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_第1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_第2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_第3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_第4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第二课时)《长相思》课时目标1.会认“榆、畔、聒”3个生字,会写“畔”字,积累多音字“更”。2.结合注释,查找资料,联系上下句,读懂词的大意。3.结合词中富含画面感的词语,感受作者征途之艰辛与思乡之苦闷。4.学习融叙事与写景为一体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要点把握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词作的创作背景。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指名背诵两首古诗。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居秋暝》与《枫桥夜泊》这两首古诗。前者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的田园风光,后者描绘了游子夜泊枫桥时所见到的江南深秋夜景和所听到的绵绵不绝的寒山寺钟声。下面,老师就请两位同学分别背诵一下这两首古诗。2.点评学生的背诵情况,并引入新课。过渡:这两位同学背得很不错,从他们的背诵中我们似乎欣赏了一幅幅独特的画面,感受到诗人蕴蓄其中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相思》这首词。词虽与诗格式有别,但我们依然可用上节课我们掌握的方法来学习它。(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二、初读课文,读通文本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2)介绍作者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他是清代大学士明珠的公子,其文学成就以词为最,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格高韵远,颇具特色。◆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家人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聒(ɡuō)榆(yú)畔(pàn)(2)补充词语的意思。[那畔]那边,词中指关外。[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里的灯火。千帐,言营帐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3)读出节奏,读懂词意。明确朗读节奏: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词的大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三、再读课文,品读欣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在重点词句后做批注,教师相机指导。(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明确:山、水、榆关、千帐灯、风、雪。是边疆塞外的景物。(2)词中有哪些词句引起你的注意,需要你细细地品味呢?A.“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B.“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C.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塞外风雪交加,寒冷环境和各种嘈杂的声音打碎了作者期望与家人团聚的梦,因而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对比之中反衬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四、体会情感,背诵积累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这首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明确:词的上阕以“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环境的恶劣来渲染作者此时的孤寂情怀。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2.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背诵。五、对比阅读,整体回顾1.分析比较,群文阅读。过渡:同学们,我们到此就学完了本课的三首古诗词。这三首古诗词都描写了自然美景,虽然作者在其间体现的情感有所不同,但这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都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现在,我们再把这三首古诗词一起读一遍吧!(1)齐读三首古诗词。(2)填写表格,比较异同。(课件出示表格。)①先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教师点拨后出示答案。②对比一下三首古诗词,你发现了什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示例:诗词名作者朝代时间描写的景物作者的情感《山居秋暝》王维唐代秋夜山、雨、月、松、泉、石、竹、浣女、莲、渔舟远离尘俗《枫桥夜泊》张继唐代秋夜桥、月、乌啼、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羁旅愁思《长相思》纳兰性德清代冬天山、水、榆关、千帐灯、风、雪、故园游子思乡相同: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动人的自然图景,情与景相融。不同:作者见到的景物不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2.拓展诗句,促进感悟。过渡:古诗词的妙处就在于虽然只有寥寥几字,却能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些诗句,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感受到怎样的心情。(课件出示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不见草木,只看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俯瞰蜿蜒的河道,只见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孤零零的炊烟与大河使诗人倍感孤独。“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过不了多久,就会绿透江南岸边。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六、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板书设计教学重点片段实录《枫桥夜泊》◆赏析品味,体会古诗的意境师:同学们,要读好古诗,光是读通了、读顺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生:读出感情来。师:古诗虽然短小,但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要想学好古诗,咱们就得细细地去体会古诗的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感情。接下来,大家再好好地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师:同学们,老师能感受到你们读得很投入。那么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我觉得这首诗非常安静。师:那你能读出这种静静的感觉吗?(学生朗读,语调有意读得较轻。)生:我觉得读出了一种“安谧静美”的意境。师:(竖起大拇指。)了不起!你能读读吗?生:我觉得这些景物非常优美。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学生读。)师:真美!还有什么感觉吗?生:我觉得诗人很忧愁。师:你能读读吗?看怎么读出一点“愁”的味道。(学生读,师生鼓掌。)师:掌声说明了一切!同学们的感情都非常细腻、丰富,那么在那个晚上,诗人张继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读。(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古诗。)师:你读出味道来了吗?诗人张继在那晚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生:忧愁。生:我也觉得很忧愁,我是从“愁”字看出来的。师:哦——哪一句?生:第二句。师:江枫渔火——对愁眠。很好!生:很孤独。生:我觉得诗人是对自己现在的处境很忧愁,我从“客船”可以看出来。它体现的是思想的忧愁,他现在正在客船里面,或许,他不应该在客船里,应该在家里。师:是啊,真好!师:诗人愁些什么呢?生:我觉得他可能在为国家而烦恼。生:有可能在思念他的家乡。生:有可能在担心他的家人。师:古诗中有一个字,刚才有个同学也点到了,我们从那个字可以看出诗人这个时候不在家乡,他在外面。是哪个字呢?生(齐答。):客!生:还有个字,“姑苏城外”的“外”字。师:你从这个“外”字也感觉到了他不在家乡,在外面,是吗?你的感觉挺有意思的!师:客,客是什么?生:客人……游客……在外做客……师:是啊,客人也好,游客也罢,反正他就是个“客”,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哪怕不是佳节,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漂泊在外的游子也会“倍思亲”啊!对吗?生:对!师:晚上睡不着觉,一个人在船头上,他可能会想些什么?生:家人身体是否还好?生:他可能会想回家。师:在外漂泊,感觉很累了。生:自己的国家是什么样子了,是强盛,还是衰败?师:是啊,可能有很多事情,他都在担心着呢。生:他想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生:他可能在想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师:夜深了,他无法入眠,站在船头上,他非常想家。可这时候,家人并不在身边。眼前这如此美丽的夜景,有人和他分享吗?……要是遇上了伤心的事儿,有人可以诉说吗?……夜深了,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聊聊天——生:也没有。师:他只好一个人站在船头上,轻轻地吟诵着这忧伤的诗句——生:月落——乌啼——霜满天……师:通过学习,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近了这位诗人,也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大家想进一步了解这位著名的诗人吗?(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诗人张继。)赏析:教读古诗和教读现代文不一样。古诗短小精美,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而离我们(尤其是当代的学生)甚远,所以要阅读古诗,在读中打开思路,在读中品味和感悟。此教学片段实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思路清晰,教学有序,循循善诱,教学有成。教学反思五年级的学生人生经验相对较少,如何让他们走进古代诗(词)人的内心,揣摩诗(词)人的情感,是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关键的。所以我在教学时通过朗读、揣摩、想象、感悟,引导学生领会诗(词)人的情感,倾听他们心灵深处的声音。第一,朗读,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重复。从开始的初读、有节奏地读、有韵味地读,到品读、赏读、想象读、教师范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升华情感。特别是教师适时深情地诵读,真正地、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一个沉醉的境界。第二,调动学生的情感,找出诗词中闪现的最珍贵、最打动人心的场景。读通诗词之后,我把“通过你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得到问题之后,学生第一时间再将本课的三首古诗词朗读一遍,朗读之后,有些学生开始举手回答。如此,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诗词中描写的情景,同时也创设情境。第三,以想象促进学生理解。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创造想象的心路历程。以教读《长相思》为例:想象故园的亲人思念纳兰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