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_第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_第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_第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_第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

m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

2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重点难点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内在

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课前准备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

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

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有更深的理解,

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

2、以统计图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

体会数学知识内在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一、情境中回顾,明确目标

1、创设情境,引起回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少先队要组织一次活动,计划

从野炊、放风筝、爬山、采集标本四项活动中,选择一项作

为活动内容。怎样比较合理地选择那个项目作为活动内容

呢?(学生可能说出调查或统计的方法。)

2、提出问题,明确复习目标

谈话:运用统计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问题。在第九单元我们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想

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

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复

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优点?这

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解决问题,系统构建

(一)调查搜集数据,复习制作调查表

1、谈话:如果你是活动组织者,要决定活动内容你打

算先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先制作调查表)那么我们就设

计一个调查表,来调查出我们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

况好吗?

2、谈话:谁能来说一说设计调查表都包括哪些内容?

同学们说,他设计的合理吗?在设计调查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问题?如果要调查记录数据,都可以用什么方法?

3、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谈话:调查后需要干什么?对,要整理一下数据,课前

老师已经调查了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提供调查表)。

4、回顾整理数据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话:想一想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通过制图,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谈话:哪位同学来交流展示一下你绘制的统计图?为

什么这样绘制?(有目的的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

统计图两种方法。)

3、比较辨析。

谈话: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哪种统计图更适合比较男生、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为什么?

4、解决问题。

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认为选择哪项活动合适?说说你

的理由和建议。

5、整理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谈话:通过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

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更直

观形象的比较出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进一步体会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三)通过读图,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1、谈话:在去参加活动之前,有两个同学的体温变化

如下,请同学们看统计图。(出示“我学会了吗?"第2题)

根据统计图思考两位同学的体温变化情况。

2、谈话: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对两位同学的体温有

什么建议?

3、整理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谈话:通过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又有了什么样的认

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明确复式折线统

计图的作用。)

三、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1、谈话:第二实验小学对XX年入学学生五年中每年都

平均身高记录如下。(单位:cm)

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

男生122128137143150

女生123130139145154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出示未完

成的“第二实验小学对XX年入学学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

高变化统计图”。)

2、谈话:谁来展示一下你制作的统计图?说出为什么

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由。

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

谈话:同学们,通过复习复式统计图,你有什么新的收

获?

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

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

的空间观念。

(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

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

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

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板书:顶。)

(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

究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

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8个。

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

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

有四个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个顶点。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

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

形区别呢?

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

面?哪几个面?

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

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

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

用动画图像展示。)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

(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

一组的?

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

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

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

的长、宽、高。

练习: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

少?第二个长方体与第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投影片)

2.正方体特征。

(1)展示动画图像:(或抽拉投影图)

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

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

教师: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

变化?

学生: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

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

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

完整一一加上“正方体”。)

(三)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

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投影片)

(1)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厘米。12条

棱长的和是()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体,12条棱长的和是()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

厘米和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0厘米,宽()厘米,左边的面

长()厘米,宽0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

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J,错误的画X。(投影片)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

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

体。()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2.作业:教材P22练习五:1,2,3o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的特征。共分三个层次进行:让学

生通过感官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

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图

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掌握长、宽、高。

第二部分教学正方体的特征。共分两个层次进行:利用

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会看立体图;

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它们之间的关

系。

扳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用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

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

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

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

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

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

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

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

看到吗?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

学生讨论。(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把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

粘接处,贴在黑板上。也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正方

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教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

口答。)

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

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展开图折上)。教师:

请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邻

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

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

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

长和宽的。教师: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对

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

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宽。然后再请一

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展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

和宽。

(2)请同学们用新学的知识来解答下面的问题:例1(投

影片)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

至少要用多少厘米2硬纸板?

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看看自己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能说出正方

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2)试解下面的题。

例2(投影片)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

面积。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一位同学板书:

32X6

=9X6

=54(厘米2)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厘米2。

教师: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

板该如何列式?

学生:少一个面。列式:32X5

教师: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

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练习:课本P26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

余同学做本上。)

用学生投影片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教学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一)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

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二)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用具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

进率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二10厘米

厘米

教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

率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面积单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厘米2

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4米二()分米二0厘米。(算法:进率X高级单位的数。)

500厘米二()分米二()二米。(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

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

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

进率。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电脑动画图(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1分米

3o)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为单位,一个一个涂,涂满一排,提问:体积

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满十排(一层),提问:体积是多少?

一层一层涂,涂满十层(即全部涂上)。提问:体积是多少?

