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学习目标】1了解战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内容及结果。2.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本质。基础知识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苏联的发展: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原子弹和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一、苏联的改革1.背景(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2.赫鲁晓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2)影响①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3.苏共二十大(1)时间:1956年。(2)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3)影响: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4.勃列日涅夫改革(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5.戈尔巴乔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苏联模式。2.改革(1)原因①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2)南斯拉夫改革①措施: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②影响: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3)社会主义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东欧其他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3.剧变(1)原因①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拜托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根本原因)②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向剧然动汤。(2)概况①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变化相对平稳。②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③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国家实现统一。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知识点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3、伟大转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主要成就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综合国力的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达标检测1.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冲击了苏联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C.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 D.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建立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B.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C.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D.推动了中国的农村改革3.赫鲁晓夫执政后,从1956年起,改变了过去集体农庄只能在年终发放报酬的办法,改为每月发给农民一定的款项。从1957年起,农庄开始逐步取消实物报酬的形式并推行货币形式的报酬,到1960年,货币在苏联农庄庄员报酬中的比重已提高到62%。这说明改革()A.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 B.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C.改变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打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4.赫鲁晓夫上任后,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农业企业制定计划的自主权,并以农产品商品量为出发点制定计划。由此说明,赫鲁晓夫()A.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 B.使苏联彻底摆脱困境C.放弃了计划经济模式 D.进行了农业管理改革5.“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6.1957年苏联撤销了25个联盟共和国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这一做法()A.加速了工业化的完成 B.促使企业获得自主地位C.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 D.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7.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宠物营养职业教育现状试题及答案
- KPI设定与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评估中的文化差异分析试题及答案
- 汽车系统故障排除的三步法则试题及答案
- 心血管患者的心理护理
- 室内设计风格试题及答案
- 汉语言文学小自考考点分析与试题答案
- 2024年小自考公共管理考试特色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考试考生近期动态解读试题及答案
- 护理成果改善报告
- 上海海洋大学《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法院调解以物抵债协议范文5篇
- 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A Let's learn(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二零二五年度研学旅行基地运营管理合同协议
- 2025重庆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山东烟台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3年)
- (八省联考)陕西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DG-TJ 08-2336-2020 绿道建设技术标准
- 新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工商企业管理5000论文范文
- 国际金融学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