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河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ustriaii'aiksustainability泳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泳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24年2024年前言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之际,我们向所有长期支持和关心园区发展的朋友们表达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首个合作项目,按下开发建设“启动键”。三十年来,园区乘风破浪,勇立时代潮头,在一代代人的奋勇担当、务实拼搏中,实现了从阡陌水乡到现代化新城的蝶变跃升。苏州工业园区一直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6亿元,同比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1.1亿元,同口径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592.9亿元,增长25.3%。大力推动高水平开放,累计引进外资项目超5,100个,其中10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4个。园区常住人口117万人,“文明街区”、“美丽街区”、“幸福街区”让生活更美好,园区成为居住者幸福、创业者自豪、投资者向往的魅力之城。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点,将牢记初心使命,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可持续投资环境建设,发展环境、社会、治理(ESG)相关产业,力争成为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关于本报告报告和范围《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的第一份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它概述了园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深厚积淀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园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展示了园区在推动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和卓越治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此报告覆盖时间范围至2023年12月31日。报告框架依据本报告参考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就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的函》,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布的《工业园区国际指南》,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GRI标准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s)编制而成。白皮书的创新性贡献•首部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全历程报告白皮书首次披露了苏州工业园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绩,全面总结了园区的优秀实践经验和做法,展现了园区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首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报告白皮书是全国首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报告,从绿色园区、和谐社会、卓越治理三个维度出发,识别了十七个重要性议题,向全社会传达了苏州工业园区将可持续发展议题全面纳入治理、战略、风险管理的决心,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各类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先行示范。•探索构建首套具有中国特色且与国际接轨的经济开发区ESG评价体系白皮书首创性地结合了国际国内最新标准,探索构建经济开发区ESG评价体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提请立项了全国首个《经济开发区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通则》。该评价通则于2024年6月21日正式在中国标准协会立项通过。该评价通则旨在指导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工作,提升区域ESG治理水平、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内外经济开发区ESG表现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报告发布白皮书以PDF电子文件形式发布,欢迎登录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官方网站/获取电子版报告。01园区概况02发展历程03获得荣誉04重要性议题01应对气候变化02能源利用03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04环境污染防治05生态多样性01产业发展02人才培育03城市建设04社会公益05开放融合01治理架构02企业服务03社区服务04数字政府01我们的责任02未来蓝图厚积薄发: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历程01园区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图:工业园区区位图图:工业园区区位图整体情况园区的空间布局,概括为“12345”:1是指金鸡湖城市主中心,2是指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两个城市副中心,3是指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三个湖泊,以及4个功能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金鸡湖商务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5个街道(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金鸡湖街道)。开发建设30年来,园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三个超万亿的成绩:累计实现税收1.0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54万亿美元。园区开放程度、经济密度、创新浓度位居全国前列,初步探索了一条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道路。