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新闻、访谈 课前自测 新人教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新闻、访谈 课前自测 新人教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新闻、访谈 课前自测 新人教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新闻、访谈 课前自测 新人教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新闻、访谈 课前自测 新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新闻、访谈课前自测(新人教版)自测10:新闻、访谈[时间45分钟满分36分]一、(·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她只能活七小时”[注][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分析运用顺序的方式写作的好处。通过阅读文章可以看出,运用顺序,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突出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另外,“特别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具有现场感。答案:①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分)②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2分)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顺序来叙述事件。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看似十分困难、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博士、记者、警察合作完成了,此时,柯利蒂大夫有感而发,说了这句话。分析时一般可以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本题中,客观因素是这件事情特别难,医生做不到;主观因素是“你们”这些人协调、配合、努力,获得青霉素并及时运到了医院。答案: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2分)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2分)(只要能够体现“协力找到”“及时送到”这两个得分点,语句通顺,即可给4分)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的能力。这段文字叙述的是救命的药及时送来了。文段的语言生动,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1分)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1分)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1分)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1分)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及探究能力。本题要求我们分析报道的社会价值,这就要着眼全文。这篇报道叙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众人的帮助下得救的故事,考虑到这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更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众人克服种种困难,运来青霉素,救治小女孩,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社会的大爱,当然也蕴涵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道理。在战争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鲜血、死亡,这篇报道,让人们对人性、爱萌发了非同一般的渴盼,让人们透过鲜血、硝烟、死亡,看到了人性温情、伟大的一面,增强了当时的美国人民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答案: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3分)②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3分)二、(·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5~8题。(18分)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了好多乡愁的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城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有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杨:为荣?余:没有。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就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的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有删改)5.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章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先从文中找出采访者所提、受访者回答的有关问题,然后加以归纳整理,通过分类分析总结出答案。本文共涉及四个问题,答题时结合作者的思路,抓住主持人的提问,锁定每个要点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①对乡愁的理解;②诗人的创作动因;③诗歌的现状与发展;④中文的纯洁度。(每一点1分)6.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1)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取答区间在第①部分,从中不难分析出余光中所说的乡愁早已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涵,升华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因而第一句只要扣住这一点即可。第二问是对依据的解说,关键是对前后文的理解,兼顾省略号作用的分析。考生应了解诗歌贵在含蓄,省略号使该句话包含的内涵更丰富,更耐人寻味。答案:(1)余光中认为乡愁并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可以升华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2分)(2)这样更有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2分)7.怎样理解第二部分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的重点是对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要注意句子所在的位置、句子的特点,作出初步判断,并与该访谈部分的中心联系起来回答,即挖掘内在含义。取答区间在第②部分,可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答案:(1)文学创作的动力源自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2分)(2)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2分)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