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_第1页
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_第2页
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_第3页
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_第4页
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上诉案件的裁判和调解

第一节第二审程序概述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也称上诉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撤销或变更原判决或裁定,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审理和作出裁判所适用的诉讼程序。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

1、是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上诉权对于当事人而言,二审程序为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手段,多一个救济途径。

2、实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提高司法裁判的正当性。对于人民法院而言,二审程序的设立,为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供了监督和指导下一级人民法院工作的手段,从而有助于纠正错误的裁判和从整体上提高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质量。三、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不同1、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一审主要是基于当事人的起诉权,二审是基于当事人的上诉权;2、审理的对象不同。一审是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二审是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主要对象是针对一审裁判认定的事实、证据、适用的法律、程序;3、审级不同。4、审判组织不同。一审是合议制和独任制。二审只能采取合议制;5、审理方式和期限不同。一审只能采取开庭审理;二审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径行判决;期限不同:一审6个月、3个月;二审判决3个月、裁定30天;6、裁判的效力不同。第二节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一、上诉的概念

上诉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请求对案件继续审理,并对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判作出评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提起上诉的条件1、上诉必须针对一审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判提出;2、上诉必须有合格的上诉人与被上诉人;3、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4、上诉必须递交上诉状。《民事诉讼法》第164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为什么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规定为十五日,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规定为十日呢?《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如果口头提起上诉,但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没有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上诉状,当事人的口头上诉不产生法律效力。上诉状,是指上诉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撤销或者变更原审人民法院裁判的诉讼文书。

上诉状与起诉书虽然同样都是引起人民法院审理程序的诉讼文书,但两者是不同的。

起诉书是要求人民法院对民事争议进行处理,维护当事人合法的民事权益。

上诉状是要求上级人民法院撤销或者改变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来达到维护上诉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三、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程序

1、当事人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

《民事诉讼法》166条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2、人民法院将上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提出答辩状

《民事诉讼法》第167条第1款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3、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诉讼法》167条第2款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四、对上诉权人的说明

1、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和被告,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实体权利义务,享有上诉权,可以提起上诉。有权提起上诉的公民如果死亡,其继承人可以提起上诉。有权提起上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上诉。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一审中相当于原告的地位,具有实体权利义务,因此可以提起上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既非原告,又不是被告,只是因为原告与被告之间的诉讼涉及其利益才参加到诉讼中辅助当事人一方进行诉讼,不享有独立的上诉权。但是,如果一审法院对其作承担实体权利义务的判决,即当然具有上诉权。3、第一审程序中的共同诉讼人享有上诉权。共同诉讼人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有共同权利或者共同义务的,即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如果其中一人提起上诉,其上诉效力及于其他共同诉讼人。即应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行使上诉权。如果其中有的共同诉讼人申明不上诉,上诉审人民法院应作具体分析,认为上诉案件能成为可分之诉的,对申明不上诉的共同诉讼人可以不列入;认为上诉案件不能成为可分之诉的,其他共同诉讼人都应列人。第二类是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即普通的共同诉讼人。他们是因为所诉标的为同一类而由法院合并审理而成为共同诉讼人的。他们各自享有上诉权,可以独立提起上诉。一个人上诉不对其他人产生上诉效力,只对该提起上诉的人有效。

作为第二审程序中的被上诉人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一审程序中作为上诉人相对方的当事人,或者与其争诉的第三人都可作为被上诉人。换句话说,上诉人在二审程序中的相对方即为被上诉人,为一审程序中的相对一方当事人,或者与之争诉的第三人(不具实体权利义务的除外)。第三人提起上诉的,一审中的原告、被告双方均为被上诉人。

共同诉讼人作为被上诉人,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共同诉讼人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即共同诉讼人为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当对方当事人提起上诉时,则必要的共同诉讼人都是被上诉人。另一种情况是共同诉讼人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即共同诉讼人为普通的共同诉讼人。当对方当事人提起上诉时,普通的共同诉讼人是否作为被上诉人,取决于对方当事人是否将其列为被上诉人,他们不是自然成为共同被上诉人。

享有上诉权的人,一般都能自己提起上诉,但有时享有上诉权的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这时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起上诉或者指定代理人提起上诉。

如果上诉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则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提起上诉。同样,被上诉人如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则应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诉。被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如果提起上诉必须经过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才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提起上诉。因此,诉讼代理人不得擅作主张提起上诉,如果擅作主张提起上诉,其上诉行为属无效行为,不产生上诉法律效果。

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应当对上诉人资格、被上诉人资格进行审查。对于无上诉权的人提起的上诉,作出裁定予以驳回;对不符合条件的被上诉人提起的上诉,应通知上诉人更换符合条件的被上诉人,如果上诉人坚持不变更,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驳回上诉。

4、当事人超过法定期限提起上诉,判决和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如果认为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有错误就只能申请再审。当事人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则必然引起第二审程序。因此,如何确定法定期限,如何进行计算,虽是技术问题,但十分重要,因为时间差一点儿可能权利便会丧失。对判决、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从送达之日起计算。需要明确的是,上诉期限应以每个有上诉权的诉讼参加人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后分别计算,任何一方均可在自己的上诉期内上诉,只有在所有有上诉权的诉讼参加人的上诉期限都届满而没有提起上诉的情况下,判决和裁定才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在其他有上诉权的诉讼参加人的上诉期限未满之时,一方诉讼参加人的上诉期限虽已满,判决、裁定对其亦不生效。

在共同诉讼中,有两种情况。其一,在必要的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限,以最后一个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限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限。其二,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以各自的起算日期计算。谁超过上诉期限便丧失上诉权,一审判决、裁定对其即发生法律效力,其他共同诉讼人上诉以后,二审法院的判决对其不发生效力。民事上诉书范文