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经济指标2023年数据(亿元人民币)地区生产总值(GDP)3,686.0规上工业总产值6,509.4固定资产投资59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3.1进出口总额6,069.702发展历程奠定基础阶段(1994-2000年)-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领导人在北京签署协议-1994年5月12日,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跨越转型阶段(2001-2011年)-2001年,园区启动二、三期开发-2004年,园区开发建设十周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园区享受国家高新区政策、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序列-2009年,园区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累计上交各种税收、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累计注册内资“四个超干亿”的发展成就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22年)-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2017年,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2019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苏州片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发展阶段(2023年—)-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园区新实践1994-2023年园区GDP(亿元)03获得荣誉制度创新类•中国首个中外合作开发区项目•中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中国首批国家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地区•中国首创充分授权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中国首个空陆联程快速通关模式—“SZV”虚拟空港模式•中国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国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中国首个检验监管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文明创新类•中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园区•中国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中国首批国家绿色园区示范•中国首批国际能源互联网示范园区•中国首批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园区科技创新类•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首个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中国首个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中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中国唯一由地方政府主导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中国首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拥有中国首个专业化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社会治理创新类•中新社会治理合作首个试点单位•中国首个以邻里中心为特点的社区商务模式•中国首批“智慧社区及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试点•国家首批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中国首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首批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中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中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金融创新类•中国首个中外合作非法人制股权投资基金—英菲尼迪-中新创业投资基金•中国首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国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母基金“国创母基金”•科创板首家上市公司华兴源创•中国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之一东吴苏园产业04重要性议题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园区识别了17个重要性议题。•环境维度:涉及五个关键议题,涵盖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利用、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和生态系统,展现了园区对环境责任的坚定承诺。•社会维度:涉及七个关键议题,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社会发展与社会包容性、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环境与员工发展、国家战略响应、社会公益,展现了园区构建一个包容、创新、和谐社会的决心。•治理维度:涉及五个关键议题,涵盖了可持续治理架构、营商环境、数字园区、信息披露透明度、可持续投融资支撑能力,展现了园区对高效、透明和可持续管理的追求。根据调研结果,园区制定了重要性议题矩阵,直观地展示了每个议题对园区及其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以及园区对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园区对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和需求。绿色园区:环境友好篇园区勇立潮头,引领生态文明,以创新实践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革新,优化资源利用,守护生态多样性,筑牢可持续发展之基。01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实现碳减排和提升气候韧性是气候行动至关重要的使命。碳减排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气候稳定。而气候韧性则赋予我们抵御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保护社区和生态系统的稳固。建设碳达峰试点园区园区积极实践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构建“1+1+N”双碳政策体系,即形成1个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出台1个实施方案作为纲领性文件,并制定能源、工业、城市建设等若干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计划。2023年,园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5.5%。提升气候韧性制定《苏州工业园区园区适应气候变化韧性规划》,提出了应急响应与快速恢复能力保障建议,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园区印发了《苏州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强极端气象灾害“叫应”避险工作的通知》《园区市政隧道、下穿立交、道路积水点防汛排涝应应急处置机制》《园区强降雨期间防汛排涝应对工作要求》等文件,对极端天气应急措施提出规范性指导意见,打造多层次风险灾害救助体系。加强灾害风险应对处置:完成部署9套移动终端和视频会议系统,100%覆盖各功能区、街道,基本实现了以区应急局为中心、板块应急局为节点,直通直联突发事件现场的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持续开展日常应急演练: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应急三项准备”和“防灾减灾五项机制”,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演练。