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研发管理制度一、软件研发管理办法下面是某企业软件研发管理办法,供读者参考。制度名称软件研发管理办法编号执行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规范软件研发工作,提高研发质量,降低成本,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2条管理部门。软件研发部是软件研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软件的需求调查、设计、开发、测试、发布等各项工作。第2章软件产品研发决策管理第3条产品规划内容。产品规划是指产品规划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做出有关需求分析、市场导向、竞争对手和产品发展方向的分析报告,制定和维护产品的目标,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软件研发部调研人员通过客户需求分析,获取与产品发展相关的客户意向、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同类产品等信息。2.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确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客户与公司的需要,确定产品的关键属性等。3.制定产品的长期目标。第4条可行性研究及决策程序。1.软件研发部调研分析人员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确认软件的市场需求。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3.软件研发主管副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论证,决定项目取消或继续。4.软件研发部根据论证结果制订初步的软件开发计划。5.根据市场环境、公司软硬件情况预测风险因素。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第5条软件需求分析与制定研发计划流程。1.调查被开发软件企业的状况。2.对软件开发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功能定义。3.做出简单的软件原型,与用户共同研究,直到用户满意为止。4.对可利用的资源(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力等)进行估计,制订研发进度计划(可有相应的缓冲时间)。5.制订详细的软件研发计划。6.制订质量控制计划和测试计划。7.编写初步的用户手册8.评审。第6条软件需求分析要求。1.必须以运行环境为基础。2.应有用户指定人员参加。3.需求说明书必须明确,并经过用户确认。第7条软件需求审批。经评审通过的各项内容形成相应的文档后,须提交软件研发经理审核确认。第4章概要设计第8条概要设计的实施流程。1.确定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1)对于大型系统,可按主要的软件需求划分成子系统,然后为每个子系统定义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间的关系,并描述各子系统的接口界面。(2)对于一般系统,可按软件需求直接定义目标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间的关系。2.给出每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数据接口描述,以及外部文件与各功能模块间的关系。3.设计数据库或数据结构。4.制订各阶段开发的目标(里程碑)计划。5.制订第一个里程碑的测试计划。6.评审。第9条概要设计要求。1.在设计目标系统的整体结构时,应力争使其具有好的形态,各功能模块间应满足低耦合度,而各功能模块内应满足高内聚度。功能模块的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2.在设计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时,应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性,以提高目标系统的可靠性。3.每一个里程碑计划又可分为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发布、交接等阶段。第10条审批流程。1.经评审通过的各项内容形成相应的文档后,提交给软件研发部经理审核确认。2.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经软件研发部经理确认后还须提交给主管技术副总进行审核确认。第5章详细设计第11条详细设计的实施流程。1.将概要设计产生的构成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逐步细化,形成若干个程序模块。2.确定各程序模块之间的详细接口信息。3.撰写拟订单元测试计划。4.评审。第12条详细设计的工作要求。1.确定程序模块内的数据流或控制流,对每个程序模块必须确定所有输入、输出和处理功能。2.规定符号的使用规范,确定设计的命名规则。第13条审批流程。1.经评审通过的各项内容形成相应的文档后,提交给软件研发部经理审核确认。2.详细设计说明书经软件研发部经理确认后,还须提交给主管技术副总进行审核确认。第6章软件实现第14条软件实现的实施与要求。1.对每个程序模块用所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码,写出的程序应该结构良好、清晰易读且与设计一致,符合公司编码规范。2.单元测试,研发人员按单元测试计划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测试。