(10X10X10=1000(厘米3)。)

教师: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学生口答后

老师板书:

1分米3=1000厘米3

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米

3,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再请学生看一遍电脑动画图后,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

米3二1000分米3。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吗?(1000c)

(2)教师:(指黑板板书)这些是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

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名称、进

率两方面。)

2.体积单位的互化。

⑴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

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投影)米3,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问题改写成如下形式:(板书)

8米3=()分米3

米3=()分米3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

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板书:

因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个1000分米3,

列式:1000X8=8000,填8000。

(第2题同上理)1000义=540,填540。

(2)出示例4:(投影片)3400厘米3,96厘米3各是多

少分米3?

改写成算式:3400厘米3=()分米3

96厘米3=()分米3

教师: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试说出这两道小题的解

答过程和算理。

学生试算,讨论后,归纳并板书:

因为1000分米3为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

个1000分米3,就有几个米3,列式:34004-1000=,填3.4。

(第2题同上理)96+1000=填。

教师:请对比例3,例4,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再小结并板书:

(例3下面)高级单位一低级单位,用进率X高级单位的

数。

(例4下面)低级单位一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

率。

教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

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换算的方法

相同,但进率不同。)

(3)*试解下面几题:

①2米380分米3=()米3;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

转化的部分如何办?学生口答后

再板书:2+80+1000=2+二,填。

②分米3=()分米3()厘米3;

教师: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转化?(板

书)1000又工340,填5和340。

③米3=()米3()分米3。

请学生直接说出列式和结果。

老师:从上面三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复

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

转化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外,还要注意审清题中哪

一部分需要转化。)

书面练习:(请4位同学写投影片,集体订正)课本P38

做一做和补充题。

出示例5:(投影)一块长方体钢板长米、宽米、厚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请同学们自己解答。老师巡视中可抽选一名先算出立方

米,再化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学去板

书。集体订正时由同学自己确定哪种算法较好。

(三)巩固反馈

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投影片)

米3=500厘米3()分米3=2米360厘米3()

(四)课堂总结

1.体积单位的进率。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在学生总结基础上,将例3,

例4后归纳的方法汇集成一个,并板书出来: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

导。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长、正方体,1厘米3的立方体24块,

1分米3的立方体一块,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o

学具:1厘米3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厘米3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

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

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

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4厘米3。)

教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呢?

教师: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

少个体积单位。(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今天我们来学习

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体积。

(1)教师:请同学取出12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问:

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拼

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同学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然后分别请摆成不同形状

的长方体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相

同而体积相同呢?

(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一一12个1厘米

3o)

教师: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

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

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

排摆了4个1厘米3的正方体。

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

还表示有几层。

(2)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

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学生说出摆法和体积后。请看电脑动画图像:

一排摆出4个1厘米3的正方体一一共摆了三排一摆两

层。

教师板书:

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学生操作,看电脑动画图像。教师板书:

3(厘米)3(厘米)2(厘米)18(厘米3)

教师:想一想,如果要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

3厘米的长方体,该如何摆?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电脑图演示。然后板书:

5(厘米)4(厘米)3(厘米)60(厘米3)

教师: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

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

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

高的乘积。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二长X宽义高

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

公式可以写成:

板书:V=abho

出示投影图:

(3)例1(投影片)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

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7

X4X3=84(厘米3)0

答:它的体积是84厘米3。

练习:(投影出题,学生口答。)

一块水泥板,长5分米,宽3分米,厚2分米,这块水

泥板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5X3X2=30(分米3)。)

2.正方体体积。(1)请学生看电脑动画录像:

长4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长缩短一厘

米(图上从右边去掉一排)。教师: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

少?变成了什么图形?

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3X3X3=27(厘米3)。

投影出一个正方体图。(可以用翻页变换它的棱长。)

问:①棱长为2分米,求它的体积?②棱长为4厘米,

求它的体积?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X2X2=8(分米3),4X4X4=64(

厘米3)。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具体的正方体的体积了,能

说出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正方

体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

用V表体积,a表示棱长,公式可写成:V=a•a

•a或者V=a3o

(2)例2(投影)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

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53=5X5X5=125(分米3)。

答:体积是125分米3。

做一做:课本34页1,2题,请4位同学用投影片写,

其余同学写本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体积计算方法和字母公式。

教师:请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相同还是

不相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

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变为a。变换后,

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

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X宽X高。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课本P35练习七:2,3o

2.口答填表: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二XX;()

②5x2=10x;()

③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3二12(分米3);

0

④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

体积是60分米3。()

(四)课堂总结

1.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1.使学生知道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

关系.

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

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

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

方体盒,细沙一堆)

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

再计算其体积.

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

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

长.宽.高?

3.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指出: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

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

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师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

积.(板书)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

量长.宽.高.

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

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

(二)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

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板书:升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