2023年度已完成防汛防台、金鸡湖景区水上救援、阳澄湖半岛集宿区消防安全疏散和华谊影城大型游客设施救援等共计26次大型综合应急演练,78次板块应急演练和291次社区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应急救援力量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优化全区“一盘棋”的突发事件应对格局。先后印发《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等应急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苏州工业园区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的通知》,构建以消防救援大队综合救援力量为主导,专业化与社会化队伍相结合的救援力量格局。探索构建碳普惠体系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实现自愿减排交易的市场化碳普惠体系,建设碳普惠智能服务平台,成立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中和认证”一站式碳管理服务。图: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02能源利用园区正以能源变革的视角洞悉未来发展,将协同创新作为推动区域融合的关键动力。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致力于支持绿色城市的建设,加速区域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推动能源转型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占比超90%。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出台分布式光伏和储能发展专项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建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光储直柔等示范项目;持续完善充换电设施布局,已建成公共充电站315座,充电桩超3,000个,另有私人充电桩超1.5万个。建成一批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月亮湾能源中心月亮湾集中供冷供热项目是江苏省首例大型非电空调、区域集中供冷供热工程,采用溴化锂吸收制冷和高效磁悬浮压缩制冷技术。。苏州中心能源中心苏州中心能源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集中供冷供热系统,采用智能化群控系统及冰蓄冷系统集成技术,实现能源梯级综合利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11.8MW,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交易,推动能源消费侧的绿色转型,促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源效率工业节能大力推广绿色制造体系:建立绿色制造培育库。累计2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荣誉,46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4家企业获评苏州市“近零碳工厂”。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建立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档”,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组织开展节能诊断,发布《苏州工业园区节能减碳实践与技术汇编》,设立节能降碳专项引导资金,助力企业挖掘节能潜力。打造“SIP-E企学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化绿色低碳服务,线下组织专题培训、对接、分享活动,线上开设“工业节能云课堂”和“益企能”专栏,全力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截至2023年底,园区已获得各级绿色建筑标识215项,建筑节能建筑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全民节能开展全社会节能宣传,号召机关单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节电管理;号召工业企业科学用电,开展节能技改;号召商业建筑优化空调控制策略,提升节约用电管理水平;号召广大居民节约用电,倡导购买、使用节能家电。2023年节能宣传周期间,园区举办了“节能降碳园区与你同行”主题活动,企业代表、社区代表共同签署“节能我承诺”;在居民社区举办家电能效标识识别、“限塑令”宣传、节电活动宣传、空盘行动号召等活动。图:全民节能活动图:全民节能活动图:绿色工厂授牌仪式图:图:绿色工厂授牌仪式图:SIP-E企学堂启迪设计大厦2023年,启迪设计大厦项目通过江苏省住建厅高品质绿色建筑实践项目验收。03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模式,以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减少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产业用地更新2023年,园区产业用地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圆满收官,超2万亩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带动投资超560亿元,积累了产业用地更新的“园区经验”,获苏州全市复制推广。更新行动中腾出土地超1万亩,通过扩建重建,预计新增载体约500万平方米,重点招引专精特新、领军人才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项目,打造多个特色产业园,有效提升了园区的产业层次能级。树立节水先锋树立节水先锋2023年,园区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5.33立方米,用水效率位列苏州市第一,居全国前列。引导企业建设废水回收利用设施,推广雨水收集系统,提高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回用能力超10万吨/天。打造“无废园区”打造“无废园区”2023年6月,园区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固废源头减量化、收运体系专业化、资源回收循环化、废物处置无害化、保障管理规范化、无废理念普及化”的“无废城市”,打造全国标杆。案例:“无废园区”缩影—循环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不良影响”为原则建设环境基础设施,构建了以“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热电联产/沼气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园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2023年,处理有机废弃物17.3万吨,生产生物天然气781.5万立方米;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实现碳减排1.2万吨。04环境污染防治园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少污染废弃物为目标,通过建设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开展废弃物、污水和大气污染管理,以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分类设施类型数量功能污水处理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厂810公里2座覆盖园区,确保污水处理的高效性和覆盖面。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处理质量。处理园区有机垃圾,日处理量500吨。废物处理污泥干化焚烧厂固体废弃物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单位3座7家有效处理污泥,减少环境污染。