3.对编程及单元测试过程进行版本管理,主要由高级项目工程师负责。第15条审批。所有文档必须提交给软件研发部经理审核确认。第7章测试与发布第16条组装测试实施程序。1.开发组完成单元自测后,由研发负责人填写“测试申请单”连同测试产品清单交与测试人员。2.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提交的申请单将源程序、文档等拷贝到测试产品目录中。3.执行测试计划中要求的所有组装测试。4.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生成问题列表(BugList),返给研发负责人。5.研发人员经过分析、修复并自测完毕,生成Bug修复报告,返给测试人员。6.测试人员进行反复测试,直至测试通过。第17条组装测试工作要求。1.组装测试应保证模块间无错误连接。2.应对软件系统或子系统的输入输出能力进行测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3.应测试软件系统或子系统正确的能力和经受错误的能力。第18条确认测试实施程序。1.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强度测试,即在事先规定的一个时期内运行软件的所有功能,以证明该软件无严重错误。2.执行测试计划中的所有确认测试。3.使用用户手册,以进一步证实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并改正其中的错误。4.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生成当前Bug列表。5.反复查找Bug原因,直到修复。6.对所有文件进行整理。第19条确认测试工作要求。1.全部系统存储量、输入及输出通道,以及进行处理必须预留的余量。2.将预期结果、测试结果及测试数据全部存档。3.测试人员将测试清单中缺少的文档列入Bug记录表。4.对测试中重现与未重现的Bug均要有说明。第20条发布过程管理。1.经测试合格的产品由测试人员填写“发布申请表”连同发布文档一起提交给软件研发部经理、主管副总进行审核。2.软件研发部经理、主管副总审核发布申请。3.测试人员将要发布的产品(包括源程序、执行文件及相关文档)放入发布产品目录中并生成安装程序。第8章附则第21条本办法由公司软件研发部制定,修改权、解释权归公司软件研发部所有。第22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二、软件需求管理规定下面是某企业软件需求管理规定,供读者参考。制度名称软件需求管理规定编号执行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使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需求而确定软件的体系结构、组成模块划分和接口说明等,并将上述结果翻译成代码,以实现软件所要求的功能,特制定本规定。第2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的软件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工作。第3条责任部门。软件研发部负责软件需求管理的各项工作。第4条软件需求的定义。1.用户需求,即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和能力。2.系统需求,即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文档所必须具有的条件和能力。3.反映需求或能力的文档说明,即对软件设计研发目的的描述。第5条需求管理活动说明。需求管理活动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需求管理活动说明需求管理活动活动的任务需求管理规划进行需求识别,制定变更管理程序,开展需求跟踪、选择工具等变更控制建议需求变更并分析其影响,作出是否变更的决策版本控制确定单个需求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版本需求跟踪定义对于其他需求及系统元素的联系链需求状态定义并跟踪需求的状态第2章软件需求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第6条需求管理的原则。1.需求需分类管理。2.需求需分优先级。3.需求必须文档化。4.需求一旦变化,就必须对需求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5.需求管理必须与需求工程的其他活动紧密接合。第7条需求管理的目标。1.使软件需求受控,并建立供软件工程和管理使用的需求基线。2.使软件计划、产品、活动与软件需求保持一致。第8条软件需求的度量要素。软件需求的度量包括9个要素,即正确性、无歧义、完备性、一致性、分级、可验证、可修改、可跟踪及可理解。第3章需求变更管理第9条需求变更的原因。1.在软件研发早期所有的问题不可能被完全定义,软件需求是不完全的,这就注定了需求需要变更以便达到完善的程度。2.随着软件的研发进度,软件研发人员对问题的理解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需反馈到需求中去。第10条变更管理过程。1.变更描述。2.变更分析。3.变更实现。第11条变更影响分析。每一项需求变更都必须进行变更影响分析,明确它对研发计划和其他需求的影响,明确与变更相关的任务并评估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的工作量。第4章软件需求文档管理第12条需求文档的作用。在用户和研发人员之间就将要开发的软件系统需要达成一致的协议,从而产生正式的需求文档,以便为软件的研发和实现提供依据。第13条编写软件需求文档的注意事项。1.语句和段落应尽量简短。2.表达方式要采用主动语态。3.语句要完整,且语法、标点等正确无误。4.使用的术语要与词汇中的定义保持一致。5.避免使用模糊、主观的术语。6.