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三节碳达峰与碳中和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知识点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基础过关全练1.(2023北京中考)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C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新独家原创)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
)
D解析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故A
错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二氧
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
故C错误。3.(2024四川内江期末)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操作:①连接好
装置;②向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
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
木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③②⑤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③②④⑤⑥C解析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
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试管中加入几块石灰
石)→注(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验满),则正确的操作
顺序为①④②③⑤⑥。4.(2024河北邢台信都期中)下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
装置中,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
)
B解析题图B装置,将大理石(或石灰石)置于锥形瓶中,通过
长颈漏斗向小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通过止水夹不能控制液体
和固体的接触和分离,故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2024山东青岛城阳期末)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
要内容,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得的二氧化碳分液漏斗CaCO3+2HCl
CaCl2+CO2↑+H2O气体常带有水蒸气,欲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其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戊装置,气体应从
(填“b”或“c”)端进入;用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3)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
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现要在
实验室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b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集满甲和丁将燃着的木条(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字
母)。A.反应原理
B.发生和收集装置C.气体的颜色C解析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CO2↑+H2O。(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
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甲烷,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
甲;甲烷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用丁装置收集甲
烷。(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不需要考虑气体的颜色。知识点4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6.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C解析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
甲烷、臭氧、氟利昂等。7.(2024河北沧州青县期末)2020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
(
)A.倡导绿色出行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大力植树造林D.开发利用新能源B解析倡导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有
利于吸收二氧化碳、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都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燃煤发电过程会产生
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8.(2024山东济南历下模拟,1,★☆☆)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
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
达到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
和”,从实际出发,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
)A.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B.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C能力提升全练解析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可以减少
使用,但不能禁止使用。9.(2021山东青岛中考节选,19,★☆☆)“碳中和”的基本途
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
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我国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积极
探索“增汇”的途径,例如:利用反应CO2+3H2
CH3OH+H2O,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有效实现“增汇”。下列有关“增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用二氧化碳灭火可以实现“增汇”B.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不仅实现了“增汇”,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C.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压缩封存,用于生产尿素,
可以实现“增汇”D.“减排”和“增汇”并举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减缓
温室效应解析用二氧化碳灭火,不能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
不能实现“增汇”。10.(2024山东滨州滨城期末,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
解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B解析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和用大理石
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都不需要
加热;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
属于分解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
氯化钙和水,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
于分解反应;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的大,都可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11.(2023山东枣庄台儿庄模拟,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
C解析向锥形瓶中添加大理石块状固体药品时,将锥形瓶横
放,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到瓶口,然后将锥形瓶慢慢竖起,使药
品滑落到容器底部。12.(2023山东济宁中考改编,10,★★☆)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
行实验(所需的夹持仪器已省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C
制备气体试剂a试剂bACO2稀盐酸碳酸钠BO2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CH2稀硫酸锌粒DO2稀硫酸高锰酸钾解析由题图可知,制备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制
备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氧气的密度都比空气
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达到实验
目的。13.(2021山东泰安中考改编,9,★★☆)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
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C.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解析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14.(2019山东青岛中考节选,2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
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铁架台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
装置是
(填字母),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
的是
。B2HCl+CaCO3
CaCl2+H2O+CO2↑排尽集气瓶中原有的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F解析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在常温下
进行,因此发生装置选择B;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因此
选用的装置是F。15.(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如图所示为小华同学设计的
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素养探究全练(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同时由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2)小明同学对上述实验提出疑问,认为该实验无法证明二氧
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思路。他首先
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
分别进行实验。CaCO3+2HCl
CaCl2+H2O+CO2↑紫色石蕊试液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大灭火变红
①实验Ⅰ中紫色石蕊纸花变红。②在实验Ⅲ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
(填“变
红”或“不变色”)。不变色③在实验Ⅳ中,紫色石蕊纸花变
色,这实验结果说明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④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
的,你的改进方法是
。红CO2+H2O
H2CO3在实验Ⅱ中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解析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
色,则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由于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观察到
装置D中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2)②水不能使
紫色石蕊变红。③在实验Ⅳ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
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纸花显红色。④通过实验Ⅰ~Ⅳ,尚未
达到验证的目的,应在实验Ⅱ中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证明二
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1.(2024湖北武汉江汉期末改编)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
现“碳中和”,“碳中和”对于保护环境至关重要。“碳中
和”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促进
“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B.大规模开采天然气作为新能源C.用乙醇汽油作为车用燃料D.研发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D解析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
利用率,不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促进“碳中和”;天
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开采、使用,会释放出大量的二
氧化碳,不利于“碳中和”;乙醇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用乙醇汽油作为车用燃料,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
“碳中和”;研发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可以促
进“碳中和”。2.(2023山东东营中考改编)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
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
担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2)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破坏了自然界碳循环的平衡,
下列反应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填字母)。A.煤+氧气
二氧化碳+水B.CH4+2O2
CO2+2H2OC.H2CO3
H2O+CO2↑二氧化碳CD.石油+氧气
二氧化碳+水(3)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节能减排,二是转
化吸收。①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填字母)。A.开发使用新能源B.节约用电,绿色出行C.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C②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写一个转化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
CaCO3↓+H2O(合理即可)解析
(2)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它们的大量使
用会加剧“温室效应”。(3)①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
现实的;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H2O。3.(项目式学习)(2023山东泰安泰山期末)专家指出,“碳中
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一
手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和吸收的平衡。Ⅰ.“碳”减排(1)节能减排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生活中你为
“碳”减排做的贡献是
(写一条)。(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填字
母)。A.液化气(主要是C3H8和C4H10)随手关灯(合理即可)C
B.乙醇(C2H6O)C.肼(N2H4)Ⅱ.“碳”捕捉科学家在捕捉室中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空气中的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份2月份托班合同附家长法律常识测试合格要求
- 2025年不锈钢有孔长方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解除租赁合同证明书
- 2025至2030年耐晒油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福来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玻璃纤维管具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 2025至2030年单道移液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空心粘土砖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 颈椎病诊治指南
- 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
- 综合能力测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 2022年防腐防火涂装、钢结构变形检测试卷及答案
-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战略管理学英文课件:14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Change
- 质性研究方法3-质性研究的编码课件
-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二)
- 心理治疗师考试精读与习题
- 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 第十四章 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课件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