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综合课件合集-高考热点透析_第1页
电学综合课件合集-高考热点透析_第2页
电学综合课件合集-高考热点透析_第3页
电学综合课件合集-高考热点透析_第4页
电学综合课件合集-高考热点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电场》备考复习指导

1.高考物理的考试范围与要求(考什么?学什么?)

针对近几年高考谈14年高考电场备考复习指导

电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用两个字进行高度的概括电学场路电磁感应是场和路的天然结合由此实现了电与磁的完美统一抓住电场两条主线围绕一个中心转

力线电场中的两条主线能线通过电场力做功实现电势能变化电场基本公式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围绕一个中心转强化三个基本点

力的观点

能量为中心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

高中物理的基本解题观点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守恒思想,变中有恒,恒中有变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思想控制变量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对象巧分巧合思想物理过程巧分巧合思想化变为恒思想1.(2013年高考)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板

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磁场;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离子,由静止

开始从正极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并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

d+U—B(1)电场强度(2)根据动能定理,有

得开电场后,A、B间的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已知A的电荷量为Q,A

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不计重力。(1)求A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2)若B的电荷量为q=Q,求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Epm;(3)为使B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

动方向,求B所带电荷量的

最大值qm。dEEoEoEd(2)因为两质点的相互作用力为斥力,所以当两质点的距离最小时,两质点的相互作用能取最大值。A质点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vA0,根据动能定理,

设A、B速度相等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B质点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vB0,根据动能定理,①②③(3)因为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谓B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动方向,是当两质点距离足够远时,B的速度为0。设此时A的速度为

,而B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vB

动能定理:

2012年

高考备考复习

平时练习

EoEd3.(

2011年高考)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和d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0<A<q),忽略重力。求解析:由图可知,0与d(或-d)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电场强度的大小

(1)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2)设粒子在[-x0,x0]区间内运动,速率为v,由题意得

由图可知

因动能非负,有

(3)考虑粒子从-x0处开始运动的四分之一周期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粒子的加速度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

代入,得

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欧)和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A.J/C和N/C B.C/F和T·m2/sC.W/A和C·T·m/s

D.和T·A·m解析:由电场力做功的公式W=qU,知U=W/q,所以单位J/C与电压单位

V等效,

由F=qE知E=F/q,可知N/C与电场强度的单位等效,

由U=Q/c可知,C/F和电压单位V等效,

由E=

∅/

t可知,T•m2/s和电压单位V等效,

由P=UI可得U=P/I,所以W/A和电压单位V等效,

由F=qvB知,C•T•m/s是力的单位,与N等效,

可得

,所以

和电压的单位等效,A.B.C.D.pxaR2R1O解析:场强的单位为N/C,k为静电力常量,单位为Nm2/C2,σ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单位为C/m2,则2πkσ表达式的单位即为N/C,故各表达

7.(2007年高考)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

为d,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一个α粒子

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

到达负

极板时恰好落在极板中心。已知质子电荷为e,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

答案:(1)极间场强E=U/d

故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U/d

(2)

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为

,代

入得:

故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为

(3)由

得:

8.(2007年高考)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

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1

,持续一段时

间后立即换成与E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2。当电场E2

与电场E1持续

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Ek。在上述过程

中,E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1

,冲量大小为I1;E2

对滑块的电

场力做功为W2,冲量大小为I2。则

A.I1=I2

B.4I1=I2

解析:设第一过程末速度为v1,第二过程末速度大小为v2。根据上面

的分析知两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1/2=(v2-v1)/

2,所以有v2=2v1。根据动能定理有:

,所以W1

=0.25Ek,W2=0.75Ek又因为位移大小相等,所以两个过程中电场力的大小之比为1:3,根据冲量定义得:I1=F1t,I2=F2t

,所以I2=3I1

9.(2005年高考)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º(取sin37º=0.6,cos37º=0.8)。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

解析:(1)根据题设条件可知,合外力和竖直方向夹角为37°,所以电场力大小

为:Fe=

mgtan37°=

,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故电场力为

mg,

方向水平向右。(2)小球沿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有:vy=v0-

gt,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

为0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t=v0

/g,此过程小球沿电场方向位移:

(3)水平速度:vx=axt

竖直速度:vy=v0-gt

小球的速度

由以上各式得出:

解得当

时,v有最小值

此时

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个带电小球A、B、C,放置在

光滑的绝缘水平槽上,A与B、B与C,相距均为L,A球带

电量为QA=+8q,B球带电量QB=+

q,若小球C上加一水

解析:先把A、B、C三者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再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运用静电力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题。解:A、B、C三者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F=3ma…(1)

以A为研究对象,有

(2)

以B为研究对象,有

(3)

11.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带电小球A、B、C,它

们的质量均为m,间距均为r,A、B带等量正电荷q。现

对C球施一水平力F的同时,将三个小球都放开,如图所

示,欲使得三个小球在运动过程

解析:(1)运动中间距不变,则三球加速度相同,水平向右.设C球所带电量为Q,对A求受力分析可知,得C球带负电,且:

解得Q=2q,为负电

①维持两点电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一定相等

②两点电荷的角速度相等

③质量较大的点电荷的线速度一定较小

④带电量较大的点电荷的运动半径一定较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12.如图所示,两个异种点电荷,在它们之间库仑力的作用下,以两个点电荷之间连线上的某点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维持两点电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一定相等

②两点电荷的角速度相等

③质量较大的点电荷的线速度一定较小

④带电量较大的点电荷的运动半径一定较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13.(全国)在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一不可伸长的不导电

细线的一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

于O点.把小球拉起直至细线与场强平行,然后无初速释

放.已知小球摆到最低点的另一

解析:设细线长为l,球的电量为q,场强为E。若电量q为正,则场强方向在题图中向右,反之向左。从释放点到左侧最高点,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电势能的增加,

①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此时线的拉力为T,由能量关系得

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③14.一个质量为m,带有电荷-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道Ox上

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匀强电场

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