避免使用比较性的词汇,尽量给出定量的说明,含糊的语句表达将引起需求的不可验证。第14条建立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文档采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形式,精确地阐述一个软件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它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是对外部行为和系统环境接口间接、完整的描述性文档。第5章需求验证管理第15条需求验证流程。1.审查需求文档。2.依据需求编写测试用例。3.编写用户手册。4.确定合格的标准。第16条需求验证的内容。1.有效性检查。2.一致性检查。3.完备性检查。4.现实性检查。5.可检验性检查。6.可调节性检查。7.可读性检查。第6章需求评审第17条需求评审人员。需求评审人员由软件研发部研发人员与客户方的代表共同组成。第18条需求评审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每一次评审的文档规模及持续时间。2.评审工作要分段进行。3.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控制。4.避免无谓的争吵。第7章附则第19条本规定由公司软件研发部制定,其修改权、解释权归公司软件研发部所有。第20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三、软件设计管理办法下面是某企业软件设计管理办法,供读者参考。制度名称软件设计管理办法编号执行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使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需求而确定软件的体系结构、组成模块划分和接口说明等,并将上述结果翻译成代码,以实现软件所要求的功能,特制定本办法。第2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的软件产品的设计管理工作。第3条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软件研发部是软件设计研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1.软件研发部经理负责软件设计研发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软件研发的进度,做好费用预算与控制工作。2.软件研发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带领设计研发人员进行新软件的开发。第2章软件设计与研发第4条软件设计的内容。1.编写系统的特性规格说明书,主要描述系统结构、各组件间的相关性、接口标准等内容。2.从系统高层开始着手进行系统设计,逐步编写以下内容。(1)对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作简明扼要的描述。(2)绘制系统的结构图。(3)确定系统中的风险因素。(4)对系统的重用性进行分析。3.对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行细分,给出各子系统、各组件的规格说明。4.根据产品的特性规格说明书,制订产品的开发计划。第5条特性规格说明书的内容。1.摘要,对产品特性的概要描述。2.论证,开发该产品与特性的原因。3.目标,希望得到的最终产品结果。4.需求,产品在发布前必须具备的功能。5.用户使用操作说明。6.进度,产品特性的开发进度和里程碑安排。7.依赖关系,本产品特性依赖于哪些产品特性。8.尚未解决、有待讨论的问题。第6条软件研发注意事项。软件研发人员根据部门研发计划中的进度与各阶段的要求进行系统设计,设计过程中需考虑软件产品的三大要求,即使用要求、测试要求及维护要求。第7条软件研发报告。软件研发报告应按公司规定的要求编写,在客户研发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有特殊要求时,按与客户共同约定的规则编写。第3章软件研发评审第8条软件研发评审人员。1.软件研发人员在提交研发报告之前必须对研发报告进行评审,评审活动主要由研发部经理、研发人员参加。2.重大项目的评审需要公司高层领导参与。3.必要时,公司可邀请客户参加评审工作。4.评审记录由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填写并归档。第9条软件研发评审的内容。软件研发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该项设计能否满足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2.设计是否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3.设计是否满足下一阶段工作的输入要求。4.在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前,所有已发现的错误或缺陷是否均已消除,或虽未消除但已弄清楚继续进行工作的风险。第10条设计的修改。1.未通过评审的研发报告由设计人员负责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进行评审。2.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研发报告进行修改时,设计人员须填写更改单申请更改,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修改。第4章编码第11条编码实现。1.项目研发人员应根据所要实现的系统要求选用相应的编程工具,并遵守《计算机源代码编写规范》或开发计划中确定的标准与规程进行系统编码。2.研发人员按照系统报告的要求实现系统编码,以满足用户对系统功能和质量的要求。第12条编码检查。