处理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物,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合规推动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管理废弃物严格落实固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固废管理制度,确保固废和垃圾处置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2.26万吨,主要来源于造纸、电力、食品、医药和电子行业,为应对这一挑战,园区建成投产了固废综合处置中心,实现年焚烧处置固废3万吨。图:固废处置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危险废物管理,现有7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危险废物年许可处置能力为23.69万吨。2023年,园区实际处置危险废物7.8万吨,其中园区内危险废物2.3万吨,占比29.5%;园区外危险废物5.5万吨,占比70.5%。图:危废处理持续提高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持续提高生活垃圾治理能力,共建成“三定一督”四分类小区483个,实现覆盖率100%,打造垃圾分类星级小区412个。图:餐厨垃圾处置生活垃圾管理措施生活垃圾管理措施推行垃圾分类“一区一策”管理模式由街道牵头会同社区、物业对小区的居住人群、居民习惯、居民诉求等开展充分调研,逐一分析研判各小区“过时投放”问题现状及问题根源,找准症结所在,因地制宜地采取投放优化措施。指导签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书》推动街道、社区与所有小区物业签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进一步压实物业服务企业分类投放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四机制”助力垃圾分类现场考核通过建立“日报机制”、“整改机制”、“低分小区帮扶机制”、“精准分析机制”,加强现场考核,提高低分小区成绩。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链条、闭环化管理体系。其中,餐厨(厨余)垃圾处置项目采用欧洲先进高温厌氧发酵工艺,处理能力达到600吨/日,实现对园区餐厨和厨余垃圾的应收尽收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有害垃圾收运引入了新能源车辆,探索出分区域、分车辆、分线路、分点位的“四分法”管理模式;大件垃圾在全市创新提出“小区内部设点、居民自行投放、免费轮动收运”的收运模式,解决市民大件垃圾收运处置难题。控制大气污染园区以高标准全面控制大气污染,建立了网格巡查、污染应对、高值响应等8项工作机制,完成167项重点治气工程。2023年,园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达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1%,在市区中名列前茅。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协同治理和深度攻坚,重点排放单位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分别同比下降1.7%、13%、4.5%,淘汰高排放柴油车1,137辆,推动100台柴油叉车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目前园区正在推进大气精细化协同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以精细化管控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70二氧化氮40二氧化硫8一氧化碳4调查生物多样性园区开展了三轮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2022-2023年开展了第三轮生物调查生物多样性园区开展了三轮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2022-2023年开展了第三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累计记录物种达到1,689种。第三轮调查增加新记录物种数共计230余种,其中包括34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45种珍稀濒危物种。提升城市绿化城市公共区域绿化管养面积达4,449万平方米,乔灌木约157万棵,道路绿地面积约1,65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约643万平方米,河道边、防护林、临时绿地面积约2,156万平方米。提升水环境质量园区采取了深化控源截污措施,构建了覆盖278平方公里范围的生活污水治理体系。2023年,园区对228个水体进行了310个断面的实测,其中优Ⅲ类比例断面数占比达到96.2%,比2019年首次实施全水体监测时提高42.6%,创下历史新高。金鸡湖的总磷和总氮浓度较2017年分别降低了46%和37%,湖泊健康状况由“亚健康”提升为“健康”。05生态多样性园区将生态系统保护理念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同的举措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为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23年,园区生态质量变化幅度处于”基本稳定“水平,植被覆盖情况较好,生态系统提供了较高的生态价值和良好的物种宜居空间。图:生物多样性图:生物多样性图:城市绿化图:金鸡湖水质环境提升和谐社会:产城互融篇产业反展产业反展让会公面让会公面和谐社会:产城互融篇园区发展以产业培育为根基,人才发展为支柱,城市建设为框架,社会公益为纽带,开放融合为方向,共同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平衡发展、开放包容的和谐社会。01产业发展园区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全面布局,精心打造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深化企业服务,为企业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通过推行公司管理体系认证,关注职业健康安全,强化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产业基础园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二三产业实现均衡发展、双向赋能,获评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地区。构建“2+4+1”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获评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纳米新材料入选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完成国家发改委“5G车联网城市级验证与应用项目”、交通部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建设。“2+4+1”“2+4+1”特色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新能源及绿色产业东沙湖基金小镇以私募股权为特色的基金全产业链,累计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800亿元。ESG产业发展:“310“ESG产业体系E-绿色服务环境服务、低碳服务、治理服务S-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安全生产服务G-数智化服务数字化及智能解决方案、数据服务、数据安全企业数超300家,规上企业营收500亿元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园区积极承担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大使命,持续增强创新动能,提升创新浓度,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勇攀高峰,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苏州实验室苏州实验室、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建设,累计集聚大院大所37家。