垮,然后又勾结国民党反动政府禁止卖空,把吴荪甫逼到完全破产的的地步。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斗争,处处表现了吴荪甫争强好胜和决不认输的个性特点,最终失去所有,悲剧收场。第4章《子夜》中吴荪甫悲剧命运塑造手法的文学启示矛盾在塑造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可谓是煞费苦心,将人物的性格、野心以及悲剧描写的尤为的细致,在塑造人物的手法上也值得借鉴和学习。其文学造诣上的启示主要表现为多角度呈现人物、多视角构建背景以及紧贴社会现实等,具体内容如下:4.1多样化呈现人物《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但是作者却将人物刻画的非常真实且丰满,这跟作者多样化呈现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相互交叉,对人物的声音、动作、神情及内心世界的刻画都非常精彩。例如为了凸显吴荪甫独特的个性,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有时是与同行相对比,有时是与其对立的艺术形象对比。尤其是描写吴荪甫和赵伯韬的斗争过程,紧张而激烈,步步紧逼,招招对敌,时而四面楚歌,时而化险为夷,人物的个性和悲剧命运也逐步发展。此外还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呈现人物,例如小说的十七章,吴荪甫的事业已经处于崩溃前夕,心理活动也异常复杂,“那酒就好像清水,鼓动不起他们闷沉沉的心情。”当对手赵伯韬威风八面的走过来时,吴荪甫“麻痹的神经上骤然受了一针似的,接着露出苦笑,一时满脸的惶然和焦灼,一时又突然狞笑。”[]转瞬之间在他的内心就过了千万个念头,是投降呢?还是抵抗呢?最终还是妥协了,失去了抵抗的自信心。继而又通过环境的烘托,将两个月前的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宏伟大业与现今的孤寂悲凉相对比,仿佛是一场梦,吴荪甫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作者透过这种环境烘托、人物动作和人物心理等多种方式的刻画和呈现,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塑造和递进的尤为真实可信。4.2多视角构建背景一个作家在塑造典型且个性化的人物时,还应该从多视角的去观察他和表现他,正如茅盾自己所说:“单单记住‘不把人物和环境游离开了去观察’还是十分不够的,必须记住人是在环境影响下经常变动着的。”所以茅盾在描写吴荪甫悲剧命运时会从不同的视角和场合去塑造,将人物写活,例如在文章开篇之初,为了展示吴荪甫的自信自负,他想要发展实业,决定大干一番,组织起了益中公司,凸显出人物的胆量和报复;公司成立后,他又使用阴谋诡计将朱吟秋的丝厂和陈君宜的绸厂吞并,将人物的手段和心狠手辣刻画的入木三分。情节一转,面对着罢工潮吴荪甫怒不可遏,收屠维岳为鹰犬,限期解决罢工问题,然而还没等问题解决,妹夫杜竹斋带来了公债“新空头跳落”的消息,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吴荪甫也不再那么镇定自若了,他越来越焦虑,也越来越惶恐,昔日的运筹帷幄都不见踪迹。紧接着是描写吴荪甫从公司回到家中的场景,他咆哮着,怒吼着,对家人借题发挥,对工人蛮横无理,最后的结局吴荪甫孤注一掷抵押洋房与赵伯韬最后决斗,最终还是无力抵抗历史发展规律,悲剧结局。茅盾正是运用多视角和多场景系统性的反映出人物的复杂性和完整性,深刻的反映历史和社会丰富内容,引人深思。4.3紧贴社会现实茅盾的小说《子夜》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创造人物的历史具体性,也就是人物和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如茅盾自己所言“切不可把他们从环境游离开了去观察。”主人公吴荪甫的性和命运特征也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茅盾在处理吴荪甫悲剧命运和时代特点时采用了“从交流的、在矛盾中发展的关系上”去表现“人”和“环境”的手法,将人物性格、命运的刻画和时代的环境和特点相互结合,做到水乳交融,让读者既看到了人物,也了解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以小说中吴荪甫和赵伯韬二人的斗争来看,通过对公债投机市场的描写展现了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状,公债市场的错综复杂,不仅直接联系着军阀混乱的战局,也点染出工农红军发展壮大的情景;既可以看到金融资本家们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可以看见各种投机家们的丑态。主人公吴荪甫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艰难前行,为了转嫁危机,不惜加紧压榨工人,进一步激化他和工人们之间的矛盾。总而言之茅盾笔下的吴荪甫的性格塑成和悲剧命运是和时代脱离不开的,用吴荪甫自己的话语而言“脚底下全是地雷,随时会爆发起来,把你炸的粉碎。”茅盾准确的把握住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出发,将吴荪甫这个中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历史民族工业家的悲剧命运刻画的丰富而深刻,对我们今时今日的创作也是非常有借鉴和学习意义的。
总结无疑,茅盾笔下的吴荪甫是鲜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票据管理办法
- 高速公路收费站改建项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煤矿职工心理健康课件
- 陕西计划管理办法
- 事业编绩效管理办法
- 煤矿班队长现场管理课件
- 上市许可人管理办法
- 河北执业证管理办法
- 烧结用原料管理办法
- 石柱县项目管理办法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公司人效提升方案
- VTE防控管理相关制度(VTE患者管理与随访的相关管理制度)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
- 专题12名著阅读-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热点必刷100题(含答案)
- 职业素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材素质类-配套课件(下)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 安全文明施工奖罚明细表
- 急诊科院感培训
- 《电机与变压器》教案
-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