在编码实现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结果在提交之前都应由研发高级经理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编程风格满足“计算机源代码编写规范“或已确定的标准与规程的要求。2.本阶段的结果是否满足相应的功能和性能需求。3.所有已发现的错误或缺陷均已消除或虽未消除但已弄清楚继续进行工作的风险。第13条编码信息管理。在编码实现的过程中,研发人员应注意保存必要的编码信息和用户使用信息,完成编码后,应整理这些信息,并按照要求编写“技术报告”和“用户手册”。第5章附则第14条本办法由公司软件研发部制定,其修改权、解释权归软件研发部所有。第15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四、软件测试管理规定下面是某企业软件测试管理规定,供读者参考。制度名称软件测试管理规定编号执行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1.规范软件测试工作,完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2.确保公司软件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3.降低软件开发成本与维护成本。第2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新研发或改良升级软件的测试工作。第3条测试的主要工作内容。1.开展系统、深入、广泛的测试。2.找出产品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尽早开展修复工作。3.测试产品的同时,在产品实现之前,对产品的设计进行审核和测试。4.关注产品的规格、进度、资源以及产品开发后期的任何变化。第4条管理职责分工。软件测试工程师主要负责软件测试计划的制订、执行等相关工作,受软件研发经理的指导与监督,各相关人员需积极配合软件测试工作。第2章编写测试计划第5条测试计划的编制。测试计划是测试人员管理测试项目和发现Bug的重要工具,由测试工程师根据测试的对象与测试标准制定,并经软件研发部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第6条测试计划的内容。1.产品概述,说明待测产品的名称、特征、用途以及测试产品的目的。2.测试策略,是测试依据的主要原则、理论、方法,以及测试时重点考虑的因素,等等。3.测试所采用的方法。4.测试区域。5.测试配置。6.测试周期。7.测试资源规划。8.风险分析及应急计划。第3章测试用例设计第7条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1.能够复用原则。2.易于分类原则。3.测试内容不重复原则。4.数据库管理归档所有测试用例原则。5.在研发测试过程中不断调整及增强原则。第8条测试用例应满足的条件1.测试用例应尽可能覆盖软件产品的功能特点和程序代码中的分支流程,并极有可能抓住Bug。2.测试用例应注重测试那些最特殊的输入组合,如对最大值、最小值等边界输入条件的测试。3.选择测试用例时应选用经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测试用例。4.将复杂的测试用例分解成一组较简单的测试用例分别进行测试。第4章Bug管理第9条Bug的界定。1.功能未实现,和规格说明书的描述不一致。2.不能工作,死机,没反应。3.对某种软、硬件配置不兼容。4.在设置边界条件时发生功能缺失或错误。5.界面、消息、提示不够准确,不友好。6.有时把未完成的工作也作为一个Bug。第10条Bug的级别与后果1.死机,导致死机或系统瘫痪。2.主要问题,可能引发严重问题。3.小问题,不太严重。4.微小问题。第11条Bug的优先级。1.需要尽快修正的Bug。2.每个里程碑结束前必须修正的Bug。3.如果时间允许就修正的Bug。4.低优先级的Bug。第12条Bug状态分类。1.活动的Bug。2.已经解决的Bug。3.关闭的Bug。第13条Bug报告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并报告Bug不仅是测试工程师的职责,也是所有研发参与人员的职责,所有人报告的Bug都被统一记录、跟踪和管理。第14条Bug保存。Bug的每一次处理都被记录在数据库内,所有记录都无法删除,只能为记录添加新的内容。第15条Bug报告与分析流程。1.测试工程师在发现或接收到Bug报告后,应立即建立一个新Bug记录,已备后续的跟踪和管理,Bug记录应包含Bug的具体再现步骤、环境和Bug再现时的屏幕截图等。2.测试工程师应尽可能分析产生Bug的原因,并根据该Bug对于后续软件开发和发布的影响程度,设定合适的优先级和严重级别。3.在分析产生Bug原因的基础上,对Bug进行归类管理。4.设定好优先级和严重级别的Bug将被测试人员根据Bug出现的位置、Bug的可能成因等分派到相关的开发人员,由其专门负责解决。第16条Bug的解决方法。1.已修正。2.推迟。3.设计问题。4.重复。5.不可再现。6.无需修正。第5章测试过程管理第17条完整的测试循环过程工作内容。1.完整测试,按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要求,将所有测试用例完整地执行一遍。2.随机测试,提高发现Bug的几率。3.Bug校验(回归测试),对所有已经改正的Bug进行再次测试,确保先前发现的Bug已完全解决。4.结束条件测试。第18条各阶段的测试。各测试阶段的测试内容与测试后的技术状态如下表所示。不同测试阶段的测试内容说明测试阶段测试内容测试后技术状态代码完成之前的测试研究产品的规格说明1.软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测试2.用户界面可能不完美但漂亮3.明显的Bug可能很多编写并完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完成大部分测试用例熟悉必须的环境、工具、软硬件不断丰富测试用例Beta测试之前的测试努力找出所有的Bug1.