集聚科创企业1万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79家,各级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218家、境内外上市企业6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1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0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80%。建设国际科技园建设国际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纳米城、金光科技产业园、上市企业产业园等重大产业载体;集聚中科大、牛津大学等中外名校3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众创空间23家;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搭建专业技术平台40多个。管理体系建设园区鼓励企业开展各类管理体系认证,以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运营效率,助力企业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截止2023年底,累计2,197家企业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227家企业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34家企业获得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2家企业获得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园区始终将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我们严守安全红线,持续推进园区内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完善和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的提升。•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印发了《园区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通知》《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安全生产督导工作方案》等文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工作,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考核:2023年,园区安全生产培训考试中心组织开展特种作业理论及实操考试218场,服务企业职工10,800余人。此外,园区推动三项岗位人员教育培训考核;全年共开展各类考试414场,参考超4,600人次,服务企业超2,000家。•职业健康安全:园区高度重视园区内职业健康和安全建设,深化工伤预防企业宣传基地建设,完成4个宣传基地现场观摩交流。开设菜单式工伤预防培训,工伤预防线上专题培训,设立园区工伤预防大讲堂。2023年,完成40家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现场整改及10家重点企业走访调研。02人才发展园区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深化人才招引、人才培训、社会保障等。人才招引构建金鸡湖人才政策体系,引进中外院士团队78个,集聚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346人,其中创业类占全国6.5%,各级领军人才3,448人,高层次人才6.7万人,是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培训园区构建了一个全面而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激发人才潜力,提升专业技能,以满足园区产业发展的高标准需求。2023年,园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累计发放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补贴、项目制培训补贴、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各项补贴超3,900万元。园内设有各类培训企业总数达231家,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3,324人。园区内另设有33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涵盖了计算机通信、电子科技、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满足不同人才的培训需求。工会建设园区进一步强化了工会建设,打造了一个开放、协同的平台,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企业的稳定发展。园区总工会在2023年成功召开了苏州工业园区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组织劳模工匠“双进”讲师团走进企业和校园开展5场劳模工匠精神宣讲会;完成42家重点企业建会任务。创新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入会机制,开通“园工惠”网上入会平台;实现新增会员12,000余人,全区累计有各类工会组织10,644家,会员66万余人。福利保障体系园区不断深化社会责任,将完善福利保障体系作为提升员工福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举措。•养老保险方面,完成57,768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6,727人年度计发参数调整改办以及1,391人居民养老基础养老金调整。•医疗保险方面,全年医保政策覆盖132.37万人,医保基金支出44.29亿元。•失业保险方面,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191,676人次,支出4.19亿元,发放失业补助金38,390人次,支出1,453.21万元。•工伤保险方面,全年支付工伤待遇4,026人,工伤医疗待遇支出0.53亿元,伤残待遇支出1.74亿元。03城市建设在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园区积极推动城市发展,以前瞻规划和系统布局,推进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现代化,实现区域功能和服务能力的综合提升,打造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舒适家园。交通体系建设交通体系建设园区建设了智慧交通运输系统,构建高效的交通体系,提升出行效率,优化居民的出行体验。•公共交通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达到62.2公里。园区设有公交专用道超过43.28公里,设有547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提升了区域绿色出行体验。•城际交通方面:拥有3条铁路线,并设有1座城际站,为园区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连接提供了便利。•路网方面:已完成“四横两纵”快速路网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区域交通的连通性和便捷性。•内河航道方面:里程达到52.6公里,丰富了交通方式,也优化了水上运输能力。园区建立了邻里中心,并在中心里配备了标准化的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图书馆、文体站等功能单元,免费向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开放。目前,园区已依托邻里中心建成民众联络所21个,实现了大部分辖区的覆盖。图:阳澄湖邻里中心打造公共服务设施园区构建了一个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打造了一流的医疗体系。