上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根据案情需要可写可不写),职业或职务,单位。住址:联系电话:

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根据案情需要可写可不写),职业或职务,单位或住址,与上诉人的关系(如委托律师代理,只需写明“律师姓名,某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根据案情需要可写可不写),职业或职务,单位或住址,根据需要写明其与上诉人的关系。住址:联系电话:

第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根据案情需要可写可不写),职业或职务,单位。住址:联系电话:

上诉人因一案,不服某人民法院某年某月某日(年度)民字第某号一审民事判决(裁定),现提起上诉。上诉请求:

1、……

2、……

……

事实和理由:--------

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

上诉人:(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附:

1、本上诉状副本份:

2、证据:名称,件注意:上诉人要提出上诉必须提出上诉状,不能口头提出。

上诉与起诉不同,起诉可以口头提出。当事人在一审法院宣告判决、裁定时,当庭表示不服要上诉的,法庭应记人法庭笔录,承认其上诉的意思表示,但不能以此代替上诉状的提出,当事人仍应在法定上诉期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状,这样才能引起上诉审程序。即使当事人当庭声明不上诉,在法定上诉期内仍然有上诉权。思考题

吴某被王某打伤后诉至法院,王某败诉。一审判决书送达王某时,其当即向送达人郑某表示上诉,但因其不识字,未提交上诉状。关于王某行为的法律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王某已经表明上诉,产生上诉效力

B.郑某将王某的上诉要求告知法院后,产生上诉效力

C.王某未提交上诉状,不产生上诉效力

D.王某口头上诉经二审法院同意后,产生上诉效力【答案】C

《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据此可知,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王某未提交上诉状,不产生上诉的效力。五、对上诉案件的审查和受理

1、对上诉案件的审查

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审查的内容主要是上诉人的上诉是否符合上诉条件。

《民事诉讼法》168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2、对上诉案件的受理

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上诉符合上诉法定条件的,应当决定立案审理;认为不符合法定上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

六、上诉的撤回

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过程中,如果上诉人不愿继续进行诉讼,或者愿意接受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可以申请撤回上诉。

上诉人撤回上诉,应当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该申请既可以用书面的方式,也可以用口头的方式,口头申请撤回上诉的,书记员应当记入笔录。

《民事诉讼法》17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准撤回上诉的裁定1、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确有错误的;2、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一旦作出准许撤回上诉的裁定,立即产生以下法律效力:

1、第二审程序终结;

2、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

3、原审裁判生效。

各方当事人均为上诉人时,一方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撤回上诉的,第二审程序就不能终结。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

一、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即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受上诉人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

《民事诉讼法》168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据此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查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

2、一审裁判适用的法律。二、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

《民事诉讼法》169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开庭审理或不开庭审理。

(一)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到庭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通过法庭调查和辩论,并以此为基础作出裁判的审理方式。

《民事诉讼法》174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二)不开庭审理

不开庭审理,是指二审人民法院对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民事案件,通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全部事实核对清楚后对案件直接作出裁判的审理方式。又称迳行裁判。

需要注意的是,1、不开庭审理也应当组成合议庭;2、不开庭审理不同于书面审理。书面审理是指不进行开庭审理,不进行调查和询问当事人,仅审查案卷中的有关材料而做出裁判的审理方式。三、上诉案件的审理地点

《民事诉讼法》169条第2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据此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地点有三个:

1、第二审人民法院所在地;

2、案件发生地;

3、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四、对上诉案件中新证据的认定

《民事诉讼法》13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1条规定,“新的证据”包括:

1、一审程序中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2、二审程序中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该证据不组织进行质证,那么,该证据也就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五、上诉案件的举证期限和审理期限

(一)举证期限。上诉案件的举证期限主要是“新的证据”的举证期限。

1、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2、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二)审理期限。《民事诉讼法》17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比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较短,主要原因是:上诉案件毕竟经过了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如果对二审的审理期限规定得向一审审理期限那样长,就会使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既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也无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如果人民法院的审判久拖不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长期得不到维护,必然受到损害。第四节上诉案件的裁判和调解

一、上诉案件的裁判

《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根据本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案件的裁判有三种结果:

第一,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以原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为根据,认为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的前提条件: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正确。

需要注意的是,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正确必须同时具备的前提下,才可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者缺一不可。第二,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裁定

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裁定,是指二审人民法院依法改正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重新作出新的判决;或者撤销或者变更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

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一审判决、裁定的前提条件:1、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认定基本事实不清是根本性的错误,事实认定错误或者不清楚,适用法律也不会正确。所以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第三,发回重审。

发回重审,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将上诉案件发回到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重新审理并不是对原判决的简单更正,而是要严格按照一审程序重新审理,并且要另行组成合议庭。

发回重审的前提条件:1、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2、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比如,一审判决是在案件未经开庭审理的情况下而作出的;审判人员应当回避的而没有回避;在没有通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就缺席判决等。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和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认定事实错误,是指把案件的事实认定错了,把伪造的或者虚假的证据作为了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比如,张冠李戴,错把张三认定是李四了。

认定事实不清,是指在没有把案件事实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就对案件事实作出了认定。比如,原告经济损失的案件事实本来是十万元却认定为十五万元。

第二,发回重审的上诉案件,当事人对原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重新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第三,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次数只能一次

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170条第2款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第四,第二审程序中,如果原审原告增加了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告提出了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二、上诉案件的调解

上诉案件的调解范围

上诉案件的调解范围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也不受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调解也不受第一审裁判是否正确的影响。

对下列三种情况,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1、对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