软件中所有致命问题已被修正2.所有的计划功能都已在软件中实现,并能够工作3.产品稳定,可以供用户适用4.大部分软件界面已经确定,有在线帮助,可能有用户手册发布Beta版时对已知问题要明确,心中有数逐步注意系统级的整体测试,交互性和深层测试发布候选版本前测试运行所有测试用例,最大程度上确保质量1.数据库里没有一个活动的Bug2.已完成了完整测试、回归测试、随机测试等完整的测试循环3.产品已经稳定了一段时间验证所有已经修正的Bug及可能引起的新Bug随机测试让Beta测试后变动尽快稳定下来投产、发布前的测试重新验证所有已经改正的Bug,再次确保Bug已经改正且操作正确无误正式投产、发布重新运行所有测试用例,保证产品的正确性随机测试寻找可以影响最终生产版本发布的Bug检查病毒、验证光盘,最后一次检查第19条测试质量要求质量是由产品的可靠性、功能和上市时间来决定的,是三者之间的平衡。1.可靠性是指软件产品功能的正确性,即无大的缺陷或缺陷很少。2.功能是软件产品提供给客户的所有可操作的特性。3.上市时间与软件研发的进度相关。第6章附则第20条本规定由公司软件研发部制定,其修改权、解释权归软件研发部所有。第21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五、软件研发质量管理制度下面是某企业软件研发质量管理制度,供读者参考。制度名称软件研发质量管理制度编号执行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加强对软件质量的管理,符合标准及规范的要求,确保技术文档齐全正确并且系统便于维护,不断提高公司软件产品的质量水平,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软件研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相关工作事项。第3条相关职责。1.软件研发人员软件研发人员在研发项目的初始阶段组织人员编写“研发项目质量控制计划”。2.研发项目质量管理负责人研发项目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其进行评价,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3.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研发过程中规定数据的记录和统计,参与研发过程和产品质量改进的相关活动。第4条软件质量特性。软件产品的质量具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特性。第5条软件质量控制程序。1.编制并执行质量计划。2.进行过程评审。3.软件测试与缺陷跟踪。4.建立报告制度。第2章编制质量控制计划第6条质量控制计划内容。研发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策划阶段组织人员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应结合项目的规模、目标、研发周期等具体情况,所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研发项目的质量目标。2.研发项目中的质量保证活动人员的职责与权限。3.项目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第7条软件研发过程质量控制计划。软件研发过程质量控制计划与措施如下表所示。软件研发过程质量控制计划项目质量标准质量评价工具质量控制结果输入(依据)质量方针、范围说明、软件描述、标准和规则等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操作定义工作结果、质量管理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表等工具与技术成本收益分析、流程图、检验基准法、实验分析设计等质量计划编制方法和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中学教育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化工安全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数字电子技术4》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容器造型与纸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工程价款结算指导性案例
- 2021教师法律法规心得体会范文5篇
- 油炸食品原料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知识风暴激发专业知识的无限潜能考核试卷
- 学前教育的影响因素与挑战考核试卷
- 企业文化与员工培训的连接考核试卷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中班音乐韵律《打喷嚏的小老鼠》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品质保证体系图
- 人教版(新插图)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9课时 用乘除两步计算 解决-归总问题 教学课件
- 四班三倒排班表
- 《现代汉语》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13J10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作业设计
- 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 2023老年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参考文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