2023年,园区新增医疗卫生机构59家,累计医疗卫生机构446家。园区执业(助理)医师3,788人、注册护士4,521人、医疗机构床位4,422张。2023年,医疗机构总诊疗量915.02万人次。•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对坡道、通道、卫生间等设施进行无障碍化改造,推动无障碍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共有全日制学校142所、教师1.59万名、在校学生21.27万。五年累计新增学位达7.12万个,其中学前教育0.77万个,义务教育5.06万个,高中教育1.29万个。•拥有4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14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打造游戏版权、演艺娱乐、影视创制、文体旅消费四大中心。04社会公益积极开展公益活动,通过多样的慈善项目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社区参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慈善总会(基金会)成功募集了2,771.54万元的款物,用于救助园区内的困难群众和支持各类2,193.22万元,累计救助困难群众达6.2万人次。•我们关注困难人群保障,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2023年,为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2,726名困难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兜底保障和精准救助,年支出资金7,300万元,链接服务超2万人次。提供高质量普惠性民政服务,完成适老化改造和烟雾报警器装配2,220户,为6.8万名老人发放尊老金4,930万元,为1.2万户高龄老年家庭提供居家养老服务43万次,年度送餐62.5万份;为1,200名残疾人提供价值950万元的辅具适配和康复服务。05开放融合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分享园区发展经验,拥抱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2023年,发布《苏州工业园区扩大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计划》,为园区扩大开放凝聚新优势等方面明确任务书和路线图。•自贸试验区建设:苏州自贸片区勇担“探路、引领、突围”的责任,致力把自贸试验区的“含金量”转变为发展的高质量。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210项,其中13项在全国示范推广,48项在全省示范推广。•飞地建设:园区在与宿迁市开展合作共建,基础上陆续在长三角、中西部等区域通过政府合作、市场化开拓等方式开展区域合作,在国内主要合作共建园区共11个,实现了从“飞入地”到“飞出地”的角色转变。图:苏相合作区图:苏相合作区•国际经贸合作:2023年,园区积极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与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实现了增长。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对中东地区、印度、俄罗斯、中亚5国等新兴市场实现进出口额大幅增加。•高水平“走出去”: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提供综合服务,已累计支持680家企业到6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1,073个项目,投资金额累计达167.6亿美元。此外,园区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已协助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其他地区企业完成“走出去”项目350个,境外投资备案金额达200多亿元。•支持“一带一路”,建立合作园区:园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合作共建、品牌共用、利益共享等方式,积极推进新疆霍尔果斯经开区、宁夏银川苏银产业园、中国-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国际产能合作和供应链配置水平。此外,园区不断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体系,推动更高水平双向开放。卓越治理:当慧创新篇卓越治理:园区智慧创新篇园区创新治理模式,亲商理念与社区特色治理相结合,推动经济活力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经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突破。01治理架构园区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目前,园区管委会共设置职能机构21个,构建了大规划建设、大经济发展、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同时,下辖娄葑、斜塘、唯亭、胜浦、金鸡湖5个街道,承担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等职能。另设置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金鸡湖商务区等四个功能区,承担企业服务、产业推进等经济管理职能。02.企业服务在高效、透明、智能的政府治理体系下,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信息披露,增强市场竞争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破解制约服务效能提升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服务重点产业发展为发力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获国务院全国推广。•深化企业服务和企业培育:开展网格化企业服务,创新开发“诉求快递”平台,促进企业问题诉求闭环解决,搭建“园易链”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实施专精特新“汇计划”,凝聚发展合力,加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2023年底,园区拥有省级专精特特新企业4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各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及增速居全市第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园区发布了《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公平竞争的审查对象、审查方式和审查标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园区定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工作,及时纠正排除、限制竞争的各类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助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园区积极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试点工作,推动企业编制并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报告》,推广“一企一档”系统,鼓励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同时,园区通过培训和支持,帮助企业确保其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及时。鼓励企业ESG信息披露出台《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ESG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企业构建ESG管理体系及ESG报告制度,对于在国内外主流ESG评级中获得A级及以上或同等水平级别的企业给予奖励,建设ESG数字化平台,为企业免费提供ESG诊断服务。••便利的市场准入机制:园区将服务经营主体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核心任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简化经营主体的登记设立流程,激发市场活力。•信用体系建设:园区构建了以制度为保障、数据为基础、平台为抓手、应用为核心、市场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建设体系。通过应用信用承诺制,为守信市场主体实施减材料、减时限和容缺办理等便利服务。创新开发“企业信用码”,实现对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的动态评价,促进“审管执信”联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倡导发起“诚信领跑计划”,通过提升诚信经营环境、拓展守信激励措施、提升信用管理水平,护航企业发展“加速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健全的司法保障:园区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构建了具备区域特点的破产事务集中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开发“执破融合”案件信息平台,打通执行、破产案件的信息壁垒。统筹政法资源,高质量建设企检服务中心、企业庭外重组中心、融合法庭等平台,为企业提供精准便利的服务。推出“理想·护航灯”公益服务,联合行业组织、律协帮助企业解决法律诉求。依托“民意速办”大平台,推动个性问题及时解决、共性问题出台政策。强化可持续投融资的支撑能力园区致力于运用自身金融资源优势,支撑可持续投融资。•推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园易融。通过实时在线的金融“云”服务,园区的金融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截至2023年,平台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80余家,金融顾问超700位,各类金融产品160种,有效实现对企业需求的24小时“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加强对科技类金融扶持:园区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业利用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银行、证券、基金、创投、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机构全方位对接,鼓励符合条件的培育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2023年,园区受理企业科技类融资需求约1,300笔,解决融资需求约75亿元,惠及企业约840家。图:图:ESG数字化平台•不断拓宽绿色产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积极发行绿色债券,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园区中方财团发行了10亿元碳中和绿色公司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单次公开发行规模最大的碳中和公司债券。园区支持新建元集团发行首支绿色公司债券,发行金额3亿元。支持苏州银行服务绿色与科技企业,参与全国首单“碳中和ABS”和全国首单“碳中和双创债”等业务,落地苏州首单“苏碳融”业务。03.社区服务园区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打造具有鲜明园区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举措。•社区服务基础不断夯实:依照“最方便的空间给居民办事、最大的空间给居民活动”理念,园区管委会制定出台社区专项规划,按照每个社区2,000-3,000套住房规模设置新建社区居委会。2023年,制定出台了《园区集宿区社区化管理工作方案》。•基层工作效能持续提升:创新管理体制,从“一站一居”到“一站多居”,社区工作站统一实行“全科社工”服务,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一口受理、一门办结、全科服务、全年无休”的基层政务服务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社工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2023年,园区共有基层社工2,48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社工161人,占比6.5%,本科学历社工2,009人,占比80.8%,大专学历社工177人,占比7.1%,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全区共有持证社工1,748人,持证率达到了70.3%。•社会工作站(室)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23年底,园区已实现全区社会工作站(室)全覆盖。园区5个街道与14个专业社工机构深入合作,围绕社区治理、困境人群服务共开展服务活动2,972次,服务7.8万余人。•“社情民意联系日”:园区开展了“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为政府与群众搭建起面对面交流、答复各类意见建议的平台。自“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机制创设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热点问题及时解决、难点问题协商解决,不断释放基层民主自治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主动公开多类政务信息:园区不断提升信息透明度,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政府门户网站全年主动公开各类信息39,974条,其中政府文件216条,微博发布2,678条,微信发布1,804条。•丰富政策解读:园区围绕营商环境、规划建设、就业、教育等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主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51T 1035-2010 油菜抗菌核病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
- DB51T 989-2020 小型泵站施工规程
- 2024年简化版离婚合同书模板版
- (立项审批)玻璃相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档建筑涂料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码转换器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非线性编辑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调研分析报告
- 投资决策的课程设计
- 2024-2030年手机小五金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地铁通信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度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经营合同2篇
- 《红楼梦》十二讲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安徽师范大学
- 全媒体运营师试题库(含答案)
- 精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小学劳动知识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光伏危险源辨识清单
- 《CRRT操作方法》课件
- 保加利亚自由加工区
- EPC工程项目管理职责及工作范围
-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_图文.ppt
-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